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道光皇帝 >

第37部分

道光皇帝-第37部分

小说: 道光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皇上谕旨,大人也接到了?”

“你,你怎么知道?”庆祥似乎有点惊奇。

“不知大人对此事有何看法?特别是皇上严追导致叛乱的起因?”

“身为朝廷命官,当报效皇上,为国出力。此事斌静有何看法,本府决定即日到南疆亲自处理此事。”

“斌大人也正为此事尽力,一方面调兵遣将平叛,一方面追究与叛乱有关的人事。”

“嗯,很好,应从速将情况回报本府。”

“大人,小人就是为此事而来。”

“嗯,本府会尽力查明一切。”

“不过,大人是否听到一种风声?”

“什么风声?”

“有人传说,张格尔叛乱与大人您有关联。”

“什么?谁敢如此乱语,本府一定追查。”

“大人,斌将军也不相信,对此事很生气,派人查办此事。”

“嗯,怎样?”

“有人说此事与大人娶儿媳妇有关。本来大人娶儿媳妇是人之常情,却有一些地方官员趁此向各族百姓严加勒索、敲诈,有的还趁机打劫,个别兵了也任意胡为,对不少回女动手动脚,甚至强行霸占,回民怨声载道,一向有反叛之心的张格尔便煽动回部暴乱。这明明是一些地方官员所为,有人竟将此事栽在大人您的头上。”

“哼!真是岂有此理!”

“斌大人查办此事十分认真,惩治了不少士兵和地方官吏,只是有个别官员,斌大人也无可奈何。而他们却是这些事件的幕后指使者。”

“有哪些人?”

“像乌什办事大臣巴哈布,叶尔羌办事大臣长庆等人。”

“嗯,你回去告诉你家斌大人,多多费心平叛,并将一切查明,本府不日就到!”

“是!请大人放心,小人告辞了。”

张顺和离去,庆祥思索一会儿,一面觉得这次叛乱必与斌静有点牵连,但与自己也不能说毫无干系,斌静是自己的部下,平日里做法自己早有耳闻。但斌静和自己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更何况斌静又是瑞亲王绵忻的舅舅,不看僧面看佛面,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妄为。自己这次为儿娶亲也确实折腾得够红火的,一些官兵的过分做法也是难免。想到这里,庆祥像泄气的皮球瘪了下来。想不到,本想借此机会打击一下几位一向与自己不和的对手,竟有人整到自己头上了。不过,庆祥并不死心,他深信自己的老谋深算。想至此,又得意地笑了,打皱的老脸也年轻了许多。

张顺和回到喀什噶尔,将此行会见庆祥之事详细汇报给斌静,又共同商讨了下一步的措施。

斌静为了给自己消灾,另一方面为了不致引火焚身,马上集合各城官员共同协商平叛,首先从叶尔羌、乌什两城各调兵三百名,分头增加各重要哨卡的防守,又派遣喀什噶尔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大队官兵迎敌平叛。同时,为了讨好上司庆祥,显示自己办事果断,也为了喀什噶尔的安全,又派兵向庆祥求援,希望他拨兵二千来增援。这一切做毕,斌静惟恐皇上拿自己开刀,又再次向京城发一紧急奏折,将自己的部署上奏皇上。

各路人马分头出兵行动,斌静方放下心,又把张顺和找来,要他火速将帮助他夺取萨赖占女儿娜佳的有关人处理好,该杀的杀,该关押的关押,该收买的收买,凡知情者一定妥善处理。张顺和走后,他又密书一封派人送往京城,将这里详情转告燕皇贵妃及禧恩。

喀什噶尔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领三千清兵,在戈壁荒滩围住了张格尔的队伍。张格尔在兵少将疲又缺粮草的情况下大败。张格尔无奈之中,丢下伤残回部人马,逃离了危险地域,以图东山再起。

