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唐书 >

第78部分

新唐书-第78部分

小说: 新唐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泛为定。各以减蚀甚约余,为亏初。加之,为复满。凡蚀甚与晨昏分相近,如

定用刻已下者,因相减,余以乘蚀分,满定用刻而一,所得以减蚀分,得带蚀分。

五星变差曰岁差。阴阳进退差曰盈缩。爻算曰画度。画有十二,亦爻数也。

推冬至加后时平合日算,曰平合中积。副之,曰平合中星。岁差减中星,曰入历。

有余者,皆约之。因平合以诸变常积日加中积,常积度加中星、入历,各其变中

积、中星、入历也。

凡入历盈限已下,为盈。已上,去之,为缩。各如画度分而一,命画数算外。

不满,以画下损益乘之,画度分除之。以损益盈缩积,为定差。盈加、缩减中积,

为定积。准求所入气及月日,加冬至大余及约余,为其变大小余。以命日辰,则

变行所在也。亦以盈加、缩减中星,应用躔差。视定积如半交已下,为在盈;已

上,去之。为在缩。所得,令半交度先相减、后相乘,三千四百三十五除,为度。

不尽退除为分者,亦盈加、缩减之。

其变异术者,从其术,各为定星。命起冬至黄道日躔,得其变行加时所在宿

度也。凡辰星依历变置算,乃视晨见、晨顺在冬至后,夕见、夕顺在夏至后,计

中积去二至九十一日半已下,令自乘;已上,以减百八十二日半,亦自乘。五百

而一,为日。以加晨夕见中积、中星,减晨夕顺中积、中星,各为应见不见中积、

中星也。凡盈缩定差,荧惑晨见变六十一乘之、五十四除之,乃为定差。太白、

辰星再合,则半其差。其在夕见、晨疾二变,则盈减、缩加。凡岁、镇、荧惑留

退,皆用前迟入历定差。又各视前迟定星,以变下减度减之。余半交已下,为盈;

已上,去之,为缩。又视之,七十三已下三因之。已上减半交,余二因之,为差。

岁、镇二星退一等,荧惑全用之。在后退,又倍其差。后留,三之。皆满百为度。

以盈加、缩减中积,又以前迟定差盈加、缩减,乃为留退定积。其前后退中星,

则以差缩加、盈减,又以前迟定差盈加、缩减,乃为退行定星。

凡诸变定星迭相减,为日度率。荧惑迟日盈六十、度盈二十四者,所盈日度

加疾变日度,为定率。太白退日率,百乘之、二百一十二除之,为留日。以减退

日率,为定率。辰星退顺日率一等,为留日。以减顺日率,为定率。以日均度,

为平行。又与后变平行相减,为差。半之,视后多少,以加减平行,为初、末日

行分。以初日行分乘其变小余,万而一,顺减、退加其变加时宿度,为夜半宿度。

又减日率一,均差,为日差。视后多少,累损益初日,为每日行分。因夜半宿度,

累加减之。得每日所至。

五星差行,衰杀不伦,皆以诸变类会消息署之。

起二年颁用,至唐终。

《景福崇玄历》演纪上元甲子,距景福元年壬子,岁积五千三百九十四万七

千三百八算外。

《崇玄》通法万三千五百。

岁实四百九十三万八百一。

气策十五,余二千九百五十,秒一。

朔实三十九万八千六百六十三。

平会二十九,余七千一百六十三。

望策十四,余万三百三十一半。

弦策七,余五千一百六十五太。

朔虚分六千三百三十七。中盈分五千九百,秒二。

岁余七万八百一。

闰限三十八万六千四百二十五,秒二十三。

象位六。象统二十四。

候策五,余九百八十三,秒二十五;秒母七十二。

卦策六,余千一百八十,秒一;秒母六十。

土王策三,余五百九十,秒一;秒母百二十。

辰数五百六十二半。

刻法百三十五。

周天分四百九十三万九百六十一,秒二十四。

岁差百六十,秒二十四。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虚分三千四百六十一,秒二十四。

约虚分二千五百六十三,秒八十八。

除法七千三百五。

秒母一百。

二十四气中积,自冬至,每气以气策及约余累之。

转周分三十七万一千九百八十六,秒九十七。

转终日二十七,余七千四百八十六,秒九十七。

朔差日一,余万三千一百七十六,秒三。

度母一百。(每日累转分为转积度。)

