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和平街五十一号 >

第137部分

和平街五十一号-第137部分

小说: 和平街五十一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叔啊!你是不是来了病?我说了半天,连有牛肉吃这样惊天动地的好消息,你也当作耳边风。你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第三章(。dushuhun。) ; ;午宴说梦(上) 23恨此生不如老病牛,没毛鸟幸有天照应4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0:19 本章(。dushuhun。)字数:2458

    他流着泪,双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费了好久,才挣扎着站起来。他虽在慢慢地挪步,却如同行尸走肉,不知走向何方,但他的思绪却如无数条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尽古今,穷八荒,汇集到他的脑海里。他想,屈子放逐江南,尚能行吟泽畔;怀石自沉汨罗,最终衍出龙舟竞渡。他被投入这湖洲野地,曾自诩与屈子同调。可他徒行泽畔,不能也不敢吟咏;即使自投清流,又有谁能或者谁敢垂怜?燕雀与鸿鹄,本来应判然分明,怎么能混淆泾渭?可是究竟是燕雀乌鹊,还是鸾鸟凤凰,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原想,即使自己是燕雀乌鹊,也应该追蹑鸾鸟凤凰,紧步屈子后尘,于其沉渊日遽赴清流。现在看起来多么可笑。今天,有三钻子的相助,他才撑持到这里;今后,三钻子严防着,还能爬到这里来吗?是时候了,再不行动,就没有机会了。
    他挣扎着且行且思,不觉已到了水边。放眼一望,蓝天与碧水一色。天际,如黛的山峦,起伏连绵,在如纱的雾霭中,若隐若现;湖面,波光粼粼,渔舟点点,水鸟上下:这简直是人间仙境,这是他多年来梦牵魂绕的的故乡。可老天从来不愿了却痴人愿,这无限美好的一切,即将与他永别了,永别了。他不禁鼻酸心楚,泪下千行……
    此时,他的脑海里浮起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哲学家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是的,真理初萌的时候,只是从浓黑的夜里奋力射出来的黎明的曙光。它虽然预示着黑暗将会结束,但是它暂时还不能驱散浓黑,它的微光连同为它呼号的人,都要暂时被浓黑吞噬。因此,那些为曙光催生、并助它驱走乌云、扫却黑暗、让它喷薄出万丈光焰的哲学家,当然是这浓黑嫉恨的不共戴天的仇敌,是它们要疯狂吞噬的异类。这样,发现真理、坚持真理、为宣传真理而忘我呼号的哲学家的悲惨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柏拉图劝国王改革政治被卖为奴隶,布鲁诺坚持地圆说被判火刑;商鞅变古制,富强秦国,自己却遭车裂,贾谊献芹策,巩固了皇权,却贬谪长沙。他洪鹢虽不是什么哲人,可也说了许多维护真理的话。未遭火刑车裂,也未沦为奴隶,仍可拄杖水边徐行,乃是不幸中的万幸,又何必怨天尤人呢?他不是什么哲人,也不是坚强的革命者,今天却要追蹑屈子,于沉渊日自沉,如若屈子有灵,定会横眉冷对,世人也会笑掉大牙。既然如此,又何必捱到端阳?
    他瞧着湖水,且行且思。一个人,生只有一次,死也只有一次,人人应该珍惜此生,好好把握此生。东坡先生曾说:“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可是他只能慨叹自己无能,不能把握自己的此生,成为终身憾事。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算正确地把握了此生?毛泽东给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应该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刘胡兰才十五岁就毅然就义,她不贪生,把一生完全彻底献给了人民。