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23部分

血铸红梅唤春归-第23部分

小说: 血铸红梅唤春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闪烁的镁光灯晃醒了因震撼而沉默的民众。他们纷纷又围拢过来,满怀期待地望着站在中央台阶上的祝翼铖,想听他继续那振奋人心的演说。

祝翼铖右手不自觉地紧紧握起拳头,挥在半空中。他感觉到他血管中,奔涌的热血正在沸腾激荡。他张开嘴,正要说什么,却突如其来地传来了“砰”的一声枪响。

枪声过后,便是瞬间的沉寂。

所有的豪言壮语、慷慨悲歌,全都噎在了祝翼铖的喉咙里,再也无法讲出来。他仍维持着刚才振臂一呼的姿势,立在台阶上没有倒下,可是他的脸色却迅速地苍白下去。

瞬间的沉默过后便是混乱。祝远诚扔下手中的笔,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扶住祝翼铖,周围的民众也一窝蜂地拥上前去。林晚、吴子佳她们几个女孩子,更是被吓了一跳,等看清了究竟有什么事情发生,她们都忍不住哭着挤过人群,围在祝翼铖和祝远诚身边。

祝翼铖的脸色,每一秒钟都比上一秒更加苍白。他的右手无力地垂下,却仍维持着攥紧拳头的姿势;而他的左手,此时正紧紧地压在胸前,心脏的部位。

他的胸口,血迹如同一朵艳丽的玫瑰慢慢绽放,弥漫开来。他的左手指缝间,鲜血缓缓地渗出来,流过他的手,留下铁红的痕迹。而没有来得及干涸的鲜血,便滴在袖口上、衣襟上,浸湿一片;或者洒在地上,溅开一朵朵微微的血花。

“哥!哥——”祝远诚扶着祝翼铖大声喊。旁边的民众七手八脚地从祝远诚怀里接过祝翼铖越来越沉重的身躯,祝远诚则神情慌乱地一边去握祝翼铖仍然攥着拳头的右手,一边用另一只手放在祝翼铖唇边试探鼻息。

杨惠敏拨开众人,飞奔着去找医生;林晚、吴子佳、小楠还有何策、魏鑫桐则将围在祝远诚和祝翼铖的身边。他们都学过一些急救知识,可是面对眼前这种情况,却完全都没有了用处,只能手足无措地干着急。

祝翼铖在众人的手臂之中,终于再也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地倒下去。他的嘴唇微微颤动,似乎还有话要说。祝远诚看出了堂兄这一动作,急忙凑上前去,侧耳细听祝翼铖零碎微弱吐出的音节。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也替这个热血青年揪着心。

张柏亭参谋长本来站在稍远的地方,看着这个热血青年振臂一呼,便鼓起无数人的勇气与斗志。他想起祝翼铖曾经还曾经毫不掩饰地称自己是懦夫,而在观点改变之后,又专门郑重其事地来找自己道歉。现在看着这个小青年比那时成长也成熟了许多,想到他和自己的约定,张柏亭感到一阵欣慰。

枪声想起的时候,也完全出乎张参谋长的意料。他马上将身边一名同样穿着便装的手下派出去,根据枪声和子弹飞来的方向去调查情况,自己则飞快地跑到围着祝翼铖的人群当中去,推开周围的人,挤到祝翼铖和祝远诚的身边。

祝翼铖正断断续续地和祝远诚说,他还欠着张柏亭参谋长一个约定。祝远诚不知道堂兄说的是什么,只是咬紧牙关强忍着眼泪,拼命地点头。

“我……说过……留学回来,要做……国军……军医……”祝翼铖似乎是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从牙缝里挤出这些话。林晚、吴子佳和小楠已经抱成一团开始无声地抽泣,何策和魏鑫桐的眼眶忍得红红的,眼中含着的眼泪,随时可能夺眶而出。

祝远诚感觉祝翼铖的拳头在他的手中,正在一点点地变冷,可是那热血的温度,却源源不断地传到他身上。他用力抓着祝翼铖的肩膀大喊:“哥!你答应的事情从来都不可能做不到的!这件事你也别想推卸,杨惠敏已经去找医生了,你挺住!”

