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贵女种田记 >

第39部分

贵女种田记-第39部分

小说: 贵女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宝水。我怎么看着他们长得这么壮实;尤其是清凡。现在长得和铁塔一样;宝水啊;这水是能治病的光为这水;我魏家也不得不来桃村酿酒。只是小宁啊;用这水种植五谷;实在是太糟趟;心疼得很。”

    “清凌姐;不碍事;我们先种植一些;再留种用普通水种植;看看效果如何。”林小宁得意地偷笑道。

    桃村轰动了司通大人升官了;升成正六品安通大人;比苏大人的官还高两级这是清水县最大的官了;多少人一生都没见过这样级别的官大人;可现在这个六品安通大人与他们住在一个村;喝一样的水;吃一样的米;想都不敢想啊。

    林家栋升官的酒宴没请太多人;只请了郑老、方老与张婶三家;当然还有苏大人;加上村长;还有卢先生、卫先生以及一些村里相熟的人来吃一顿。毕竟面临着建房安置伤兵一事;这是公事;不可耽误$席是林家自家备的;付奶奶、付冠月、辛婆子;加上了郑、方两家的厨房婆子来相帮;足足忙了一天;才备好。酒是够喝的;苏大人赴宴时带了十坛那种清水县城最贵的;二十两银一坛的酒。

    魏清凌舀出二坛子新酒;虽然时间少酒味淡;却爽口无比;妇人尤其爱喝;连小香、小宝、狗儿、生儿还有二牛也喝了不少;大牛却嫌这酒味道淡;要喝汉子们喝的酒;这样才像个汉子;把大家逗得直乐。

    村长与林小宁监工;选了一块地;加建了一片房子;因为考虑都是单身汉;所以都是小屋;像现代的单身公寓那样;一房一厅加小前院。每六十户一联排;带一个公共大茅坑;共建了六排;中间有一口井;每排离得很近;比较密;便于他们平日时往来交流。

    现在桃村七百多人;有一半的壮劳力;两处窑厂也分出大量劳力出来建房;不过半月多;就全部建成雏形;当建筑工事完全结束;收拾干净后;礼部尚书之子与王刚带着三百多人到了清水县。

    王刚没酮;立刻就回桃村;留下礼部尚书之子与苏大人登记三百多名伤兵;稍后再送往桃村。

    王刚走前酒坊才建;如今回村时;闻到熟悉的酒坊气味;风尘一身地跳下马;冲到酒坊就大喊:“清凌清凌;魏家撤罪了;撤罪了。”

    魏清凌虽已提前知晓;但听到确实消息后;还是大哭出来;王刚劝慰着;魏清凌平息下来后就直接回屋休息了。

    王刚又去砖窑;老远的冲着魏清凡叫着:“清凡;魏家撤罪了;没事了。”

    魏清凡听到王刚那一嗓子;如同听到天籁;跑过来翻身上马;坐到王刚身后;道:“回家;我收拾下;明天就和我姐去接家人。”

    林小宁听到消息也急急的跑回家;王刚只来得及喝杯热茶;就开始起京城的事情。

    据王刚;胡大人这次遇害是死里逃生;伤势远没有信中的那般轻松。当时他正在胡大人府中;胡大人出门没多远就中毒镖;幸被身边的同僚及时送到最近的医馆;然后派人来胡府通知。他与胡夫人立即赶到医馆;当时胡大人虽已得大夫救治;但此毒太狠;一直晕迷不醒;面如金纸。大夫叹息的摇头不行了。胡夫人这时却汀哭泣突然要回府;不久又返回医馆;掏出一截参;大夫急急切片让胡大人含服;胡大人终于缓过劲;这时圣上派出的解毒高手前来;胡大人这才虎口脱险;无生命之虞。

    王刚的一席话得一众人等出了一身冷汗。

    王刚又:“这回魏家人撤罪没交方子;胡大人回京后就开始暗查献酸酒之事;把偷换神仙酒的奸人捉住♀奸人是京城一个酒坊的东家;但这奸人只承认他眼红魏家因神仙酒而得圣上恩宠;绝口不承认逼魏家交出酒方一事。之前魏家所人威胁让交出方子;不然京城的大官不会放过他们;这个大官是谁魏家到现在都不知道。奸人又从没威胁过魏家;他只是眼红魏家;出钱请了江湖中高手;偷换了魏家神仙酒。魏家被威胁之事也只能不了了之。魏家撤罪后会直接往回京谢恩;我带清凡与清凌去京城接他们即可。胡大人魏家之事;原因绝不是明面上这么简单;让魏家之后行事还是要诸多小心;过了这阵风头再。”

