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犹太人 >

第11部分

犹太人-第11部分

小说: 犹太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向中国引入了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还为上海的市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沙逊家族的建筑如和平饭店、锦江饭店等至今还是上海有名的近代保护建筑。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鸦片贸易日趋衰退,上海犹商逐渐退出了鸦片贸易,利用鸦片贸易获得的巨额利润改而从事其他经营。 
  图3…11上海和平饭店,由南北两栋大楼组成(南楼又名和平汇中饭店),南楼建于1906年,北楼建于1929年,现均被国家列为近代优秀保护建筑,为五星级旅游涉外饭店。 
  房地产经营是上海犹太商另一个生财之道和投资重点。从1869年开始,上海公共租界实行“租界章程”,正式规定作为市政机构的工部局有权征税。为了方便征收土地捐税,工部局从1865年开始实行土地估计,并从1869年起作为一项正式措施,每隔几年调整一次。据统计,从1869年起至1933年止,地价大致经过了19次调整,即每隔三四年就重估一次,实际上也就是增税一次。而房地产业主可以将这些税赋以地租或房租形式转嫁到租赁者身上,自己坐享房地产的增值受益。因此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利润丰厚且稳定的行业,越来越引起上海犹太商的兴趣。同时,具有敏锐商业投机眼光的犹太商还充分认识到,作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上海土地资源有限但未来需求巨大,房地产业有着十分可观的增值潜力。 
  除了主要进行的鸦片贸易和房地产经营外,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实力的增强,近代上海犹太人经济活动的触角还深入到金融业、制造业、公用交通和商业娱乐等领域。 
犹太商人在中国:上海(2) 金融资本是近代商品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随着近代上海塞法迪犹太商投资和贸易规模的日益扩大,他们对金融资本重要性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塞法迪犹太商锐意拓展其金融业务,通过独资创办或合资创办金融机构,控制资金,操纵上海金融市场,以扩大其在上海经济中的影响力。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区域的逐渐扩大,市政建设和外国侨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兴办公用事业也就成为必然之举。上海犹太商在这中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23年,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核定资本100万两,并规定委任安利洋行为全权经理,专营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公共汽车运载业务。沙逊家族也投资了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和上海英商电车公司等2家公共交通行业,投资金额达300万元,接近其各业投资总额的1/3。俄罗斯犹太人所罗门·米勒(Solomon Miller)开设了米勒汽车公司,从事出租车行业。嘉道里投资英商煤气公司,并长期担任公司董事会董事长。 
  尽管上海在开埠之前已是“人烟稠密,商贾辐辏”的“江海通津,东南都会”,但离现代化毕竟还有着遥远的距离。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起步的。它以对外贸易为先导,租界发展为模式,逐渐辐射扩展而成。上海犹太移民,特别是塞法迪犹太人是最早移民上海,从事商业经济活动的外侨。他们以其天赋的经商才能,在上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功,在外贸、房地产等领域十分活跃,颇具影响,在租界管理部门中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因此,他们参与了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并对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图3…12上海犹太人居住地 
  从积极因素来讲,首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上海城市的发展格局和城市外观。开埠后,在有关上海城市发展的格局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主张向闸北和吴淞展拓的北进方案,也有上海犹太商哈同等提出的向静安寺方向发展的西扩主张。最后,哈同运用其在工部局内的影响力,迫使工部局采纳了其提出的南京路西扩主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代上海城市中心区的走向,形成了近代上海中心城区东西向扩展的基本格局。此外,犹太商沙逊家族和哈同还大力兴建高层建筑,并采纳各种建筑风格的设计方案。这不仅形塑了上海市中心高楼林立的近代化外观,而且也促进了上海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其次,促进了城市某些区域的商业繁荣。犹太人十分善于从事商业活动,往往每到一地,就会在所住区域开设商店。上海犹太人居住较为集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并促进了上海某些区域的商业繁荣。如俄罗斯犹太人在法租界沿淮海路一带开设了许多饭店、酒吧、服装店、面包房;中欧犹太难民于1940~1941年在其集中居住的虹口提篮桥地区开设了各类商店,形成了一个商业中心,使得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而趋萧条的提篮桥地区的商业重新热闹起来,被人们誉为“小维也纳”。 
  第三,引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手段。上海犹太商在上海从事经济活动时,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方式,以达到其赚取最大利润的目的。其中有些是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也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手段。如他们十分重视金融杠杆的作用,沙逊家族就在上海发行了大量的股票和债券融资,哈同等在从事房地产经营时也往往采取房产抵押的手段,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又如他们还十分注意各行业之间的相关性。虽然公用事业的投资利润率相对较低,但沙逊家族仍投资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其目的就是为了长期在上海垄断公共汽车的经营权,并通过发展公交运输,使其房地产不断增值。 

