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下午,哪吒跟随李靖前往坟前祭拜遗骨。李靖来到坟前先是一怔:坟茔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太多变化,可是坟前的墓碑不知何时早已不翼而飞。
哪吒在坟前拜罢了自己的遗骨,然后又随李靖匆匆返回陈塘关……
转天一早,姬发登帅府升堂议事,急欲出师陈塘,兵发朝歌。
李靖劝阻道:“今虽然崇氏父子的二十万大军被剿,但殷商的锐气未伤,尚有守城的亲军四十余万,加之闻太师北疆大军犹存,我军不可妄动。属下已派出十六路探马前往朝歌一路打探,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待我军将前敌打探清楚再出兵东征不迟。”
姬发闻听向姜子牙问道:“姜丞相意下如何?”
姜子牙说道:“李靖身经百战,一片忠言也!况且,陈塘关乃我军出师东征之关隘,我大军踞于陈塘,随时可发兵东进。依贫道之见:我大军可先在陈塘关休兵三日,待有了前敌的消息再发兵也未尝不可。”
姬发于是传令,命大军在陈塘关整兵,又派信使回西岐向文王报捷。
话说一晃又过了三天。这日姬发正在帅府大堂商议军情,忽闻信使上堂禀道:“文王传旨:命太子姬发和姜丞相火速回西岐见驾!”
姬发和姜子牙闻听都是一愣:难道文王对兴周灭商之事心旌动摇?还是发生了什么不测之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九十二章 姬昌舍命遗奇书
书接上回:话说姜子牙和姬发带领一队护卫赶回西岐城,来到玄华宫,拜见文王。
文王姬昌将两人带到书房,命两人各自落座,然后说道:“前几日本王自觉头昏,占卜一课,卦现凶象,我自知命不久矣,故召二位回来善理后事。”
姬发疑道:“父王身体向来安好,且行事臻善,怎会引得如此祸凶?必是父王对孩儿此番出师心怀挂念,故而召孩儿回来见上一面才是实情!”
文王摆了摆手,从书架上取下一卷书交给姜子牙说道:“此书是本王修习九宫八卦之心得,姜丞相得此书可审时度势,知进退矣!望姜丞相不负本王所望,辅佐太子为王,成就大周天下。”
姜子牙伏拜道:“姜尚入道数十载,承蒙民、阐两教宗师错爱。今文王临危托孤,亲传毕生之绝学,姜尚敢不拼尽全力,伏枥在侧?”
姬发将姜子牙扶起,顺手从姜子牙手中取过书卷,打开一看:只见篇首上书《周易算术》四个大字。姬发急急向后翻看了一番,然后向文王问道:“父王,此书可是您亲手所篆?”
文王摇了摇头道:“为父我老眼昏花,只起了个草底,全文为文侍郎张通抄本所篆。”
姜子牙闻听忙打稽首道:“文王谬矣!此奇门异术事关天机要诀,当扪心恪守,方能保全此生。文王将天机召于书简,且传人篆抄,乃自取其祸也!”
文王凛然一笑道:“此理本王非是不知,昌若谨守此道,可福寿百年。可昌百年之后,谁又能洞察世间沉浮,趋利避害,使天下万民泽福?若此书能传世万代,昌死而何憾?”
姬发急道:“世间长短,利己为先。父王兴周大业未半,怎忍见国中无君,群龙无首?”
文王对姬发道:“我儿不必固存多虑!今日召两位回宫,正是有后事之托。”
说罢,文王命姬发、姜子牙坐稳,私语道:“自西岐西行八十里,有处百荷淀,乃山水灵秀之所。吾已在此修造地宫灵寝一座,此事私密未宣,惟工部侍使窦焕全程督造,知晓此事,灵葬之事,可与之商议。”
文王将后事嘱托完毕,然后升殿,召集众臣宣布退位,由太子姬发登基,号称“武王”,随即昭告天下,不表。
各位:说到这里,我老瞎子插言几句:后世所传《周易算术》是姜子牙在原作的基础上又添加了风水运势一章,后来姜子牙将此书传给了门徒龙四海,这才沿传至今。姜子牙也因此犯下生杀之劫,三日后于清虚观坐化,享年八十四岁。因周文王姬昌仙逝这年正好七十三岁,故而后来流传:人生七十三、八十四是一大坎儿,这里便是出处。
话说次日凌晨,宫中忽然传出噩耗:“文王驾崩!”
