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欲望-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71章:后宫尚无主,册立难1
公元前49年冬十二月初七,宣帝驾崩,刘姡Ъ涛唬俏辉邸�
宣帝临死之前,选好了三位辅政大臣,并由此三人共领尚书事。
第一位辅政大臣是侍中、乐陵候史高,升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第二位辅政大臣是太子太傅萧望之,升任前将军、光禄勋。
第三位辅政大臣是太子少傅周堪,升任光禄大夫。
元帝继位后,渐渐倚重萧望之和周堪,一方面,萧、周二人是他的老师,一个曾是太傅,一个曾是少傅。一方面,这二人都是当时名儒。元帝自幼接触经学,深谙儒家之道,与这两位老师志同道合。萧望之有意让元帝疏远史高,向其推荐了另两位经学名家。这两人一叫刘更生(后易名刘向),一叫金敞。刘更生本是汉室族人,金敞是接替史高的侍中。
从此,萧、周、刘、金四人共同理政,竟把史高凉在了一边。
史高身为大司马,又是第一辅政大臣,按宣帝的安排,他是三大辅政大臣之首,萧、周二人是他的副手。史高好不恼怒,天下岂有首辅听任次辅行事的道理。史高心里明白,宣帝和他是好朋友,可元帝不是,人家看重的是自己的两位老师。如何才能让自己这第一辅政大臣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史高七日未上朝,称病在家。
史高真病了吗?当然没有。他是故意做给元帝看的。元帝也是聪明人,他岂能看不出史高的心思。只是,宣帝册封在先,元帝不便辞退,难得史高告病在家,他还巴不得呢。
史高原以为自己如此,元帝定能看到自己的存在,没想到,他七日在家,宣帝居然连派人慰问也没有。
这样一来,史高真的病了。
换了谁,恐怕也窝出病来了吧。
史高躺在床上,头昏沉沉地,一阵迷糊一阵清醒,清醒时便欠起身,不时地朝外瞧着,对家人史方道:“外面没人来吗?”史高便道:“没人。”
迷糊时,史高便躺在床上傻睡,呓语一般道:“我是第一辅臣,我是第一辅臣。”
这日,史方见主人清醒过来,道:“主人,已是第十天了,您要不要上朝?”
“上朝?对,我要上朝。”说着,史高便想爬起来,谁知,他一动,头便是一晕,又躺在床上。史方吓得脸色大变,道:“主人,你是不是真的病了?”史高拍拍头,道:“看来老夫真的病了。”史方忙道:“小的这就去请郎中。”
“慢。”史高摆摆手,道:“不用了,没有郎中能治老夫的病。”
史高虽然病了,但是,他的病在心上。
心病还需心治,这种病可不是一般郎中能治愈的。
不过,没过几天,便有人来治史高的心病了。
这个人当然不是走方的郎中,也不是宫中御医,而是内侍太监、中书仆射石显。
石显虽然不是神医,但是,却给史高下了一味“药”,这味“药”下去,史高的病便好了。
且说史方将石显带进书房,石显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史高,将拂尘搭在肩头,一抱手,道:“史大人,奴才听说你身子有恙,特来探视。”
自从石显未能帮助史高进入麒麟阁,史高对他的好感大失。听到脚步声,史高乜着眼往外一看,见是石显,头一歪,对他的话听而不闻。
“史大人,奴才可是一番好意啊?”
史高仍未理他。
石显在床边坐下,摸了摸史高的头,微微一笑:“史大人,奴才已猜知你的病情,你是……”说着,石显附下身子,在史高的耳边低语几句。史高双目一张,扭头道:“你怎么知道?”石显笑道:“大人心事,焉能瞒过奴才,实不相瞒,今日奴才来,便是为大人赠药的。”
史方一听,忙取过笔墨竹简。
石显一笑,道:“本公的药无须去药铺中取,只在史大人心中煎熬便可。”
史高道:“石公公,可否说与本官听?”石显再次俯耳,低语一声。史高眉头一扬,哈哈大笑,忽地坐了起来。
史方奇道:“奇了,石公公真神医也。”
史方忙道:“史方,快准备酒菜,老夫要与石公公好好地喝几杯。”
石显在史高耳边说了些什么呢?
