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艳史-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
。。。。。。
早朝成了菜市场一般,这些平日里衣冠楚楚的精英人才这个时候纷纷褪去了自己批加在身上的虚伪外衣,毫无形象的破口力争,各自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官运前程押宝,为自己选中的皇子摇旗呐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太子的人选其实早已经便订了下来,这个时候坐在龙坐上的那个老人正一脸看戏的看着这些蝼蚁拙劣的表演。
文英殿外,回廊之中,大晋皇朝的九个成年皇子三三两两的靠在一起,正观皇帝一共有十五个儿子,长子和次子都已经死去,剩下的十三个儿子之中还有四个儿子没有成年,虽然他们都已经封王,然而没有成年便是没有成年,没有成年便没有资格参与朝政,因此在场的便只有九个皇子。
这九个皇子看似随意的三三两两的呆在一起,然而你仔细一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站的位置都十分的巧妙,楚王靠在左首第一个梁柱上,在他的身边,站着安王和建王,桂王站在楚王的旁边,均王紧挨着桂王站着,吴王和彬王站在一起,平王和惠王站在一起。
大晋皇朝的九个成年皇子就这样的分化瓦解,各自支持着自己的兄弟,看似随意,实则尖锐地站在了一起,三三两两的低声探讨着,声音十分的低弱,貌似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般,至于内里究竟是什么,那就只有上天知道了。
桂王似笑非笑的道:“楚王兄,恭喜了啊。”
楚王虽然行事嚣张,然而最近两天连续遭受着正观皇帝的打压,即便是再强悍的人这个时候也知道稍稍收敛一些,楚王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今天的情况还比较特殊呢?
楚王皮笑肉不笑的道:“桂王弟说笑了,本王可不知道这戏从何来?”
桂王道:“今日丞相大人亲自提议册封太子,父皇也已经答应了下来,大哥二哥都已经过世,楚王兄乃是我们兄弟几个之中的长兄,这太子之位还不是楚王兄你的囊中之物吗?
兄弟在此先给楚王兄祝贺了,三哥你要是做了太子,可千万不要忘记兄弟了啊。小弟也知道自己以前做过一些让三哥不高兴的事情,不过三哥你是做大事的人,应该不会和小弟一般见识吧?”
桂王这话一出,均王马上拍马屁道:“是啊,楚王兄乃是大晋未来的皇帝,当然是心胸宽广,小弟方才还奇怪楚王兄为何今日紫气盎然,却原来是王兄要进位了啊,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话听得舒坦,把楚王这些天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见识浅短的楚王这个时候马上抛弃了自己可以装出来的那一脸沉静,得意忘形的哈哈大笑道:“好说,好说,诸位皇弟都是本王的好弟弟,我们都是兄弟,以前的一切就都让他过去好了,大家以后还是好兄弟嘛,哈哈。”
看见楚王这副小人得志的低劣嘴脸,其他的几个王爷心中暗暗嘲笑,心中暗道:给你点阳光你还真灿烂起来了,竟然还真当自己就是大晋的皇太子了,大晋朝的太子无论给谁,但是绝对不会给你。
心中这些王爷虽然有些想法,但是表面上,至少在表面上,这个时候几个皇子还是十分的配合的恭喜着楚王殿下,嘴里说着千篇一律的恭贺之词,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却突然发现文英殿外的白马桥上,年幼的睿王陈永思正一步步的向着这边走过来。。。。。。
。。。。。。
第二卷【金陵图盟】 第41章【落定】
“够了,都吵什么?住嘴,你看看你们,这都成了什么样子了,这里是文英殿,是朝堂,不是菜市场,你看看你们,啊,把早朝当成什么了?”看见情绪十分激动的朝臣在互相激烈的为各自支持的皇子正朝着,把宁静安逸的早朝变得如同民间菜市场一般的喧闹,端坐在龙位之上的正观皇帝终于坐不下去了,高声喝道。
正观皇帝可谓是南晋皇朝历史上脾气最好的一位皇帝,这位皇帝自从登上皇位之后一项就是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现朝臣面前,很好有让这个老皇帝动怒的时候,然而此刻这个高坐在龙位之上的老人却是充满着愤怒。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这本是身为一个臣子最基本的准则,可是站在朝堂之上的这些个大臣,一个个那是打着国家传承的重大口号,可是暗地里奉行的,却是为着自己的主子或者自己看重的皇子摇旗呐喊,哪里还有一点身为国家重臣的自觉。
正观皇帝的勃然大怒终于让朝堂上的这些个国之重臣醒悟过来,这个时候这个国家当家的主人还不是自己所倚重的那些个皇子,而是坐在龙椅上的这个老人。虽然皇子们眼下分掌着国家大权,可是君权神授,归根到底这些皇子们的权利,包括百官的权利都是来自这个垂暮的老人手中,这个老人才使这个国度真正的主宰。
朝堂一下子安静下来,百官吓得面无人色,正观皇帝的脾气是很好这一点没错,但是每当正观皇帝发怒的时候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天子一怒,浮尸百万,这并不是玩笑。
“臣等万死,吾皇息怒。”百官哗啦啦的全部跪将下来,这个时候他们又十分精明的团结在了一起,朝中为官多年,什么时候该斗争什么时候该团结这些个大臣清楚得很。
正观皇帝却是不管这些个大臣的请罪,这个时候的他怒火滔天,本来想要借此机会让自己几个儿子得势力给浮出水面,好给永思的上位提供方便,却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么的骇人。
尽管从天机殿处他已经知道了朝中大臣十有八九会选择投靠那几个不成气候的儿子,但是当他们隐藏在背后的势力浮现出来之时正观皇帝还是感觉一阵心惊,浑身上下还是冒起了一股子冷汗。
放眼望去,除了一些真正自己提拔起来的丞相和六部重臣,整个朝堂之上竟然有大片是参与到夺储的斗争中来的,尽管他们这些人中也会有真正的为国家兴衰荣辱考绩的大臣,可是这样的忠臣在这样的一个大杂烩中又能够占的几成?
