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百味-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我好奇地去看,老板夫妻一如当时的精神饱满。
客人上门时,他们会先分辨:这个人只是附近的人?还是美空云雀的影迷?或是喜欢森茉莉?或是在学魔术?没错,这家店基本上是散见全国各地的魔术咖啡厅之一。不是连锁店,而是仰慕国立演艺场魔术大师的人在各地以同样店名经营的咖啡厅。真是一段美谈。
我点了咖啡馅蜜,浓郁的咖啡味道非常好吃。老板娘笑着帮我解说。店里杂乱陈设着古民俗艺品和她巧手制作的押花及刺绣,细腻精致,已然超出嗜好的范围。店里也有美空云雀的角落。儿子是首屈一指的趴板冲浪高手。这家人真是无所不能。
老板知道我是森茉莉的书迷,告诉我许多当时的事情,甚至送我当时森茉莉专题报道的剪贴复印件。
丝毫没有强迫推销的感觉,爽快的感觉真好。
通常,来到这种有许多选项的店家时,多半会成为“款待老板的客人”,但这家店始终让人觉得高尚。
这里有森茉莉寄来的信、森茉莉在这里看到欣赏的男士后说的话。生前的森茉莉确实在这里。我坐在和照片中相同的那张沙发上,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老板笑说:“就当是来看我的吧!”露了一手魔术。
他是第一代引田天功的徒弟,手法鲜明生动。
他拿第二代的天宫公主“十六七岁时”和“(超魔术师)马力克年轻时候”的照片给我看,显见他在魔术界的资历够久。
这是老板真心喜欢、尊敬魔术大师们而幸福开起的店,让我感觉太美了。豆子磨出的咖啡非常香醇。
真的很香醇,丝毫没有素人炫耀手艺时的那种压迫感。我有赚到的感觉。
我高兴地想,啊,森茉莉也一定愉快地感受到这里的自由空气了。
22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死去的人。
“她是自己结束生命的。现场有双红鞋,好像就是发现命案的关键。”
我忘不了她先生那句话。
“红鞋,很像她的风格。”
她真的是符合红鞋印象的华丽女子。
先生有去找她,但只是不知所措地望着远方,没发现地上的红鞋,因此非常懊恼。
字迹潦草的遗书上,签的不是她喜欢的新名字,而是本名。
一切都是伤心的故事,大家擦着眼泪、擤着鼻涕、吃着东西。
大家不自觉地继续吃,虽然是美味丰盛的一餐,但没有味道。
守灵夜时吃到的寿司、便当及啤酒,都是这样的感觉。
我也渐渐到了知道变得有点硬的寿司、冷掉的便当和微温的啤酒能缓和人们多少情绪的年龄了。
不在乎那些事情,笑嘻嘻舔着炼乳的小不点也有些不舍。幸好有小不点在,大家不自觉笑一笑,看着小不点,得到一点活泼气息。
齐聚一堂怀念某个人的时候,最好是各种年龄的人都在。这样,至少可以缓和一些气氛。
23
E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暖烘烘的圆面包给我:“这是菲律宾很有名的面包,请笑纳。”
对日本人来说,菲律宾的食物总是不可思议的组合,但是习惯以后,就觉得那种不可思议才好。
