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生化狂-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目眩晕的他,只听得马蹄声响起,似有兵马闯入大堂。
视线渐渐清晰起来,司马懿缓缓放下胳膊,抬起沉重的头颅,艰难的向前望去。
视野中,那熟悉的身影,正如铁塔一般,耸立在他的面前。
如火的战马上,那银甲的年轻之将,浑身上下散发着肃杀的威势,刀削似的脸上,弥漫着超乎常人的自信,而他手中所提的那柄画戟,尚自滴落着温热的鲜血。
袁方,就那么傲然驻马,冷冷的注视着高阶之上,那形容狼狈颓废,惊恨交织的司马懿。
司马懿深陷的眼眶中,迸涌着愤恨与羞恼,森森白牙咬到几欲碎裂,原本颓废萎靡的身躯,仿佛瞬间受到什么刺激,为愤恨所充斥,几乎就要爆炸一般。
“袁——贼——”
半晌后,司马懿咬牙切齿,嘴里终于迸出两个字。
一个抢了他未婚妻,一个毁了他双腿,一个将他逼上绝路,恨到极点的名字。
袁方却无怒色,嘴角反而微微上扬,扬起一抹冷笑。
他就那么高坐在马上,冷冷注视着司马懿。
这个自以为是,瞧不起他的世族名门公子,这个为了对付他,不择手段的阴险之徒,如今,就这么落魄的坐在轮椅上,坐在自己跟前。
而他,却以胜利者的资态,可以尽情的欣赏着司马懿恼羞成怒的表情。
袁方那一声冷笑,令司马懿感觉,自己的尊严,如被肆意的羞辱,那种前所未有的羞辱感,令司马懿愤恨到了极点。
“袁方~~”
司马懿再一次咆哮怒吼,就像一头身陷绝境的恶狠,拼尽全力发出一声怒吼。
袁方所听到的,却只有虚弱无力,不堪一击。
他拨马上前,踏上高阶,就那么居高临下,俯视着司马懿。
鹰目如刃,那不怒自威的王者之势,令恼羞中的司马懿,浑身一震,心中竟暗生几分惧意。
“司马懿,你也配跟本王正面对话么,来人啊,把他给我拖下堂去。”袁方厉喝一声。
随后跟入的义从,一拥而上,将司马懿从轮椅上拖了下来,将他拖下高阶,扔在了堂中。
袁方翻身下马,威然转身,缓缓的坐下。
王者高坐于上,一双鹰目俯视下去,冷冷的落在趴在地上,挣扎羞恼,口中喋喋不休的司马懿身上。
第四百五十一章杀司马!
火把照亮整个厅堂,袁方高坐于上,义从亲卫雁排两翼,侍立于侧。
司马懿就趴在阶前,口中不断的骂着,就像个怨妇一般。
半身不遂的司马懿,只能双臂支撑着残躯,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吃力的把自己的残躯,勉强的摆成端坐,昂然抬起头,喘着粗气,充满怨恨的目光,狠狠的瞪向袁方。
他愤恨的目光,却正与袁方的目光相撞。
刹那间,司马懿感到令人窒息般的杀机,仿佛在一瞬间,把他的灵魂都被索住一般,勒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袁方就那么冷冷的注视着他。
这个先投天子,再投曹操,又投孟获的反复无常之徒。
这个指使王越,几次三番的行刺他,更重伤了马云鹭和诸葛亮的阴险之徒。
这个屡次用卑鄙恶毒的计谋,拖延他崛起,阻挡他统一天下之徒。
这个为达目的,甚至不惜勾结蛮夷,残害汉民的无耻之徒。
今天,这个做尽了坏事的奸贼,就以这样残破丑陋的身躯,出现在眼前。
痛快,痛快之极!
思绪飞转,种种旧日仇恨画面,从眼前一一流过,将袁方沉埋心底的复仇之火点燃。
司马懿则故作镇定,却心中惶然的盘坐在那里,表情依旧充满怨恨,火烧的脸狰狞可怖,却不敢正视袁方的目光。
表面上,他虽依然傲慢肃厉。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早已心虚。
刃视他许久,袁方以讽刺的口吻,冷冷道:“司马懿,用尽卑鄙手段想置我于死地,甚至不惜派出刺客,更不惜无耻的勾结蛮夷,你可有想过,自己会有今日的下场!”
