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种田记-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影看着董宛儿,又想起了初次见到她时。在门口那样凄厉的哭叫声,西南的女子都这样泼辣吗?听说是这样。听说西南这边女子与男子一样抛头露面赚银子,还敢打相公。董娘子这么泼辣,怎么被休呢?
董宛儿继续叨叨:“以前城里的肉都是下面镇上运来卖的,现在城里也好,镇上也好,全是你们的兵,十几万人啊,全堆在这么点大的地方。肉呢,肉跑到哪去了,全到你们的肚子里去了,一个这么点大的城,装这么多人,就是存了一年的猪与鸡,也三两天就吃没了。”
“那就给些肉汤好了。”银影讪笑道。
“就是啊,狗能吃得比人好吗,有肉汤伴饭就是好的了,现在粮是有,但肉少啊,狗要嘴馋了,去山上叼二只野鸡回来就是。”
他们一直是去山上叼野物吃的,附近山上的野物估计都被他们还有那些兵给打光吃光了。银影暗道。
董宛儿把二碗肉汤伴饭放到地上:“过来吃吧,千里,如风,是吗,名字取得好听。”
千里如风闻到肉汤的香味便上前来,趴答趴答的吃着汤伴饭。董宛儿顺手摸了摸它们二个的背毛:“瞧这二条狗聪明着呢,也知道要吃好的啊,这个头,都快赶上小牛犊了。”
银影目瞪口呆地看着千里如风吃的肉汤伴饭:“这,这两个家伙竟然吃饭。”
董宛儿道:“狗当然要吃饭的,人都是要吃饭的,有什么奇怪的。”
董长清的身体恢复得不错,终于能下床走动了。
吃饭时,便是董长清与宁王几个一起同桌而食,大家客气了几天,现下也不再生份,礼数到了就行。
董宛儿不上桌吃的,她一直是备好饭菜在自己的屋里吃。
吃完饭,银影对正喝着茶几人说:“今天董娘子在厨房喂千里如风吃肉汤伴饭,千里如风吃得可香呢。”
正文 第171章 桃村丰收
吃完饭,银影对正喝着茶的几人说:“今天董娘子喂千里如风吃肉汤伴饭,千里如风吃得可香呢。”
宁王与镇国将军怔住了:“肉汤伴饭,他们吃饭?”
银影笑说:“是呢,真是出了奇了。董娘子还说,狗当然要吃饭,人都是要吃饭的。”
宁王与镇国将军大笑起来。
宁王道:“千里如风是馋坏了,后日我就带他们回桃村吃好吃的。等我回来再派人送长清与董娘子回京城。”
回桃村,六王爷为何说回桃村?董长清纳闷但没问,只说道:“狗当然是要吃饭的啊。”
宁王几人笑得更欢了,却哪个都不说千里如风不是狗。
银影又笑道:“董大人,你妹妹在西南呆了多久。她的性子看着可烈,倒是不像能吃亏的。”
“可是宛儿有什么地方冲撞了影大人?”董长清问。
“没有没有,”银影解释,“只是我觉得她那般性子,倒像土生土长的西南女子。”
董长清叹道:“宛儿命苦,她是家里最小的姑娘,家里面哪个不疼。我董家虽然不富贵,但子女们也是从小极重教养的。可是西南这儿民风便如此,女子性子极刚,更不讲究个礼数。她到这儿生活了十几年,也渐渐同化了。更不要说后来她的日子过得那么苦,比下人还不如。”
董长清说到此顿了顿,又道:“不怕大家笑话,我来西南后。说是做夫子养家。其实暗下还是她养着我。那贫民区。做夫子能收几个铜板,光租钱都不够。是我董家对不起她,给她寻了这门亲事,原为以对方家富,周数周全。唉,谁曾料想宛儿这些年的日子过下来,任是千金小姐也给变成农妇一般。可正是这样,所以宛儿在聪儿死后。还活得好好的,换作是其它女子,怕早就跟着去了。说起来,我还庆幸宛儿变成这般性子,才能让我能见到活生生的宛儿,能有朝一日把她带回去”
董长清伤感无比。
“长清不要难过,”宁王安抚着,“我也觉得令妹这样的性子很好。”
镇国将军道:“可不是,我也喜欢这种性子,如那小妮子一般。又烈又强。”
“小妮子?”董长清疑惑道。
银影笑了:“胡大人的知音丫头。”
董长清也笑了起来:“说起来还真有些像,只是宛儿三十了。啰嗦了些”
银影道:“三十了,真看不出来,原以为二十来岁呢。”
镇国将军笑道:“董娘子天生丽质,是看不出年数来,竟比银影还大,我原以为比银影小呢。”
宁王丢了个眼神给银影:“刚好比你大三岁呢。”
银影讪笑着不接话。
镇国将军又笑道:“长清啊,令妹这性子好,更是没忘从前教养的,每每见了我礼数都是足足的,一点不差分毫。我们行武之人,就喜欢那些性子刚直些的,不闹心,能说得上话。那小妮子,不就得了六王爷的欢心吗。”镇国将军调笑着。
“六王爷您与林丫头?”董长清糊涂了。
宁王大方笑道:“正是,所以后日才要去桃村帮丫头收租子。”
镇国将军与银影都大笑着。
董长清笑而感叹:“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
桃村的粮提前熟了,在林小宁还在回桃村的路上时,提前丰收了。
桃村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清水县附近的地主大半都来了,想要亲眼证实桃村的粮能亩产多少。
林老爷子与郑老还有方老都满面红光,身边二个小银狼团团打转,是小东西与千里如风的孩子,现在叫小南瓜。
宁丫头说过秋收要回来的,还说要带个孙女婿回来帮着收租子的却哪知道桃村的秋收提前了。林老爷子想着,美滋滋地笑道:“可惜魏老头还没回来,不然这种事,当是魏老头最开心了,这么漂亮的谷子,酿出的酒会是何等滋味啊。”
在众目睽睽之下,前任村长老马与林老爷子称算,亩产在八百到八百四十斤左右(用现代计量,看着舒服些。)
外来的地主们吃惊得合不拢嘴,桃村的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林家二小姐的师傅传下的药水真是神,太神了。
这时村民们才惊觉,那五谷神庙竟然还只是堪堪建了一个空庙,里面供台,五谷神的神像都还没影。
罪过,罪过,天大的罪过!
