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一世txt-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辛荷不再多说,随着三娘拨帘进了次间。
三夫人正看紫金描漆多宝格上的翡翠摆件,见三娘进来,怪怪地笑道:“二嫂病得有趣儿,精神不减也就罢了,连人气都旺得很。”
三娘一笑:“说起来是三娘无福,早间胃痛频发,挣了几次也没挣起身来,倒弄得汗湿满面,惊到了老爷,才让丫鬟去母亲那里告了罪。”
三娘招呼四夫人、元娘坐了锦杌,才望向罗汉床上的大夫人笑得青涩:“这病来去半点不由人,三娘养了半年像是养了个病宠,稍一发作,竟像去了半条命。”
大夫人同情之色溢于面上,携了三娘的手同坐在床上。
“二嫂说的是,这病根一来二去竟是钻进了**,再经不得反复。”元娘笑得含蓄,连双眼都没有完全抬开。
“病宠?”三夫人扶着丫鬟的手转身走过来,一步一步走得很仔细,直走到在罗汉床上坐实了,三夫人才笑出声,“二嫂真是会比,有把人宠在心尖上的,难道还有把病宠起来的么?”
三娘权当听不懂她话里的讽刺,笑着邀大家在梧桐苑用膳:“虽然比不上大厨房的香融,也是清香可口的。”
三夫人掸掸袖口的金线牡丹纹缘饰,眼角眉稍都溢出了笑:“我这几日嘴里寡淡,娘请了厨娘在馨园候着,只怕不好打扰二嫂了。”
“本就是来探病的,哪好再让你劳累。”大夫人笑得和煦如春风,接过三夫人话头“你且养着,去了病根才是正经。”说着,人已经站了起来,“我们就先回了,需要什么,着丫鬟去取。”
四夫人、元娘也附和了两句。
三娘没有强留,笑着送几人出了院子。
梧桐苑清静下来,三娘遣了辛荷去准备早膳,自己则回了次间,在多宝格上拿了一个青白玉雕芦雁衔芝摆件,坐在罗汉床上随意的观赏。
绿绨在外间看着小丫鬟收拾茶具,锦杌,整个屋子安静极了。
错眼处,绿绨瞧见一个穿青绸衫裙的丫鬟进了院子,远远看去像是大爷身边的丫鬟,名唤柔柯的,正与秋茗走个同肩,两人笑着说了两句,那个丫鬟就匆匆离开了。
“绿绨姐姐早。”秋茗进了屋笑咪咪地招呼道,“夫人呢?”
绿绨笑着指指次间。
秋茗会意地一笑,轻手轻脚走了进去,看到三娘没睡,这才敢放开嗓子说话:“夫人,刚才大爷身边的丫鬟柔柯来说,二老爷留在了大爷那儿用早膳,让您自行用膳。”
三娘的眼神柔和了些,知道顾念他人,裴澄也不是一无可取。
“夫人。”秋茗走近了些,“今早奴婢去了大厨房帮忙。”
三娘瞧着秋茗笑了笑,自从秋茗去大厨房取过一次膳,无意间听到了几位姨娘的零碎消息后,她就对大厨房上心了:“可有收获?”
*****************
天干物燥,亲们,小心上火呃,多吃点雪梨,大大的有好处的
第一百二十章 有心
更新时间2012…6…17 22:39:10 字数:1000
“奴婢手脚那么勤快,当然多多少少能挖来些消息了。”秋茗笑中隐含几分得意,“原来邱姨娘和木姨娘都不简单,是太子爷和二皇子赏的,二老爷对她们很宠信,尤其是邱姨娘,先头夫人在时都是邱姨娘在管束二房,把着二房不放,可是,府里传言木姨娘的病跟邱姨娘有关。”说到这,秋茗的声音弱了些,带了神秘的腔调。
“莫姨娘是小户人家出身,刘姨娘呢,是二老爷有次游湖在画舫上结识的,这两人怎么说都比麦姨娘的出身强一些喽。”
麦姨娘是府里的家生子,自入府就伺候在裴澄身边,虽然大了裴澄几岁些,但从裴瑞的出生来看,裴澄对她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
“倒是仇姨娘。”秋茗搅动着两只眉骨,面上浮现困惑,“没人说得清她的来历,只知道是二老爷出山游玩半年后带回来的,她性子冷,身边有几个身手不错的丫鬟,没人敢跟她多接触的。”
今早才刚见了几位姨娘,秋茗立即就能打探出来,虽说是她有意探问,但她毕竟刚入府……三娘奇怪的问道:“你是听大厨房哪位妈妈说的?”
