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施公案 >

第252部分

施公案-第252部分

小说: 施公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岁的老母呢!”这派口供,说得那店中人各吓得鼓唇摇舌,齐声说道:“我们这店中出此横事,凶手在内,皆不晓得。施大人昨日到此,今日便破此案,便是宋朝的包龙图也未必如此神断。真乃是民之父母,万家生佛了。”

众人正自讲说,惟有裘伯虎的儿子,见了父亲被朱二害死,登时号啕痛哭,抢上前来,揪着朱二骂道:“你这丧心的强盗,我父亲、叔叔待你不薄,平时也常周济于你,你反恩将仇报,所欲不遂,便下这毒手,不是我父亲阴灵有感,遇见这青天大人,虽有血海的深仇,也无时申雪。”说罢,便将朱二乱打乱踢,拚起命来。施公连忙说道:“裘龙,你且不要胡闹,可知本院既已讯明,断不能轻饶这凶犯。且待本县太爷到此,自有定夺。”当时便命施安与郭起凤等人,将朱二带去看管。小二又向施公磕了几个响头,方才哭哭啼啼的站立旁边,专候县官前来再说。

这萧县知县姓刘名大成,祖贯洛阳人氏,本是少年科第,十六岁上中了乡榜,连捷进士。榜下即用知县,适值萧县出缺,便令他前来接篆。到任之后,果然一清如洗,一明似镜,案无留牍,钱不私留;三月之后,萧县的绅民无不颂声载道。这日正坐早堂,谁知本邑有一乡户姓仇的人家,婆媳、母子,共是三人,儿子名叫仇瑶,媳妇王氏。这仇瑶娶亲之后,未有三月,闻得广东潮扇颇可获利,便自凑集些资本,预备贩买回来,转卖各户。这日本银凑定,择日起程,谁知一去十年,毫无音信。

于是母亲李氏自是倚间而望,日夜焦愁,衣食乏资,渐无着落。

所幸他媳妇王氏克尽孝道,平日为人家针线,指头之费,为供养之资。虽然不能富丰,也还不至冻馁。而且这王氏终日亦绝不出门,她说人生在世,所靠者丈夫、儿子,现在她年老之人,儿子远出,已是悲苦万状;我若再出门另觅生活,虽然一样孝养,终不比依依膝下可解愁怀。因此人家知她这个意思,将衣服针线送来与她做活。每夜晚间,皆婆媳同榻。虽然思夫甚切,却又不现于形色。每逢李氏愁怨之时,她反百般慰藉。

这日午后,正在家做活,忽然门外敲门声甚急,“哎晴哎晴”的,好似挑夫的声音,连忙问道:“谁人敲门?”外面有人答应:“娘子!仇瑶回来了。”他婆媳一听,真如半空中得了日月,忙着将门开下。果是仇瑶,骨肉相逢,自然悲喜交集。

当时仇瑶开发了挑夫,将行李对象,搬到母亲房中。然后他母亲问道:“我儿一去,十年不归故里,将为娘同你媳妇苦坏了。”

仇瑶千里归来,此时见他婆媳无恙,自是欢喜不尽。当时便将在广东遇见了客人,同约到南洋买卖了一趟,因此漂海出洋,行迹无定,以致归期久滞,所幸买卖获利颇厚的情形说明。当时他母亲自是喜出望外,遂命王氏烧了茶水,与他梳洗,又办了饮食。仇瑶复又说了走后的事情。他母亲道:“我儿此去,设非有这贤孝媳妇,老娘早已饿死了。”便将他如何做针线养活自己的话说了一遍。仇瑶自是感激他妻子不尽。

到了晚间,他母亲见他夫妇久离,遂不免生了个怜爱之意,向着王氏说道:“我儿!你丈夫今日回来,衣服等件恐有破坏,今晚搬到自己卧房去睡罢,就近可以询问。”王氏听了此言,也知婆婆的用意,而且丈夫远别,岂有不思。也就答应,将房内收拾出来,三人又谈说一回,候他母亲安寝,夫妇两人方同归房内,锦衾角枕,各叙离怀,久别鸳鸯,自不免欲翻水浪。