原来,石显摸透了史高的心思,他知道史高在想什么。
石显第一次在史高耳边说的是:“大人,是不是想让自己第一辅政大臣的位子名副其实?”
石显第二次在史高耳边说的是:“只要拿掉萧望之、周堪,万岁自然就会倚重大人了。”
酒菜摆上,史高摆摆手,等史方下去后,史高忙道:“石公公,你快说说,咱们如何拿掉萧、周二人?”石显想了想道:“从目前的情况看,萧、周二人很得万岁的重用,我等若不计划周详,怕是很难成功。”
“公公有何妙计?”
“以本公看,咱们不妨从后宫下手。”
“后宫?”
“不错,大人应以第一辅政大臣的身份向万岁提议,早日册封王政君为皇后、刘骜为太子,一旦皇后受封,大人自然得到后宫的鼎立相助,咱们再想法扳倒萧、周二人。”
“好,就以石公公之意。”
072章:后宫尚无主,册立难2
翌日,史高上朝。
众文武看到史高在未央宫外出现,纷纷惊讶,因为史高告病在家,大臣们心知肚明,谁都知道他的处境。
众大臣纷纷上前与史高抱手见礼,史高虽不问朝事,却仍是第一辅臣,因此,在朝殿之上,他位居第一。
武官一列,以史高为首,文官一列,以于定国为首。于定国刚由廷尉升为丞相,虽然是众臣之首,却因三大辅臣共主尚书事,于定国权力受到限制,因此,于定国的排位尚在萧望之下面。于定国之下,是御史大夫陈万年、光禄大夫周堪等人。
稍时,元帝至,众臣跪倒。
元帝在龙案后坐了,摆摆手,道:“众卿平身。”
众人起身,在两班列好。
元帝一眼看到了史高,笑道:“史爱卿身子可好?”史高道:“托万岁鸿福,臣已痊愈。”
“爱卿若身体不适,可多在家修养些日,朝中大事由萧、周几位爱卿主持便可。”
“臣不敢忘先帝重托。”
元帝听他谈及先帝,有些不悦,淡淡地道:“史爱卿今日上朝,莫非有本要奏?”史高道:“正是,万岁登基,天下甫定,惟有后宫无主,尚请万岁早日册封皇后并太子。”
元帝沉吟道:“朕初登大宝,此事不急,自可缓来。”史高摇头道:“万岁不可,后宫乃皇室根本,岂能悬而不定。”
元帝望望左右,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萧望之道:“史大人所言极是,只有早日册立皇后和太子,才能安定天下,此也是我朝先规。”
元帝不是不知道大汉先规,只是,他心里明白,若论资格,原太子妃王政君应是皇后的第一人选,原良娣傅良月和吕姬均不可能,可是,元帝并不喜欢王政君其人,论才貌,傅、吕皆远超王政君。何况,元帝与傅良月情意甚浓。元帝有心册封傅良月为皇后,却又怕引来朝中大臣反对,因此,他一直不肯谈论册立之事,今日,史高居然当朝奏本,好叫他为难。
史高看出元帝心意,道:“万岁,按我大汉前朝先例,新君继位,须早立后宫,已定民心,请万岁勿再犹豫不决。”
元帝想了想道:“也罢,皇后之事暂缓,朕可先立王政君之子刘骜为皇太子。”
册立太子,须得在宫中举行仪式。
有朝官看了黄道吉日,按照大汉礼仪,摆香案,铺红毯,祭天拜祖,然后元帝和王政君在龙椅上坐了,由九名宫女以红绸牵出刘骜,在红毯上走九步,叩九首,然后跪了,由太监石显宣读册立诏书,公示天下。
古来,母以子贵。
刘骜封了太子,虽然王政君尚不是皇后,却也倍受后宫妃子的尊崇。
册封大典过后,各宫主子纷纷前来恭贺。
自元帝登基后,原王皇后便成了王太后,已移住长乐宫永宁殿,上官氏便成了太皇太后,仍住永寿殿。王政君移居长乐宫月室殿,傅良臣住进了桂宫鸿宁殿,吕姬搬往北宫的含寿宫,刘骜则住在广阳殿内。
