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之长生-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长生说的前面三点,莫家人无不点头认同,可是最后一点,却让莫家人诧异了起来,毕竟,请夫子的花费着实太多了一些。
莫长生却道:“这有何难?从学堂里每次抽出一个读书已久的学生去教就好了,做善事,于学生的名声也好,必然有人肯去。且,左右善堂的人只要识字知礼就好,其余的,若是的确有读书天赋颇好、且心性善良的,莫家再资助他们在学堂读书,有何不可?”
然后不等莫老爹、莫老娘和两个弟弟说什么,莫长生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叠地契等,继续道:“这是三十亩上等良田,百亩中等良田,百亩旱田的地契,还有几家绣坊、布坊、书坊、家具坊等的地契,我想过了,修路是一时之事,那些富户送来的银票足够了,可善堂和学堂却是长远之事,莫家不养纨绔,我方才说的这些地契,都用来供养善堂和学堂,而善堂里想要学刺绣、染布还有印书、木匠活等等的人,也必须先和莫家的绣坊、布坊等先签订五年契约,必须在莫家工作五年,才能离开莫家。以此让善堂和莫家这些产业互相依附和延续。”
莫老爹和莫老娘这才知道,自家儿子要做的是多么大的事情!
莫小三和莫小四亦激动了起来,他们读书明理,比父母更明白莫长生这样的举措,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莫小三比弟弟更沉稳一些,便道:“二哥的想法很好,可是……二哥在这里,我们就会一切顺利,待二哥走了,我和小四只空有秀才功名,只怕守不住二哥留下的这些。”
莫长生看向莫小三的目光更和蔼了,只是他暂时没有解释的想法,只道:“你先把善堂在县里和镇上一起开起来再说,其他的事情,我会处理。”
莫小三立刻就听懂了,点头应是,同时想着要怎么样把善堂的事情做的更好。
而建学堂的事情,莫长生就交给了莫小四。
“学堂虽然是建在村子里的,但我想建的学堂,亦不是寻常学堂,而是男子学堂和女子学堂分开;男子学堂再分两类,一类是想要科举的学堂,一类则只是为了识字,后面这种学堂,小到六岁孩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去。”
莫小四双眼发光,激动得险些要跳起来了。
莫长生却打击他道:“你先别高兴,男子学堂还好说,可女子学堂并不好建,且,说不得女子学堂的前期很可能只招得到三四个人,女子学堂的夫子亦不好找,这些,你都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莫小四这才渐渐冷静了一些。
“至于修路的事情……”莫长生看向莫老爹,“爹你带着管家莫忠一起负责这件事,可好?”
莫老爹身子骨,早就在之前吃了莫长忧送来的丹药之后,就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之前会显老,是因着担心两个在修真界的儿子,现在莫长生回来了,也带来了另一个不孝子的消息,莫老爹这几天身子骨更显得好了。
因此莫长生才想把修路的事情交给莫老爹。
莫老爹才六十出头,莫长生不愿意莫老爹在家养老养得越来越老。
莫老爹果然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莫老娘在听到莫长生先要分出女子善堂,后又要在村子里建女子学堂的事情之后,就意识到自家儿子要做的事情,似乎尤其不简单,她看向莫长生的目光,也越发柔和了下来。
甚至在讨论善堂和学堂名字的时候,莫老娘直接说要以莫长生的名字命名。
莫小三道:“长生堂,长生书院么?都很好,不如就这样定下来?”
莫小四和莫老爹立刻点头。
莫长生原本就是打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虽然他这样做的缘故和莫家人提议的缘故不同,可到底是殊途同归,他也笑了出来。
只是他只答应善堂以他的名字命名。
“学堂的话……除了分散在各个村子里的学堂,之前不是还有人给咱们送了一座山么?就在那里挂上无忧书院的牌子,各个学堂也要挂无忧书院的牌子。”
莫小四一怔:“那山上的无忧书院也要开始建了?”他觉得他大概分不出那么多时间。
莫长生微微一笑,看了若有所思的父母一眼,就道:“不。待大哥回来了,让他把无忧书院建起来。”
莫小三和莫小四这才明白,这无忧书院,正是合了长兄莫长忧的名字。
莫长忧,莫要长忧,可不正是无忧么?
莫老爹板了脸道:“这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他人都没回来,你不必替他帮这帮那,谁晓得他知道后会不会感激你?”
莫老娘亦板了脸,不吭声。
莫长生这才道:“爹、娘,如果我只打算在咱们这个小县城里办善堂和学堂,自然只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可是,我想的,却是将这样的善堂和学堂在咱们的国家里,甚至是整个凡人界里,越办越多,积德行善。如此一来,我却不得不借兄长的光了。”
莫老娘和莫老爹看向莫长生。
莫长生道:“兄长虽然还是练气修为,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阵法天赋,已经拜了一位元婴道君为师,那位元婴道君在百年之内很可能就会进阶化神。且那位元婴道君亦是金丹圆满期的修为,进阶元婴指日可待。单单以我的修为和莫家的势力,办的这些善堂和学堂,很可能就会遭遇到种种困难。可是,如果有了兄长的帮忙,单单看在兄长是五灵大陆四大宗门之首的逍遥宗,元婴道君关门弟子的面子上,善堂和学堂,也会越办越顺利。”
见父母还是有些不高兴,莫长生继续道:“这是好事,想来我就是不说与兄长听,兄长亦会完全支持我,不会介意这名字是不是都用了我的名。可是,兄长疼爱我,我亦敬重兄长。这样的好事,我愿意请兄长帮忙,亦愿意让兄长沾了其中的好处。”
莫老爹和莫老娘这才叹了口气,摆摆手,随便莫长生怎么办了。
莫小三和莫小四对莫长生这个二哥知道的很多,爹娘经常会对他们说起这个二哥的好;可是对莫长忧那位长兄,爹娘却是讳莫如深,直到莫长生回来,偶尔跟他们说起莫长忧来,他们才知道,那位长兄其实也很想念家人,甚至还特意为他们两个从未见过的弟弟准备了不少礼物。
因此莫长生一个眼神看过去,莫小三和莫小四就围着莫老爹和莫老娘开始替莫长忧说好话。
说到最后,莫老爹和莫老娘也板不起来脸了,指着两个小的,笑骂道:“你们连你们大哥的面都没见过,哪里知道他的那么多好?”
