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官人 >

第17部分

明朝大官人-第17部分

小说: 明朝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妈见他沉思不语,又道:“关秀才,莫要多想,你若实在不放心,奴家派人去问问就是。”
“如此甚好,那小子是个闯祸精,而且胆子极大,我实在不放心。”南山道长叹了口气,缓缓道。
“不会的,沈小官人性情豁达,知晓人情世故,不会主动招惹别人的。”
“是啊,他是不会主动招惹别人,就怕有人主动招惹他。这家伙是个不能吃亏的人。上次贫道用嫁女之事骗了他,不瞒你说,贫道连续做了好几天的噩梦。这次回山后,便打算让女儿回老家避避风头……”
在这世上最了解沈睿的人非南山道长莫属,沈睿不肯吃亏的尿性,他是领教过的。
小童这么纯洁的一个人,就因为言语上得罪了沈睿,便被骗去了几年的积蓄。
县令马颜对他心怀不轨,差一点儿断子绝孙。
来到南京城里,更是得罪了一大批读书人。
南山道长一想就头疼,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反正贫道的话他也不听。随他去吧……”
殊不知,沈睿这几天的日子也不好过。看似风光体面,其实有苦难言。郑绣娘手握把柄,尽情要挟。并且得到了高公公的认可,每天变着法子折磨沈睿。白天让他吟诗作对,说笑话讲故事。三更半夜要他跳‘华尔兹’。
“这哪里是人?简直是个女魔头啊。”沈睿听见敲门声,用被子捂住头,痛苦的呼喊道:“我他妈不玩了,你去官府告我吧,不就是袭胸这点儿事吗?是,老子就是捏了,你能耐我何?”
狗急了还跳墙,何况是他这个没节操的家伙。逼急了,破罐子破摔,看谁丢人?
“沈公子,你说什么呢?奴婢奉干爹之命,特来邀请沈公子过府一叙。”
听见门外人是高公公派来的,沈睿赶紧从床上起来,来不及洗漱,便开门迎客。
门外之人,沈睿认得。正是上次请他过府赴宴的肖公公,
“原来是肖公公,容我洗漱更衣,这就跟你去见高公公。”沈睿知道出了大事,否则高公公不会深夜派人来找自己。
“哎,事出突然,干爹也着急,还望沈公子体谅一二。”肖公公说着,随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眉宇间满是忧色,道:“沈公子,有一句话奴婢必须提醒你,事关朝局,万不可胡言。干爹上了火,心里不舒坦,若有得罪之处,您多多担待。”
“这个我明白,肖公公无需担心。”
丫鬟服侍沈睿洗漱之后,两人离开了满春院。
在路上,沈睿也感到了一丝不安,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如果事关朝局,叫我我是什么意思?
心情忐忑的下了马车,进了府。沈睿来到议事大厅,只见大厅里除了高公公之外,还有两名中年人,一高一矮,他们身穿儒衫,头戴文生巾。无法分辨是官还是幕僚?
“沈睿,咱家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咱家府上的幕僚,这位是河北黄安中,那位是陕西罗文亮。你就称他们为先生即可。”高公公气色不佳,连他们的表字都未介绍,这是极不礼貌的。由此可见,高公公心情坏透顶了。
“小子沈睿,见过黄先生,罗先生。”
“原来你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沈睿沈大才子?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是啊,自古英雄出少年,沈公子前途无量,只待金榜题名,便一飞冲天。黄某在此提前恭贺沈公子高中……”
“好了,要叙旧等以后再叙,你们二人把事情对他说了。”高公公心烦意乱地说道。
黄安中敛去笑容,语气沉重认真地说道:“朝廷有人弹劾高公公贪墨国帑,纵容属下收刮民财,以至于死了上百人……最要命的是给宫里的进项少了三成。”
罗文亮接着说道:“去年北方数省大旱,颗粒无收,灾民闹事,朝廷拿不出钱来救灾,朝中清流借机生事。高公公是南京守备,地位非凡,自然被人拿来说事。”
“内阁是什么意思?”沈睿稍作沉吟,轻声问道。
高河道:“严阁老的意思无非息事宁人,让咱家出血,补了朝廷里的亏空。他们都以为咱家是个摇钱树,把咱家扳倒了,就以为能度过荒年?哼!”
