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楮籽性暖、滋补,用它做豆腐应该也是好的。”张志礼点头说着,算是从医药角度认可了这苦楮豆腐了。
这也堵了连氏和谢氏动不动就说东西吃不得,有毒的说法。
到了中午时,张沁儿怕谢氏不会做,反而糟蹋了苦楮豆腐,所以亲自到厨房去做了两碗苦楮豆腐来,一个是蒸出来的,一个是用来做成豆腐汤。
将这两碗菜端上桌时,大家的目光就集中在苦楮豆腐上。
张老头和连氏是长辈,这样新奇的东西,自然要由长辈先品尝。
连氏先给张老头盛上半碗,然后自己再尝了一块蒸出来的,这苦楮豆腐只放了一点油和盐,另外还放了一些大蒜叶子。
做法简单,而味道也是不错,尤其是在全家吃了大半个月野菜的时候,多了这么一道新鲜的菜,很是让人开胃。
张老头吃过之后,就说:“味道还不错!”又问张沁儿做了多少豆腐,要是有多的,就送周家和黄家一些,他们三家的关系好,这个时候估计周家和黄家也没有多少新鲜菜吃的。
张沁儿就说做了很多,等吃过饭,就给周家和黄家送一些去。
张老头就不再做声,大家都上了桌子,除了两道苦楮豆腐,还有一道凉拌的马齿苋,酸溜溜的味觉配上苦楮豆腐淡淡的苦味,竟有几分人间百味的错觉。
☆、66。第66章 :夜话
吃过饭,张沁儿就依言拿着大碗装了很多苦楮豆腐,出门给周家和黄家送去。
张家的新家离周家近一些,所以先去了周家,这个时候周光勇已经出门干活了,陈氏正在家里收拾,打算等会出门。
见张沁儿过来,就招呼着:“你怎么过来了?手里拿着什么呢?”
张沁儿说:“这是我做出来的苦楮豆腐,去年冬天在山里捡的苦楮籽,今天上午磨出豆浆煮出来的,中午我们家吃了,觉得味道还不错,就是有一点点的苦味,所以送一些过来给婶婶你尝尝。”
陈氏听说是吃的,正觉得这些时日缺新鲜的菜吃,顿时喜颜于色,说:“哟!我们沁儿真是巧手,没有你做不出的东西来!”
嘴里夸赞着,手脚利落的从厨房里拿了一个碗来。
张沁儿分了一半给她,说剩下要给黄家的,又让陈氏先用井水泡着,等晚上再吃,苦味就更淡了。
和陈氏告别后,就去了黄家,黄大安因为手头紧,还没有砌房子,还住在以前的茅草屋,不过张家和周家之前的茅草屋子材料都送给黄家,所以虽然是一个茅草屋,倒也算结实。
即使是刮风下雪,也浑然不怕。
问黄大安计划,说是决定过了春耕再烧砖砌房子的。
进了柴门,张沁儿叫着:“黄叔叔?黄婶婶?”
“爹娘出去了,就我在家!”从屋子里响起一道清脆的声音,是黄小丫。
“沁儿姐姐,你来做什么?”黄小丫好奇的问着,一双眼睛朝张沁儿手里的碗看去,碗里面是奇怪的深紫色的东西。
张沁儿笑着说:“给你送吃的呢!这是我做出来的苦楮豆腐,中午吃过了,很好吃!你在家做什么呢?”
黄小丫说:“我在洗碗,待会出门采野菜,爹娘和哥哥都去地里干活了。”
张沁儿帮黄小丫拿出一个大碗,将豆腐移了位置,又用井水泡着,和她说了制作的方法,就出门了。
黄小丫送她出门,问着:“沁儿姐姐,什么时候又可以挖笋子?”
“要下过雨之后呢!等可以挖的时候,我再找你一起去!”
黄小丫当即开心的笑着答应了,又说:“家里的一些吃的几乎都快没有了,就等着山里的野菜更多一些呢!”