新任的三个村长与前任村长老马还有林、郑、方三个老爷子商量,如今天桃村的几个老头,已是长老级的人物,村长做事都愿意与这几个老头商议商议,况且是林家二小姐的师傅的庙。
大家便商定好收完粮后,就马上把五谷神庙修成。
但关于五谷神像是用泥塑还是铜铸,大家有些争论,原本大家都想用铜铸,不宜损坏。但民间用铜是有许多限制的,这样大的铜铸得报上朝堂。
商议了半天,最后郑老头道:“还是用泥好了,五谷神嘛,保的就是地里长出的庄稼,用泥最合适不过,由老头子我来塑神像,描个彩身就是。”
郑老话一出口,大家都赞同。开什么玩笑,郑老的手笔,那是天下珍宝。
随后大家又想着,这庙建好了,是不是还得找个人守庙才是,平日里打扫、看护什么的。
这一计算下来,发现庙还要扩建一下,再找个年岁大的孤身老汉子,给些铜板儿,让他守着庙
安雨到达桃村时,是遇刺的十四个时辰后,这时桃村正是在兴奋了几日后的甜美梦乡中。
他醒来后在客栈前后察看了一圈,就揣着望仔和一株用了一截的三七,马不停蹄地赶路。他的伤太重了,一颠就流着血,望仔只得不断用口水混着咬成粉的三七给他敷上。
望仔吱吱叫着,它在说:“我都把我的口水给你用了,可比什么药都管用,你不会死,不用拼命赶。”
但是安雨听不懂望仔的话。
这时桃村一片安静,月光像水一样洒在桃村的土地上。
安雨进了村后,虚弱的对望仔说道:“我知道你听得懂人话,去把安风带来,别惊动他人,尤其是小姐的家人。”
正文 第172章 林小宁的狠
安雨进了村后,虚弱的对望仔说道:“我知道你听得懂人话,去把安风带来,别惊动他人,尤其是小姐的家人。”
==
林小宁被劫的第六天。
刺客的路线是一直绕着人迹而行,所以行的很慢。在周少爷与荷花的力争下,每日晚上,必能停留在人口简单离村索居的农户或猎户家中,有时也会找个人迹稀少的庙宇休息一夜。
这些地方,通常是给些银子借宿,银子当然是周少爷出。
周少爷这几日只做着英雄救美的绮丽之梦,成日盯着周边的环境,成日里寻机会想要逃,并且要逃得漂亮,把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医仙小姐一起救了去,这样再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说不好更是一段佳话呢。
只可惜周少爷一直没寻到任何机会!
林小宁一直不愿意也不让周少爷节外生枝。她心里清楚安风他们一定会来的,有望仔在,她走到天涯海角望仔也能找着。
寻机会?笑话!这几个刺客哪个不是高手,天天跟在身边,能偷跑得掉才怪呢,不如老实呆着,省得刺客看出什么来,小命不保。这世脱贫才多久,福还没享够呢。安心等安风他们前来才是正理。
林小宁仔细想着这些天的路线,包括借宿的那些人家,她有一种感觉,第四天借宿的,在山脚下的那个猎户,不出意外应该是刺客的同伙,因为她发现了有喂养鸽子的玉米粒,当然玉米粒也可以说是拿来吃的,可她半夜还仿佛听到山上的林子中有鸽子的咕咕声。
林家就是猎户出身,猎户打来的每一只猎物都是换银两,那户人家。里外都看着清贫得很,哪会有那闲心养鸽子啊。
怪不得这些刺客联络起“上面的人”那般方便迅速,看来夏国是花了大量的精力来构建情报网啊。
林小宁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要如何把自己运到夏国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路线。
平静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这天中午时分,林小宁的亲戚来造访了,这一下子让她手足无措,一点准备也没有。
荷花红着脸结结巴巴吱吱唔唔吞吞吐吐与刺客交涉了半天也没表达清楚,刺客恶狠狠地威胁道,“少整些个什么妖娥子,看你这样子就不老实”
林小宁听着这话就在车里沉下了脸。这次亲戚来得凶猛,还有些隐痛。大约是因为被劫受惊,环境恶劣的原因。
福生与周少爷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也去与刺客交涉。
林小宁在车厢里听到荷花细小羞涩断断续续的声音,还有福生和周少爷讨好的话语,刺客们喝来喝去,看着这三人低头百般恳求,很是得意。
林小宁沉着脸下了车。裙子后面有几块红色的印迹,她心中也升着一小团红色的火焰。
她站在那个喝呼着的刺客面前道,“今天我们得去镇上,我要去买些事物,还有我得洗个热水澡,还要换身新衣”
刺客笑着看着林小宁。身边的其它刺客也下流而猥琐地笑着。
林小宁心中的火“趁趁”地烧得旺了。她想着安风怎么还没有来,都过去六天了。她又想着那个西南的男人,她出事。安风肯定会想法通知他的。他还说要来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