姬发和姜子牙闻听忙急急奔入后宫,见文王仰卧在龙塌,面容安详,睡梦般长辞于世。
姬发、姜子牙哀呼三声,皆痛哭不已。
这时,工部侍使窦焕近前劝道:“文王仙逝,此前曾有遗嘱,命下官主持丧葬之礼。望武王和姜丞相以国殇大礼为重,速布置灵堂,更换缟素再为文王涕灵,方显礼祀有度。”
姬发忙命人布置灵堂,又与姜子牙一起率众臣穿白带素在灵堂行祭拜之礼。忽闻宫中御卫至灵堂前禀报:“城内百姓得闻文王归天,皆聚在宫外请求祭拜亡灵。”
窦焕命众臣退下,然后对武王说道:“文王遗骨不可在此久留,当趁此刻日出未高之时速送文王灵柩前往西方大道,武王依下官之计行事即可。”
窦焕说罢向守灵的护卫耳语几句,这护卫立即转出后堂。不多时,护卫带领着十几名卫兵推着两樽棺椁进入灵堂。窦焕命卫兵将文王遗体盛入其中的一个棺椁,而将另一个空棺椁摆放在灵堂中央,然后对武王暗授计议,最后与姜子牙一起携棺椁而出。
武王姬发出前厅向众臣传旨:“文武官员一律轮流分班立于棺椁两侧,开宫门放百姓入宫自由吊丧。”
武王宣旨已毕,便悄悄穿过后花园从后宫侧门而出。这时,姜子牙和窦焕都已经更换了便服,四个护卫也是樵夫打扮,守护着一辆装满薪柴的马车。
武王一看便知道了怎么回事,还没等武王发话,窦焕递过一套民服对武王说道:“武王须更换便装方好行事。”
姬发接过便装穿戴整齐,窦焕上了马车,持鞭前行。四护卫左右侧行,姬发、姜子牙骑马缀后。
话说窦焕赶着马车来到两山之间的一片开阔地,姜子牙一眼看出:此处正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乃龙脉生息之所。姜子牙心中不禁暗赞文王洞察风水地脉的眼力。
窦焕跳下马车,来到一块兀突于地面的石头跟前,他跪地在石头上猛磕三个响头。这响头磕的才叫实在!窦焕面额顿时鲜血直流,滴落在石头上,不多时便将石头染成红色。
姬发一时之间不知道窦焕此举所为何事,急忙翻身下马欲行劝阻。就在此时,忽听前方传来一阵隆隆之声,眼见地面绽开一条裂缝,一道巨大的石门缓缓升起。待姬发定了定惊愕的眼神再仔细一看时,那道石门已无声无息,悄然敞开,现出了一条通向地宫的甬道。
窦焕从腰中解下一条白缎带,扎在头上,然后命护卫撤下柴草,将棺椁置于地上。窦焕点燃一捆柴草做火把,在前面引路,后面四个护卫都已经各自更换一身白礼服,推着棺椁在后。姜子牙、姬发亦紧紧随行。此刻姜子牙这才发现:原来棺椁下边有四个轮子,因而可以推行。
这地宫口小肚大!内设三殿式布局,分前、中、后三殿,而中殿最为宽敞,正是安放棺椁之所。
四护卫将棺椁摆放端正,又护送姬发、姜子牙、窦焕一行人出地宫。窦焕在最后边走边向姬发和姜子牙不停地嘱咐:“阴曹地宫出门前不得回望!”
