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尤氏三姐-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口少了,房舍就不多,那庭园自然就大了。加上林如海和贾氏都算是高级知识分子,还难得地都有着高雅的品味,于是这园林弄得自然就好看了。
姚珊先是还是随意走走,看了几眼之后,竟不由自主地被那亭台廊桥、水榭池阁、花木山石、珍禽异兽所吸引,倒真是观赏起园子来。而小小的黛玉却一直很淡定地在前引路,尽职尽责地将她家的后花园向姚珊两姐妹展示解说,俨然是一位合格的小主人。
姚珊在满园子的清贵精致之中着眼看去,但见幼小的黛玉身着锦绣,如同偶然坠落在凡间的彩云,偶一回眸,间或浅笑,举手投足,无不动人,虽尚年幼,但已能看出是个小小的美人儿坯子,加上她家这种的环境,将来自是容颜不俗,必成绝色。
饶是姚珊是个女人,多看了几眼,再想着昔日书中的描述,都几乎觉得痴了,忽然也就明白了为啥林妹妹是那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了。如果真能长成那等超凡脱俗的模样和性情,要是她是个男人,她也喜欢啊。
二姐儿到底是小孩子,没了贾氏跟着之后,明显放松了很多,但她到底是胆小羞怯的性子,倒也没有敢做出甚么惊人的举止。姚珊就不同了。她本来就是个跳脱的性子,加上此时见到了活的林妹妹,难得的还是个纯天然无污染的小萝莉的模样,这都不去调戏一下,简直对不起她来的这一趟啊。
剧情大神都安排了她有个黛玉庶母做表姨妈,此时不趁机调戏一番,更待何时?
这个念头刚刚浮起,她恰好便看到不远处有块石碣,上面题了几个俊逸的大字。姚珊不由得暗道来得甚妙,便当即快走了两步,赶上了黛玉,笑眯眯地道:“有劳妹妹,府上的这园子,真真好看的紧。布局之精妙,且就不说它了,单只这题记之笔,便竟似已高过景致更甚了。”
好话总是人人爱听的,特别是姚珊竟无耻地拐着弯儿地拍了她爹林老爷的马屁。都说字如其人,看那题字的手笔,如此地俊逸洒脱、高雅清丽,恐怕出自林如海之手的可能性没有十成也有九成了。
果然,姚珊这话一说,小黛玉一直看着似个小大人的脸上竟也浮现出了一丝羞赧的微笑。她回过头来,看着姚珊的眼睛,含笑道:“这原是家父随兴所题的,承蒙三姐姐谬赞了。”到底还是小孩子,虽然谦虚了几句,但毕竟写字的是自家尊敬的老爹,小姑娘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也到底因了此,才有了几分正常三四岁孩童该有的表情举动了。
于是就这么着,虽然黛玉小朋友想秉承她母亲贾敏的教导,努力做个尽职尽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小大人,但终究还是搁不住姚珊的脸皮厚,嘴巴又会说,很快地,两人便以此为突破口,迅速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二姐儿在一旁有些叹为观止,但却也知道姚珊素来如此,加上她年纪也不甚大,见识也就跟寻常的小户闺秀没有什么两样,虽然隐隐地有些怕自家妹妹这么高调惹出什么事儿,婉言提醒了几句,发现无效之后,便也就由得她去了。
故此,等到花园儿逛得时候差不多了,王嬷嬷几人接到了贾氏的指令带着她们往回走了的时候,姚珊已经成功混成了小黛玉的闺蜜。
可怜三四岁的小萝莉大约还搞不清楚闺蜜是神马,只不过,有个年龄仿佛的小姐姐一起玩儿,总是好的。她长了这么大,都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冷不丁遇到了姚珊这个童心未泯,又刚好披了个萝莉皮的现代大婶,倒也新鲜,初期的破冰之后,小姑娘的俊脸儿一直就保持在了神采飞扬的状态。