她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把握住了自己此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征程,也曾忘却营营,不用扬鞭,就能奋蹄腾骧。自己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应该说也正确地把握了生。他不怕死,可是对这死,究竟要怎么正确把握?效嵇康顾日影而索琴,弹奏古今绝唱《广陵散》?仿文天祥陷囹圄仍走笔,临刑前高唱《正气歌》?不能,绝对不能!因为他们是向整个黑暗世界宣战。而他面对的只是蓝天上的一片乌云,红日里的几点黑子。他不能因一片乌云,几点黑子障目,而不见太阳。效李煜屈膝蒙羞,终日以泪洗面,苟且偷生?仿勾贱屈心逆志,竟然忍辱尝粪,摇尾乞怜?不能,同样绝对不能!士可杀,不可侮!他也不能因图苟活,而让乌云黑子恣意横行!因此,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赴清流以殉志。
    行止定了,心中的狂涛也就平息了。他流着泪最后瞥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一眼,天仍然这样蓝,水仍然这样碧,太阳仍然这样灿烂,渔舟水鸟仍然这样活泼俏丽。他多么不忍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啊!他垂下头,循湖岸痛苦地寻找一湾洁净的水。他想,来到这世上时,周身干干净净,他离开这个世界,也要干干净净。
    这傍湖的水滩,原来是他祖父仿严陵滩而修造的。水底铺了一层厚厚的白沙。解放前,每年夏秋间,要用竹枝扎制的长柄扫把,将水底的淤泥扫去,又铺上层新沙。因而水底沙石,时时如雪似盐,沙底似浮水面。如今常年不扫,也不铺沙,水底早已只见淤泥了。他拖着拐杖,碎挪慢爬。额上颈项的青筋,条条凸出,流出的汗,如溪似河;头脑昏胀,眼冒金花,好似腾云驾雾,灵魂出窍。他几次晕倒,又几次醒来,强行抬起头来,拼着老命继续挪继续爬。又一次醒来了,他终于看见一片沙底浮起,多白的沙!多清的水啊!原来上面有条河的水直冲着这儿,将这片沙底洗得干干净净。像沉疴病人的回光返照,他突然来了精神,有了力气。居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用拐杖撬开湖岸边那搬走山石后留下的泥土。他急切地想找一块石头,可是撬来翻去,只有拳头、碗口大小的坚硬的土块,见不到一块石头。看来效屈子“怀石”沉江,已不可能。此时他脑子里忽然闪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格言。他想,石为精坚之材,与玉同类,应为怀德君子拥有。土是秽浊之物,藏垢纳污,小人怀之,理所当然。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他随即把上衣纳入裤内,紧系裤带。然后将一块块坚硬的泥土塞入怀里。他流着眼泪无限伤心地默念着:
    “永别了,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祖国!这无限美好的世界!永别了,永——别——了——”
    紧接着,扑通一声,像磐石猛烈地坠入湖中,平静的碧水里,激射出高高的水沫与浪花,向四周涌荡起层层环形的波浪……
    紧接着,汨汨汩汩,如盐似雪的白沙里,沸腾了,冒出一串串,一串串珠玉般的水泡……
    紧接着,环状水波渐远渐细,串串珠泡渐久渐消……只见那不远处漂浮着,漂浮着一根新削的——光滑的——柳木拐杖……
    顿时,丽日黯然失色,蓝天凝容哀思,碧水息浪吞声,万物蝉噤悲悯。寰宇间,犹如漫无边际的沙漠的午夜,一片——,—片——,一片死一般的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第三章(。dushuhun。) ; ;午宴说梦(上) 23恨此生不如老病牛,没毛鸟幸有天照应5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0:19 本章(。dushuhun。)字数:3073