例如,那个面包用甜面团做成,有点像油酥面团,不知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且非常大。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介于奶油淇淋和鲜奶油之间的浓稠奶油上,放上许多奶乳酪丝。
虽然不得其解,但咬下一口,是奶油和奶酪融合略带甜味的美乃滋风味,好吃得不可思议。余味无穷。
E的弟弟从菲律宾带来许多伴手礼给她,那个面包是其中之一。她又郑重其事地送到我家。让我感觉好好。
E的女儿在日本出生长大,她对E说:“妈妈皮肤黑,要白一点才漂亮。”女儿也不欣赏E的天然卷发,要她把头发烫直,比较好看。E笑着说:“再怎么美白,一晒到太阳,立刻又变黑了。头发烫得再直,很快又会恢复卷发。”女儿一定是把学校里人间爱怎么说她的话直接转给妈妈了吧。
我很想跟她女儿说,在你妈妈的祖国,皮肤晒得黑亮、头发有漂亮的波浪,才是美女啊,妈妈那个样子就是最美丽的女人。不过,她女儿自己以后也会发现吧。
24
大部分西式餐厅的餐点都不如外表看起来的那样好吃,因为都是还不知晓真正美食的年轻人做的。
附近有家由非常年轻的人经营、供应五谷饭的餐厅。
那些孩子肯定都不到二十五岁,大伙儿住在一个房间里,很认真地经营餐厅。他们可能没有吃到很多妈妈的手工料理,也很少有品尝其他食物的经验。看起来就是周末和朋友去夜店跳舞、平常只吃些轻食的孩子。
因此,虽然拼命强调餐点健康,但是欠缺味道。
我想,决定性的问题,在于他们用的是回锅油,让所有的菜都变成同样的味道。因为离家很近,我偶尔去吃。午餐的“山椒风味秋鲑”,酱汁放得太多,变成腌山椒了。又因为是用回锅油炸山椒,整个糟蹋掉了。我想,他们没有吃过真正美味的秋鲑,难怪那样弄出来就很满意。
朋友的女儿很会做面包,偶尔送些过来。那个面包真的好吃,不用搭配任何佐料就能吃。
我把她做的肉桂葡萄干贝果切成两半,稍微加热,加上蜂蜜和奶酪,比任何咖啡厅供应的都好吃。吃过一次,舌头再也无法回头。她如果开咖啡厅,绝对不会供应在此水平以下的东西。如果因为经费的关系,不能供应那么好的东西,也可以缩小尺寸,或按黄金比例,减少蜂蜜和奶酪的分量,真的有很多做法。
做餐饮的人先知道自己想吃的东西,再从这里起步,这才有趣。
我无法不认同,那女孩谈过很多恋爱,在许多地方吃过真正美味的东西,那些感受与记忆都存活在她的面包之中。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声称“年轻”,其实有点年纪的朋友在惠比寿开了咖啡厅“HEXAGON COFFEE”,果然是吃过美食的人开得,有些与众不同。
外表就是非常时髦的餐厅,味道更甚于漂亮的外观。
哪里的铁板生姜猪肉乍看很普通,但是饭煮得十分完美,撒在上面的白芝麻和猪肉非常搭配,肉片很厚,但肥油不会过多,是一般西餐厅也难得有的质量。
我想,是因为他以前去过许多地方、吃过许多美食、想过许多特色的经验,才做出这样引以为豪的味道吧。所以,中年人开的餐厅,今后会越来越有意思。
25
我觉得现在最好吃的寿司,是四谷“寿司匠”的寿司。
在“实在好吃”这点上,意见一致的我和朋友,吃遍那里的招牌菜,酒也喝得一干二净,最后,醉醺醺地问老板:“为什么那么好吃?”