平叛大捷消息传来,参赞大臣斌静听后兴奋异常,自己因一时淫心上涨,惹出了大祸,他自己也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得如此严重,惊动整个回疆,张格尔叛乱一事并引起初登龙位的道光帝注意,倘若严加追查,自己必然倒大楣。虽然各方面隐瞒,暂时混过去了,但必须彻底清除叛乱。想不到色普征额还算指挥有方,出战就两次大捷,击溃张格尔叛军。此时,斌静的心也比以前安稳多了,一切向着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如此看来问题不大。

色普征额平叛大军胜利归来,斌静率领留守将官出城相迎。斌静发现色普征额竟带回这么多俘虏,面露不快,可又不好马上发作,便派人把俘虏带进城,关入大牢严加看管,不得与其他犯人接触。

“色普将军,那些俘虏你为何不……”斌静做出一个斩的手势。

“斌大人,我当时已处理二十多人,我怕处死太多,上面怪罪。”

“上面有我顶着,其余俘虏应马上……”斌静又做了个示意,“留着反而更坏事,你明白吗?”

“明白,不过,什么时间处理?”

“越快越好,最好今天晚上。”

“好吧,城内城外?”

“先在城内处死,悄悄运到城外掩埋,应挑选一些得力干将,就说留着俘虏会引起张格尔再次来偷袭。干麻利点,人人有赏。”

“遵命!”

道光皇帝处理完一天大事走出御书房,心里乱糟糟的。可不是吗?先皇丧事刚刚结束,这一段日子真是身心交瘁,虽为一国之君,传下话去,必有左右大臣来做,但他又不太放心。一是怕自己刚刚登基,给国家臣民一个懒惰的印象;二是怕刚开始执政就把一些事交给巨子处理,长此以往,大权旁落,大臣架空皇上。所以,大事,道光尽量处处想到、做到,这一来,劳累是不用说了,但也确实锻炼了自己的才能。虽说年近四十而即位,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各方面均都成熟可靠,但做为一国之君处理全国大小事务算是第一次,做起来尽量谨慎、认真,否则,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波及国家兴衰、人民疾苦。自幼接受了严格的儒家正统教育,更是明白自己的位置与做法。道光帝勤恳治国、宽和仁慈、忠孝不奢的人格作风在他执政的开始几天内就博得了王公大臣和后妃娘娘的夸赞,自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累是累一点,却乐意这样做下去。

道光这样想着,不知不觉随御前太监来到坤宁宫里面。

每天走出御书房的第二件事就是想到坤宁宫,想到绮儿。常永贵也似乎理解皇上的心,即使皇上不发话,也自然将他领进坤宁宫。

接连多天不回智亲王府,孝慎皇后有点不悦,问起只推说国事繁忙,没时间回去,孝慎皇后也不便说什么,作为一国之母,自有国仪风范,怎么能和一般女人争风吃醋呢?皇后不说,道光也就更加放纵自己,索性住进了坤宁宫。

“皇上——”

道光刚踏进门,绮儿就娇滴滴地迎上去,为皇上取下披风,把皇上轻轻挽至御榻边坐下。

“绮儿,以后别这样叫,朕不喜欢听,不是告诉你喊二阿哥吗?”

“皇上,奴才不敢。”

“唉,怎么又皇上了,快喊,让朕听听。”

“喊呀。”

“二——阿哥——”

“嗳——小阿妞——”

道光爱抚地将绮儿拥在怀中,一阵狂吻,说不出的舒畅与快意。

“皇上,不,二阿哥,你每天处理这许多政事,天天熬到深夜,应当注意龙体健康。”

“多谢爱妃关心,看朕这身体多棒。”

“还没封妃呢,就爱妃爱妃的,就怕将来把我爱飞了。”

“朕一言九鼎,岂能儿戏,待来春朕一定册封你。”

“谢皇——谢二阿哥!”