“不是大厨房。”秋茗不好意思的笑道,“奴婢搭手帮忙,被她们请了出来。”
三娘笑笑,秋茗的勤快她以前在殷府见识过,怕是大厨房的人对秋茗产生误解了吧!
“后来,我无聊,看那片下了雾的紫叶林很漂亮,忍不住想从林里穿过去,谁知走着走着,迷了路,到了一处院子外。那处院子看着有些荒僻,周围又没有多少人走动,奴婢有些害怕就想回转。就在这时,从院中走出来一个婆子,是大厨房的粗使,奴婢见过一次,这才求了她带奴婢找路。那婆子热心,一路走一路说,知道奴婢是夫人身边的,才陆陆续续说了那些话。”
紫叶林旁的院子?
“婆子可是说了她怎么会从那个院子里出来?”
“她当然是去送膳的。”秋茗答得理所当然,一个厨房粗使婆子可不就干这些活吗?
瞧见三娘嗔她一眼,含笑摇头,秋茗才忽然知道三娘要问的是什么:“那婆子只说院子里住的是两位不受宠的太姨娘,别的她也就不知道了。”
四老爷是庶出,生母是位姨娘却已经过世,三娘却不知原来先国公还有两位姨娘在世。
看秋茗神色间有些倦意,三娘笑道:“你看你,眼里都有红丝了,以后别起那么早,精神不到,你就是想要帮我都可能力有不逮。今天你就好好休息,有辛荷她们就行了。”
秋茗这样奔波卖乖,无非是裴澄名声在外,怕他对三娘也是三天热情,丢手就忘,徒惹府里人讥讽奚落。若能在府里早日站稳脚,即便没有夫君宠着,至少底气不会那么弱。
秋茗轻轻抚着眼脸,笑着应了。
又过了三刻,辛荷把膳食备好,三娘简单用了,就让绿绨把红绡唤来。
第一百二十一章 陪房(上)
更新时间2012…6…18 13:12:00 字数:1253
“汀香落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红绡看绿绨一下,头垂了一分。
“夫人,奴婢去烧壶热水来。”
三娘微微点头。
绿绨含笑退出了次间。
三娘指了床前的杌子让红绡和辛荷坐。
“跟张婆子起争执的是陶新安一家。”红绡坐定后,细细说道,“陶新安是陶妈妈的娘家侄儿,因老家大旱求到了陶妈妈跟前,陶妈妈请示了二夫人后留了他们在二夫人的店铺帮忙,据说他做得很好,都能抵得上一个大掌柜的本事,这次二夫人给夫人选陪房第一个选的就是他们一家。”
“今早奴婢领着他们过映月湖时,陶新安家的脚快,上桥时踩着了张武家的裙子,惹得张武家的骂了两句本来也就停了,只是陶新安家的一个趔趄差点撞倒了张武家的,张武家的便不依,撕扯了几下,正巧汀香姑娘经过,躲闪不及,张武家的冲撞过来,就落了水。”
“夫人。”红绡静静地望着三娘,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奴婢瞧见张武收了两次脚。”
三娘也笑了,张武定是早就打探好了张管事的女儿是谁,才演了这么一出,这样一来赔礼道歉也就顺理成章了,做得还算不漏痕迹。
“今早你怎么是和绿绨一起进来的?”
