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64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64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然在短短的功夫里,张沁儿已经见证了郑成凯从一个流里流气的小混混进化成正常奋发好少年的过程了。
  回想起这些,心里竟有些微微的感动,虽然郑成凯的转变并非是为了她,但是她还是能够感受到郑成凯的进步,以及对她的不同和照顾。
  最终她面色泛红,却已经决定当作不知情,不肯和林氏正式说这事。
  她还小呢!再说这种话不应该让郑成凯来对她说么?就算真打算把郑成凯当作成亲对象,那也得有个恋爱过程吧!
  哼哼,张沁儿决定傲娇一回,一脸的云淡风轻,似乎刚才面色泛红的少女不是她一般:“林伯母,我出来有一会儿了,爹娘还在家里等我,先回去了。”
  林氏一愣,不过也没有再接着前面的话题,说:“那我送你出门吧。”
  “不用了,我自己出去就好,再不济让丫头带路。”张沁儿忙拒绝,现在外头逐渐冷了下来,她可担不起林氏亲自送出去。
  “没事,横竖我一个人在家里也无聊的很……不如我去你家宅子转转吧,说起来你县城里的宅子,我还没有去过呢。”林氏忽发奇想,笑着说。
  不等张沁儿说什么,已经吩咐丫头去房间里拿一个披风,又叫小厮去准备出门用的小车,还有上门拜访的礼品等等。
  张沁儿目瞪口呆的看着林氏从容的吩咐丫头小厮们,忽然后发后觉的想到杨氏可不是会招待贵客的人啊!
  不过这会儿她也不好再拒绝,只好杵在那里当木头桩子。
  不多时,丫头和小厮就把东西都准备好了,丫头替林氏把披风穿上,小厮则恭敬的说:“夫人,马车已经停在外头了,另外准备了多宝阁的一套用具。”
  林氏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个安排满意,携着张沁儿的手,一同朝宅门走去。
  等到了繁花街的张家宅子,小厮把车稳稳当当的停下,林氏下了车,仔细的打量着四周,夸口说:“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不过胜在幽静,又离得贤书院近的很,方便上学读书,看你家这宅子也砌的很大气。”
  张沁儿家是在标准的规格内又稍微添高了一些,这样显得宅子大气许多。
  张家自然是没有门房的,张沁儿上前拍门,发现门并没有上锁,轻轻一推就推开了。
  张沁儿便招呼林氏进来。

☆、264。第264章 :拉进距离

  踏进宅门,就看到墙角四周种了好些花卉,不过这会儿有些都已经凋零了无生机了,看上去颓败一片,只有几株普通的菊花在寒风中肆意的生长着,黄色的花朵已经盛开,更多的是小小的花苞,在风中微微颤抖着。
  张沁儿也有好些日子没到这边来了,这会儿注意到,只得汗颜:“这宅子平日里就我三叔和兄弟住着,他们大男人的,粗枝大叶惯了,让他们浇些水还好,侍弄花草却是不能的。”
  “这样也好,多了一份自然的荣枯之态。”林氏不以为意,她对这些细枝末节从来不在意。
  里头的人听到开门的声响,杨氏的声音就传了出来:“是沁儿回来了吧?在外头吃东西了没?厨房里还给你留着一些。”
  “娘,我吃过了,林伯母也上咱们家来看看。”张沁儿赶紧说,就听见里头停顿了一下,然后杨氏走了出来,笑着招呼林氏。
  “郑夫人来了,赶紧进来坐吧,外头风大。”杨氏又叫冯氏去厨房泡茶来,又赶紧拿出一盘点心招待客人。
  林氏摆了摆手,说:“才吃过饭来,不用客气,我就是过来看看,以后也方便咱们彼此走动走动。”
  又说:“也不用叫我什么郑夫人,你叫我子怡就好,你的闺名是什么呢?”