“这个……难民区……还有,还有比我……更加……优秀的……医生吗?”祝翼铖已经气若游丝,却仍然勉强勾起嘴角,挂上了一丝艰难的微笑,调侃道。

祝翼铖却没有想到,鲜血在他身上绽放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人咬牙忍着眼泪;可是这句调侃一出口,却让他周围的所有人,一瞬间全部崩溃,泪水决堤。

祝远诚的泪水从脸颊滑落,滴在祝翼铖身上,混入血迹当中,便溶在了一起,融合成同样灼热的温度,再也分不出哪是血、哪是泪。祝翼铖见了堂弟这样,又说:“远诚……你……不要哭,张参谋长……是个……很优秀的……中华……民国……军官,你……可以……跟着他,参军……报国……”

话没说完,祝翼铖的瞳孔已经慢慢地扩散开来。他的目光渐渐涣散,却还费力地向空中搜寻。祝远诚读懂了他的意思,急忙又拉住他,企图将他扶起来。他一边拉起祝翼铖,一边喊:“哥!我们的国旗,仍然在四行仓库的上空飘扬!”

周围的民众,听了祝远诚这话,突然又寂静下来,自发地闪到两边去,让出了四行仓库的方向。周围的气氛一下子肃穆起来,只能听到人们压抑着的、低低的抽泣。

祝翼铖看到青天白日满地红在四行仓库上空飞扬的时候,本来是想要敬礼的。可是,他却感觉到,似乎天色一点点地暗了下来。最后留在他视野中的,是满眼临死前的暗红色,如同漫天的晚霞,染透了整片天空、整片大地。

一切都变得如此模糊,只剩下那面旗帜,还在血色的、晚霞般的红晕中,飘扬,飘扬。

张柏亭参谋长听到祝翼铖最后那几句话,又疾步冲到他身边向他喊“我就是张柏亭”的时候,祝翼铖已经再看不见,也听不见了。他的眼睛还大睁着,里面炯炯的的神采却已经黯淡了下去。

祝远诚抓着祝翼铖仍然攥着拳头、直到最后一刻仍没有放开的手,含着泪抬起头来看着张柏亭。参谋长什么都没说,只是抬起手,拍了拍祝远诚的肩膀。那双属于军人的、一贯坚忍刚强的眼睛里,有泪花在闪耀。

祝翼铖身上的斑斑血迹,和满地的鲜血,在阳光下愈发红得耀眼,宛如红梅,怒放在肃杀的严寒中。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泪奔…… 
  28、结局
“参谋长,我要跟您走,参加国民革命军,替我哥报仇!”等到周围悲痛的人群渐渐散去,祝远诚用力擦干脸上的泪水,对一直站在他身边的张柏亭说。

往日灿烂温暖的阳光,却显得愈发惨白。萧索的风轻轻掠过,拂乱了祝远诚的头发。青年的泪水一点点风干,目光也一点点凝聚起来,表情开始变得沉静。

参谋长眼前的这个祝远诚,也已经不再是从前,祝翼铖所熟悉的那个温顺软弱的年轻人了。这个已经在成长的青年,迎着着张柏亭的目光,认真地盯着他。而他的眼神中,也开始有了信念和坚强。张柏亭再一次伸出手,重重地排在了祝远诚的肩上。

一掌下去,祝远诚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张柏亭赞许而欣慰地点点头:“不愧是祝翼铖的弟弟,小伙子,很不错!”

面对参谋长的这句鼓励,祝远诚抿了抿嘴,没有说话。现在他听到祝翼铖的名字,就忍不住想哭,可是想起祝翼铖最后的几句话,想起若是参军,就不能随随便便流泪,他又拼命地将眼泪憋在心中,不让它流出来。

祝远诚这副神情被张柏亭看到,参谋长的心里不免也有些唏嘘。他又轻轻地拍了一下祝远诚的后背,说:“想哭就哭出来吧。哭够了,就擦干眼泪,替你哥哥报仇。”

这番话击垮了祝远诚心中的防线。他终于抑制不住地大哭起来。

在一个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许诗虹神情复杂地朝这边看了半天,似乎带着哀戚悲伤的神色,却终于没有露面,便匆匆离开了。

等到祝远诚的哭泣渐渐平息下来,张柏亭又用力地拍在他的肩膀上,问:“八十八师正缺少随军的战地记者,你,愿不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去南京,用你的笔替我们的战士呐喊,和日本人拼命?”