哪知仇瑶忽然大叫一声,翻过身来,顷刻丧了性命。王氏不知何故,赶着起身,提灯来看,谁知他血流满褥,气息毫无。王氏此时自是魂飞天外,不禁大哭起来。她婆婆正在睡熟,梦寐之中,为她惊醒,疑惑她儿子委屈她媳妇,赶着问道:“我儿何故拌嘴?今日远出方回,为什么两人不和?”王氏听婆婆开言,赶着道:“不好了!他死了。”说完,亦即气闭倒地。李氏即赶着起身,忙忙的跑进房来,只见媳妇已气闭过去,不知何故;将帐幔掀开一望,果见她儿子直挺在…上,摸一摸,鼻息已是冰冷。当时她就痛入骨髓,大哭一声:“我儿苦也!”

一个筋斗,昏晕过去。

此时她婆媳已痛绝过去,所幸在乡间尽是草房,间壁人家,听得如此喊叫,说是她儿子死了,也不知道是何事,只得起身出来,将他家大门推下,走到里面。见她婆媳皆在地下,赶着将自己家人喊醒过来,烧了姜汤,将她婆媳灌醒,忙向李氏问道:“你儿子今日方听见回来,为何便身死了?”李氏见众人询问,忙道:“我正在房中睡熟,忽听我媳妇叫喊一声,惊醒过来,便到这里,谁知我儿子已死了。这不知道他是何病症?

今日到家,便遭此事,这不是天塌下的祸吗?”便向王氏问道:“我儿!你丈夫回来,究竟同你说何言语?为何便自死了?你且说个明白。”王氏见婆婆问他身死的缘故,真是又羞又苦,说不出来,过了半晌,乃道:“这总是你媳妇命苦,叫我从何说起。老母但看你儿子身上,便知道了。”李氏听了此言,只得哭哭啼啼到了…前,将被一掀,早见儿子鲜血淋漓,下身上洞然无物,不禁失声道:“这是怎样说了?天下哪里有这病症,此事总该知道究竟怎么去的,现在到何处去了?”王氏此时,愈觉苦恼,只是说不出口。

此时邻家众人,见他婆媳如此,有那好事的男子,也上来观望,直是猜疑不定。只得向王氏说道:“人生色欲,都是有的,即便他在顽笑场中染了毒气,患了杨梅,总是有个溃烂的样子。他也不是这样病症,何故连根皆拔尽了呢?娘子!你同他是夫妇,究竟是什么道理,将这对象断送自己的性命。姑作我们是外人,你们婆媳也该说明。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也叫人知道他死的缘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个王氏羞得无地可容,号啕痛哭。那众人愈见她不说,愈来追问,王氏被众人逼迫不已,只得哭直:“他方要……”这三字尚未说完,复又忍住,哭个不止。众人再向下问她,实是回答不出。乃向李氏哭道:“婆婆!总是你命苦,你儿子既死,我也无望,只得随他到地下了。”说罢,一阵伤心,复又昏去。李氏见媳妇如此伤心,不知如何是好。众人到了此时,只得向她说道:“你家出了此事,全无男子做主,听说你的内侄现尚在他家,喊他来照应各事,总比我等邻舍亲近许多。”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七五回 无案赖子挟仇报 贤令尹据禀登场

却说众人见仇家出了此事,说叫李氏的内侄出来做主。李氏此时也是无法,只得道:“我的内侄,闻说昨早动身到扬州买卖,不知他可真在家?如尚未动身,便请你们将他喊来。”

众人道:“我等且喊他去。”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当时有人便匆匆寻了灯笼,出门而去。谁知这李氏的内侄,名叫李贺芳,自幼读书不成,改习了绸缎生理。从前在这萧县绸缎店内做个伙计,无奈他不守本分,终日与那班差伙、光蛋、游手好闲之人联为至好,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不到数年,把祖上产业败得干净。店内管事的见他所交非人,也就将他歇下。

谁知他更肆无忌惮,终日与一班搭台讹诈的朋友吓诈乡愚,时常到仇瑶家中看他姑母。哪知他以看姑母为名,实则因仇瑶久出不归,见王氏有几分姿色,起了那不良之心。言语之间,百般挑弄。无奈这王氏十分贞烈,任他如何言语,总以正言责之。