  彼此称呼对方的闺名,这可是感情亲密才会如此,杨氏一听整个人都愣住了,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内心深处也忍不住涌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和满足感。
  “这……不太好吧?”杨氏下意识的拒绝,见林氏一脸真诚的表情,还是把自己的闺名说了出来:“我叫秀英。”
  “我虚长你几岁,你可以叫我子怡姐了。”林氏笑着说,郑成凯比晗生的岁数大,林氏也比杨氏的岁数大些。
  不过由于林氏生活富裕,整个人保养的好,看上去比实际年纪显得年轻许多,反而是杨氏年纪虽小,看起来却比林氏还要老些,多年的劳作和风霜在她脸上刻下痕迹,皮肤老化了许多。
  杨氏干笑了笑,赶紧把林氏迎了进去,里头正摆着很多布匹,方才杨氏和冯氏正在整理。
  张沁儿看见冯氏坐在那里穿针引线,就笑着问:“三婶,那些蚕茧都卖了吧?价钱好不好?”
  一听这个,冯氏脸上就堆满了笑容,藏都不藏不住,杨氏抢着说:“价钱当然好了!今年江西好多地方都遭了蝗灾,桑树都被蝗虫啃的一干二净了,死了不少桑蚕,今年桑蚕茧的收成比起往年可下降了不少,现在正缺蚕茧呢!虽然乌桕蚕茧比不得桑蚕精细贵重,不过今年的价钱也顺势涨了好些。”
  冯氏点头说:“确实是这样,今年比去年多赚了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可是大钱了,难怪冯氏笑的开心,今年虽然自家养的不多,但是其中就有从其他人家收来的蚕茧,这些蚕茧都是按照去年的收购价钱买下来的,现在蚕茧涨价了,又从中小赚了一笔。
  “这也是运气好,我们村的蝗灾不严重,喂养乌桕蚕的又是乌桕树,不像桑树那样,容易被蝗虫啃食了。”手里有钱,心中有底,冯氏一改往日里的低调,今天笑的特别多。
  林氏又问了冯氏闺名,约定三人闲聊时直接叫彼此闺名,别一个郑夫人张婶子的叫了,又生疏又拗口的。
  闺名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一开始杨氏和冯氏叫不习惯,声音也有些弱,但是叫了几次之后,仿佛三个人的关系就亲密了许多,对待彼此的态度也热络了许多。
  三个人年纪相仿,聊的话题也差不多,林氏先是问过她们两家今年的作物收成如何,冯氏就提起李氏大儿媳妇的事情。
  “上回你们住在我们乡下匆匆忙忙的走了,也不知道刘夫人的大儿媳妇现在怎么样了?可没有小产吧?”
  林氏就说:“没事,只是见红了而已,后头找大夫看过,喝些安胎药,在床上多躺躺就行。”
  李氏的大儿媳妇确实没事,但是这功劳可不是安胎药的,而是李氏回去之后,就让人把刘大少看中的歌妓卖的远远的,又狠狠的教训了刘大少一番,这才平息了儿媳妇的怨气,安安稳稳的养起胎来。
  碰上志趣相投的人聊天,时间是最容易过去的,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在外头办事的张志仁都赶回来了。
  因为今天下午就得回乡下,杨氏很不好意思的把林氏送走,然后开始和冯氏张沁儿她们收拾起要带回去的东西来。
  “外头的粮食比起原先贵了三倍多了,这还没有入冬,入冬之后怕是还要贵些。”张志仁感慨着,他今天把临川主要的街道都走了走,又和相熟的人攀谈了一会,基本上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只贵了三倍?这应该还是在知县的压制下才只涨了三倍的。”张沁儿说,如果知县大人不压制的话,就凭现在的市场环境,那些粮商们不趁机涨个五倍那是不会卖的!
