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元九年,帝念关中重地,风俗强悍,思得刚鲠旧臣以临之,授炳京兆路总
管,兼府尹。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诏治宫室,悉听炳裁制。王府吏卒横暴扰民
者,即建白,绳以法。王命之曰:“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自是豪
猾敛戢,秦民以安。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
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炳密启王曰:“十年之逋,责偿一日,其孰能堪!
与其裒敛病民,孰若惠泽加于民乎!”王善其言,遽命免征。会王北伐,诏以京
兆一年之赋充军资,炳复请曰:“所征逋课,足佐军用,可贷岁赋,以苏民力。”
令下,秦民大悦。十四年,加镇国上将军、安西王相。王府冬居京兆,夏徙六盘
山,岁以为常。王既北伐,六盘守者构乱,炳自京兆率兵往捕,甫及再旬,元恶
授首。十五年春,六盘再乱,复讨平之。王还自北,嘉赏战功,赉赐有加。是岁
十一月,王薨。
十六年秋,被旨入见便殿,帝劳之曰:“卿去数载,衰白若此,关中事烦可
知已。”询及民间利病,炳悉陈之,因言王薨之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弄
威柄,恣为不法。帝卧听,遽起曰:“闻卿斯言,使老者增健。”饮以上尊马潼。
改中奉大夫、安西王相,兼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课程屯田事,余职如故,即令乘传
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时嗣王之六盘,
徙炳等于平凉北崆峒山,囚闭益严。炳子仁荣诉于上,即诏近侍二人驰驿而西,
脱炳,且械琮党偕来。琮等留使者,醉以酒,先遣人毒炳于平凉狱中。其夜星陨,
有声如雷,年五十九,实十七年三月也。帝闻之,抚髀叹曰:“失我良臣!”俄
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命仁荣手刃琮、叔云于东城,
籍其家以付仁荣。仁荣曰:“不共戴天之人,所蓄之物,皆取于民,何忍受之!”
帝善之,别赐钞二万二千五百缗,为治丧具。国朝旧制,无赙臣下礼,盖殊恩也。
六月,诏雪炳冤,特赠中书左丞,谥忠愍。
子六人:仁显,早亡。次仁表,仁荣,仁旭,仁举,仁轨。仁荣仕至中书平
章政事;余俱登显仕。
卷一百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一
○杨恭懿
杨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乱,未尝废业。
年十七,西还,家贫,服劳为养。暇则就学,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
《春秋》,后得朱熹集注《四书》,叹曰:“人伦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
萃此书矣。”父没,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居丧尽礼。宣抚司、行省以掌书记辟,
不就。
至元七年,与许衡俱被召,恭懿不至。衡拜中书左丞,日于右相安童前称誉
恭懿之贤,丞相以闻。十年,诏遣使召之,以疾不起。十一年,太子下教中书,
俾如汉惠聘四皓者以聘恭懿,丞相遣郎中张元智为书致命,乃至京师。既入见,
世祖遣国王和童劳其远来,继又亲询其乡里、族氏、师承、子姓,无不周悉。十
二年正月二日,帝御香殿,以大军南征,使久不至,命筮之,其言秘。侍读学士
徒单公履请设取士科,诏与恭懿议之。恭懿言:“明诏有谓:士不治经学孔孟之
道,日为赋诗空文。斯言诚万世治安之本。今欲取士,宜敕有司,举有行检、通
经史之士,使无投牒自售,试以经义、论策。夫既从事实学,则士风还淳,民俗
趋厚,国家得才矣。”奏之,帝善之。会北征,恭懿遂归田里。
十六年,诏安西王相敦遣赴阙。入见,诏于太史院改历。十七年二月,进奏
曰:“臣等遍考自汉以来历书四十余家,精思推算,旧仪难用,而新者未备,故
日行盈缩,月行迟疾,五行周天,其详皆未精察。今权以新仪木表,与旧仪所测
相较,得今岁冬至晷景及日躔所在,与列舍分度之差,大都北极之高下,昼夜刻
长短,参以古制,创立新法,推算成《辛巳历》。虽或未精,然比之前改历者,
附会历元,更立日法,全踵故习,顾亦无愧。然必每岁测验修改,积三十年,庶
尽其法。可使如三代日官,世专其职,测验良久,无改岁之事矣。”又《合朔议》
曰:
日行历四时一周,谓之一岁;月逾一周,复与日合,谓之一月;言一月之始,
日月相合,故谓合朔。自秦废历纪,汉太初止用平朔法,大小相间,或有二大者,
故日食多在晦日或二日,测验时刻亦鲜中。宋何承天测验四十余年,进《元嘉历》,
始以月行迟速定小余以正朔望,使食必在朔,名定朔法,有三大二小,时以异旧
法罢之。梁虞广刂造《大同历》,隋刘焯造《皇极历》,皆用定朔,为时所阻。
唐傅仁均造《戊寅历》,定朔始得行。贞观十九年,四月频大,人皆异之,竟改
从平朔。李淳风造《麟德历》,虽不用平朔,遇四大则避人言,以平朔间之,又
希合当世,为进朔法,使无元日之食。至一行造《大衍历》,谓“天事诚密,四
大三小何伤。”诚为确论,然亦循常不改。臣等更造新历,一依前贤定论,推算
皆改从实。今十九年历,自八月后,四月并大,实日月合朔之数也。
详见《郭守敬传》。是日,方列跪,未读奏,帝命许衡及恭懿起,曰:“卿
二老,毋自劳也。”授集贤学士,兼太史院事。
十八年,辞归。二十年,以太子宾客召;二十二年,以昭文馆学士、领太史
院事召;二十九年,以议中书省事召。皆不行。三十一年,卒,年七十。
○王恂
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良,金末为中山府掾,时民遭乱后,多以诖
误系狱,良前后所活数百人。已而弃去吏业,潜心伊洛之学,及天文律历,无不
精究,年九十二卒。恂性颖悟,生三岁,家人示以书帙,辄识风、丁二字。母刘
氏,授以《千字文》,再过目,即成诵。六岁就学,十三学九数,辄造其极。岁
己酉,太保刘秉忠北上,途经中山,见而奇之,及南还,从秉忠学于磁之紫金山。
癸丑,秉忠荐之世祖,召见于六盘山,命辅导裕宗,为太子伴读。中统二年,
擢太子赞善,时年二十八。三年,裕宗封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敕两