两次三番碰了恶语。

李贺芳知他不得下手,因此怀恨在心。近来谎言骗他姑母,说到扬州买卖,因缺盘川,前来借贷。那李氏因自己的儿子远出,一个内侄,未有不怜之理。见他说做买卖,便将王氏针线钱给他。虽然有此意思,总因自己家贫,媳妇寻钱甚苦,不好明说出来。王氏明知李贺芳是派假言,无奈见婆婆如此用意,孝顺媳妇,总想讨老人欢喜,因向他婆婆说道:“表叔无钱前去,媳妇前日还有三吊铜钱,可给他贴补盘费。”李氏见他说出,自然赞叹一番,将贺芳喊来,王氏将钱取出,向着贺芳说道:“叔叔此去,将本求利,愿你生意兴旺,发业起家。愚嫂因你改邪归正,故给你这盘费,若日后归来,依然如故,恐你自己也惭愧了。”这番话,说得李贺芳无言可答,只是敢怒不敢言,诺诺连声,称谢而去,因此愈加怀恨。此时在家,正与人赌钱,忽然见他姑母的邻舍于二匆匆跑来,喊道:“李大爷!

你表兄死了,你姑母喊你快去呢。”李贺芳听了此言,忙道:“哎!于二爷,你作耍什么?仇瑶出去十年未回,你哪里知他死的?是谁前来送信?”于二道:“你还不知此事,仇瑶昨日午后归来的,方才进屋睡觉,忽然大叫一声,死过去了。问你那表嫂何以如此,她又是不肯说出,这事岂不奇怪!现在你姑母同他媳妇俱哭昏在地,请你赶快去罢。”李贺芳听了此言,暗喜道:“我两次三番不得到手,他反骂我一顿,今日遭了这事,到我手里,也叫她知我的厉害。”当时将赌帐算明,与于二匆匆而来。

到了仇家,他姑母同王氏俱已为人灌醒。李氏见了他内侄,自是格外伤心,将仇瑶回来的话说了一遍。李贺芳向着王氏说道:“冤有头,债有主,哥哥是个活人家来的。这事喊我前来,也是无益。但问嫂嫂,方知底细。既不是暴病而死,又非带病回来,至于那人道的事情,也人人有的,从未听过因此绝命,难道不是人为吗?这事显见有别情,若不控官,也不明白。”

说着,恨恨的将他姑母拖去,向她说道:“你老人家平时以她为好人,左一个贤孝的媳妇,右一个贞烈的妇人,今日知道为人了。不是与人通奸,被奸夫将仇瑶害死,为何他方到家内,便如此死去呢?”李氏听他内侄之言,连忙哭道:“这明是他身死不明,但是我媳妇贤孝万分,断无这苟且之事。你切莫如此乱说,这也是我命苦。老年丧子,好在他昨日回来,带有银两。你带我前去买口杉木的棺材,并那衣服等件。这惊动官府之事,我是不做。儿子已死,不能冤枉媳妇了。他平时与我片刻不离,而且连大门不出,哪里会有此事?”李贺劳看他姑母如此,冷笑道:“常言道:『私盐抱紧越好卖。』她做的事,你怎能知道许多?表兄身死不明,我若不代他申冤,外人还要骂我。照此看来,谋害亲夫,已是可怕,随后再将你老害死,我们这般亲戚担当不起。天下也未见过儿子为媳妇害死,我们不去申冤,反说媳妇是个好人,岂不令人可恼?”他两人在外面讲,王氏在里面早已听见。知他欲报前仇,赶着出来,对他婆婆说道:“自古妇人『出嫁从夫』,这四字我也知道。现在你儿子已死,我里外全无望想,居心一死,相从地下。但是他这身死不明,连我也不明白,既然叔叔告官,此事甚好。听说这县太爷也是一个清官,果能将此事审明,那时媳妇虽剐虽剁,也是甘心,对得起你儿子了;不然目下虽死,还落个不美之名,还说我畏罪身死呢!”说罢,不禁大哭,反催李贺芳前去报案。

李贺芳本是个无赖,当时便出去寻了地甲并那班搭台子讹诈朋友,写就禀词,到城内报案。此时刘大成正升早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