  “嗯,就蝗灾那会儿,粮铺乱的很,一天一个价钱,有时候上午是一个价,下午又是一个价了,是知县大人出面,把这情况压制下去,虽然粮食贵了些,不过好歹不会再变价钱了,等苏浙那边的粮食到了,咱们就可以缓口气了,知县大人真是英明啊。”张志仁言语中带着对知县大人的歌颂了,这是读书人常常容易犯的毛病。
  杨氏想起自家提前买好的粮食,忽然有些可惜:“早知道如此,当初我们就应该多买些粮食,现在倒卖出去的话,没准可以赚多少呢。”
  张家的粮食是在蝗灾爆发之前买的,当时并不确定,只是提前做一个预防措施而已。
  张沁儿虽然也可惜没有抓住这个赚钱的机会,不会提前买了足够自家吃好些日子的粮食,这也算不错了。
  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张志仁也扛了一麻布袋的大米放在车里,大家才依次上了车,关上门,朝富足村走去。

☆、265。第265章 :橡木桶

  等富足村的人家收割稻子翻晒碾谷之后,又下了两场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凉,万物也开始萧条起来。
  反倒是水库和河流总算多了一些水,水井的水位也上升了不少,村里的媳妇们最是松了一口气,原先河水干的厉害,洗衣裳都得省着洗,得在井边拿水桶一桶桶的打水,多了好多事情,现在河里有水了,洗衣服就方便了很多。
  趁着中午太阳舒服,大家三三两两的抱着脏衣服在河边聚集,一边干活一边拉扯着闲话。
  男人们则开始砍竹子编竹筐,又到了一年一次上山捡山货的时候了,等竹筐编好,就三三两两相约着上山。
  张沁儿家依旧把话传了出去,要收购野葡萄、板栗、茶树籽、乌桕籽等山货,只要有人肯卖,她们就全部收了。
  虽然今年干旱,地里的收成不好,但是山里的情况还行,因为树林茂密,又藏有地下水源,水汽比较多,所以山里的山货大多长的还不错。
  今年上山捡山货简直是全村集体出发,地里收成不好,大家都把希望放在山货上,心里都想着,能捡多少就算多少,先捡板栗、橘子、枣子、山梨等吃的,再捡茶树籽和蘑菇,至于乌桕籽,大家都不急着捡,这东西能卖,却不能吃。
  不过也有人反其道而行,这些都是村里上了年纪,身体又不是特别好的老人以及岁数还小的孩子,他们都不适合爬到深山里去,所以就到乌桕林这边捡乌桕籽,地势不高,活也不累,等背下山就可以直接卖给张沁儿家,一天下来也有不少钱了。
  张沁儿和福儿在家坐镇,负责收购称秤给钱以及分类好。
  张志仁和杨氏则背着竹筐,拿着麻布袋往山里去捡茶树籽,至于板栗山梨之类能吃的,他们就不打算捡了,还是茶树籽好,只要捡的多,一年的油钱都可以省下来,炒菜又香又健康。
  这样忙忙碌碌的过了几日,山里的山货就被人捡的差不多了,渐渐的上山的人也越来越少,张乐儿就过来约张沁儿一块儿去她们的秘密宝地,把那些板栗和香榧给捡回来。
  她们的秘密宝地那里十分的隐秘,一般是绝对不会被人发现的,不过这次张沁儿把张志仁叫上,从深山里背香榧回来,人都得累的不行,必须找个体力好的。
  张志仁自然是肯的,不过他从来没有摘过香榧,所以一路上跟着张沁儿走,结果发现走了好久都还没有到,等到了香榧树下,饶是张志仁一个男子汉,都觉得累的慌了。
  他抬头打量着这株奇异的果树,欣赏着它独特的美,好半响才说:“这里这么远,也难为你们能够找到这里来!”
  “这要是不远的话,不早就被人摘光了?哪还能等我们呢!”张沁儿笑着爬上树,然后又教张志仁认果子,香榧果都是三年果,那些没熟的,就不能摘。
  张志仁其实一眼就看出哪些是熟了的,虽然他以前没有看过一年果和两年果,但是张沁儿摘回去过,他自然知道哪样的才是能摘的三年成熟果。
  秋日昼短夜长,路途漫长,不能耽搁时间,所以大家赶紧手脚利落的忙活起来,虽然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