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受其食物,反其钱币,吴人善之,送文宝等复至杭州宣国命,还青州,卒。
子吉,嗣位邑宰。
陈乂,蓟门人也。少好学,善属文。因避乱,客于浮阳,转徙于大梁。梁将
张汉杰延于私邸,表授太子舍人。庄宗平梁,郭崇韬遥领常山,召居宾榻。崇韬
从魏王继岌伐蜀,署为招讨判官。崇韬死,明宗即位,随任圜归阙,圜荐之于朝,
除膳部员外郎、知制诰,累迁中书舍人。乂性阴僻,寡与人合,不为当路所与。
寻移左散骑常侍,由是忿以成疾,逾月而卒。
乂微有才术,尝自恃其能。为判官日,人有造者,垂帷深处,罕见其面。及
居西掖,而姿态愈倨,位竟不至公卿,盖器度促狭者也。然乂性孤执,尤廉于财。
长兴中,尝自舍人衔命册晋国公主石氏于太原,晋高祖善待之,但讶其高岸。人
或有献可于乂,宜陈一讴颂以称晋高祖之美,可邀其厚贿耳。乂曰:“人生贫富,
咸有定分,未有持天子命违礼以求利,既损国纲,且亏士行,乂今生所不为也。”
闻者嘉之。晋高祖即位,赠礼部尚书。
刘赞,魏州人也。幼有文性。父玭,为令录,诲以诗书,夏月令服青襦单
衫。玭每肉食,别置蔬食以饭赞,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食肉,当
苦心文艺,自可致之,吾禄不可分也。”由是赞及冠有文辞,年三十余登进士第。
魏州节度使罗绍威署巡官,罢归京师,依开封尹刘鄩。久之,租庸使赵岩表为巡
官,累迁至户部员外郎,职如故。庄宗入汴,租庸副使孔谦以赞里人,表为盐铁
判官。天成中,历知制诰、中书舍人。与学士窦梦徵同年登第,邻居友善,梦徵
卒,赞与同年杨凝式緦麻为位而哭,其家无嫡长,与视丧事,恤其孀稚,人士称
之。改御史中丞、刑部侍郎。
赞性雍和,与物无忤,居官畏慎,人若以私干之,虽权豪不能移其操。未几,
改秘书监,兼秦王傅。(《册府元龟》:秦王为元帅,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
居敏与赞乡曲之旧,以秦王盛年自恣,须朝中选端士纳诲,冀其禀畏,乃奏荐赞
焉。)赞节概贞素,忽闻其命,掩泣固辞,竟不能止。(案《通鉴》:瓒自以左
迁,泣诉,不得免。胡三省注云:唐制,六部侍郎除吏部之外,余皆从四品下;
王傅从三品。然六部侍郎为向用,王傅为左迁,以职事有闲剧之不同也。当是时,
从荣地居储副,则秦王傅不可以闲官。言盖以从荣轻佻峻急,恐豫其祸,故求脱
耳。)时秦王参佐,皆新进小生,动多轻脱,每称颂秦王功德,阿意顺旨,只奉
谈笑,惟赞从容讽议,必献嘉言。秦王常接见宾僚及游客,于酒筵之中,悉令秉
笔赋诗。(《册府元龟》:时从荣溺于篇章,凡门客及通谒游士,必坐于客次,
自出题目,令赋一章,然后接见。)赞为师傅,亦与诸客混,然容状不悦。秦王
知其意,自是戒典客,赞至勿通,令每月一度至衙。(《言行龟鉴》载:刘赞谏
秦王曰:“殿下宜以孝敬为职,浮华非所尚也。”秦王不悦,戒阍者后弗引进。)
赞既官系王府,不敢朝参,不通庆吊,但闭关喑呜而已,及秦王得罪,或言赞止
于朝降,而赞已服麻衣备驴乘在门矣。闻其言曰:“岂有国君之嗣,一旦举室涂
地,而宾佐朝降,得免死,幸也。”俄而台史示敕,长流岚州,即时赴贬所。在
岚州逾年,清泰二年春,诏归田里。妻纥干氏涂中卒,赞比羸瘠,恸哭殆绝,因
之亦病,行及石会关而卒,时年六十余。