沈睿又问道:“司礼监怎么说,公公毕竟是宫里的人,归司礼监管。司礼监不点头,谁敢动公公?朝廷缺银子,宫里也缺银子。救灾如救火,迫在眉睫,若是激起了民变,内阁也交不了差。”
“还是你小子明白事儿,今日过后,你就留在咱家府上听差。”高河听了沈睿之言,赞赏道:“你说的不错,弹劾咱家无非为了银子。不是咱家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而是花销太大,宫里二十四衙门,每年都得照应。百万两银子根本不够花,今年又是个多事之秋,陛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宫里的进项少了三成,咱家也难啊。”
嘉靖十几年不上朝,官员贪污腐败极其严重,以至于国库空虚,无银救灾。而嘉靖一意玄修,大兴土木,耗费巨资,以至于各省监察官宦肆意妄为,盘剥百姓,几乎激起民变。
高公公说的也是实情,沈睿知道朝廷开支无度,上下贪墨,现在没钱了,只好拿人开刀,谁都知道南京繁华富饶,这把刀就落在了南京守备高公公头上。
“恐怕司礼监也不相信公公吧,这件事的确难办。如果司礼监态度不明,朝廷就会派人来查公公,到时闹得满城风雨,即便司礼监想保公公,只怕也有心无力。”沈睿分析道。
“你说的在理,司礼监黄公公来了寄递,让咱家想办法补上今年得亏空,把剩下三成进项尽快送往京城。赶在陛下敬天祈福之前,老祖宗也是这个意思,陛下有了钱,自然就有了底气。就算有几个言官闹腾,也翻不起什么风浪。”高河缓缓道。
“敬天?”沈睿心头一动,计上心来,心说:敬天需以青词上奏天庭,世人皆知嘉靖帝爱好青词,使善写青词者能够得到重用。《明史·宰辅年表》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著名的有严嵩及其子,徐阶等人)。
这是一个让皇帝知道我沈睿的机会,只需一篇青词而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读书人以一篇八股文换来荣华富贵,我沈睿为何不能以一篇青词以邀天宠。
一念及此,沈睿心意已决,对高公公说道:“陛下何时敬天?”
“五月中旬。”高河叹了口气,又道:“咱家时间不多了,你们都是咱家身边的人,有什么办法尽管直言。”
黄安中急道:“现在都四月末了,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天。司礼监要公公补齐今年的亏空虽然不难,但是内阁无银赈灾,言官把矛头对准了公公,内阁一定会派人来查,公公应早作打算。”
罗文亮点头复议,道:“黄兄所言甚是,应尽快给京城打招呼,问清楚内阁的意思,就算派人来查,也要打探清楚内阁派什么人来?如果是严阁老的人,那就无需担心,如果是徐阶、高拱他们的人,麻烦就大了。”
高公公久淫官场,岂会不知内阁的想法?他这些年的确有不少把柄落在别人手里,以前天下太平,彼此相安无事,可是眼下朝廷急等着用钱,总得拿个人开刀以解燃眉之急。官太小,油水不多。官太大,又怕搅乱了朝局。思来想去,只有高公公最合适。镇守南京这么多年,早就捞足了,养肥了,该杀了。
最重要的是,他是个官宦。朝廷百官无论清官还是贪官对宦官是又怕又恨,一旦寻到机会,必下死手。况且扳倒南京守备大太监,立马名扬四海。一向洁身自好的清流岂会放过扬名天下的机会。
“沈睿,事情你已清楚,可有计策?”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高河对沈睿非常有信心,总觉得他能帮自己。
沈睿微微一笑道:“请公公放心,小子有一计可保公公今年无忧。至于明年嘛,无非就是多添一些进项。”
高河闻言大喜,竟主动拉着沈睿坐下,道:“好,快快说来,若是可行,咱家必有重赏。”