“哈哈,绮儿真可爱,朕愿与你永相守,共相厮。”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绮儿情不自禁地用徽州黄梅小调唱了起来。

“娘子,你看,那是打渔的。”道光在绮儿的感染下也幸福地哼了句戏词。

“哈哈——”道光再次把绮儿抱在怀中,爱抚着。

“皇上,休息吧,你明天还有国事处理。”

“唉,国事,朕真正理解李隆基为何不爱江山爱美人了,能与绮儿在一起,朕又何在乎什么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

“别说傻话了,皇上应以国事为重,听说回疆叛乱平息了?”

“你听谁说的?”道光有点不快。

“奴才只是听太监及宫女这么传说,随便问问,奴才该死,不该过问皇上这些事。”绮儿说着,就跪在御榻上给皇上请罪。

“美人儿,别这样,朕也是随便说说,朕是一国之君,难得绮儿每天如此关心朕的健康,天天等朕等到深夜,能够分担忧愁,同甘苦、共患难,朕又何乐而不为呢?”

“谢皇上的宽恕。”

“提起回疆叛乱,怎不让朕焦急?京城距离回疆路途遥远,朕不能亲自到回疆视查,反凭一些官府文书,难免有一些官吏从中蒙蔽朕。特别是最近斌静传来捷报只说平息叛乱,对于主谋张格尔逃向何方一字未提,对于叛乱原因,朕已发出几道谕旨,至今仍没有文书传来。今天却接到长庆和巴哈布等人奏折,说色普征额和斌静杀死俘虏一百余人,这里面可能有问题?而朕却不知,怎能不令朕担忧呢?朕初登大宝就有如此重大事件发生,处理不好,后患无穷。唉!”

“皇上,别考虑这些了,好好休息,明天在朝廷上,再和大臣及诸王商量商量。”

“唉,商量,朕的苦心谁能理解,绮儿——”说着,把绮儿搂得更紧……

第二天早朝,道光皇帝便将回疆平叛一事交诸大臣评议。道光对此事已有自己的看法,交于众人讨论是想听取一下群臣见解,希望能从中了解大臣们对此事的态度,逐渐把握诸人的办事效率及处事态度。

散朝后,道光帝回到养心殿,又把回部的所有奏折认真看一遍,心中已理解几分,又给伊犁将军庆祥发一道紧急谕旨,让快骑火速送往伊犁将军府。

正在这时,御前太监来报,说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求见。

道光帝正想召见二人,因为他让这二人负责处理先皇陵寝、拟定《遗诏》之事,不知二人办理如何?

托津、戴均无二人入内行过跪拜大礼,道光接过拟定《遗诏》仔细审批一遍,一拍御案,勃然大怒:

“你二人是何居心,如此重大之事竟敢臆想为之,不尊事实,该当何罪?”

托、戴二人自道光登基后就感到事情不妙,认为早晚要找茬整治他们。先皇龙驭上宾、新皇即位,理应对老臣进行加封,以稳臣心,道光已按常规这样做了,像禧恩加封御前大臣上行走,管御书处等事务,尽管道光对禧恩仍有戒心,但道光想以此拉拢禧思,同时,禧恩在道光登上皇位中出了力。此外加封的还有和世泰、赛冲阿等人,这些人都是在道光登基时对道光态度鲜明,大有帮助之人。

而托津、戴均元等军机大臣都是先朝老臣,备受先皇恩宠,但在道光登基的立场上有点暧昧,迫于情面,道光虽也给他们加封,但加封的官职多是闲职,有其名而无其实。如封托津为实录馆监修总裁,封戴均元为实录馆总裁。

从对官位的加封上,托戴二人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感,因此,做事处处认真、小心,唯恐给道光帝留有什么把柄,不过,没想到,厄运竟如此之快便降临头上。

道光这一震怒可吓坏了托戴二人。

“回皇上,奴才确不知哪里出错?”托戴二人急忙跪下说。

“我皇考神御之地,这等大事,将布告于天下,尔等怎粗心搞错,还敢狡辩,竟说不知何处出错?”

“回皇上,臣恭查大行皇帝《御制诗初集》第十四卷《万寿节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恭纪》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