秒母一百。

七日:初数万一千九百九十六太,末数千五百三少。

十四日:初数万四百九十三半,末数三千六半。

二十一日:初数八千九百九十少,末数四千五百九太。

二十八日:初数七千四百八十七。

蔀率九千三十六。

岁余六百三十九。

周天分千七百三十五。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分。

度母十九。

月行定分同转分。

平行积度,日累十三度七分。

转周二十七日,五十五分半。

七日:初八十八分,小分八十七半;末十一分,小分十二半。

十四日:初七十七分太;末二十二分少。

二十一日:初六十六分,小分六十二半;末三十三分,小分三十七半。

二十八日:初五十五分半。

入转日母一百。

二至限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小分二十二分半。

消息法千六百六十七半。

一象九十一度三千一百三十一分。

辰法八刻百六十分。

昏、明二刻二百四十分。

象积四百八十。

冬至前后限五十九日;差二千一百九十五分;乘数十五。

夏至前后限百二十三日六十二分,小分二十二半;差四千八百八十分;乘数

四。

阳城冬至晷丈二尺七寸一分半。

夏至晷尺四寸七分,小分八十。

交终分三十六万七千三百六十四,秒九千六百七十三。

交终日二十七,余二千八百六十四,秒九千六百七十三;约余二千一百二十

二。

交中日十三,余八千一百八十二,秒四千八百三十六半;约余六千六百十一。

朔差日二,余四千二百九十八,秒三百二十七;约余三千一百八十四。

望策日十四,余万二百三十一,秒五千;约余七千六百五十;四。

交限日十二,余六千三十三,秒四千六百七十三;约余四千五百六十九。

望差日一,余二千一百四十九,秒百六十三半;约余千五百九十二。

交率二百六十二。

交数三千三百五十。

交终三百六十三度七十三分,小分六十四。

转终三百七十四度二十八分。

半交百八十一度八十六分,小分八十二。

一象九十度,九十三分,小分四十一。

去交度乘数十一,除数八千六百三十二。

秒母一万。

○岁星

终率五百三十八万四千九百六十二,秒十一。

平合日三百九十八,余万一千九百六十二,秒十一;约余八千八百六十一。

盈限二百五度。

盈画十七度八分,秒三十三。

缩限百六十度二十五分,秒六十三太。

缩画十三度三十五分,秒四十七。

岁差百三十三,秒九十二半。

○荧惑

终率千五十二万八千九百一十六,秒九十一。

平合日七百七十九,余万二千四百一十六,秒九十一;约余九千一百九十八。

盈限百九十六度八十分。

盈画十六度四十分。

缩限百六十八度四十五分,秒六十三太。

缩画十四度三分,秒八十。

岁差百三十三,秒四十六。

○镇星

终率五百一十万四千八十四,秒五十四。

平合日三百七十八,余千八十四,秒五十四;约余八百三。

盈限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六十三太。

盈画十五度二十二分。

缩限百八十二度六十三分。

缩画十五度二十二分。

岁差百三十二,秒九十四。

○太白

终率七百八十八万二千六百四十八,秒七十六。

平合日五百八十三,余万二千一百四十八,秒七十六;约余八千九百九十九。

再合日二百九十一,余万二千八百二十四,秒三十八;约余九千五百。

盈限百九十七度十六分。

盈画十六度四十三分。

缩限百六十八度九分,秒六十三太。

缩画十四度,秒八十。

岁差百三十四,秒三十六。

○辰星

终率百五十六万四千三百七十八,秒九十七。

平合日百一十五,余万一千八百七十八,秒九十七;约余八千八百。

再合日五十七,余万二千六百八十九,秒四十八半;约余九千四百。

盈限百八十二度六十三分。

盈画十五度二十二分。

缩限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六十三太。

缩画十五度二十一分,秒八十九。

岁差百三十三,秒六十四。

○五星入变历(表略)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

昔者,尧命羲、和,出纳日月,考星中以正四时。至舜,则曰“在璿玑玉衡,

以齐七政”而已。虽二典质略,存其大法,亦由古者天人之际,推候占测,为术

犹简。至于后世,其法渐密者。必积众人之智,然后能极其精微哉。盖自三代以

来详矣。诗人所记,婚礼、土功必候天星。而《春秋》书日食、星变,《传》载

诸国所占次舍、伏见、逆顺。至于《周礼》测景求中、分星辨国、妖祥察候,皆

可推考,而独无所谓璿玑玉衡者,岂其不用于三代耶?抑其法制遂亡,而不可复

得耶?不然,二物者,莫知其为何器也。至汉以后,表测景晷,以正地中,分列

境界,上当星次,皆略依古。而又作仪以候天地,而浑天、周髀、宣夜之说,至

于星经、历法,皆出于数术之学。唐兴,太史李淳风、浮图一行,尤称精博,后

世未能过也。故采其要说,以著于篇。至于天象变见所以谴告人君者,皆有司所

宜谨记也。

贞观初,淳风上言:“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浑天仪也。《周礼》,

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行黄道之验也。暨于周末,此器乃亡。汉落下闳

作浑仪,其后贾逵、张衡等亦各有之,而推验七曜,并循赤道。按冬至极南,夏

至极北,而赤道常定于中,国无南北之异。盖浑仪无黄道久矣。”太宗异其说,

因诏为之。至七年仪成。表里三重,下据准基,状如十字,末树鳌足,以张四表。

一曰六合仪,有天经双规、金浑纬规、金常规,相结于四极之内。列二十八宿、

十日、十二辰、经纬三百六十五度。二曰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璿玑规、月游规,

列宿距度,七曜所行,转于六合之内。三曰四游仪,玄枢为轴,以连结玉衡游

筩而贯约矩规。又玄极北树北辰,南矩地轴,傍转于内。玉衡在玄枢之间,

而南北游,仰以观天之辰宿,下以识器之晷度。皆用铜。帝称善,置于凝晖阁,

用之测候。阁在禁中,其后遂亡。

开元九年,一行受诏,改治新历,欲知黄道进退,而太史无黄道仪,率府兵

曹参军梁令瓚以木为游仪,一行是之,乃奏:“黄道游仪,古有其术而无其器,

昔人潜思,皆未能得。今令瓚所为,日道月交,皆自然契合,于推步尤要,请更

铸以铜铁。”十一年仪成。一行又曰:“灵台铁仪,后魏斛兰所作,规制朴略,

度刻不均,赤道不动,乃如胶柱。以考月行,迟速多差,多或至十七度,少不减

十度,不足以稽天象、授人时。李淳风黄道仪,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