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

第103部分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103部分

小说: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遇春随即叫人备下了文房四宝与奏折秘本,大奎拿起笔来想了片刻便将狼毫交予汤和道:“还是汤大哥来代笔吧,小弟的字迹怕是吴王不认得……!”

  汤和笑着接过狼毫,摇摇头道:“既如此我便代笔,似你这般做官倒也是一奇,武官手下无兵将,文官不能书文章!呵呵呵呵。”

  大奎嘿嘿陪着笑道:“汤大哥莫要笑我,我本已有二百侦骑,如今却是分散各地打探消息了,身边无人故此请吴王恩准再调些人手来,不然我到临安通政使衙门岂不是要独坐大堂?”大奎略微一顿这才道:“汤大哥文采超然,还是直接替小弟想想该怎么写吧。”

  汤和笑骂道:“你啊,没事的时候也读读书吧。”说罢略一筹措,随即奋笔疾书,一道奏折片刻书就。汤和拿起奏折轻轻吹干交给大奎。

  大奎脸一红推拒道:“汤大哥便将这上面写的什么一并告知小弟便了。”

  汤和一笑,随即念道:“臣江南通政使张大奎奏报:吴王神武江南初定,蒙吴王恩典授以显位厚禄。臣常思报效,然力不能及。吴王具王驾之威尚且有忠臣良将辅之,臣形单影只却何以为吴王分忧?今臣奏请借调兵马数百以供所用,不情之请万望吴王恩准。”

  
 第一百二十三章:谁是真英雄 '本章字数:1850 最新更新时间:2013…12…02 07:49:25。0'
  大奎听完汤和所念的奏折不由赞道:“汤大哥果然高才,比小弟强多了,呵呵呵。”

  汤和微笑不语,常遇春却道:“老汤的文采还不曾显露,他这是依照你的语气所书,若是他自己的奏折,必会引经据典之乎者也一番。”话音一落引得汤和与大奎哈哈大笑。

  汤和随即道:“兄弟即来应天,这便与我一同进宫面见吴王吧。”

  大奎点点头道:“也好,兄弟这便与汤大哥一并进宫。”说着,大奎站起身来。

  汤和一见大奎衣着不禁笑道:“兄弟便这般进宫?

  大奎低头一看不禁莞尔,昨日傍晚与常遇春一战自己衣袍已毁,如今衣襟下摆尽数碎成布条。这般样子如何能进宫?大奎转头向常遇春问罪道:“我的这身常服是常大哥弄破的,常大哥须得赔我!”

  常遇春也站起身笑道:“此乃小事一桩,不过兄弟身上穿的是官服,须得由内务府织造处领受。这一时半刻也无法成事,不如今日且先作罢,过几日再进宫也不迟。”常遇春又对汤和道:“老汤便能者多劳,替大奎兄弟在吴王面前告个假吧。”

  汤和笑道:“也好,那汤某先行一步。告辞!”汤和说罢,持了奏折转身离去。

  等到汤和出门,大奎与常遇春落座,大奎不禁问道:“常大哥请述小弟孤陋寡闻,小弟直到此刻有些事还不甚明了。贵州行省不是已为我大明疆域了吗?为何又有什么彝族恒部扯勒君长奢氏?”

  常遇春摇头道:“我大明虽是占据江南半壁,然江南以湖广行省为界。东为大明所管,以西却为苗疆各族自治。不管是元庭还是我如今的大明具是对各族一视同仁,毕竟泱泱华夏是由多族共持一家。”

  大奎闻言恍然道:“原来如此。”到此刻大奎方才了解,原来大明并非想象中的一派升平,其中却不知有多少错宗复杂的派系关系及其势力分布。当初若是在顺元当众斩杀梁有才时遭到其反噬,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常遇春吩咐下人为大奎备了香汤及替换衣物,又收拾了一间上房供大奎休息,这才告辞去了军营。常遇春虽是贵为一品督抚,但对于军务却是尽职尽责丝毫不见懈怠。

  大奎在常遇春府上住了数日,勒索了十套二品常服。二品常服绯红长袍无论是衣料还是做工都是一等一的,官员所备皆属配发。一旦损毁便要缴纳一定银两方可领取,虽不是按着物价收银子,但每件也需三十两银子的工费方能成事。毕竟朝廷也不能任由官员无节制的认领。

  大奎只上了一次朝,朝堂之上朱元璋问及王保保,大奎不敢隐瞒一一实话实说。等到大奎讲完,引得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不想大奎的一番谈话却引得吴王朱元璋哈哈大笑,满朝文武疑惑间,朱元璋问道:“众爱卿可知当世英雄是谁?”

  殿下众臣议论片刻,有人出班奏道:“启禀吴王,大明英雄辈出,尤以三军为最。英雄者不外右丞相徐达徐元帅,左都督常遇春,右都督汤和三人。”

  朱元璋呵呵笑问道:“爱卿所言这三人中,又有哪一位最为了得啊?”

  殿下之臣略有所思,转瞬道:“徐达元帅德高望重文武兼备,昔年伐陈友谅,败张士诚皆为徐元帅的功勋,如此当属真英雄!”

  朱元璋摇头道:“天德(徐达字天德)虽是文武兼备,但很少上阵厮杀。本王问的是上阵的英雄,与其他无关。”

  吴王朱元璋话音一落,两班中另有一臣出列奏道:“常遇春常都督不愧为盖世英雄,昔年常都督只率数万人马便横扫江南,由此可见常都督的勇猛无敌。”

  吴王朱元璋闻言幽幽一叹道:“伯仁(常遇春字伯仁)虽勇猛无敌,本王得而臣之。王保保亦数英雄,本王不可得。王保保真英雄也!”

  听到吴王如此一说,殿下众臣尽皆俯首恭声道:“吴王英明!”

  大奎虽是照葫芦画瓢的行礼,心中却不禁想到:‘王保保再如何英雄也败在我的手上,吴王为何不说我是当世英雄?难道文官不作数?’

  正自胡思乱想间,吴王笑道:“江南通政使张爱卿,你的奏章本王看过了,本王如你所愿,准奏。众卿家若无它事便退朝吧。”……。

  待到大奎回隆平时已是兵强马壮车马齐备,吴王特批了五百兵将给大奎,而且都是左右军中的精兵,这在满朝文官中尚数首例。

  大奎此刻坐在轿子里优哉游哉的向隆平行进,轿子外面是一百精骑兵及四百步卒护卫。队伍最前锦旗招展鸣锣开道,队伍浩浩荡荡向南进发,好一派威风景象。

  回隆平需路过镇江府,常州府两地,方能到隆平府。此番回转声势不小,镇江常州两府府尹早早差人来请,都被大奎谢绝了。大奎不想与地方官走的太近,以免落个结党之嫌。吴王的脉象,大奎基本摸准了,他不怕臣下有本事,就怕臣下势大。

  大奎总责江南百官廉政,自然有机会拉山头,但大奎不能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毕竟伴君如伴虎,所谓君威难测便是这个道理,臣下的所作所为当要首先顺着君主的意思来,若是不解风情,那么也就预示着离鬼门关不远了。如今吴王朱元璋虽不是皇帝,但是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要想摘谁的脑袋便如嗑瓜子般容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