莫长生松了口气,好吧,总算是让爹娘承认莫长忧还是他们的大哥了,这也算好事了。
因着莫长生到底是从修真界而来的,两个弟弟又双双考了秀才,接着还办了和别家完全不同的善堂和学堂,不到两个月,朝廷就派了闲散的九王爷特特赶来了莫家所在的清水县,请见莫长生。
莫长生和这位九王爷见了一面,九王爷很快就明白了这位“仙人”要做的事情,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他本人在朝堂上受兄长忌惮,做不成什么大事,可是莫长生要做的这件事情,与权力无关,做得好了,却能千古留名,九王爷回去想了一个晚上,回来就在莫小三和莫小四身上打量了几圈,对莫长生道,想要与莫家联姻,还直接点名了要莫小三。
莫长生嘴角一抽,却也明白长生堂和无忧书院的名字都定下来了,主事的将来也必然要是莫家人,这位九王爷愿意帮忙,却不肯平白无故的帮忙,故此才提出联姻。
莫长生转头看了莫小三一眼,见莫小三面上涨红,却微不可见的冲他点了下头,就立刻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对此事并无太大反对。
莫长生微微一顿,就想明白这里的婚姻大多都是盲婚哑嫁,莫小三无论是娶谁,在婚前也最多只能瞧上那女子一眼,再多的,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对莫小三来说,娶谁不是娶?能娶个郡主,对莫家来说,对兄长要做的事情来说,甚至对他自己来说,谁说就不是件好事呢?
不过知道归知道,莫长生终究心疼弟弟,不免道:“我这弟弟性子敦厚温和,只怕配不上小郡主。”
九王爷一眼就听出莫长生的言外之意了,忙道:“小王许嫁的是先王妃留下的嫡女,现下正养在王府老太妃膝下,虽然只有十二岁幼龄,却大方温柔,绝不骄纵。”
并非九王爷有意自贬,而是莫长生所在的门派,还有他的兄长莫长忧的师尊,让九王爷不得不放低了架子,在莫长生有心拒绝的情形下,仍旧解释清楚,他要嫁的郡主,并非蛮横之女,而是他也不知道该嫁给谁的先王妃唯一遗留下的女孩儿。
莫长生心中一转,就明白九王爷的意思了。先王妃留下的嫡女,想来也不会骄横到哪里去,又看了莫小三一眼,就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只是婚事先定下来,真正成亲,却也等小郡主及笄之后。
莫家要做的事情有了皇室的支持,又有了莫长生带来的、以及那些富户为求安心而送来的银两的支持,莫小三和莫小四很快就在半年的时间里,建了四处善堂和七处学堂。
莫长生知道凡事都是开头难,两个弟弟开头做好了,将来才能做得更多,因此直接要求两个弟弟在其中一个中举之前,不得再多建善堂和学堂了,只求这接下来的几年里,两人既能把书读好,考出个功名在凡人界立足,又能将这几处善堂和学堂切切实实的打理好,磨练出本事来,两个弟弟再往下走,不管是做官还是做其他,都不会莽撞胡来,这样他才能安心。
莫小三和莫小四也知晓兄长的好意,更知晓他们年纪尚轻,而兄长要他们做的事情,既是能让他们千古留名的好事,又或许能帮上他们的两个兄长,便都答应了下来。
只是莫家人太少,想要将长生堂和无忧书院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莫家人的全力支持是不可能的。莫长生没料到的是,五年之后,莫小三中举后进京赴考,直接被皇帝点了探花,又娶了九王爷的小郡主,成了郡马爷之后,就拒绝了皇帝的封官,直接带着小郡主开始将长生堂和无忧书院建在他走到的地方,令无数百姓受益。
而原本看着跳脱一些的莫小四,却是一心磨练了性子,十年后考中状元,三十年后步入内阁,全力支持其三哥的所做之事。
莫长生终究算不到将来之事,故此只将扩建长生堂和书院的事情,在两个弟弟心中埋下了种子,让两个弟弟将来有心有力便去做,无心无力便只维持现下的几个长生堂和书院就好。
他毕竟是修士,不能直接参与凡人之事,虽然希冀长生堂和无忧书院能遍布全国甚至整个凡人界,以此获取功德,令天道对他无可奈何,却也不能强求和算计两个亲弟弟,莫长生沉思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放弃了请两个弟弟牺牲自己的人生来帮助他的想法,转而含笑,与父母和弟弟们商议剩下的几个月,他们要如何一齐度过。
他在凡人界只能待一年,一年之后,出入修真界的铭牌就会变成强制他离开的传送玉符,将他强行丢出凡人界。
而这一年的时间,如今已经过了大半。
莫家人都是知道这件事的。莫老娘擦了擦脸,便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一家人就一起出去走走罢。前些日子不是有人送了一座温泉庄子,还说那里种的花开得极好?我们就去那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