张沁儿看着黄小丫那瘦瘦的脸蛋,没有做声,算起来张家的条件要比黄家好很多,至少还有一些余钱可以买粮食,现在又有了吃的油,只是这些都被连氏掌握着,她也不好拿出来做人情。心里盘算着家里还有一些苦楮籽,打算过些日子再做豆腐出来,到时候多送她们几块豆腐,也算是心意了。
告别了黄小丫,张沁儿就端着碗朝家里走去,望着有些阴沉的天空,忽然在想,估计今天下午或者晚上就要下一场春雨了。
果然如此,到了傍晚的时候,天空忽然闪过几道闪电,随即响起几道雷声,山区的春雷是很厉害的,雷电不断的劈下来,狂风乱舞,暴雨如注,稀里哗啦的的从天空落了下来。
因为这天气,自然不能够出门做什么,大家都老实的呆在屋子,早早的吃过饭,就要各自休息。
二房四个孩子住在一个屋子,炕的中间用一面蓝色粗布做成帘子隔开,张沁儿带着福儿睡在靠墙的那边,也就是靠近炕头的地方。
烧火的时候,炕头是最先热的,一般都是让家里长辈睡的,但是晗生和永安一个劲的说自己是男子汉,不怕冷,就将炕头留给两个女孩子。
春寒料峭,现在还有一些寒意,晚上烧了一把火,就可以舒服睡一晚了,不过此时福儿却睡不着,因为不断劈下来的雷声令她很是害怕。
张沁儿摸着福儿的脑袋,小声的安慰着:“别怕,打雷是正常的自然反应。”
福儿不做声,脸色惨白的扑到在沁儿的怀中,小小的身体有些微微的颤抖。
晗生和永安见了,索性不睡觉了,将隔在中间的布帘子拉开,说:“反正时间还早,不如我们来说说话吧!”
沁儿也觉得人在害怕的时候,说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转移注意力也是好的,于是同意了晗生和永安的提议。
“我先说!今天早上我听到田老大说他们在山里发现野猪的痕迹,说是要准备上山去打呢!去年腊月的时候,周叔叔打到一头野猪,田家没有打到,这回心里不甘心,肯定想找回场子的。”永安兴奋的说着,一双眼睛冒着亮晶晶的光芒,似乎恨不得跟着田家人去山里打猎。
晗生却有些担忧的说:“这野猪可不是好对付的!皮肉厚实,獠牙锋利,还跑的快,要是没有把握,没有打到野猪,反而被野猪伤了也是有的。”
永安却不以为然,说:“田家不是会那么几手吗?瞧着很厉害,应该没事的!去年周叔叔不也打到一头野猪了吗?”
“那不一样!周叔叔是猎物,有经验,并且用的是弓箭,没有近身,野猪一时没有死,也伤不到人。”
“哎,反正我觉得田家应该可以打到野猪!”永安信誓旦旦的说,言语间对田家有着莫名的信任。
张沁儿就奇怪的问着:“你怎么这么相信田家一定可以打到?”
“田家决定从明天开始教村里孩子学武术了!”永安兴奋的说着:“今天我们在田家的院子里看到田老大舞了一套棍法,那真是虎虎生威啊,看着就觉得厉害的很!我问了田老大,说先随他学些基本功,然后自家做一根棍子,就可以学习棍法了!”
“你想学?”看着弟弟那兴奋的脸蛋,张沁儿一时间有些欣慰,虽然永安一直很调皮,对读书没有表现出喜爱,但是现在还小,没有定性,先学一些武术,锻炼身体也是好的。
“哥,你也要去学吗?”扭头看着晗生,晗生这些日子已经成熟不少了,平日里除了跟在爷爷他们后面干活,就是去捡柴砍竹子,竟没有一刻清闲的。
果然,晗生摇了摇头,说:“家里还有很多事情呢,我就不去了。”
张沁儿想了想,然后说:“哥,你也去吧!家里的事情,也不差那么一点,你们去学点本事也是好的,不过……如果田家去打野猪,你们可别跟着去,野猪毕竟凶猛了一些。”
永安倒是很认同,他点了点头,说:“我不去,等我长大了,我一个人都能够打一头野猪回来!”