“陛下敬天,小子写一篇青词,公公托人将青词献上,小子敢保证,陛下只要看了青词,公公便可安枕无忧。”沈睿说到这里,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神情凝重道:“青词不能直接送往司礼监,必须由公公信得过的人转交陛下。”
“这是为何?”高河不解问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司礼监的秉笔看了这篇青词,以自己的名义献给陛下……,可能是小子多心了。”
“不,一点儿也不多心。是咱家疏忽了。”高河见沈睿处处为自己着想,当下欢喜的紧,越看沈睿越喜欢。



第21章 你出师了
“公公,沈公子的办法可行,只是青词极为难写,并非黄某看不起沈公子。而是青词种类繁多,敬天文、祈福文、消灾文等等。沈公子才华横溢,可是年纪尚幼。黄某的意思,请公公花重金请名士撰写较为妥当。”黄安中说道。
“名士?你面前不就站在一位大名士吗?”高河笑了笑,指着沈睿道:“我大明朝名士大儒无数,可有几人能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和“谁翻乐府凄凉曲”。舍近求远,愚不可及。咱家对睿哥儿的文采从不怀疑。”
称呼都变了,可见高公公多么看重沈睿。
“是,属下愚昧。”
“睿哥儿,别站着了,随咱家去书房,咱家亲自为你研墨。”高公公觉得一切难题迎刃而解,只要沈睿能写出一篇让皇上龙颜大悦的青词,天大的麻烦都不叫个事儿。
高公公拉着沈睿去了书房,丢下黄安中和罗文亮两位幕僚不理不睬。
“哎,罗兄,咱们回去收拾东西吧。”黄安中面露失落之色,神情沮丧地说道。
“黄兄此话何意?”罗文两眉头一挑,不明所以。
“咱们两人连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都不如,有何颜面留在此地?难道非让高公公赶我们走?混了这么多年,总得有点自知之明。”
“不至于吧。沈睿虽有才名,但阅历不足,难堪大用。我们若一走了之,岂不是正合他之意。”
“都什么时候了,你连这个都看不明白。别看他年龄小,他心思缜密,思维灵敏,且城府极深。同样一件事,咱们两人想了多久一直没有好办法,可是他沈睿就听了一遍,便能想出以青词邀宠媚上。倘若他写的青词被皇上看中,日后前程岂是你我二人能比拟。留下来碍眼,不如早作打算。”
听了黄安中的分析,罗文亮觉得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二人彼此看了一眼,摇头苦笑,离开了议事厅。
后院书房。
沈睿提笔挥毫,高公公笑眯眯地研磨,看着歪歪扭扭的字迹,别提多开心了。一笔一划仿佛成了绝美的线条,勾勒了一副波澜壮阔的蓝图。
“好,好,这一句甚妙,睿哥儿,咱家有意收你为义子,咱家这一辈子所积攒的家业都是你的。你就从了咱家吧……”高公公老眼闪着精光,激动异常,兴奋之下,竟说出了收沈睿为义子的话。
我又不是女的,从个妹啊,你都木有小鸡鸡了,搞清楚了再说话。
沈睿放下毛笔,瞪着眼睛,气呼呼鼓着腮帮子。
高公公见状,尴尬地笑道:“睿哥儿莫怪,咱家一时激动,失言了,咱家给你赔罪。”
沈睿不敢得理不饶人,拿起笔继续撰写青词。
高公公越看越心惊,心道:就凭这一篇青词,沈睿必得圣宠,真是想不通啊,十四岁的少年郎,就算打娘胎里读书,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高公公有一肚子疑惑,却不敢此时询问。
洋洋洒洒两百余字的青词写完了,沈睿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拿起来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写错,这才对高公公说道:“劳烦高公公誊抄一遍,今早送往京城。”
“好,有睿哥儿这篇青词,咱家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