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29部分

育儿百科-第129部分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23。疝气 
经常有从婴儿期就有腹股沟疝气,但没有痊愈,而带到了幼儿园的孩子。多数情况是医生劝他们做手术,可是母亲担心孩子疼痛而不做,一直拖延到现在。其中也有的孩子到了3~4岁后,又发生了新的疝气。 
女孩子不明显,但在男孩子,肠管从腹股沟或再下方脱出到阴囊,使其肿胀得很大。 
由于过了婴儿期,很少发生嵌顿的情况,所以孩子的父母认为即使有疝气也无妨,而轻视医生的手术建议。疝气对孩子来说是件麻烦事,跑步时也受干扰。患阴囊疝气的孩子当众裸体时,会被别人取笑、嘲弄。如果是害羞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在这个年龄有疝气的孩子,最好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没有危险。疝气不可能自行消失,即使一时消失了,用力时又会脱出。用橡胶做的疝气带也不安全,并且这个年龄孩子的疝气用疝气带已不能治愈了。 
524。湿疹 
幼儿时期就有湿疹,上幼儿园时仍未完全治好的孩子并不少见。这个年龄段的湿疹不在头和脸部出现,而是肘部和膝部等屈曲处皮肤变得粗糙、坚硬、肥厚。上学前的健康检查时,被告知要治好湿疹,母亲便开始着急了。但从幼儿期开始出现的湿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特殊障碍的话,就不必急于进行新的治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前进行了多方治疗,才稳定在现在这种状态的。 
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外涂药也好,含焦油的涂擦剂也好,含抗组织胺的涂擦剂也罢,这些药都被用遍了。至于哪种与哪种组合用好?哪个时期使用无效?这些母亲是最了解的。如果患儿湿疹持续2~3年,那么,母亲也很清楚湿疹在什么季节出现或消退。 
湿疹也和食品有关。生鸡蛋便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与吃了什么或没有吃什么无关的、不明原因的湿疹也很多。想通过蔬菜疗法来治愈湿疹,这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一般在湿疹要变严重时,最好不要洗澡。冬天用被炉取暖、或屋子过于暖和会感到瘙痒。 
切忌搔抓。原本马上要好的湿疹又严重起来了,多数是孩子感到瘙痒而搔抓的结果。如果忘记了好好剪指甲,用指甲抓过的地方就会侵入细菌,引起化脓。虽说不搔抓是防止湿疹恶化的秘诀,但也不必将睡眠中的孩子的手绑住。残雪样的湿疹残留在肘关节内侧、膝关节后面,缠上绷带能防止搔抓,但腋下的湿疹却没有办法,这些情况母亲都十分清楚。母亲比初次给自己孩子看病的医生更了解患儿的情况。因此,即使现在重新让别的医生诊治,也不能指望很快治愈。 
如果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湿疹的确可以暂时性好转,但效果不能持久,湿疹还会复发。如果为了抑制复发而增大药量,那么服用1个月后,会因不良反应而出现满月脸。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除患有湿疹外,还有肺内积痰,被称作“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孩子,湿疹治好了,却引起了“哮喘”。所以残留某种程度的湿疹好像成了防止“哮喘”的安全阀。因此,即使肘、膝内侧残留一点湿疹,只要孩子不太在意,稍擦些含焦油的涂剂即可,不要奢望彻底根治。在与湿疹“和平共处”的过程中,湿疹会逐渐减轻。到小学高年级时,多数孩子可以好转。 
不要认为孩子明年就上学了,在此之前一定要治好湿疹。和湿疹的交往是长期的事情。母亲为使感到瘙痒的孩子不搔抓湿疹费尽心机,满怀希望尝试用药,却又大失所望。1小时处理30名患儿的医生,与患儿父母初次相见时,怎能理解父母的种种艰辛呢?倒不如相信时间老人。 
患有湿疹的孩子并不都患有哮喘。湿疹和哮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两者共存的情况多见而已。夏末时,湿疹突然变红,有浆液流出,并在皮肤外表形成痂皮。这多是游泳后发生的。这是在湿疹基础上添加了水疱疮,因此,要治疗水疱疮。 
525。夜游症 
有的孩子睡后1小时左右,突然坐起,是因为做了恶梦。当被询问是怎么回事时,孩子会叙述梦的一部分,不是被怪兽追赶,就是被刀砍,多半是电视中看过的场面。即使长期持续这种状态,也不要让孩子吃药,不看电视就会好的。 
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孩子在熟睡中突然起床,在屋子里来回走,大声喊叫,也有的凝视空中。问他怎么了,也不回话。如果把他摇醒,平静几分钟后又睡了,第2天早晨再问起昨晚发生的事,孩子已经不记得了。因为是在睡眠最沉的时候发生的事。这种情况被称为夜游症,是一种睡眠障碍,不是癫痫,也不是精神病。英国的精神科医生让孩子父母持续4~5天观察孩子发生夜游症的时间。如果大致确定了,就在那个时间前10分钟或15分钟叫醒孩子,过5分钟后再让他睡觉。这样持续1周可以治好夜游症。在吃药治疗前,请试试这个方法。 
可能是有什么令人不安的事情引发的不平静。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不安印象不是那么深刻,生活的欢乐必然会除去不安。 
如果是由于最近让孩子独自在别的房间睡觉而发生那种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孩子想和父母一起睡觉而致。孩子夜游时无意识地打开门是很危险的,所以还是和原来一样,让孩子同父母睡在同一房间为好。到了第2天早晨也不要说昨晚你睡迷糊了。如果是由不安原因引起的,这样一说会更增加孩子不安的。夜里要把门锁严,让孩子打不开,孩子周围的刀具和锐器也要收藏好,以防万一。笔者不赞成为了不出现夜游而让孩子吃药的做法,这样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得了病。最好是白天让孩子在户外充分运动,身体疲倦孩子便可安然睡觉了。睡觉前不要让他看成人的恐怖剧。 