同贾氏汇合之后,连贾氏都感染了黛玉的愉快情绪,到花厅的路上都一直挺高兴的。
不过这种好心情也就持续到了进花厅的时候为止了。因为正当她要宣布款待尤家三母女用饭的时候,有个妇人急匆匆地进来,小声在她耳边说了什么,然后,她的脸色就略微有些变了。
虽然很快地就恢复了镇定,又坚持留了余氏和姚珊姐妹吃饭,一切都再得体也不过,但是看在姚珊的眼里,却也多少有些欲盖弥彰的味道。想来,定是后院儿发生了什么事儿罢。做古代的贵妇,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即便嫁得如林如海这种的极品好男人,也总是有几件不顺心的事儿,就是不知道这次的是什么了。
用过饭之后,余氏也看出贾氏似乎有事,便带了姚珊和二姐儿告了辞,起身离开了林府。分别之时,余氏同谢姨娘自然是依依不舍,姚珊和黛玉也有些不舍,皆都约定择期再聚,贾氏客套地要大家常来往,于是这一趟探亲之旅便这么结束了。
姚珊意犹未尽地跟着余氏踏上回家的路,一路上就听得二姐儿跟着余氏打自己的小报告,她时不时地假意争个辩或是发个火,倒是把旅途弄得有了些生气,没有那么寂寥了。
好容易回到家,还没得歇口气,便听得外头仆妇们来给余氏传话:“太太,大姑娘传了信儿来,要请您带着二姑娘、三姑娘过宁国府一叙。”
第五回宁府
姚珊听见这个信儿,不由得一愣,就是余氏也觉得有些诧异,这才新婚几个月,怎么就喊着娘家的人往婆家去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婆家苛待了她。
不过等到见了名帖儿才知道,原来却是件喜事儿。
新婚的尤氏居然有喜了。
这种喜事自然是要同娘家人分享的了,加上尤氏总算也是宁国府的长孙媳妇,借机邀请母亲妹妹过府一叙,原也没有什么过分。
当下,余氏的心情就多云转晴了,连带着姚珊和尤二姐儿都有些高兴。毕竟,在这个时代,有儿子的女人才有依靠,更不要说这不过才几个月的功夫就怀上了,虽然不知道是儿是女,但既然是喜,任谁说起,都是新妇有福气。
于是母女三人赶紧打点,略作休整,便备车去了宁国府。
这也是姚珊头一回去姐姐的婆家,想到这就是传说中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大舞台——荣国府的隔壁,她的心里不由得有些激动。再看同车的母亲和姐姐,她们的面色也是激动万分,毕竟,对于她们这种小门小户的女眷来说,能到那都中最繁华的所在走上一圈儿,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的机会,如何还能够淡定的起来。
如此,在车上摇晃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她们终于到了地界,姚珊偷偷从车帘子的缝隙中看去,果见那宁国府气派异常。
首先看到的是门口蹲着的两个大石头狮子,然后就是三间兽头大门,仰头看去,可见门上挂着一个大匾,上面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金碧辉煌,宏伟万千。门前坐着十来个衣衫华丽的人,不像是家丁倒像是官老爷。然那大门却没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姚珊母女们的马车便是直接入的东角门。
进了门,早有婆子们迎上来,扶着尤家母女们下车,又换了三乘小轿子,由几个十七八岁的小厮抬着,往内院而去。
姚珊虽坐在轿子内,但人可没有闲着,早从帘子缝儿里把沿途的路线略看了看,但见甬路笔直,院墙高耸,树木蓊郁,好一派宏伟大气的景象。过了正院儿,进了仪门,又过了几个小门儿,才了到了个略大些的门,这方是内门了。进了内门去之后,又是个仪门。再入内,又走了片刻,方才是宁国府的正房了。