司马懿咬紧了牙关,脸色愈加的狰狞。非但没有半点悔意。反而恨意更烈。
他昂起头,用鼻孔朝向袁方,傲慢的冷哼道:“我司马家本为河内世族,名满天下。你却抢夺我的未婚妻。还无故派军队杀入温县。想要诛灭我司马家满门,我司马懿为报血仇,杀你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只恨老天无眼,让你屡屡逃脱!”
司马懿非但没有悔意,反而是理直气壮。
左将诸将,无不盛怒,皆恨不得冲下去,将司马懿撕成碎片。
袁方却一声冷笑,不屑道:“好一个天经地义,司马懿,你为本王不知道么,当年张家蒙难,你司马家怕被牵连,你可是主动和张家提出解除婚约,是你自己违信在先,还敢大言不惭,说是本王抢了你的未婚妻,你还要不要脸。”
一番讽刺之语,司马懿那倨傲的情神,陡然一变,故作傲然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惭色。
“这件事先不说,当年本王原还欣赏你司马家,想招为所用,你却给种辑暗授毒计,借着赐御酒之机,想要毒害死本王,这件事,你也以为本王不知吗?”
司马懿脸色大变,仿佛被袁方戳中了要害一般,万万想不到,袁方连这件密事,竟然也一清二楚。
“你胡说八道,我司马懿之所以要杀你,是因为你弑父杀兄,挟持天子,残害百姓,做尽了大逆不道,丧尽天良之事,你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人人得而诛之,我司马懿岂能坐视天下,落到你这种人的手里,我当然要尽全力杀你!”
司马懿声音沙哑的吼叫,气势虽凛烈,但颤抖的声音中,却已难掩惧意。
回应他的,却是袁方的一声狂笑。
狂烈自信,奔涌着讽意与自信,仿佛在听笑话一般,又仿佛将天下人的眼光,都弃若无物。
那种强烈之极的狂意,竟令司马懿为之胆寒。
笑声嘎然而止,袁方盯着他,傲然道:“我袁方快意恩仇,坦坦荡荡立于天地间,公道自在于人心,何惧你这等宵小诽议!”
坦荡之词,如惊雷般震动大堂,回荡于每一个人耳中,左右诸将,无不为之震撼。
“好一个快意恩仇,不愧是坦坦荡荡的真英雄,看来,我李严当真没有跟错明主。”李严暗暗点头,心中赞叹不已。
堂中诸将士,对袁方的敬佩之心,无不更增一层。
司马懿却已神色惊恐,惶然不知以应,原本肃厉狰狞的表情,已闪现出羞愧之色,仿佛袁方的坦荡,令他相形见秽。
众人敬佩的目光注视下,袁方缓缓的站了起来,手拖方天画戟,向着阶下步去。
袁方就那么缓缓而来,在司马懿眼中,却如索命的死神,正无情的向他逼近。
慌了,司马懿彻底的慌了。
他挪动着残躯,极力的向后撤,口中惊恐叫道:“袁方,我司马家名满天下,我司马懿更是天下名士,你敢杀我,就不怕天下文人,用口水把你淹死吗!”
“哼,什么狗屁名士,当年本王才起兵,就连孔融都敢杀,今天坐拥大半个天下,难道还不敢杀你一个区区司马懿吗!”