犹太商人在中国(3) 图3…13建于1920年的上海犹太免费食堂和犹太养老院。 
  但是,犹太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投机性较强的金融、贸易和房地产方面,对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不足,这一方面是犹太民族经商传统和自卫特点使然,但同时也反映出犹太人在上海经济活动方面的掠夺性特征。这对近代上海经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犹太人的房地产经营虽然对近代上海土地资源的开发带来了现代化的观念和手段,促进了上海城市的繁荣,但频繁交易中形成的悬殊的地价等级也导致近代上海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和城市面貌的畸形发展。又如犹太人在资本市场的大量投机活动造成上海外汇、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1938年以后,上海外股市场在沙逊、海亦姆、马登、麦边这样一个以犹太商为主的集团操纵下,利用中国人的崇外心理,将外股作为主要投机筹码,兴风作浪,使很多中国人遭到严重的损失。沙逊家族在这场活动中,操纵股票市场,哄抬价格,是交易所里兴风作浪的主要参与和幕后策划者之一,为犹太商人在上海的商业活动史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总的来说,上海犹太人善于经商办实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没有反犹主义的宽松氛围中开展活跃的政治活动,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如积极办报出刊,热心文化教育事业;与中国老百姓、中国行政当局和中国民族民主力量均能维系友好关系;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和犹太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特色也就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谈论的犹太民族离散史上的“上海模式”。
犹太商人在中国:哈尔滨(1) 哈尔滨是近代东亚犹太人最大的活动中心,也是犹太人在现代中国成长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文化中心。由于沙俄的反犹、排犹政策,大批居俄犹太人外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为部分在漫长岁月里四海漂泊的犹太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家园,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纷纷投奔哈尔滨,并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 
  图3…14建于1916年的哈尔滨加麦尔多希犹太会堂外景。从1899年第一位犹太人迁居哈尔滨,到1985年最后一位犹太人在哈尔滨辞世,犹太人在哈尔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这里的犹太人最多时达到两万多人。图3…15犹太国民银行旧址,始建于1931年。 
  在哈尔滨定居期间,犹太人创办了犹太宗教公会、犹太妇女慈善会、贫病救济会、养老院、建立了犹太会堂、医院、学校、图书馆、银行以及大量的工贸企业,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犹太社区体系。同时,还通过出版报刊传播犹太文化,表达政治主张,同遍及欧美及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保持联系。哈尔滨的宽容为长久以来渴望自由的犹太人提供了飞翔的广阔天空。他们凭借自己的商业智慧,与哈尔滨人民休戚与共,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成为哈尔滨早期金融业、工商业的奠基人及哈尔滨最早走向世界市场的开拓者。他们拉近了哈尔滨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使这里的商贸活动异常活跃,由于他们把中国的大豆首次出口到欧洲,使之成为国际市场的热门货,获得了“世界性商品”的美誉。哈尔滨也拥有了自己最早的银行、商场、保险公司、啤酒厂、卷烟厂、高级宾馆等。20世纪上半叶,犹太人在哈尔滨的房地产业和工商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侨居哈尔滨的各国侨民最多时达20余万人,以从事工商业者居多。在哈尔滨的在业犹太人当中,从事房地产和工商业者达半数以上。在业人口比例比俄罗斯人高出7倍。这充分说明了犹太人坚韧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无与伦比的商业智慧。在教授、律师、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文化艺术专家、会计统计人员等智能型产业中,哈尔滨犹太人也以占在业人口3375%的比例独占鳌头,成为当时活跃的,较有影响力的商业势力。 
  金融方面,哈尔滨远东商业银行创办于1922年,注册资金40万卢布,主要以犹太工商业者的资金为主,1936年关闭。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1923年开业,是由犹太人集资创办的一家民营银行。该银行是哈尔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结束最晚的一家外籍侨民经营的民营银行。1959年该行更名为哈尔滨市人民银行外侨储蓄所。哈尔滨协和银行,1926年由9名俄籍犹太人创办。并在上海、天津、大连等地设支行,交易人员多为犹太皮毛商。1934年该行更名为哈尔滨协和银行。 
犹太商人在中国:哈尔滨(2) 工业企业方面:自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犹太人相继建立了邦纳和明达诺维奇面粉厂(日产面粉48万公斤)、德里金和帕图申斯基面粉厂、斯季德尔斯基面粉厂(日生产面粉19万公斤)和索斯金面粉厂等。英籍犹太人卡巴尔金在旧哈尔滨(今哈尔滨香坊区)创办华英油坊,其规模和设备都居哈尔滨油坊业前茅,占地36万平方米。一昼夜加工大豆100吨,制油11吨,并能生产出独特的“板粕”53吨。其制油工业占有专利,为哈尔滨独有。大豆出油率可达12%~13%,所有精致豆油除在市内销售,还销往欧洲市场。创建于1904年的哈尔滨老巴夺烟厂在当时已具有一定的影响,能生产16种品牌的香烟。图3…16犹太马迭尔宾馆旧址,始建于1931年。 
  1952年,该厂由哈尔滨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哈尔滨制烟厂”,即今天的“哈尔滨卷烟厂”。斯季德尔斯基还在哈尔滨创建了斯季德尔斯基林业公司。据1927年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纂的《北满和中东铁路指南》一书统计,20世纪20年代,在北满的东部林区拥有林场的俄商中,斯季德尔斯基家族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