几个丫头婆子早迎上来,接了尤家母女们进去。她们的脸上也是堆着笑的,招呼的也异常得体,但是不知道怎么地,姚珊总觉得那表情不太真诚,看着心里忽然间就透着股子别扭。余氏和尤二姐儿倒是都只顾着高兴,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进了正房之后,只见个年届四十的贵妇已经起身相迎,但见她身着赭色的缠枝牡丹洋缎袄,下系同色衫裙,额上勒着同色抹额,上面镶着几颗莹润的玉石,发髻整整齐齐,簪着几个金光闪闪的凤凰钗,面带着微笑上来寒暄问候。
姚珊刚想着猜测这是不是就是贾敬的老婆,姐姐尤氏的婆婆,宁国府现任的主母,却忽然听得余氏称呼她大太太,倒不由得微微一愣。过了一会儿方才搞清楚,原来这位却是隔壁荣国府的大房太太,邢氏。
虽然对这位邢夫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有些奇怪,姚珊却仍是按照母亲的吩咐规规矩矩地上前见礼。
那邢夫人干笑着答了礼,胡乱夸赞了姚珊并二姐儿几句,便笑着同余氏搭话道:“亲家太太这么老远来,又是为的珍哥儿媳妇的喜事儿,原该是这府里太太亲迎的,不成想,我那二嫂子病着,不能迎接远客,只得由我暂代了。”
她话是这么说着,眉梢眼角却隐隐透出了一股子高傲得意之意,弄得姚珊心中愈发不舒服起来。心道这算什么事儿,算起来宁国府是荣国府的长房,长房嫂子生病,临时喊你出来陪客而已,怎么就能这么得意?就算是有什么历史因由要幸灾乐祸,也不能让人看出来罢,果然,这位夫人的才德,也就是个尴尬人的水准。
余氏也没有怎么见到大场面,倒也没有留意邢夫人的这点子小心思。大家厮见毕,因着当家主母没出来,大家自然也就没在大厅久坐。尤家母女们刚刚喝了半盏茶,早从后头又迎出来一个管家媳妇,客客气气地施了礼,笑微微地道:“亲家太太并二位姑娘来了,真是对不住,我们太太正病着,未曾远迎,实在是失礼了。”
邢夫人笑道:“二嫂子病中还惦记着亲家太太,倒真是有心啦。来升家的,你们太太这会子可吃了药了?”
那来升媳妇忙应道:“回大太太的话,我们太太刚吃了药,今天精神略好些,吩咐我出来回大太太,说亲家太太头一回来,也不能出来见,实在是失礼,只有请大太太多照应了。”
邢夫人略点一点头,便转身朝着余氏道:“既然是二嫂子身体有恙,那今日大约不能见了。便由我陪着亲家太太去看看珍哥儿媳妇罢。”
这下子不只姚珊,就连余氏也觉得有些奇怪了,不过也没有好细问,只跟着邢夫人转过穿堂儿,往右边尤氏的院子而去。
尤氏的院子也不错,看着地方挺大的,装修装饰也十分过的去。余氏和二姐儿眼中不由得露出那等叹为观止之意,邢夫人愈发有些得意和高傲,姚珊在旁边看着,不知道怎地有些暗暗叹息:难怪人人都想着嫁入豪门,这逼人的富贵,果然是能够迷花了人的眼。
然而等到了地儿,她才终于明白,即便身处锦绣繁华之地,坐拥无限富贵,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幸福,不过才几月不见,她的新婚的大姐尤氏,竟然已经瘦了一大圈儿,卧病在床了。
余氏大惊,忙上前去细看,二姐儿和姚珊自然也跟着上前。但见那尤氏挣扎着半坐起身,先跟邢夫人见礼,客气地道:“今儿有劳大婶子了,要没大婶子在这儿支撑,今儿还真不知道怎么好。”
邢夫人忙扶住她笑道:“珍儿媳妇说哪里话,你快躺下罢,可担心身子。”
余氏的眼圈儿已经红了,邢夫人叹息了一声,大约也觉得不太好打扰人家母女相聚,略坐了坐便寻了个借口走了,屋子里方才只剩下尤家母女四人。
邢夫人一出门,尤氏脸上的笑容就跨了下来,眼泪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了下来。余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