    歇了一口气;王刚又道:“还有那三百多人我与沈公子带回来了;应该稍后就到;都是受伤身残之人;小姐可有做好安排?还有晚上的吃食;也得安排了;太多人了;得做大锅饭。”

    林小宁道:“屋子已建好;被褥也都备好了;只是砖屋才建成;没晒两天;怕有潮气。”

    王刚道:“顾不了许多了;这些汉子虽然受伤;但在兵营里摸爬滚打多年;都是硬汉子;一路过来;伤势加重;吭都不吭;叫人佩服。”

    “那就着人在每间屋里烧一炉火吧;可驱驱潮气。”林小宁完;付冠月与付奶奶就出去安排了。

    付奶奶扯着喉咙把手上没活的妇人叫起到一起;贡献出家里过冬时的炉子;又叫上两个汉子;去两处窑厂拉一些干柴过来;在新屋里烧了起来£了叫几个妇人每间房子轮流走动看火。

    付冠月让丫鬟去铺子街买了肉食与米粮送来。一群妇人们则把林家的大锅搬出;做饭熬汤;林小宁让二个汉子把林家厨房的水抬了几桶舀来做汤。

    苏大人在晚饭前带着一帮伤兵来到了桃村;与礼部尚书之子像个两只翩翩青鹤立在其中;甚是引人注目。

    林家栋与村长苏大人、礼部尚书之子与伤兵们来到新屋前。

    屋前十几个大锅热呼呼的烧着;两锅肉汤咕嘟嘟地滚着鲜香;菜香、米饭也扑面而来。衣着整洁干净的妇人们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正在炊地忙碌着。

    伤兵们井然有序地入了砖房;建时考虑时间因素;没用木床;都是打的坑;这样冬天烧炕暖和。房子散发着砖泥的新鲜气味;又夹杂着烧干柴的温暖气味;炉里余火未烬。

    伤兵们摸着坑上的新被褥;都不吭声。

正文  第五十九章 这不是狗


    林家栋把礼部尚书之子沈公子安排在自己院里,付冠月作了细致的打理,新丝棉被,新床褥,又安排了一个丫鬟伺候着。

    晚饭时,林小宁突然觉得莫名无比的累,让人把饭送到房间,吃过便睡了。望仔火儿与大小白也跟着林小宁回屋,好像知道她累了,安静地呆在她的身边。

    苏大人、沈公子及林家栋相互寒暄着,入了席间,林老爷子叫来郑、方二个老头,故伎重演,倒出神仙参酒。

    这次席间坐的全是男人,女眷另开一席,苏大人看到参酒便道:“沈兄,你可知这是什么酒?”

    “什么酒?”

    “你看胡大人这次回京变化大不?”

    “大得很呢,人都长好看了,听我娘说胡大人年轻时就是个老头样,二十多年前中状元时,为何没做附马,就是长得不好看。后来榜眼做了附马,这也是我朝头一遭榜眼做附马。”

    苏大人笑着神秘地说:“沈兄你可知胡大人是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好的。”

    沈公子兴奋地问:“苏兄你是说胡大人是喝了这个酒?”

    苏大人点点头:“正是,沈兄,你知道这酒有多珍贵,酒是名扬天下的魏家神仙酒,里面泡着世间难寻的宝参,我不知道参的年头,但我老爷子喝过一小坛,老病根都除了,人见着年轻精神。沈兄,今天这三位老爷子拿这等宝物出来招待你。我也跟着沾了光啊,你可是贵人。”

    沈公子非常有礼地起身对三位老爷子道:“多谢三位老爷子如此盛情款待,我来之前胡大人就对我说,到了桃村后就会知道是风水宝地呢。现在我算明白了,桃村不仅是风水宝地,还有三位老爷子坐镇,真可谓人杰地灵。”一番漂亮的马屁拍得三个老爷子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乐呵呵地喝酒,劝酒。

