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炮灰嫡女的逆袭 >

第72部分

炮灰嫡女的逆袭-第72部分

小说: 炮灰嫡女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子多福,贺元璋民需要更多的儿子啊。

“子嗣缘分,是天注定。二弟膝下的闺女可不少啊。可惜…都不是儿子。”贺元璋挺幽默的说了此话道。

荀文和听着贺元璋这话后,更是忍不住扬起了嘴角,有些笑意道:“在下,要恭喜主公。”

“恭喜主公,得伯爵府的世子之位,千里之行,足下根基稳固三分。”荀文和很清楚,这岂非是三分,可以说,是根基稳固了六分有余。只要贺元璋真的成为伯爵府的主人,真正的成为晋阳县伯爵爷后,那才算是在这个朝廷之中,有了几位地位。更甚者说,也能借得伯爵府的百年底蕴了。

“文和,咱们还是不用高兴了,一切的目标,还遥远着。岂能为眼前的小利,忘记心中大的志向。”贺元璋笑了此话道。摆明了,是跟荀文和在画大饼,希望他的幕主,还是别太高兴。

有了面包,牛奶不会远滴。可是,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就在前方的不远处啊。

“主公说得是。”荀文和没有反驳,相反,是谦谦君子的应了诺。

贺元璋在高兴着,而在晋阳县伯府里,得了具体消息的杜齐好,也是同样的高兴。因为,她清楚的知道,她的儿子伯玉,会在将来继承这一切的一切。

作为夫君的贺元璋得了好,才有她们母子的好。

“嬷嬷,伯玉最近在忙些什么?”关心完夫君,杜齐好的心思,自然是抽到了儿子贺伯玉的身上。

“少夫人,伯玉小少爷最近特别用心,先生都是夸赞小少爷,说小少爷是青出于蓝,用于蓝。”洪嬷嬷是笑着回了话道。

112

庆元二十三年,伯爵爷贺子信,在重病拖延多日后,是撒手而去。

作为晋阳县伯府世子的贺元璋,自然是继承了他爹的位置,成了新一任的晋阳县伯爵爷。而跟他爹多年空虚着伯爵府世子之位不一样,在继承了伯爵爷的位置后,贺元璋就是请封了贺伯玉为伯爵府的世子。

“伯玉,你年纪不小了,往后,随爹一道在军营历练。”贺元璋看着已经年约八岁的贺伯玉,直接给儿子贺伯玉,定了任务的说道。

对于一个崇拜他爹,又是向往沙场征战的贺伯玉来说,那是兴奋的回道:“是,爹。儿子往后,定会努力,像爹一样,成为无敌大将军。”

贺元璋给了他儿子贺伯玉一个“锅贴”,笑道:“你爹我现在是将军,离大将军还远着呢。你啊,不能给你爹瞎套了荣耀。”

大将军,可不是将军能比得。

当然,更甚得的说完,大将军是总领天下兵马。将军嘛,只是一方主帅。说起来,天下的兵马可不算少,各路正式的封号将军,还有杂号将军,加在一起,那是跟大将军的亲卫营,有得一拼。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将军离着大将军的距离,真心不算小。

“爹,儿子相信,爹会成为大将军的。”贺伯玉的眼底,他爹利害着,离“天下无敌”好像也没啥距离。怎么说呢,每个孩子的心底,父母总是最伟大的嘛。这个心底的看法,至于真相,那是仁者见仁了。

对于贺伯玉要去军营,杜齐好心中万分舍不得。

所以,夫妻二人独处时,贺元璋就是给杜齐好提了醒。杜齐好听着贺元璋的想法后,那是不舍得的说道:“伯玉年纪尚小,他到了军营里,能吃得消吗?”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杜齐好哪里舍得了儿子,去吃了苦头。只是,一想着贺伯玉将来得继承了贺元璋的位置,再是舍不得,杜齐好也只能忍了。那什么老话也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只是,杜齐好觉得,儿子太小了。便是要去了军营锻炼,也大可以等上两三年嘛。