史臣曰:自唐祚横流,衣冠扫地,苟无端士,孰恢素风。如廷珪之文学,崔
沂之刚正,刘岳之典礼,舜卿之掌诰,洎梦徵而下,皆蔚有贞规,无亏懿范,固
可以为摚鹬绫恚食⒅鹨牵灾姑蚝尾昏浮
卷六十九(唐书) 列传二十一
张宪,字允中,晋阳人,世以军功为牙校。宪始童丱,喜儒学,励志横经,
不舍昼夜。太原地雄边服,人多尚武,耻于学业,惟宪与里人药纵之精力游学,
弱冠尽通诸经,尤精《左传》。尝袖行所业,谒判官李袭吉,一见欣叹。既辞,
谓宪曰:“子勉之,将来必成佳器。”石州刺史杨守业喜聚书,以家书示之,闻
见日博。
庄宗为行军司马,广延髦俊,素知宪名,令朱守殷赍书币延之。岁余,释褐
交城令,秩满,庄宗嗣世,补太原府司录参军。时霸府初开,幕客马郁、王缄,
燕中名士,尽与之游。十二年,庄宗平河朔,念藩邸之旧,征赴行台。十三年,
授监察,赐绯,署魏博推官,自是恒簪笔扈从。十五年,王师战胡柳,周德威军
不利,宪与同列奔马北渡;梁军急追,殆将不济。至晚渡河,人皆陷水而没,宪
与从子朗履冰而行;将及岸,冰陷,朗泣,以马箠引之,宪曰:“吾儿去矣,勿
使俱陷。”朗曰:“忍季父如此,俱死无恨。”朗偃伏引箠,宪跃身而出。是夜,
庄宗令于军中求宪,或曰:“与王缄俱殁矣!”庄宗垂涕求尸,数日,闻其免也,
遣使慰劳。寻改掌书记、水部郎中,赐金紫,历魏博观察判官。从讨张文礼,镇
州平,授魏、博、镇、冀十郡观察判官,改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权镇州留事。
庄宗即位,诏还魏都,授尚书工部侍郎,充租庸使。八月,改刑部侍郎,判吏部
铨,兼太清宫副使。庄宗迁洛阳,以宪检校吏部尚书、兴唐尹、东京副留守,知
留守事。宪学识优深,尤精吏道,剖析听断,人不敢欺。
三年春,车驾幸邺,时易定王都来朝,宴于行宫,将击鞠。初,庄宗行即位
之礼,卜鞠场吉,因筑坛于其间,至是诏毁之。宪奏曰;“即位坛是陛下祭接天
神受命之所,自风燥雨濡之外,不可辄毁,亦不可修。魏繁阳之坛,汉汜水之
,到今犹有兆象。存而不毁,古之道也。”即命治之于宫西。数日,未成。会
宪以公事获谪,阁门待罪,上怒,戒有司速治行宫之庭,碍事者毕去,竟毁即位
坛。宪私谓郭崇韬曰;“不祥之甚,忽其本也。”
秋,崇韬将兵征蜀,以手书告宪曰:“允中避事久矣,余受命西征,已奏还
公黄阁。”宪报曰:“庖人之代尸祝,所谓非吾事也。”时枢密承旨段徊当权任
事,以宪从龙旧望,不欲宪在朝廷。会孟知祥镇蜀川,选北京留守,徊扬言曰:
“北门,国家根本,非重德不可轻授;今之取才,非宪不可。”趋时者因附徊势,
巧中伤之。又曰:“宪有相业,然国祚中兴,宰相在天子面前,得失可以改作;
一方之事,制在一人,惟北面事重。”十一月,授宪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
书、太原尹、北京留守,知府事。
四年二月,赵在礼入魏州。时宪家属在魏,关东俶扰,在礼善待其家,遣人
赍书至太原诱宪。宪斩其使,书不发函而奏。既而明宗为兵众所劫,诸军离散,
地远不知事实,或谓宪曰:“蜀军未至,洛阳窘急,总管又失兵权,制在诸军之
手,又闻河朔推戴,事若实然,或可济否?”宪曰:“治乱之机,间不容发,以
愚所断,事未可知。愚闻药纵之言,总管德量仁厚,素得士心,余勿多言,志此
而已。”四月五日,李存渥自洛阳至,口传庄宗命,并无书诏,惟云天子授以只
箭,传之为信。众心惑之,时事莫测。左右献画曰:“存渥所乘马,已戢其饰,