扁桃体肥大或蛲虫并不是引起夜游症的原因。笔者并不反对驱除蛲虫,但绝不赞成做扁桃体肥大手术。 
526。咬合不正 
牙齿不能很好地相互咬合,有各种原因。牙齿的位置改变,牙齿排列的弓形狭窄、过尖、或上下牙齿排列前后不合等,还有的是因为颚骨的形状改变,不只是牙齿排列的问题。 
上下牙齿排列总是完全整齐对应地咬合是极个别的,多数人是上列牙齿的内侧与下列牙齿相接。只要不是从外表看,像嘴唇闭不上一样,上列牙齿突出,或兜齿,或是刷牙都很困难的齿列不齐的牙,就不必十分在意。即使一家人都有某种“咬合不正”,但如果都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而出色地工作、学习、生活着,那么“咬合不正”也并不影响人生。 
轻度咬合不正从外表看不出来,但矫正齿列的工具会使嘴看上去合不拢,而且安装矫正器以后,难以彻底地清洁口腔,因此很易产生龋齿。如果是能够摘下的矫正器,因孩子厌烦而不带,会成为母子不和的原因。通常面骨未长成的小孩,不必矫正,到中学时可能长正。如果被建议做齿列矫正,也要好好考虑一下咬合不正的程度,以及治疗的负担(包括经济方面的)。厚生省不把齿列矫正作为健
康保险的项目,大概是怀疑其必要性和效果吧。未见矫正40~50年后效果的调查结果,也是小儿科医生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原川。请做齿列矫正的医生也仔细考虑一下孩子的年龄及其生活,重新判断使川矫正器是否合适。 
突然高热参阅“435突然高热”。 
腹痛参阅“437孩子的腹痛”。 
盗汗参阅“438盗汗”。 
尿频参阅“439小便间隔时间变短了”。 
排尿痛参阅“440排尿时疼痛”。 
自慰参阅“442自慰”。 
口吃参阅“443口吃”。 
自体中毒参阅“444自体中毒症”。 
蛲虫参阅“448夜里肛门痒”。 
荨麻疹参阅“451荨麻疹”。 
经常发热参阅“479经常发热”。 
腹泻参阅“480腹泻”。 
儿童鼻衄参阅“482孩子的鼻血”。 
高热抽搐参阅“483抽搐”。 
趴着睡觉参阅“485趴着睡觉”。 
集体保育 
527。培养生气勃勃的孩子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总是生气勃勃,教师随叫随应,高高兴兴地参加同伴的游戏活动,这就是集体保育的出发点。关于集体保育的条件;请再阅读一下前面的相关内容。 
孩子一过5岁,他的自立性就更强了,作为社会一员,他会进一步融入到包括成人在内的人际关系中。他们虽然在智力上还不能理解成人的内心世界,但是却能够通过成人的表情语气来了解成人的情绪。早晨由于过于匆忙,老师没能修饰面部,孩子就会说:“老师,今天您没化妆吧。”如有心事放不下,孩子还会问“老师,您今天身体不舒服?”孩子们很会“察言观色”。所以,为让孩子生气勃勃,教师自己也要精神抖擞;为了让孩子觉得园内生活快乐,教师自己也要觉得上班很愉快。就像孩子需要宽阔的运动场和休息室一样,幼儿园或保育园的教师们也需要彼此关系的和睦、融洽。教师应该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就像孩子王的
支配使孩子痛苦一样,教师中的“头儿”的支配也会使教师心情不快,失去活力。 
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感觉自己生命力非常旺盛。为此教师不应过度疲劳。现在的保育园,由于母亲工作的原因,保育时间很长。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要求教师一直精神饱满地不停地工作,身体上是难以承受的。很多保育员病倒,就是这样超负荷工作的结果。为了维持现行的长时间保育,应该设法缩短保育员的工作时间,实行倒班制,以保证保育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要求保育员长时间照看孩子的母亲,也应该想一想,孩子的教师累倒了,孩子的教育怎么办?幼儿园或保育园,可有可无的事务过多。为了让教师专心教育孩子,应该另找他人负责事务性工作。如果不能马上做到这一点,也应该进行一下总体检查,看一看那些各种各样的记录,是否对孩子的保育的确有必要。把全体保育工作者召集起来,希望他们改正不必要的工作习惯时,双方的协商一定要在平等的气氛中进行。 
为了维护教育工作者尊严,教师的打扮不应比同龄的女性差。现在日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报酬过低,教师们受到的劣等待遇,多多少少地扼杀着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幼儿教育界,不应该只想着“少花钱多办事”。 
教育工作者彼此自由平等,教师在孩子面前才会活泼开朗。同样,如果教师不是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孩子,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失望情绪。往往是教师偏爱某个孩子,在教师自己察觉之前,孩子们就已经感觉到了。所以,教师不要“偏爱”而要“博爱”。 
52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自理能力方面,刚入园1年的孩子与两年前入园的同龄孩子相比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早入园的孩子,自己穿脱衣服;手脚脏了自己洗;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到柜子里;身边的琐事一般不用教师帮忙。刚入园的孩子,有的还不能独自去卫生间,还有的不提醒就不知道洗手。那些经常由别人给穿脱衣服的大家庭中的孩子,有的还不会系扣子。但是,这样的孩子经过1年的保育,也会跟上较早入园的孩子,逐步能生活自理。 
对于5~6岁的孩子,重要的不是让他们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而是要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互相帮助会使集体更加快乐”的道理。 
如果孩子从4岁开始值日,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