红绡没想到三娘忽然转到这个问题上,头垂得又深了几分,脸上也染出一片红:“天未亮时,奴婢就和绿玉、绿珠来了正屋,奴婢站了一会儿觉出不适,正巧绿绨出来,看出奴婢神色不对,于是让绿珠替她去了张武那里传话,绿玉在屋外候着,拉着奴婢回了鹿顶房子里换衣服、收拾。”说到最后,红绡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辛荷到底大些,笑着望向红绡,起身倒了碗热水递给她。
“谢谢姐姐。”红绡笑着接了。
三娘心底释然,今早没见秋茗她就知道昨晚定又是绿绨姐妹值夜了,可是红绡与绿绨……她不免多想。
也难怪一早上没看到绿珠呢,三娘瞧着红绡把水喝尽后,神色舒缓许多,笑道:“可是难受?”
红绡不自然的点了一下头。
“难为你了,去歇了吧。明日你留在院里,若有什么事可商量着邱姨娘办。”
听夫人的意思似乎较为信重邱姨娘,红绡有些诧异,却没说话,顺从的点头离去。
“你去把四房人带来,我在偏厅见他们。”
辛荷站起来,没有立即离开:“夫人,绿玉……”
三娘抬起手,眼中没有起一丝涟漪:“再看看,她若真有什么心思,我也不想强留。”
夫人是想再给绿玉机会,只怕那丫头会让夫人失望了。辛荷想着,黯然转身去做事了。
偏厅拉上了五折屏风,三娘由辛荷、绿玉、绿珠、绿绨陪着依次见见四房人。
先进来的是陶新安一家,陶新安跪在屏风后,他的女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进了屏风里跪下。
三娘仔细打量,这个女人三十半的样子,看起来很壮实,一双手骨节有点突出,身上的衣裳洗得发旧,但很干净,像是个实心过日子的。
屏风外的男人跪下后身形就不再动,三娘望着他,问道:“你原来在母亲铺子里做事?”
“是,奴才读过几年书,打理铺子还算得手。”陶新安的声音结结实实的传过来,像是雨珠砸在石凹里,让人听着很踏实。
三娘有些意外,读书人多清傲,卖身为奴对他们来说可是奇耻大辱。原先她还以为陶新安是附主求荣,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你想去守庄子还是去铺子上?”
***********************
今天有事,所以晚上那一章会在下午六点之前更,亲们,周一愉快呃
第一百二十二章 陪房(下)
更新时间2012…6…18 17:55:16 字数:1224
屏风后的人影顿了顿,似是没想到主子会让他挑选去处,陶新安想了一会儿,说道:“奴才想去安同。”
安同是一处小城,人口不足四万,却离陶新安的老家同州很近,安同人物蕴秀,“蕊娇”绣技是一绝,三娘在京城有一间铺子就是经营绣品的。
陶新安是骨子里恋根,还是他想借此表达什么?
三娘看了看跪在女人旁边的小女孩,那双偶尔抬起来的眼睛蕴含了灵气和满足,三娘忽然很羡慕她:“好,安同的铺子我就交给你们一家了,每半年你报来一次账目即可,前两年的营润不能低于往年,以后的再酌情定下。”
陶新安家的惊讶之下忘了礼数,猛抬起头,看见三娘身边的丫鬟望过来,才红了脸重新垂下头。
陶新安也失声道:“这……”
“我信你,是凭的‘读书’二字,圣贤书沐浴出来的人格值得我来赌一把。我给了你机会,你要想清楚,去,就用心做事,不去,就先留在府中。”
陶新安这次想的时间长了些,最后还是缓慢坚定地吐出了一个字:“去。”
“那好,辛荷,赏给他们十两银子。”三娘笑道,“你们回去收拾收拾,今天下午就启程吧。”
陶新安一家道谢后退出了屋子。
张武和张婆子是第二拨,三娘没有问张武太多,只给了他三十两银子酌情处置,就让他退下了。
而张婆子跪在屏风里,三娘没叫起,也没问她话,只这么跪着。
接下来是唐明辙一家,唐明辙有两个儿子,年龄都不大,做小厮正合适,三娘看到他们二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