府大臣:凡有咨禀,必令王恂与闻。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
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
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恂言:“太子天下本,付托至重,当延名德
与之居处。况兼领中书、枢密之政,诏条所当遍览,庶务亦当屡省,官吏以罪免
者毋使更进,军官害人,改用之际,尤不可非其人。民至愚而神,变乱之余,吾
不之疑,则反覆化为忠厚。”帝深然之。
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尝问焉。恂曰:“算数,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
乃大事也。”每侍左右,必发明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忽兴亡之所以然。
又以辽、金之事近接耳目者,区别其善恶,论著其得失,上之。裕宗问以心之所
守,恂曰:“许衡尝言:人心如印板,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
差,则摹之于纸,无不差者。”裕宗深然之。诏择勋戚子弟,使学于恂,师道卓
然。及恂从裕宗抚军称海,乃以诸生属之许衡,及衡告老而去,复命恂领国子祭
酒。国学之制,实始于此。
帝以国朝承用金《大明历》,岁久浸疏,欲厘正之,知恂精于算术,遂以命
之。恂荐许衡能明历之理,诏驿召赴阙,命领改历事,官属悉听恂辟置。恂与衡
及杨恭懿、郭守敬等,遍考历书四十余家,昼夜测验,创立新法,参以古制,推
算极为精密,详在《守敬传》。十六年,授嘉议大夫、太史令。十七年,历成,
赐名《授时历》,以其年冬颁行天下。
十八年,居父丧,哀毁,日饮勺水。帝遣内侍慰谕之。未几,卒,年四十七。
初,恂病,裕宗屡遣医诊治,及葬,赙钞二千贯。后帝思定历之功,以钞五千贯
赐其家。延祐二年,赠推忠守正功臣、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定国公,谥文
肃。
子宽、宾,并从许衡游,得星历之传于家学。裕宗尝召见,语之曰:“汝父
起于书生,贫无赀蓄,今赐汝钞五千贯,用尽可复以闻。”恩恤之厚如此。宽由
保章正历兵部郎中,知蠡州。宾由保章副累迁秘书监。
○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
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
从秉忠学。
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其一,
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岁可省雇车钱六万缗。通州以南,于
兰榆河口径直开引,由蒙村跳梁务至杨村还河,以避浮鸡氵甸盘浅风浪远转之患。
其二,顺德达泉引入城中,分为三渠,灌城东地。其三,顺德沣河东至古任城,
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经滹沱,
合入御河,通行舟筏。其四,磁州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
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其五,怀、孟沁河,虽浇灌,
犹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
千余顷。其六,黄河自孟州西开引,少分一渠,经由新、旧孟州中间,顺河古岸
下,至温县南复入大河,其间亦可灌田二千余顷。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
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加授银符、副河渠使。
至元元年,从张文谦行省西夏。先是,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来,其长四百
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长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
田九万余顷。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守敬更立闸堰,皆复其旧。二年,授都水少
监。守敬言:“舟自中兴沿河四昼夜至东胜,可通漕运,及见查泊、兀郎海古渠
甚多,宜加修理。”又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
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燕京以北,灌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
兵兴以来,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视故迹,使水得通流,上可
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又言:“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
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帝善之。十二年,丞相伯颜南征,议立
水站,命守敬行视河北、山东可通舟者,为图奏之。
初,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浸以后天,议欲修正而卒。
十三年,江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与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测验推步于
下,而命文谦与枢密张易为之主领裁奏于上,左丞许衡参预其事。守敬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