姬发、姜子牙只得从命,待一行三人走出地宫大门,转身见四护卫一言不发,只在宫门里向外轻轻拜了三拜,然后转身进入地宫,消失在黑暗之中。
姬发正要说话,窦焕摆了摆手,示意武王不要出声,然后他拉着姬发、姜子牙两位来到先前磕头的地方,在被鲜血染红的石头上猛然一踏,只见地宫石门徐徐关闭,渐渐沉了下去。
窦焕从柴车上解下马匹,三人各自上了马,沿原路而行。待走出两三箭地之后,窦焕在一棵枯树前勒住马,用力将枯树推倒。只听“吱”的一声响动,但见灵宫之处的两山上突然“雷”声一片,乱石崩飞,尘沙骤起,瞬间便把地宫之处埋没。
姬发拍马上前一把抓过窦焕怒道:“父王灵寝乃后人寄托哀思之所,须年年祭拜,你如此所为教本王如何找寻原址?”
窦焕面无惧色,坦然道:“下官乃是依文王遗嘱行事,并无半点差错。武王若怪罪,可立斩下官于此!”
姬发放开窦焕,泪出两行,只见他低头一带马,独自先行。
三人在路上皆缄默不语,就这样走了一里多地。
这时,窦焕突然停下马说道:“武王、姜丞相二位大人一路多保重,恕下官不再远送!”
窦焕说罢跳下马,向一片树林走去。
姬发、姜子牙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调转马头正在迟疑,只见窦焕在林前停下脚步说道:“武王若不肯原谅下官,可就此前行;若念及下官忠义,三日后可派人将下官就地掩埋!”
说罢,窦焕猛冲几步,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顿时头裂而亡。
姬发呼喊一声,早已来不及。见窦焕猝倒在地,满脸是血,姬发一翻身摔落马下,长呼一声,昏厥过去。
这下可急坏了姜子牙,他顾不上死去的窦焕,忙跑过去抱起姬发,又是拍又是掐,忙活了好一阵子,姬发这才“嗨”了一声,哭出声来。
姜子牙也不敢多劝,待姬发哭了一阵子,气息渐渐平和过来这才说道:“武王节哀,尚有千秋大业集武王一身,当保重身体才是最要紧之事!”
姬发捂着胸口说道:“窦焕此举真令本王心痛不已!如此忠良之士,为何本王竟容不得,以至于令他果绝于此?”
姜子牙劝解道:“此皆文王为君知人善任,宽厚仁德,才引得忠良之士皆尽愿舍命报效其知遇之恩。武王当效仿文王为君之道,恪守以仁德治世,则天下心归矣!”
这时姬发突然挣脱了姜子牙,跪伏在地说道:“姬发才疏学浅,不谐治世为人之理,望姜丞相倾力扶助,以成兴周大业!”
姜子牙扶起姬发说道:“贫道受先王故命,又有武王今日子请,虽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姬发听罢起身来到树林旁,用宝剑挖了个墓穴,将窦焕埋葬,又在窦焕撞死的那棵树上用宝剑刻下:“忠义良臣,赤心可鉴”四个字。
后来,武王姬发追封窦焕为“效忠王”,本书在此点到为止。
据民间传说:若干年后,这片林中的树剥皮后可见树浆殷红似血,为天下奇。
言归正传。话说姬发回到玄华宫,令棺椁在灵堂陈列三日已毕。到了第三天头上,姬发带领群臣,身着重孝,抬着棺椁送至望虹崖焚化,祈祷文王灵魂升天。之后,又请工匠在姜子牙曾经垂钓的地方塑文王石像一尊,一来用于纪念文王生平,二来以此策励国志。此为后话,咱不再赘述。
再说姬发发送文王亡灵礼毕,见群臣都劳累了三天,皆已疲惫,便下旨休假三天,各自养息。
单说姜子牙回到府中,正打算小憩一会儿,忽闻府中家丁禀报:“门外有两个村姑欲求见姜丞相!”
姜子牙此刻虽然有些疲惫,但有人来访岂有不接之理?姜子牙抖擞精神命家丁将村姑引至前堂会晤。
姜子牙来到前堂刚刚坐定,只见家丁带着两个“村姑”踏入堂门。姜子牙一见来人大吃一惊,慌忙跪伏在地。
来者何人?大家先猜着,后边的故事咱们明天再说。###第九十三章 先锋军出师南征
上一回说到:姜子牙一见来人,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