“伯玉年纪小,可塑性强。我想着,他多待在我身边,也能耳熏目染。”当然,贺元璋不会讲出来,伯爵府这些年里,出生的子嗣不算少。可全陪都是他二弟,贺享璋的女儿们。

至于贺元璋的妻妾,都没有新的子嗣消息。

若是光是万春园,贺元璋自然心中会有怀疑。可担上了他的三弟贺利璋,贺元璋的目光,就是转几了大善园的“母亲”贺齐氏。

对于他的真正身世,贺元璋早些年来,是查出来一些消息。虽然,大部分给他爹贺子信,是掩埋住了,可总会有些蛛丝马迹的。

贺元璋想着他的儿子贺伯玉,自然是准备领到身边,一方面能教育了儿子,另一方面未尝不是保护年纪的儿子。

因为,贺齐氏在贺元璋继承了伯爵爷的位置后,那是不可能再占着伯爵府的府务不撒手了。而杜齐好要管了整个的伯爵府里里外外。

贺元璋再是信任妻子,也知道,忙碌起来的万春园,可能出现的疏忽,怕是在所难免。

而妻子杜齐好的官家权,那是理所当然。只是,贺齐氏的多年经营,杜齐好一时之间,除了万春园外,其他的地方,还真心的得理通后,才能玩得转啊。

在这等内忧的情况下,贺元璋作为一府之主,那是很大度的担起了责任。

对于这等隐忧,贺元璋没有隐瞒,直接跟杜齐好讲了出来。杜齐好听着贺元璋这么一说后,也不再反对了。心中更是同意了此等行为,道:“大郎说的对,我是心中无忧了。”

杜齐好知道贺元璋的打算,自然也是乐得父子二人,多多相处着。

毕竟,原来的贺元璋,是长年在外。父子之间,再是血浓于水,也还得多相处。

那人啊,感情就是相处着相处着,就有了嘛。

甭说人之间的感情,便是养条阿猫阿狗的小动物,天长日久下来,也是感情深厚着。

当然,杜齐好可不是比喻了她的儿子贺伯玉,而是她想着,父子俩的感情好了,将来也免得儿子伯玉有什么事情恶了贺元璋,贺元璋也能看在父子之情上,那是给儿子开脱啥的。

对于儿子要离开,杜齐好不舍得,那是给准备了不少的东西。吃、食、住、宿、行,哪样她都得亲手关心了。毕竟,心中真心舍不得还没长大的儿子,往后见面难啊。

“娘,儿子有空,就会回府。你莫要担心,儿子在爹身边,正好跟爹学习打仗,学习管事管人。”贺伯玉对于杜齐好的离别情,那是没有什么伤感的。因为,他年纪不算大,正在好奇努力学习的阶段。再加上,贺伯玉实在没有远离他娘的想法,在贺伯玉看来,只要他通过他爹贺元璋的考验,不是还能常常回府看他娘嘛。

“真是儿大不留。你啊,是心跟着你爹了。”杜齐好听着儿子伯玉的话,是哭笑不得了。

“娘,儿子要做雄鹰,要保护你呢。所以,儿子要学本事。娘,你不用为我担心的,爹还在儿子的身边。有爹保护儿子的。”贺伯玉安慰了杜齐好话道。

杜齐好见着儿子主意已定,自然是没能再多多啥。不过是叮嘱了贺伯玉,要吃好,睡好,穿好。别饿着,别冷着什么的。

贺伯玉离开了伯爵府,万春园里的杜齐好,可没有空闲功夫伤心啥的。因为,伯爵府的新旧交替,管着里里外外的大事,是占用了杜齐好的时间。

待到杜齐好对伯爵府的里里外外,是理出了些头绪时,贺伯主是难得回府住了一小日。

母子二人见面,杜齐好很高兴,仔细打量后,不得不说了一句,道:“伯玉,瘦了。”

“儿子没瘦,儿子是长壮实了。”贺伯玉秀了秀,他的小身板,肯定的回道。

倒是这母子二人说话不久,贺元璋是回了府里。

春去秋来,时间过得挺快。

至少,杜齐好瞧着她的夫君贺元璋的嫡女贺苑苑、庶女贺莲儿,是到了年纪订亲,然后,出嫁了。

对于这姐妹二人的婚事,杜齐好不会自专了。她是问了贺元璋的意思,提醒了话,道:“一转眼,苑苑和莲儿,也是长大了。她二人的婚事,大郎可是有主意?”

