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含笑花:一种常绿灌木,初夏开花,呈象牙黄,有香蕉味。
'三'冠宜挂:即“挂冠”。《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逢萌)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因以“挂冠”为辞官归里的代语。
'四'陆贾:汉高祖刘邦的智襄之一,著有《陆贾新语》,曾说服南越尉佗归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称其“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五'子牙:姜姓,吕氏,名望,通称姜太公。西周初年,为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兵书《六韬》,相传为他所作。
'六'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的大文学家,著有《博物志》和《张司空集》。曾力劝武帝排除众议,定灭吴之计。统一后持节都监幽州诸军事,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等高级职务。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
'七'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张升《离亭燕》:“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马致远 仙吕·青哥儿
正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二'。妙舞清歌最是他'三',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四'下。
五月
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五'。卧看风檐燕垒巢'六'。忽听得江津戏兰桡'七',船儿闹。
九月
前年维舟寒漱'八',对篷窗丛菊花发。'九'陈迹犹存戏马台'十一'。说道丹阳寄奴来'十一',愁无奈。
十二月
隆冬严寒时节,岁功来待将迁谢'十二'。爱惜梅花积下雪'十三'。分付与东君略添些,丰年也。
'一'四首:原有十二首,选录正月、五月、九月、十二月四首。
'二'“照星桥”句:地上元宵佳节的灯火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星桥,实即星河,也就是银河。火树银花,形容式样繁多、光华灿烂的灯火。
'三'最是他:以他为最,数他最好。
'四'鳌山:装饰成海龟负山形状的巨型灯火。
'五'《离骚》:战国末期伟大诗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六'风檐:即屋檐。
'七'江津戏兰桡:江边渡口人们正在赛龙船。桡(rao),桨。前面冠以“兰”字是形容桨的质地好。
'八'维舟寒濑(lai):把船停靠在秋天的江湾里。濑,本指激流,这里指水回旋处。
'九'篷窗:船篷上开的小窗。
'十'陈迹:古迹。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川县南,东晋义熙年间刘裕(后来的宋武帝)曾在这里大会宾客,饮酒赋诗。
'十一'“说道”二句:公元404年桓玄纂晋,刘裕由京口起兵计伐他。京口(今镇江市)与丹阳(今县名)紧邻,寄奴是刘裕的小名。全句大意是说,当年桓玄听说刘裕从京口一带起兵讨伐他,愁得不得了。
'十二'岁功:指一年的时序,即四季的轮换。来:语助词,无义。迁谢:到了尽头。
'十三'“爱惜”句:古人认为用梅花上的积雪烹茶,茶味最美,常常把它扫下贮存起来。
'十四'“分付”句:祈求春之神再多下点瑞雪,那么明年一定有个丰收年。
马致远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
'一'古道:古老的驿路。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张炎《念奴娇》词:“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二'断肠人:指飘泊天涯、百无聊赖的旅客。
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恬退
绿鬓衰'一',朱颜改'二',羞把坐容画麟台'三'。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四'。
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五'。闲身跳出红尘外'六':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酒旋沽'七',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八'。清风明月还诗债'九'。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十',归去来。
'一'绿鬓:乌黑而光亮的头发。引申为青春的容颜。
'二'朱颜:红颜。此指青春壮健的颜色。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三'尘容:沾满尘土的容貌。麟台:指麒麟阁。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位功臣于阁上。后人因以画像麟阁,代表卓越的功勋与最高的荣誉。
'四'归去来:陶渊明辞掉彭泽令,作《归去来辞》以见志。后因以代辞官陷居。“归去来”“来”字,是表示叹息的语气词。
'五'顷:土地面积单位。百亩为一顷,区: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地方。《汉书·扬雄传》上:“有宅一区。”
'六'红尘:闹市的飞尘,指繁华熟闹的地方。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七'旋:刚好,不久。沽:通“酤”,买的意思。
'八'“满眼”句:映入眼中的云雾缭绕的高山,象图画似的展现了出来。
'九'诗债:没有把应该描写的景物和应该抒发的感情,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心里象欠了债似的,叫做“诗债”。又别人索诗或索和,自己没有及时酬答,也叫“诗债”。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十'经济才:经世济民的才华。
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叹世
两鬓皤'一',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二'。人间宠辱都参破'三'。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四'。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五'。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六',马上愁'七',死后休。