袁方冷笑着,面露着憎恶的冷绝表情,一步步的走上前来。
猿臂伸出,手中的方天画戟,缓缓举起。
“袁方,你真要杀我?”司马懿狠狠咬牙,歇厮底里的咆哮怒吼。
袁方却只高举画戟,冷冷道:“你跟本王作对,本王还有可能饶你,但你勾结蛮夷,就是自绝生路,司马懿,去地狱忏悔吧。”
讽刺声中,袁方作势就要将剑斩下。
“袁贼,我跟你拼了~~”
司马懿见无路可逃,一声狂叫,如垂死挣扎的笼中之兽一般,竟是用双手前爬,向袁方疯狂爬去。
嘴角扬起一抹冷笑,袁方毫不犹豫。画戟奋然挥下。
司马懿那血淋淋的人头,飞落于地,残躯栽倒在了袁方的脚下。
司马,伏诛。
……
江州。
军府之中,曹操背负双手,紧紧的盯着壁上的地图出神。
暗黄的脸庞上隐现着几分焦灼,观图许久,曹操轻轻的叹了一声。
那叹息之中,似乎暗藏着几分无奈。
当初雒城失守,损兵折将之下。曹操本已打算益州。率残兵全部退还荆州。
南蛮军的入侵,却给了曹操希望,让他改变了计划。
尽管曹操没有答应司马懿所请,跟孟获联手。但他却决定暂时屯兵于江州。来一个坐山观虎斗。
他想坐观袁方的大军。跟孟获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之时,他就可以趁势再攻成都。坐收渔人之利。
如此,便可一举挽回前番屡败之势,重新夺回益州的控制权。
曹操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可惜的是,一月以来,孟获屡败的消息,不断的传到江州,却将曹操的希望一点点的摧毁。
“孟获,你不是有象兵,还有藤甲军么,怎会这般不堪一击,这么的无用”曹操喃喃叹息。
话音方落,脚步声响起,庞统形色匆匆的步入了大堂。
“禀主公,刚刚得到的情报,袁方已攻破了广都城,斩孟获,诛司马懿,全歼一城蛮军,现在已在率军回师成都的路上了。”庞统一脸凝重道。
“什么!”
曹操惊臆一眼,那难以置信的眼神,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方已灭孟获十万蛮军,今已率军回往成都。”庞统语气凝重的重复了一遍。
此时的曹操,才敢确信他的耳朵没有听错,那不可思议的消息,的确是千真万确。
可是,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之事,袁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灭了孟获十万大军,而且是拥有着象兵,藤甲军这等奇兵的十万大军。
甚至,还有司马懿这个背弃自己,却足智多谋之徒,在相助孟获。
曹操自问,这般所为,他自己也根本办不到,而袁方却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做到,简直是天方夜潭。
“此贼用兵之神,当真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呀……”
曹操感叹之下,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多时间,程昱等诸谋士,陆续闻讯赶来,每一名智谋之士的脸上,都写着“惊骇”二字。
“这个袁方,的确是了不得。”
此时的庞统,也不禁由衷一叹,那一声叹息中,充满了对袁方这个对手的几分敬意。
大堂之中,一片死寂。
“主公,孟获之军已灭,今袁方挟着扫灭孟获之势北归,二十万大军东进江州,其势实难与之争锋,以统之见,这江州城是守不住的,为今之计,只有先退还荆州,整军休养,待恢复元气再行图谋吧”
众谋臣之中,终于有人劝说退兵,进言之人,自然还是庞统。
此言一出,多少人都暗暗点头,表示附合。
曹操的表情也变幻不定,似乎有所动摇,欲想撤兵,但又心有不甘。
沉吟许久,曹操终于还是无奈的一声长叹,有气无力的挥手道:“益州大势已去,罢了,退兵回荆州吧。”
……
数天后,成都。
这一日的午后,袁方率领着十几万得胜之师,浩浩荡荡的抵达了成都。
孟获十万主力已覆灭,南中残敌已不值一提,袁方遂派李严率两万兵马,继续进军南中,彻底收复南中七郡,自己则率主力回师成都。
袁方知道,曹操还驻军在江州,等着坐收渔利,他解决掉孟获,下一步就是进军江州,把曹操彻底赶出益州。
班师而归的当天,诸葛亮等留守文武,悉数出城迎接。
而闻讯的成都士民,也是万人空巷,尽数夹道欢迎袁方的胜利归来。
“齐王万岁——”
“齐王万岁——”
顿首于地的成都士民,不约而同的山呼着。
如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