杜齐好的话,是让贺元璋沉思了起来,良久后,贺元璋回道:“苑苑的婚事,娘那里听说已经有了主意。至于,莲儿嘛,阿好你看着拿主意就好。”

贺元璋说的挺明白了。贺苑苑的婚事,贺齐氏有了有主意,而贺元璋并不反对。至于贺莲儿,得杜齐好这个嫡母做主了。

既然贺苑苑不劳她出力,杜齐好乐得高兴,只是添了嫁妆便成。

倒是贺莲儿的婚事,杜齐好不想留了后患,所以,是让人请了周姨娘来问话。

周姨娘不清楚杜齐好的用意,行事之间,自然是谨慎极了。杜齐好没在意,只是说了话,道:“莲儿不小了,苑苑的婚事,娘做了主。我这当嫡母的,想着苑苑若出嫁,莲儿也得订了人家。只是,莲儿是你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你这个生母心里,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夫人是二姑娘的嫡母,妾是信任夫人的眼光。”周姨娘赞夸了话,然后,就是透了底,道:“只是,我这个姨娘的出身,连累了二姑娘。若是夫人怜爱,二姑娘能嫁的个可靠的人家,不求着大富大贵,只求着门风正,疼妻子就好。”

周姨娘的想法,很清楚了。给二姑娘贺莲儿求着的人选嘛,那是不挑姑爷的出身,就挑着姑爷可靠,最好是那等家门风气的人家。

要说,周姨娘的想法,杜齐好也能理解。毕竟,若是个心疼儿子的母亲,都会这般想。因为,二姑娘贺莲儿是庶出,庶出的姑娘,那是配高了,讨不得好亲事。配低了,又怕姑娘出嫁,将来日子苦了。

“周姨娘的想法,一片慈爱之心。你放心,我会莲儿好挑了人选。”杜齐好承诺了此话后,倒也没有犹豫啥的。而直接吩咐了红嬷嬷,是把合适的人选,都列了明目。然后,再是让人查了这些合适人家的家门人口如何?

等到杜齐好圈了十个合适的人选后,便是把话递到了贺元璋的跟前。让贺元璋这个当家人看看,是否跟他的女儿配的上呗。

贺元璋瞧得仔细,因为,女婿什么的,若是配好了,也是他儿子伯玉将来的助力嘛。所以,在十个人选里,贺元璋仔细挑捡过后,圈出了三个合适的人选,说道:“其他的,不太合适,这三人不错。你看看哪个莲儿觉得欢喜,便是定了下来吧。”

贺元璋有话,杜齐好自然应了下来。

然后,杜齐好便是找了周姨娘,把人选给了周姨娘。这是让人家母女二人,私下自己去商量。

周姨娘得了人选后,自然是忙使唤人,去打听各路“未来”可能的姑爷底细。然后,又是找了亲生女儿贺莲儿,那是母女二人一道,商量的贺莲儿的终身大事。

不管周姨娘母女商量出一个啥答案,杜齐好瞧着,她的做法,至少不会留下后患。这便足了,因为,嫡母什么的,对庶女啊,还得有个好名声啊。

113

庆元二十四年,在位的庆元帝,是突然驾甭了。当然,这位皇帝虽然去逝的突然离奇,可朝中大臣,文功百官不会惊讶,原由很简单。因为庆元帝登基时,已经年纪三十的而立之的。这在位了二十四年,对于皇帝不超过四十的大魏朝来说,这位庆元帝也算个长命的了。

皇帝驾甭,按说,新帝继位便是。

可奇就奇在,庆元帝当初立了太子,可太子嘛,却又是谋反,然后,自然是给废了太子,贬为庶民。

接来的年月里,庆元帝没有立了太子。各路皇子王爷们,是为了皇位,你拉我后腿,我晒你黑幕。个个没有了兄弟感情,为了那把龙椅,是斗得像个乌鸡眼一样,见谁都“眼红了”。

帝位之争,不成而亡。所以,皇子们没人能后退。想当从龙之臣的官老爷们,也得跟着各自的主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