“报告参谋长,我愿意!我愿意当战地记者,为抗日战斗到最后一刻!”祝远诚立正挺直,肯定而高声地回答。他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像祝翼铖一样洪亮,原来自己的身形可以像祝翼铖一样挺拔,原来自己的语气,也可以像祝翼铖一样地坚定不移。

祝翼铖的热血,沸腾了无数民众,又终于抛洒为汹涌碧涛。而祝远诚,虽然他现在还多了几分稚气,但是,他正在成长。

何止祝远诚,全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年,都在成长。他们从校园走上战场杀敌、走向工厂支援建设、走进庙堂指点江山。也有一部分青年,或者就如同祝远诚一样,以笔为枪,捍卫着国土、捍卫着民族。

这些青年,正是暗夜沉沉黑云压城下,撑起未来希望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热血而无私的青年,怀抱着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大时代当中,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为了拯救民族、争取民权、安定民生,前仆后继。

而祝远诚,也将要和他的同胞们、他曾经羡慕过的同龄人,或者他始终崇仰的祝翼铖生前一样,以青年特有的热忱,怀着最为纯粹的赤子之心,坚守者血光里的光辉、黑暗中的热血、绝域下的抗争。

因为这一段情谊,全上海所有的童子军,在祝翼铖被枪杀的当天,为他在臂上戴了一天的黑纱。

这一天的阳光温暖灿烂,上海滩却笼罩着阴霾和悲痛。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子弹飞来方向的一个楼顶的阴暗角落里,丢着一把三八大盖。而夺去了祝翼铖性命的子弹,经过辨认,也是来自于三八大盖。

如此说来,应该是日本人诱降不成,便生杀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祝翼铖掌握了日军的某种秘密,因此他们杀人灭口。

日军军方对与“暗杀和平的中国学生”这一说法极力否认。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能够在那么远距离准确暗杀了一个学生的杀手,谁会粗心到将武器丢在原地呢?而且还是如此特征鲜明的武器。对此,中华民国政府方面,也无法再追究下去。

不过他们的辩解,没有人愿意听。祝翼铖究竟是不是他们所杀,也已经没有人真正有兴趣追究了。反正这个热血青年,是为抗日救亡而牺牲,这笔账,无论总还是要算在日本鬼子的头上。
一个青年用生命祭奠了信念炎黄血脉;用鲜血铸成寒梅般凌寒的中华魂。而那鲜血的温度,则传递到四万万同胞的的血液当中,熔在了他们的心里。

当天晚上,祝远诚将他在租界住处的钥匙交给了杨惠敏,同时,请自己在报社要好的同事替自己继续帮助这群童子军。

次日凌晨,八百壮士按照上级的命令,从垃圾桥突围,撤出四行仓库。日军的炮火在肆无忌惮地嚣张着,战士们就在枪林弹雨当中,跑过桥,飞奔到苏州河的这一岸来。每过来一个战士,便响亮地报一个数。

上海的民众紧张地盯着突围的部队,连租界的英军都忍不住冲到炮火圈的边缘,用标准的不列颠英文或者生硬的中文,替国军呐喊助威。他们中的很多,正是和祝远诚年龄相仿的青年,甚至更小一些的少年。

祝远诚站在张柏亭的身边,神情肃穆、眼神坚定。

终于,幸存的三百多名战士集结完毕,在苏州河边站成了整齐的队伍,虽然衣衫褴褛、满面泥土和血迹,却如同国庆节上受阅的礼兵一样,站得整齐笔挺。

谢晋元团长亲自殿后,紧跟着战士们狂奔过桥,和他的家人流泪拥抱,和张柏亭参谋长紧紧地握手。

部队准备开拔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呼喊:“等等我,我也要跟你们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