    恩师自沉没多久,三钻子就赶来了。把恩师打捞上来后,他强行冲进那原先属于他的、后来作了生产队保管室的瓦屋里,撬了几块楼板,做了口薄板棺材,遵从恩师的遗愿,将恩师浅葬于滨湖的柳林里。据说下葬的那天,左右邻舍,十里八里的乡亲,曾受过恩师恩泽的人,不顾干部的阻扰,扶老携幼,都来为他送行。草屋前后,长堤上下,五柳林中,挤挤挨挨,到处都是人,哭声震动天地。这是洪家垸从来没有的、盛况空前的悲壮的出殡。此后,三钻子尽管遭遇某些人的白眼与讥讽,遭到立场坚定的干部的种种吹毛求疵的打击。骂他是右派的野种,地主的龟孙。可他十几年来,拄着从湖里捞上来的那根光滑的柳木拐杖,始终守候在恩师的坟前,没有须臾离开。皇天有眼,好人终究还有好报!
    “后来,姚令闻当上了红旗区的区长,他挖空心思,要毁尸灭迹,毁灭恩师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威望,他想出了一个狠毒的冠冕堂皇的馊主意。为了实现亩产双千斤,就要广辟肥源,掘出地下的死尸造化肥。他要生产队在露天下挖灶,埋下大铁锅,将挖出的一具具死尸放在锅里熬,捞出白骨之后,把锅里的尸水当上好的化肥。他大言不惭地叫嚣:
    “‘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高的产。’要敢想敢干,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干祖宗没有干过的事。熬死尸做肥料,变废为宝,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人民公社制度的辉煌胜利。谁要是反对,谁就是地、富、反、坏、右的走狗,我们就要砸碎谁的狗头!”
    已经被提拔为过虎岗中学校长的赖昌,才过半年,又坐直升飞机当上了洪家垸乡的乡长。他死心塌地贯彻姚令闻的指示,率先垂范,一鼓作气,回家从坟冢中挖熬了自己老娘的尸体,然后顺理成章(。dushuhun。),再大张旗鼓地挖别人家的坟茔,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夸奖。他在到洪家垸办点,更有创新,先挖新坟,后挖古墓。照他的说法,新坟的尸骨未腐烂,有机物质多,熬的肥料多,一个抵两个。有个社员前不久为生产大队运种谷,船到湖中遇上大风浪,船沉湖底人丧命。捞到尸首后,公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悼会上,姚区长流着眼泪致悼词,称他的死重于泰山,是当今的张思德。可掩埋还不到两个月,赖昌要挖出来熬“化肥”,让它变“废”为“宝”,英雄顷刻变“废物”。赖昌其貌不扬,也未熟读《孙子兵法》,但他对“避实击虚”的战术,心领神会。他认为,如今的“张思德”的家门无壮汉,他雷厉风行,弱妇幼子,怎么敢阻拦?牛皮拣软的钻,他即刻带领了几名一贯胆大包天、冲锋一往无前的革命闯将,一举刨开了“张思德”的新坟,尸体鼓目张嘴,完好无损,栩栩如生。闯将见此情状,个个闯胆尽消,闯劲尽丧。尽管赖昌喝三吆五,个个软若皮囊,惶恐退缩。于是赖昌只好光着癞痢头硬顶,鼓起十二分的勇气,大声吆喝着壮胆,猛力一耙头挖下去,用耙头齿牢牢拽住尸体,然后将耙头翻转来,将耙头把搁在肩上,拼着命扛着尸体向前走。死尸在耙头上忽悠忽悠地闪动,闯将们见了也胆颤心寒,弱妇幼子哭声震天,群众个个痛骂他是毫无人性的畜牲。老人们长吁短叹,说“‘张思德’生不逢时,两个月前还是‘宝贝’,怎么一眨眼就变成了‘废物’!”
    其实,姚令闻想出掘尸熬所谓“化肥”的绝招,其目的还是为了毁灭老师这座新坟。他认为留下这座新坟,人们谈起来,就指斥他的斑斑劣迹,把他钉在耻辱柱上。不过单掘开自己老师的坟墓,岂不是把自己的不若狗彘的弑父啖师面目,暴露在众人面前?为掩人耳目,必须绕个圈子从别处开刀。赖昌心领神会,因此才先掘了自己母亲的坟茔,再放手丧心病狂地掘老师的尸首。古代,伍子胥为报杀父杀兄族灭之仇,对楚平王掘墓鞭尸,已经是够残暴的了,可姚令闻为掩盖当年向特务机关告密、出卖长风同志的罪行,不惜将曾经精心培育过自己的恩师至于死地后,还要掘坟挖尸熬化肥,其凶残程度,更胜嗜血、撕肉、啃骨的豺狼千百倍。要是高傲的伍子胥泉下有知,他定会自叹弗如的。幸好,要掘洪鹢的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