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五年精粹-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寒 著
从一九九九年的尾巴年到二零零四年的尾巴,一共五年。
当我出到第三本书的时候,书摊上就有我的文集。然后承蒙盗版的厚爱,对我关注有加……终于有一天,我看到盗版书后深有感触:自己的确已经可以有一个阶段性的文集了。
——韩寒
文集收录有《三重门》、《像少年啦 飞驰》、《零下一度》、《毒》、《通稿2003》。
韩寒五年文集
三重门1
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 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消息传来, 小镇沸腾得差点蒸发掉, 学校领导的面子也顿时增大了好几倍, 当即把学校定格在培养理科人才的位置上, 语文课立马像闪电战时的波兰城市, 守也守不住, 一个礼拜只剩下四节。学校有个借口, 说语文老师都转业当秘书去了, 不得已才……林雨翔对此很有意见,?因为他文科长于理科——比如两个侏儒比身高,文科侏儒胜了一公分——所以他坚持抗议。
林雨翔这人与生具有抗议的功能,什么都想批判——“想”而已,他胆子小,把不满放在肚子里,仅供五脏之间的交流。
小镇还有一个和林雨翔性格雷同的人,他叫马德保,马德保培育成功这性格比林雨翔多花了三十年,可见走了不少冤枉路。马德保没在大学里念过书,高中毕业就打工,打工之余,雅兴大发,涂几篇打工文学,寄了出去,不料编辑部里雅兴发得更厉害,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马德保自己吓了一跳,小镇文化站也吓了一跳,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文人,便把马德保招到文化站工作。马德保身高一米八五,人又瘦,站着让人担心会散架,天生一块写散文的料。在文化站读了一些书,颇有心得,笔耕几十年,最大的梦想是出一本书。最近整理出散文集书稿,寄出去后梦想更是鼓胀得像怀胎十月的女人肚子,理想中的书也呼之欲出。后来不幸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函,信中先说了一些安慰话,再点题道:“然觉大作与今人之阅读口味有所出入,患无销路,兹决定暂不出版。”马德保经历了胎死的痛苦,只怪主刀大夫手艺不精,暗骂编辑没有悟性驽钝未开,决心自费出书,印了两百本,到处送人。小镇又被轰动,马德保托书的福,被镇上学校借去当语文老师。
有人说当今学文史的找不到工作, 这话也许正确, 但绝不代表教文史的也找不到工作。那几个出走的语文老师一踏入社会便像新股上市, 要的单位排队, 顿时学校十个语文老师只剩六个。师范刚毕业的学生大多瞧不起教师职业, 偶有几个瞧得起教师职业的也瞧不起这所学校, 惟有马德保这种躲在书堆里不谙世道的人才会一脸光荣地去任职。他到学校第一天, 校领导都与他亲切会面, 足以见得学校的饥渴程度。
马德保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和文学社社长。他以为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差,把屠格涅夫教成涅格屠夫都不会有人发现,所以草草备课。第一天教书的人都会紧张,这是常理,马德保不知道,以为自己著作等身,见多识广,没理由紧张。不料一踏进教室门,紧张就探头探脑要冒出来,马德保一想到自己在紧张,紧张便又扩大多倍,还没说话脚就在抖。
一个紧张的人说话时的体现不是忘记内容,而是忘记过渡,马德保全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两句毫无因果关系的句子居然能用“所以”串起来。讲课文失败,掩饰的办法就是不断施问。毕业班的林雨翔看透了马德保的紧张,又想在听课的教师面前表现,连连举手胡诌,马德保本来是在瞎问,和林雨翔的答案志同道合,竟可以一一匹配。渡过难关后,马德保对林雨翔极口揄扬,相见恨晚,马上把他收进文学社。
韩寒五年文集
三重门2(1)
林雨翔老家在农村,这村倚着一条铁路。前几年火车提速,但那里的孩子却不能提速。一次在铁路上玩时一下被轧死两个,亏得那时五岁的林雨翔在家里被逼着读《尚书》,幸免于难,成为教条主义发展至今惟一成就的一件好事。林父先是恐惧不安,成天让林雨翔背《论语》、《左传》。但那两个为自由主义献身的孩子在人心里阴魂不散,林父常会梦见铁轨边肚子骨头一地都是,断定此地不可久留。正好区委里的一个内部刊物要人,林父荣升编辑,便举家搬迁。不幸财力有限,搬不远,只把家挪了一两公里,到了镇上。离铁轨远了,心里踏实不少,每天早出晚归工作也挺顺心。
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有术,靠诗歌出家,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这威力了。林雨翔小时常一摇一晃地说:“屁书,废书,没用的书。”话由林母之口传入林父之耳,好比我国的古诗经翻译传到外国,韵味大变。林父把小雨翔痛揍一顿,理由是侮辱文化。林雨翔那时可怜得还不懂什么叫“侮辱”,当然更别谈“文化”了,只当自己口吐脏话,吓得以后说话不敢涉及到人体和牲畜。林父经小雨翔的一骂,思想产生一个飞跃,决心变废为宝,每天逼小雨翔认字读书,自己十分得意——书这东西就像钞票,老子不用攒着留给小子用,是老子爱的体现。