正观皇帝大怒道:“万死,死罪,亏你们还知道自己死罪,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国之栋梁,你们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你们哪一个不是一步步通过科考走到今天的,可是你们看看,啊,你们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了,你们还真的当朕的文英殿是城西的菜市场了?”
“臣等死罪。”百官还是不敢答话,只是一个劲的认错,声呼自己死罪。这招也是臣子们对付君主很有效果的一招,除非自己的主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就如同前晋炀帝一般,能够凶残到杀兄杀弟杀妻,否则的话基本上只要朝臣使用人海战术,除了少数的一些不幸分子,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够安然躲过一劫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当皇帝想要找碴的时候大臣们都这么团结的原因之一。
正观皇帝没有理会这些朝臣,放松了自己的情绪,道:“丞相,你认为哪位皇子适合被立为太子?”
孙方智沉吟道:“皇上,依老臣之见,朝中十三位王爷,真正能够继承我大晋一百五十年基业的皇子就只有一个,只有他,才能够让我朝平承下去,乃至于千秋万代,老臣以为,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孙方智这句话一出,满朝皆惊,所有的人顿时浑身冒起一股子冷汗,这个丞相实在是太过阴险了,原来他心中早已经有自己的人选了,可是这个家伙却一直看戏一般的站在旁边不声不响,这个时候皇帝一问他却又语出惊人,让所有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孙方智。
看样子苏方智能够在相位上一坐就是十几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有的大臣眼下心中都是紧张不已,孙方智乃是皇帝的亲近大臣;他的意见对正观皇帝的影响十分的巨大,他们所有的人都在暗暗的祈祷孙方智看上的王爷就是自己支持的皇子,这样的话自己支持的皇子上位的机会就会加大一分。
正观皇帝尽管心中已经有数,但是看到孙方智这般的肯定造势,他的心中也开始变得有一点发虚,睿王年纪轻轻的,在朝中还没有露过面,这个时候孙方智这般的造势到时候要怎么解释?
正观皇帝疑惑的道:“哦?有这样的事情?朕那十三个孩子朕心中有数,却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皇子这么让孙爱卿看重?竟然让孙爱卿发出太子之位非他莫属这样的壮语来?”
孙方智凝视着正观皇帝,一板一眼的沉声道:“二十三皇子,睿王,陈永思。”
睿王陈永思这句话一说出来所有的大臣全部都傻了,一个个都震惊不已的看着一脸淡然之色的孙方智,孙方智支持的,不是楚王,不是桂王,也不是吴王,更加不会是平王,而是二十三皇子,睿王,陈永思!
睿王在他们的印象之中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十四岁的孩子而已,而他的几个皇兄却已经都是权掌一方的诸侯了,甚至于这些个王爷的孩子都已经比睿王要大了,历来君弱臣强便是一大变数,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个时候孙方智却还要支持立睿王为太子,究竟是什么道理?
正观皇帝道:“不知道孙爱卿为什么这么认为?难道永兴,永康,永昌,永宁这几个孩子都不如意吗?”
孙方智心中暗叹一声,他知道这是皇帝逼着自己出来将话挑明,皇帝想要给睿王上位铺平道理,就必须将这些挡在他前面的绊脚石全部剔除,然而这件事看似容易,实际上却是相当之艰难,一旦全部动起手来就有可能会使晋国元气大伤,身为一国之君,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臣子是国家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要是没有了这些各司其职的六部大臣,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臣子不能全动那就只有动皇子了。
孙方智道:“老臣不敢诋毁四位王爷,只是皇上,四位王爷掌握朝政以来我朝变成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政令不疏,原本简简单单的事情到了四个王爷手中却是复杂之极,往往商讨了四五天都不能商讨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出来,这样的办事效率让老臣对他们的能力产生深深的怀疑。
再者,皇上,如果册立了他们其中的一人会太子,敢问皇上,其他的三位王爷会信服呢?如果其他三位王爷会信服,那么老臣自然是没有意见,可是一旦其他三位王爷有一位不服呢?
那么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会知道?我大晋朝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与其这样,老臣以为还不如商取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人选出来,睿王殿下虽然年幼,但是却是相当的睿智,处理事情也相当的老辣,而且他与玉真公主乃是姐弟,玉真公主又即将下嫁大周八贤王,也就是说睿王殿下将会是大周的姻亲,两国之间现在又订立了盟约,可以预见的,只要睿王殿下当政,几十年之内可保我朝无虞。”
正观皇帝面露微笑,显然对于这个提议相当的满意,但是出于某种虚伪之极的表演,正观皇帝还是习惯性的问了大家一句:“不知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百官不傻,这个时候哪里还会不明白皇帝的意思,正观皇帝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其他儿子,转而册立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了,这个时候谁要是再和正观皇帝作对那便真的是十分的不明智了。
“臣等俱无意见,睿王殿下睿智英明,被册立为太子乃是天命所归,臣等信服。”百官又一次表现出了强大的和谐一致,整齐恭敬的话语让正观皇帝心中一阵舒服。
正观皇帝铿锵有力的道:“传朕旨意,册立睿王陈永思为大晋皇太子,加封孙方智为太子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