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二宦,
且系存渥,徐观其变,事万全矣。”宪良久曰:“吾本书生,无军功而致身及此,
一旦自布衣而纡金紫,向来仕宦非出他门,此画非吾心也。事苟不济,以身徇义。”
(《东都事略·张昭传》:昭劝宪奉表明宗以劝进,宪曰:“吾书生也,天子委
以保厘之任,吾岂苟生者乎!”昭曰:“此古之大节,公能行之,忠臣也。”宪
既死,论者以昭能成宪之节。)翌日,符彦超诛吕、郑,军城大乱,燔剽达曙。
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既而有司纠其委城之罪,四月二十四日,赐死于晋阳之
千佛院。幼子凝随父走,亦为收者加害。明宗郊礼大赦,有司请昭雪,从之。宪
沈静寡欲,喜聚图书,家书五千卷,视事之余,手自刊校。善弹琴,不饮酒,宾
僚宴语,但论文啸咏而已,士友重之。
宪长子守素,仕晋,位至尚书。
王正言,郓州人。父志,济阴令。正言早孤贫,从沙门学,工诗,密州刺史
贺德伦令归俗,署郡职。德伦镇青州,表为推官;移镇魏州,改观察判官。庄宗
平定魏博,正言仍旧职任,小心端慎,与物无竞。尝为同职司空颋所凌,正言降
心下之。颋诛,代为节度判官。同光初,守户部尚书、兴唐尹。时孔谦为租庸副
使,常畏张宪挺特,不欲其领使,乃白郭崇韬留宪于魏州,请宰相豆卢革判租庸。
未几,复以卢质代之。孔谦白云:“钱谷重务,宰相事多,簿籍留滞。”又云:
“卢质判二日,便借官钱,皆不可任。”意谓崇韬必令己代其任,时物议未允而
止,谦沮丧久之。李绍宏曰:“邦计国本,时号怨府,非张宪不称职。”即日征
之。孔谦、段徊白崇韬曰:“邦计虽重,在侍中眼前,但得一人为使即可。魏博
六州户口,天下之半,王正言操守有余,智力不足,若朝廷任使,庶几与人共事;
若专制方隅,未见其可。张宪才器兼济,宜以委之。”崇韬即奏宪留守魏州,征
王正言为租庸使。正言在职,主诺而已,权柄出于孔谦。正言不耐繁浩,簿领纵
横,触事遗忘,物论以为不可,即以孔谦代之,正言守礼部尚书。
三年冬,代张宪为兴唐尹,留守邺都。时武德使史彦琼,监守邺都,廪帑出
纳,兵马制置,皆出彦琼,将佐官吏,颐指气使,正言不能以道御之,但趑趄听
命。至是,贝州戍兵乱,入魏州,彦琼望风败走,乱兵剽劫坊市。正言促召书吏
写奏章,家人曰:“贼已杀人纵火,都城已陷,何奏之有。”是日,正言引诸僚
佐谒赵在礼,(《通鉴》:正言索马,不能得,乃帅僚佐步出府门谒在礼。)望
尘再拜请罪。在礼曰:“尚书重德,勿自卑屈,余受国恩,与尚书共事,但思归
之众,仓卒见迫耳。”因拜正言,厚加慰抚。明宗即位,正言求为平卢军行军司
马,因以授之,竟卒于任。
胡装,礼部尚书曾之孙。汴将杨师厚之镇魏州,装与副使李嗣业有旧,因往
依之,荐授贵乡令。及张彦之乱,嗣业遇害,装罢秩,客于魏州。庄宗初至,装
谒见,求假官,司空颋以其居官贪浊,不得调者久之。十三年,庄宗还太原,装
候于离亭;谒者不内,乃排闼而入,曰:“臣本朝公卿子孙,从兵至此。殿下比
袭唐祚,勤求英俊,以壮霸图。臣虽不才,比于进九九,纳竖刁、头须,亦所庶
几。而羁旅累年,执事者不垂顾录,臣不能赴海触树,走胡适越,今日归死于殿
下也!”庄宗愕然曰:“孤未之知,何至如是!”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