没想到林雨翔天生——应该是后天因素居多——对书没有好感,博大地也想留给后代享用,他下意识里替后代十分着想。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趣——因为他所读的内容别人早已读过好多遍,断无新鲜可言。林雨翔竭力保留书的新鲜,弄不好后代困难时这些书还可以当新书卖呢。林父的眼光只停留在儿子身上,没能深邃到孙子的地步,天天死令林雨翔读书,而且是读好书。《红楼梦》里女人太多,怕儿子过早对女人起研究兴趣,所以列为禁书;所幸《水浒传》里有一百零五个男人,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有女人出现也成不了气候,故没被禁掉,但里面的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水浒传》里“千山鸟飞绝”,无奈《水浒传》里鸟太多,林父工作量太大,况且生物学告诉我们,一样动物的灭绝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林父百密一疏,不经意留下几只漏网之鸟,事后发现,头皮都麻了,还好弭患及时,没造成影响。
林父才疏,只识其一不识其二,把老舍《四世同堂》里的“”错放了过去。一天偶查字典,找到“”字,大吃一惊,想老舍的文章用词深奥,不适合给小雨翔看,思来想去,还是古文最好。
然而古文也难免有这类文字。堂堂《史记》,该够正经了,可司马迁著它时受过宫刑,对自己所缺少的充满向往,公然在《史记》里记载“大阴人”大生殖器的人。,这书该禁。《战国策》也厄运难逃,有“以其髀加妾之身”的描写,也遭了禁。林父挑书像拣青菜,中国丰富灿烂的文献史料,在他手里死伤大片。最后挑到几本没瑕疵的让林雨翔背。林雨翔对古文深恶痛绝,迫于父亲的威严,不得不背什么“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简单一点的像“无古无今,无始无终”。背了一年多,记熟了几百条哲理,已具备了思想家的理论,只差年龄还缺。七岁那年,林父的一个朋友,市里的一家报社编辑拜访林家,诉苦说那时的报纸改版遇到的问题,担心众多。小雨翔只知道乱背“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编辑听见连小孩子都用《左传》里的话来激励他,变得大刀阔斧起来,决定不畏浮云,然后对林雨翔赞赏有加,当下约稿,要林雨翔写儿歌。林雨翔的岁数比王勃成天才时少了一倍,自然写不出儿歌。八岁那年上学,字已经识到了六年级水平,被教师夸为神童。神童之父听得也飘飘然了,不再逼林雨翔背古文。小雨翔的思想得到超脱,写诗一首:
小鸭子嘎嘎叫
不吃饭不睡觉
到底这是为什么
原来作业没有交
林父看了大喜过望,说是象征主义,这首诗寄给了那编辑,不日发表。林父在古文里拣青菜有余暇,开讲西方文学,其实是和儿子一起在学。由于林雨翔的处女作是象征主义的路,林父照书大段解释象征主义,但没有实人,只好委身布莱克,由唯美主义摇身变成象征主义,讲解时恰被林母听见,帮他纠正——林母以前在大专里修文科,理应前途光明,不慎犯了个才女们最易犯的错误,嫁给一个比她更有才的男人。家庭就像一座山,双方都要拼命往上爬,而山顶只容一个人站住脚。说家像山,更重要的是一山难容二虎,一旦二虎相向,必须要恶斗以分轩轾。通常男人用学术之外的比如拳脚来解决争端,所以说,一个失败的女人背后大多会有一个成功的男人。林父林母以前常闹矛盾,几欲离婚,幸亏武松诞生。林雨翔天资可爱聪颖,俩人把与对方的恨转变成对孩子的爱,加上林母兴趣转移——完成了一个女人最崇高的使命后,老天赏给她搓麻将的才华,她每天晚出早归搓麻将。这样也好,夫妻口角竟少了许多。个中原因并不复杂,林父想骂人时林母往往不在身边,只好忍住。久而久之,林父骂人的本能退化——这话错了,对男人而言,骂人并不是一种本能,骂女人才是本能。
韩寒五年文集
三重门2(2)
由于林雨翔整天在家门口背古文,小镇上的人都称之为“才子”。被允许读其他书后,才子转型读现代小说,读惯了古文,小雨翔读起白话小说时畅通顺快得像半夜开车。心思散极,古文全部荒废,连韩非子是何许人都不记得了。中国的长篇小说十部里有九部是差的,近几年发展得更是像广告里的“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只可惜好莱坞的“金酸梅”奖尚没涉足到小说领域,否则中国人倒是有在国际上露脸的机会。所以,读中国长篇小说很容易激起人的自信,林雨翔读了几十部后,信心大增,以为自己已经饱读了,且饱得厉害——不是人所能及的饱,而是蛙蛇过冬前的饱,今朝一饱可以长期不进食。
于是林雨翔什么书都不读了,语文书也扔了。小学里凭他的基础可以轻松通过,升了中学后渐渐力不从心,加上前任语文教师对他的孤傲不欣赏,亟来用荀子劝他,说什么“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见未果,便用庄子吓他“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依旧没有效果,只好用老子骂他,说雨翔这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