'一'两鬓皤(po):两边的鬓毛已经白了。
'二'“图甚”句:贪图甚么小小的功名富贵,要去苦苦的筹计呢!区区,辛辛苦苦的意思。柳永《满江红》:“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三'参破:看破,大彻大悟。
'四'倒大来:极大啊。赵必王象《贺新郎》:“户外红尘飞不到,受人间倒大清闲福。”来,语气词。
'五'孤馆寒食:孤独寂寞的旅馆里度过寒食节。寒食,节令的名称,在清明的前一天。相传介之推因为没有受到封赏,逃入深山,抱木自焚。晋文公为了悼念他,下令在这一天禁止举火,大家吃一天冷食。
'六'枕上忧:意即梦中的忧虑。徐再思《水仙子》:“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七'马上愁:在路途奔波中所引起的愁思。
马致远 南吕·金字经
夜来西风里,九天鵰鹗飞'一',困煞中原一布衣'二'。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三',恨无上天梯'四'。
'一'九天:极高的天空。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鹗(e):猛禽,通称鱼鹰。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后世因以推贤荐能为“鹗荐”这里是作者以鵰鹗自喻。
'二'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布衣:指没有做官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三'登楼意:汉末王粲以西京丧乱,避难荆州,未能得到刘表的赏识,于是作《登楼赋》以抒发其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
'四'天梯:登天的梯子。范成大《奠唐少梁晋仲兄墓下》诗:“青云何处用天梯。
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
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二',两三航未曾着岸'三'。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潇湘雨夜
渔灯暗'四',客梦回'五',一声声滴人心碎'六'。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八'。
'一'曲牌又名“落梅风”,总题为“潇湘八景”,今八首选三。
'二'酒旆(pei):旧时酒店中挂起来用以招客的旗子。
'三'航:渡船。
'四'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诗词中往往用“渔火”。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
'五'客梦回:游子的梦醒了。回,醒来。
'六'“一声声”句:这是说雨声唤起离人的无穷烦恼。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七'“半梅花”句:这是以梅花和柳絮来形容白雪。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与其季父谢安在家赏雪。谢安问“大雪纷纷何所似?”他的哥哥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故以柳絮喻雪。又梅花多白,李煜《清平乐》词有“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之句,故又以梅喻雪。
'八'“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马致远 双调·蟾宫曲·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一'。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二',刘兴西蜀'三',梦说南柯'四'。韩信功兀的般证果'五',蒯通言那里是风魔'六'。成也萧何'七'。败也萧何,醉了由他'八'。
'一'咸阳: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百二山河:《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县隔千里,持载百万,秦得百二焉。”
'二'项废东吴:项,项羽(前232——前202),名籍。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推翻秦政权的斗争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彭城,在今江苏徐州市,为古东吴之地。后为刘邦击败,被困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自刎乌江。故曰“项废东吴。”
'三'刘兴西蜀:刘,指刘邦(前256——前195),西汉王朝的创建者,曾经率领军队攻占咸阳,推翻秦的统治。秦亡后,项羽分封诸侯,不愿刘邦在关中立足,乃立他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见《史记·项羽本纪》),终于战胜项羽,统一天下。故云“刘兴西蜀”。
'四'梦说南柯:李公佐《南柯记》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国王妻以公主,任命他做南柯太守,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这是感叹刘、项的兴废也不过一场幻梦罢了。
'五'韩信:汉朝的大将。在推翻秦政权和楚汉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击灭项羽于垓下,使刘邦能够统一全国。但却被吕后杀害。兀的:这。也作“兀底”、“兀得”。证果:果报,结果。
'六'蒯通:即蒯彻,汉初的谋士。曾劝韩信背汉,“三分天下,鼎足而居。”韩信不听,乃佯狂为巫。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元无名氏据此写了《隋何赚风魔蒯通》的杂剧,说隋何识破蒯通诈妆风魔。赚来京城准备杀害,那蒯通历数韩信十大功劳,不当得此恶报,自己甘愿油烹火葬,和他生死相伴。终于得到刘邦的赦免。
'七'萧何:汉初大臣。曾经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说韩信是“国士无双”。汉政权建立以后,又觉得韩信“军权太重”。要“剪除了此人”,方才放心。还说“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做恁的反尚勾当。”事见《赚蒯通》杂剧。
'八'醉了由他:大醉不醒,哪管他成败是非。这是一种悲凉的嘲世和自嘲。
马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