老板的回答很精彩。
“一大坨米饭加上许多新鲜生鱼片材料的寿司,是会让认为这样才是寿司的人感觉对味。不过,要是我的话,看到这样的寿司,会想把米饭和生鱼片料分开来吃。咖喱和印度菜不同,日本拉面也不是中国菜。我想,道理相同。我是把白米饭和生鱼片材料融为一体,整个当作一道菜来品尝。这很重要。而且,今天要吃的量,如果一次都端出来,客人肯定吃得勉强。如果分批以不同的味道轮番上桌,客人就会觉得好吃,不知不觉吃下很多。人啊,都是这样的。”
我一向认为好餐馆必有印证其观点的想法,果然是有。
26
我做饭时不喜欢太过琐碎,多数时候是过于粗糙。
昨天晚上,打算做蛤蜊意大利面。
突然发现没有白酒,又懒得去买,这时想弄点异国风味,于是放了一点绍兴酒、很多奶油和大蒜,再用鱼露调味,出乎意料得好吃,真是恰到好处。
以前完全不会做饭时,无法拿捏得这么好,光是做一道菜,就紧张兮兮搞得好累。
能够随时做出固定的菜色后,动不动就想卖弄“自己的味道、自己的个性”。这么一来,餐桌上确实只摆着“自己的味道”,但是很累。而且,相同的味道,就像精选辑的CD,没有留下余地,纵使都是好歌,听得还是一颗心蜷缩起来。
后来,到了某个时期,突然想寻求“普通的味道”。这时,想做给别人吃的心态很重。例如,精心烹调自己不那么喜欢的鱿鱼和虾子,务必做出普通的味道。
我这样写,好像我很会做菜似的,其实不然。
经过这个阶段,就可以“本来打算做白酒蛤蜊意大利面,因为材料不足,只好用现有的东西凑合了”。
看着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做菜之道,发现和“写小说”非常类似,真的很有意思。
27
想吃水饺,一家人去中餐馆。客满,等候的人排到门外。我觉得这样等下去不行,改吃别的东西吧。可是小不点说一定要吃水饺。附近还有一家卖好吃水饺的餐厅,可是那天休息。
那就回家自己弄吧。本来要在外面吃的,突然改变主意,回家自己做。肯定很麻烦,于是决定一切从简。
我把买来的宇都宫饺子,一半放进汤里(香菇葱花小番茄鸡汤),仿照客厅里的汤饺,已经吃得很满意。另外一半用油煎,撒上柚子胡椒。小不点频频喊着:“饺子——饺子。”吃下不少。
然后,把同时买的富士宫炒面乖乖按照指示做出来。绝对要遵照盒子上的指示去做,才最好吃。
不同产地的冷冻食品聚集在我们家餐桌上,让我们有个快乐的夜晚,在家吃饭时最好是大家都完全放松,毫无勉强,想吃的时候就吃爱吃的东西。
28
听到名主持人MINO MONTA在电视上谈到他吃过的最好吃的奶油培根意大利面后,我忍不住也好想吃。
他是在电视节目《SMAP小馆》上,嫌SMAP众人做的奶油培根面不对味,和他记忆中的味道不一样。
看那个节目时,我总是在想,再好的食材、再高明的专家指导,即使他们都很聪明,但在摄影棚里众目睽睽下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如在馆子里吃到的那样美味。
那个奶油培根意大利面看起来真的很好吃,我想更是如此。
而我也被牵引,去做奶油培根意大利面。
儿子、丈夫和朋友都喊饿,我于是煮了五百克的面条。秘诀是加入大量的奶酪、鸡蛋和盐搅匀,这是我问过意大利人的。几乎不用鲜奶油,加入鸡蛋虽然会让酱汁显得不匀,但会变得好吃。在日本吃的时候,切记只能加一点点,几乎分辨不出的酱油量来提味。
众人把五百克的面条吃个精光,真让我惊讶。
都怪MINO MONTA说有益健康,吃下这么多浓腻的奶油培根意大利面,可能有损健康吧。
29
附近的纽西兰餐馆里,摆满漂亮的图片装饰,让人好想去纽西兰。鱼和贝类无比鲜美,蔬菜也新鲜,连葡萄酒都好喝!简直像天堂。
我梦想着那样的纽西兰,品尝前菜。
可是,客人多了以后,店员渐渐变得焦虑,霸气不见了,厨房里的人也一副累得要死的样子。
我再要一杯葡萄酒时,他们回答说:“打圆圈的是今天的单点杯酒,写在那边的,可能是明天的杯酒!”我听了,难过甚于生气。尤其是那句“可能是明天的杯酒”说法,既恶劣也奇怪。现在就写出来,不是好笑吗?千万别说:“抱歉,那是本店的预定表!”
他们大概是真心喜欢纽西兰的人,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