    沈公子酒量比苏大人还差,三五杯下去就迷迷糊糊,看到闻着酒味跑来的大白道:“老爷子。你家的酒好喝,连狗都长得这么威风。这皮毛太漂亮了,比宁王的大黄还漂亮。”

    苏大人大舌头地笑道:“沈公子。这不是狗,这是银狼。”

    沈公子大悟:“这只狗叫银狼啊,真威风的名字。”

    林家栋看着这两个身份尊贵的公子如此醉态,有些尴尬,三个老头却是高兴得直笑。

    林小宁一觉醒来天已蒙蒙放光。起来洗漱,厨房里的婆子丫鬟们正在忙碌着准备早饭。看到林小宁晃到厨房,辛婆子问道:“二小姐,饿了是吧,我做了小米粥,给你端一碗吧。”

    林小宁一听小米粥。肚子咕咕叫起来,说:“好的啊,我就在厨房吃。”辛婆子乐呵呵地盛了一碗。林小宁坐到一边的桌上,就着酸菜吃了起来。

    辛婆子看林小宁吃得欢快,又从蒸笼里夹了二个包子过来,林小宁闻到肉馅香,称着热。吃得心满意足,打了个肉包子嗝。说道:“辛婆,你的小米粥与肉包子真香,吃得可舒服呢。”然后神清气爽地到后院去晨跑。

    后院林小宁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湖边,她喜欢围着小湖边跑一圈,然后在亭子里坐一会儿,再跑一圈,就顺着后院跑回自己的院子。

    林小宁跑到湖边,却看到湖中心亭子里坐着一个青白色的人影,应该是沈公子,于是便停住脚,往回跑了。

    沈公子坐在亭子里,昨夜酒醉已醒,头不痛,却倍感精神,早早起来,逛着逛着就到了湖中,便让丫鬟给泡了一壶香茶送来,在初冬的清晨,品着热香茶,看着水面,览着园内青翠依然,真个滋味美!

    看到林小宁一路跑来,到了湖边就又折身回了,忍不住微笑。胡大人来前对他道,这个丫头天纵之才,脑瓜子奇思妙想,无人能及。此番带着伤兵来桃村,也正可相看相看,昨日里倒也看到几眼,生得确是不错,只是有些邋遢,便失了兴趣,哪有大姑娘家这般衣着,就是林家的丫鬟穿得也比这个二小姐体面。只是这桃村风景如此之好,不禁想着多住上一阵子,看看这邋遢丫头如何用脑袋瓜子里的奇思妙想来安置这些个伤兵。

    林小宁换了一件紫色碎花的外套,去了伤兵的屋子。

    伤兵们正在吃早饭,是粥与馒头,配了酸菜,付奶奶带着一帮妇人忙得不可开交,孙氏娘亲也在里面。

    林小宁是真的头大,这帮伤兵,缺胳膊少腿的,能干些什么呢?便问付奶奶:“伤兵们打头的是哪个?”付奶奶指着一个长得很黑的拐腿的中年汉子道:“好像是他,应该是打头的,看伤兵们都叫他什么什么长的。”

    林小宁走到那黑汉子面前问:“你是他们的官儿对吧?”

    黑汉子道:“现在不是了,你是林家二小姐是吧,二小姐你就叫我张年吧。”

    林小宁看着黑汉子张年的表情,还有粗树枝做拐仗,撑拐仗的手又粗又糙,突然心中泛起酸楚。这些人,在兵营里摸爬滚打,生活环境艰苦不说,吃食难以下咽,生活餐风露宿。到头来,身体残缺,却无人奉养,都是年轻汉子,最老的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到头来却是这样下场辛酸。这是能落到自己这儿,还能好好安置,就算想不出什么活儿让他们做,也能养得了他们。可那些归家的伤兵们呢?他们拿着一次性的安置费就再也没有了将来的生活保障,如今这几个月米粮的价格已上涨了二文钱,这说明边境的战争一直没断过。

    林小宁心一下就软了,轻声道:“张年好汉,我们去你屋里聊聊行吗?”

    林小宁与张年聊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