神色间充斥着一股‘你们给我等着,我一定可以’的意味。
“嗯!我相信哥哥可以的!”就在张沁儿和晗生忍不住发笑的时候,福儿忽然却扬起小脸,一脸认真的看着永安。
“哈哈!还是福儿妹妹好!福儿妹妹,你等着,等我变得厉害了,我来保护你,打雷怕什么!不怕哈!”永安快活的爬到福儿那边去,一双手抱着福儿的小身子。
被哥哥和姐姐抱着,福儿也觉得心安了许多,只觉得外面的雷声也不那么让人害怕了。
兄妹四个又说了一会儿话,等到渐渐觉得有些累了,才将蓝布帘拉好,各自睡去。
窗外,水声四起,闪电如银蛇一般,从漆黑的苍穹处劈打下来,瞬间照亮整片天地,将影像封存于历史的轨迹。
☆、67。第67章 :采春笋
这一场迟来的春雨洋洋洒洒下了一晚,直到早上时,才渐渐便小,即使如此,人走到户外,也能够感受到扑面袭来的那股湿润气息。
黄大安早早的就到张家,他愁容满面,一对黑黑的眼圈,看上去没有一夜没睡。
“出事了!没想到昨天的雨这么厉害!我那茅草屋怕是住不了!”一进门,黄大安就愁容满面的说着,他的身子还是湿的,在阴冷的天气里,即使是一个汉子,也忍不住冻的有些发抖。
张老头见状,忙上前将他拉进屋子里,又叫杨氏赶紧去升一盆炭火出来,让黄大安熏烤衣服。
“怎么回事?屋子漏水了?”
“是啊!这雨太厉害了!到了后半夜,就开始漏水,现在整个屋子里都是水!要不是东西是被陶缸存放着,这回东西都用不得了!”黄大安脸色十分的难看,他整个人凑在炭火边,又说:“从昨天到现在,都没的睡,本来想让孩子送到你这边,但是当时的雨又太大,时间也晚了,就没送过来了。”
张老头听了,忙说:“你这糊涂人!屋子漏水了,你们大人可以受的了,孩子怎么受的了?你啊,就应该早些过来,让孩子挤一挤也是可以睡的!”
又看许氏和孩子没有过来,于是说:“怎么没有带孩子过来?”
黄大安就说:“孩子她娘带着孩子们在清屋子里的水,另外准备一下包裹,这些日子怕是要麻烦你了。”
张老头和黄大安的情分自然和村里其他人不同,当下就吩咐杨氏去黄家帮忙,又让谢氏赶紧去厨房煮饭,并且多煮一些,黄家一家人也要留下来吃饭的。
谢氏应了,就去连氏那里支粮食,然后回到屋子里做饭,也无需太麻烦,直接煮一锅粥,再蒸一些昨天剩下的苦楮豆腐,外加一叠辣白菜,就差不多可以了。
杨氏要去黄家帮忙,张沁儿也和晗生跟在后面去帮忙。
等到黄家,几个人登时惊的目瞪口呆,没想到昨天还好好的茅草屋,经过一夜暴雨的洗礼,竟然变成这般模样了!
屋顶几乎都塌了,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屋子里,许氏带着孩子在清理东西,杨氏见了,忙上前去帮忙。
“你也是的!屋子住不了人,也不早些去我家!这天气还冷着,要是孩子着凉了可怎么办?”嘴里抱怨着,手脚已经利落的将包着衣服的包裹拿起。
一夜没睡,又担惊受怕,许氏的精神也不算好,一对黑眼圈显得特别明显。看到杨氏过来,心里知道这是张家愿意帮助自己,心下感激的很。
她说:“这也是没法子的,这些日子我们家没有存够钱,我男人又想砌一个大一些的屋子,到时候二虎大了,也要成亲生孩子,所以呢,就想着等春耕过去,村里人闲下来,再砌房子,谁知道冬天都过去了,一场春雨却这么厉害!”
“别说了,你也赶紧去我家换件干净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