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第64部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64部分

小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生活变得如此细腻,会生孩子不等于会当父母,当代家长需要虔诚地学习如何做父母。如果你家里有个“多动症”孩子,要改变孩子,首先和最重要的是改变家长自己。第一步是果断地把药片扔进垃圾桶,勇敢地向孩子承认,是我错了。这一天是家长的新生,也是孩子的新生。

『特别提示』

〖●童年不会重复,吃过的药会在体内留下痕迹;被贴上“多动症”标签,也会在心灵留下痕迹。

●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

●连续不断的心理创伤,会让孩子精神上产生很大的压力,行为发生变态,要么成为莱鸯不驯的小混混;要么成为完全丧失自我的小傀儡;要么成为无法和他人相处的孤僻者或偏执狂——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儿童安全感、自信心的缺失。

●如果说真有一种药能治孩子的毛病,那么“减少干预”和“自由的气氛”应该是最好的两片药。〗

※※※

注:

⑴(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8~91页。

⑵(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4~95页。

⑶(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7页。

⑷(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9页。

⑸(美)兰德尔·菲茨杰拉德,《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穆易译,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151页。

⑹(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109页。

⑺(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9页。

⑻(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55页。

⑼(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6~34页。

⑽(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3页。

⑾(美)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4页。

⑿(美)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2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陈鹤琴,《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5.傅佩荣,《用什么灌溉心灵》,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6.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7.李镇西,《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8.王丽编,《我们怎样学语文》,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9.(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10.(苏)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黄之瑞、张佩珍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11.(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吴式颖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1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13.(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阂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14.(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

15.(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6.(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17.(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8.(美)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19.(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赵玉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20.(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1.(美)兰德尔·菲茨杰拉德,《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穆易译,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后记

一位经常向我索取新作的家长,她在这本书还没出版时,就读完了这里所有的文章。

她说:“之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是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上初中了,只恨没有早一些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我写得不算太慢,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写下这二十几万字,但我确实是准备了很长时间,至少有十几年,从工作到研究,再到亲自把孩子一天天带大。

我知道,许多家长是非常渴望学习的。这些年来市场上一直不缺少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这也说明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我本人自从有了孩子,也读了不少谈家庭教育的书。有专家写的,有成功家长写的,也有翻译和“编”出来的。这些书,有的让人受益匪浅,大多数令人失望,更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读了让人生气。每次站在书店里,看着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谈家庭教育的书,我总在心底暗暗感叹:家庭教育何其重要,家长们确实需要一些好书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可要选到一本不唬人、不蒙人、不讲套话、更不误导人,既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又具有操作性的好书是多么不容易啊!

作为家长,我深知什么样的书对我是有用的。所以,当我经过长长的酝酿和准备,开始动手写这本书时,内心充满虔诚。我必须做到让购买我的书的家长觉得这本书对他们有用,否则,不如不写。

我周围的一些亲戚朋友,以及更多的“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看到这些文章后,给了不少积极的反馈。这更鼓舞我把每篇文章认认真真地写好。

感谢作家出版社,使这本书得以正式出版,能被更多的家长看到。如果这本书同样能使更多的家长们感到“实用”,那是我最感到欣慰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个书名,毫无比较“妈妈”和“老师”这两个主体的想法,更无轻视教师育人功能的意图。在这里只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每位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是他的第一教育场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就是对他影响最深刻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如果没有获得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多半也很难在他身上正常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妈妈”的重要性胜过“老师”。

书中处处提到我的女儿圆圆,更多地表现了她的优点。我无意树一个“成功典范”,只是想通过我教育女儿这一“个案”,来呈现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更多的父母们分享一些有效的教育经验。我女儿是个很普通的孩子,她也有自己的缺点和毛病。由于本书并非重在写她个人,所以和主题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就“忽略不计”了。同时,也基于我女儿并非“楷模”而只是案例主角的想法,本书只写出她的乳名,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则隐去——这也是为了尊重她的意见,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在这里我要谢谢我的女儿,是她成全了我的“经验”。

在此,也感谢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旭东先生对本书的推荐,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我深感荣幸。特别是钱理群先生,他并不认识我,在没有人引荐的情况下,先生居然能够在百忙中抽时间看我寄去的稿子。他不但对个别不妥当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而且欣然同意推荐本书。先生毫不在意找他的人是无名之辈,他做出选择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书稿的质量。先生退休后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到教育公益事业上,此时,我成为了直接受益人;我知道,先生这样热心而无偿地推荐这本书,实是因为他心里装着中国教育,他的服务目标指向的是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在此再次向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

如果读者朋友们对本书观点有疑问和不同意见,或者有什么需要咨询和反馈的,欢迎通过我的邮箱和博客联系我。

我愿意尽我所能和大家沟通交流,互相学习。

愿天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愿天下父母都在养儿育女中感受到美和幸福!

愿生活更美好,明天更美好!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