抗战之星际基地-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现在该让我看看货了。”那人一直保持着微笑,说起话来也十分有耐心,显得气度很不错。
可是林长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感觉这个人虽然对他们十分客气,可是眼神却很冷,显然他根本就看不起自己,但是却忍耐了下来。
老葛想了想,觉得对方说的并没有错,于是就说道:“你们跟我来,东西放在了别处。”
半个小时之后,林长发和老葛看着对方的车队消失在视线之中,之前对方的人拿着不知名的仪器,对着两块篮球大小的蓝色石头仔细检查了个遍,确定之后,用特殊的金属装置把蓝色石头装好,才告诉老葛这次交易很成功,并期待下次的交易。
“那些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美国人花两个亿美元和大批的军火来换?”林长发脸色十分凝重的问道,来之前他并不知道和对方交易的是什么东西,可是他不傻,当见到那些人拿出来的高科技仪器之后,就明白了过来,那两块石头很不简单。
其实不止林长发好奇,老葛心里更加好奇,只是他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蓝色的石头是几年前红党军队和国军交战之时,从山里发现的,因为在夜里会发光,那个时候还以为是什么宝贝,所以就保留了下来。
“不管那是什么,我们的交易就这一次,不会有下次了,美国人不值得信任。”老葛淡淡的说道,这也是高层向他传达的意思,毕竟价值一亿美金的东西,虽然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却明白,绝对不是凡物。
第一百七十八章 暗流涌动(九)
朝阳迎着群山洒下万丈光芒,一声长长的上课铃声,从不远处传来,林长发和老葛顿足凝听,脸上洋溢着莫名的光彩,看着不远处那座六层楼,在这个小镇中,它可以算得上是一座大楼了。
那是整座小镇唯一的一座正轨学校,在这之前,是没有正轨学校的,甚至连一个正轨老师都没有,有的只是有钱人家的私塾。
这座学校叫兴华中学,由当地的富商、上海商人、士绅、官员捐款联合创办的学校,不过大家都知道,那些从上海来的大商人出的才是大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建校费是从他们的手里拿出来的,而且学校里的许多教师,也是他们从上海,以及周边城市里高薪聘请的。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兴华中学是免费上学的,不仅提供免费住宿,而且还管中午一顿午餐,顿顿有牛奶、肉和水果,前来上学的孩子,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就是因为这一顿免费午餐才去学校上学的,毕竟兴华中学一顿丰盛的午餐,甚至抵得过穷人家一天的消费,尤其是给家里节省了一顿饭,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天大的便宜。
学校开办了初高小课程,小学五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学校的教师,都是高薪聘请来的,平均工资在一百二十块大洋左右,她们大部分是大学师范毕业的,甚至还有从外国回来的,学校为她们提供住宿,一般情况下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而且还统一装修,有的夫妇俩个都是教师,学校会给他们特别安排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大住房。
学校占地面积颇大,前面一座环形六层的教学楼,左右长一百多米,可容纳三千多学生,如今所有的教室已经坐满了学生,而且更多穷人家的孩子从附近各个地方感过来,想要上学,为此学校已经准备再建一座五层的教学楼,准备把中学部和小学部分开。
“这座学校的成立,给了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从民国到现在,真正把教育做到这个程度的,又有多少人呢?”