各宫恭贺完毕,便是朝中大臣。
众朝臣恭贺完毕,又是宫中内侍。
一直到日落西天,恭贺仪式总算结束。王政君和太子分手,各回居住。月室殿内侍护卫抬了大箱小箱的礼品,跟在王政君和兰儿身后。
王政君边走边道:“兰儿,这些朝臣恭贺便罢,为何还要送上礼物?”兰儿笑道:“夫人尊贵,他们如何敢慢待。”
西汉时后宫除了皇后外的妃子,统称夫人,有封号的也称封号。
“唉,这些人,当你职位卑微时,便正眼不瞧,当你位居高位时,又奴颜屈膝,好生善变。”
“或许世人大多如此吧。”
很快,月室殿到。
王政君有些累了,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内侍将箱子一一抬进宫来,兰儿便指挥他们摆放停当。
过了一阵,兰儿取了一份礼盒来,道:“夫人快看,这是何物?”王政君睁眼一瞧,见兰儿手中有一锦盒,盒虽不大,却做得小巧玲珑,里面放着一块灿灿的猴子,正站在椅子上,举着一只手,摘取高处的桃子,猴子、椅子和桃都是黄金铸造,桃叶应是碧玉的,难得的是黄金和碧玉完美地衔接在一起,而且细看,椅子刻有凤纹,猴子栩栩如生,神态毕现,不但造型独特,而且颇有深意。
王政君忙问:“此乃谁人所送?”兰儿看看盒子,道:“是史高大人敬上。”王政君点头道:“如此礼品,也只有史大人有此手笔,却不知他为何要送此贵重礼物。”兰儿道:“想来史大人必是有求夫人,听说最近史大人称病在家,在故意赌万岁的气呢?”
“哦。”
“婢女也是听太监们议论的,说史大人原是先帝任命的第一辅臣,万岁却倚重自己的两位老师,疏远了史大人。”
王政君点点头,道:“本宫明白了。”
这日,王政君刚用完早膳,兰儿来报:“夫人,史大人和石公公求见。”
王政君点点头,道:“请他们进来吧。”
稍时,史高和石显走了进来,礼毕,落座。王政君道:“多谢史大人的礼物,本宫已经看过了,让史大人费心了。”史高道:“只要夫人喜欢,下官便心安了,这几日本官心中一直担心,怕东西污了夫人法眼呢。”
“那里,那里,东西很好,以后史大人有什么用得着本宫的地方,还请直言,只要本宫力所能及,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史高大喜,起身抱手:“多谢夫人厚爱。”王政君笑道:“不过,本宫的事也希望你和石公公多多费心。”石显和史高对视一眼。
史高问道:“不知夫人所指何事?”
王政君没有说话,而是顺手拿过史高所用的猴子摘桃,轻轻地摸着。
史高恍然,道:“本官明白,本官定当鼎立相助。”
“好啦,如果没有什么事,你们便退下吧。”
“诺。”
史高和石显躬身退出。
两人刚走到北宫。吕姬从含寿宫中走了出来,远远看到吕显,摆摆手,道:“吕公公留步。”史高一见,便与吕显分手,回府去了。石显原不想见吕姬,见她召唤,只好硬着头皮过去,躬身道:“奴才见过夫人。”吕姬哼了一声,道:“石显,你眼里还有本宫吗?”石显忙道:“奴才岂敢。”
吕姬未进太子宫之前,尚是掖庭宫女身份,那时的石显在她面前很是威风,只是,吕姬现在虽然封号未定,怎么说也是个妃子,石显在她面前已变成了奴才。
“石公公,你和本宫说实话,册立太子之事,是不是你的主意?”“
“回夫人,这是史大人的主意。”
“你别以为本宫不知,最近你和史高走得很近,你们之间必有密谋。”
“奴才不敢欺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