林长发一脸欣慰的说道,他亲自去参观过这座学校,还旁听过老师讲课,他被商人的气度和大方所震动,在他看来,这座学校的投资,一年下来,最少也得近百万大洋,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知识改变命运,我以前虽然相信这句话,可是看着洋人欺辱中G人,日本人占领东北三省,后来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恨不得拿起枪成为一名战士,可是自从到美国走了一遭之后,我才发现,那些高科技的东西,没有高深的知识水平,咱们中G人是永远也不能学会的。”
老葛淡淡的说道,其实他所说的,主要指当初停靠在美国海港里的巨型轮船和战舰,被那些现代化大炮巨舰所震惊了。
“呵呵,老葛,你的那句话说错了,中G人掌握的科技水平不比美国人差,比如说兴华军使用的先进武器,他们的战斗机几乎是无敌的。”林长发笑道。
而老葛则摇了摇头,他对兴华党和兴华军的崛起,始终保留着一定的成见,这个新生党派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许多党派人士心里有些不平衡。
不过老葛对于上海商人大举新办学校这一举动,还是颇为认同的,虽然他的这种认同,根本对那些上海商人无举轻重,但是在业内,上海商人却受到了许多教育家的高度评价。
众所周知,中G现有的所有的大师级人物,均得益于民国的教育,成才于民国时期,其原因就是民国教育当时位于世界前列。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Z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Z东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甚至到了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丄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
尤其是当时的中G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
林长发和老葛谈起了当下上海大规模兴建大学,并且在教育一项上投入的资金,比国民政府一年的军费开支还要多得多。
然而老葛想到的则是兴华党有钱,所谓有钱好办事,他从美国回来,算是彻底的理解、参悟了。
因而他不知不觉的摸了摸胸口处的那一叠厚厚的支票,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感觉心中有一种苦涩之感。
两人抬头看了看天色,他们来的比较早,天没亮就来了,现在任务完成了,二人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两人戴上帽子,从人群中走过,很快就消失在人来人往之中,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之前日本人的车队离开的时候,有两辆停靠在小酒馆对面的汽车,紧随着也离开了。
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男子,也戴着一顶帽子,甚至还戴着一副墨镜,来到之前林长发两人所在的位置,眼睛盯着林长发两人消失的方向,却见他歪着头低声在说着什么。
“目标离开了,请求下一步指示。”
“已经确定双方交易之物,十分重要,命令你一定要搞清楚哪些东西的来源处,必要的时候,允许你动用特殊手段。”
“明白”
只见他摸了摸头上的帽子,也看不清他的脸色,认准了林长发两人之前离去的方向,跟了过去。
而正在常州城区的吕龙,此时他正在视察救灾的情况,在长长的大街上,一排排穿着破烂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领取食物。
吕龙的车队缓缓开了过去,就他看见的,人群中最多的还是妇女和老人、孩童,她们穿着破裂,甚至光着上身,赤着脚,拄着棍子,拿着盛饭的破碗,满面的尘土,就像是一层厚茧,遮盖住了本来的神情,一个个的眼睛,呆滞而无神,似乎被未来困扰着,不知何去何从。
尤其是那些孩子,年龄都不大,三五成群的跟在大人的身后,一个个看上去因为饥饿而导致了营养不良,但却没有失去童真,此时她们精神奕奕的打量着行驶而过的轿车,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先生,那边有线索了,根据可靠情报,美国人派来了一批日本人接货,仪器显示,是我们要的东西。”
乌梅就坐在吕龙的身边,精神焕发的说道,甚至有些激动。
“蓝金”
吕龙在心里默念了一遍,然而此刻他看着车外的情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蓝金的重要性,对他来说,无疑是犹如生命一般,可是此时,他却让车外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镇住了。
看着沉默不语的指挥官,乌梅有些奇怪的看着吕龙,不知道是怎么啦,为何这么重要的消息,却没有引起指挥官的兴趣,要知道,她们寻找哪些东西,已经好久了,那可是有关未来发展成败的依仗啊。
过了一会儿,吕龙才说道:“美国人是不想引起我们的注意,想要暗渡陈仓,那些日本人不过是个幌子,他们肯定会用特殊手段运走那东西,既然如此,咱们就陪美国人玩玩,先不要打草惊蛇,此去东北,数万公里之遥,这是一个机会,咱们可以趁机挖出日本人在中G设置的情报线,并一举摧毁他们,同时我倒想看看,这些美国佬,他们将如何安全走过这段行程,告诉我们的人,一旦发现对方的接收人员,立即动手,我要将美国人的这条线拦腰斩断。”
吕龙说的很淡,可是却很冷,此刻,他认为中G这盘散沙,给人民造成了太多的灾难,受尽了欧美帝国和日本人的欺辱,那个政府已经没有能力行使国家主权的权利了,为此他决定取而代之,而第一步,就是东北三省。
吕龙十分清楚,日本人身后站着美国的神秘势力,对方想借着日本人的这只手,来消灭他,可是他却对此不屑一顾,因为他拥有的力量,足以消灭一切敌人,这就是他的信心所在。
第一百七十九章 暗流涌动(十)
当夜,突然之间下起了大雨,狂风暴雨席卷了大半个长江中下游沿岸,一时间长江之水暴涨,刚刚过去的洪灾,似乎又要抬头了。
哗啦啦的大雨,倾盆般打在深巷雨瓦上,清脆的叮当声,连绵不绝,细心凝听,只觉犹如珍珠掉在了玉盘里,悦耳动听。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吕龙站在窗扉旁边,倚楼听风雨,嘴里轻声的念着,却想着这世间的奥妙,不知不觉之间,似乎又回忆起了曾经苦学求途的风华正茂少年时。
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