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

第47部分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第47部分

小说: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辩护。”
更多的观点以评论和论坛帖子的方式进行着, 一浪高过一浪的讨论再次将我置于爆炸性事件的中
心。
有人在猜测我是否真正地接触了微软的核心机 密,有人对我如此离开微软表示惋惜,也有人说李 开复即使加入了 Google 也无法适应中国混乱的互 联网生存规则,还有人在详细解释竞业禁止的种种
规定。
更多的人在试图解决诉讼背后的引申意义。“微 软的此次诉讼,与其说有法律上的意义,不如说只 是一种姿态:微软打算以法律手段来解决自己的前

途。而对于微软本身,其实这不是个好兆头。因为
一个发展良好的公司,有时候根本不必借助于这些 小动作。”
多数人看到了这场所谓争夺背后的意义,“李开 复的倒戈再次表明管理人才、挽留人才、抢夺人才 已经成为商战新的制高点。”
美国著名跨国 IT 咨 询 公 司 木 星 调 查 公 司 (Jupiter Research)的分析师乔·威尔考克斯(Joe Wilcox)表示,“‘李开复事件’已经超出了两家公司 对一位技术人才的争夺本身,这场争夺已经意味着 Pc 时代的巨人和互联网时代的巨人在为未来的霸 主地位进行争夺。”
就在这一天,我在 Google 得到的薪水被微软曝 光了。文中的观点认为,我是为了得到高薪而转投 Google 的,另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2004 年我曾 经获得超过 100 万美元的补偿,这些钱就是作为竞 业禁止的补偿。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在微软的申请 表格也被曝光,上面甚至还写着我的身份证号码。 这让我的个人隐私顷刻之间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完全是无稽之谈啊”我在 Google 的律师面
前面色发白,“2004 年获得的 l00 万美元完全就是 我的薪水和股票,这是我一年的总收入,与该协议 没有任何关系”此时此刻,我感觉到,这场旷世争论 已经开始脱离了它本身的方向。
互联网上不明真相的攻击、捏造和蓄意抹黑, 已经从这一刻开始了。网上接连出现了以诚信为主 题的人身攻击
几乎所有文章都是在没有弄清事实的前提下, 随意撰写出来的。这让我开始觉得万分委屈。
在成为被告的情况下,任何的公开言论都是不 适宜的,而且当时纷繁复杂的情况也并非三言两语 能够解释清楚。
那么什么是竞业禁止协议呢?在法律上,这类的 协议都是限制员工离职后在竞争对手的企业中所能

从事的工作的范围。微软的协议实质是设法阻止员
工在离职一年之内,到竞争对手那里从事同样的工 作。这类的协议并非在美国各州都合法,比如,在 微 软 总 部 所 在 地 的 华 盛 顿 州 是 合 法 的 , 但 是 在 Google 的总部加州并不合法。
但是,华盛顿州最高法院有一项判决曾清楚阐 明,即使有竞业禁止协议在先,一个公司也不能随 便阻止员工更换工作。这个案件的名称叫做 Perry V.Moran。该判决明确指出,公司不可用竞业禁止 协议来阻止其他公司使用某员工个人的独特品质来 与其竞争。公司对前雇员工作上所能设置的限制是 极为有限的。
那么回到我的案件当中,在微软美国,我从事 的 工 作 是 在 语 音 识 别 以 及 自 然 语 言 方 面 。 而 到 Google 工作,用不到以前从事的任何关于语音识别 或自然言语处理方面的知识。
而议论纷纷的搜索引擎方面的竞争则更是没有 任何直接的冲突。我在 MSN 时期,微软所做的搜索 引擎完全是外包业务,完全没有核心技术可言。即

使在今 天,也 没有一 家公 司可以 在搜索 技术 上与
Google 相提并论。在从事几个月外包工作以后,我 很快就被调离了那个 MSN 部门。
而最 后 我在 微软 的 工作 项 目中 ,有 一 个名 为 help system(帮助系统)的项目,当用户需要帮助的 时候会出现一个帮助框,当你打人一个需要帮助的
要求时(例如:“放大字体”或“压缩照片”),Office 就会把你请求帮助的具体要求与它能够帮助你的所 有内容作一个比较。这是一个在软件之内的查询功 能,与真正 Google 所做的互联网搜索绝对是两个不 同的技术和概念,因此,也绝不构成真正的竞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非技术人员很难弄懂的概 念,成了微软频频向法官提交的混淆视听的概念, 成了外界一时间无法搞清的真相。同时,也成为我
和 Google 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原因。
但我和 Google 坚信,真理掌握在我们手中,获 得工作的自由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知道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也是通往自由的 必经之路,我必须走下去。7 月底,我的两个姐姐

分别从台湾和美国东部飞到西雅图。我的家人开始
全力以赴地帮助我渡过难关。姐姐们每天都在打包 家里的东西,准备帮助我们搬到加州。而我一个人 则往返于加州和西雅图之间,为我自己的官司奔走
着。
在这个时期,我经常飞行。而一个可悲又可笑 的现象是,当我随便走进机场的书店想挑选一两本 杂志在飞机上阅读时,在杂志架上看到的几乎全部 是我的头像。在每一本商业杂志上,我几乎都是封
面人物这时候我总是赶忙离开。在航班机舱里,随 便翻开一本杂志,又是对我的报道。
在媒体轰轰烈烈的炒作下,2005 年 7 月 27 日, 华盛顿州法院在技术资料过于繁杂、法官一时无法 弄清大量事实的情况下,作出了暂时性判决:到 9 月 13 日之前,我不能到 Google 去上班。这个判决
将被 9 月 13 目的判决所取代
面对暂时不利的判决,面对轰轰烈烈的媒体争 论,面对咄咄逼人的起诉者,我终于体会到一种“四 面楚歌”的感受。那段日子,我的生命中没有阳光,

只有看不到尽头的黑暗。那段时光,所有的快乐都
被删除了,睁开眼睛,感觉到的只有悲伤和痛楚。
人生 中 最艰 难的 60 天
一个人如何面对挫折?一个人在最艰难的时候,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情商究竟如 何在最艰难的时候拯救他?一个人如何在巨大的压 力下进行情绪自控?
确实,诉讼是我经历的最痛苦的“当头棒喝”
而随后铺天盖地的虚假报道,也是我最无法承受的
一种委屈——被冤枉。
在那段时间里,随着事情的不断演变,各种不 实报道也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微软对我指控的“罪 名”也越来越多,它强大的新闻机器一经启动,就 从来不会自动停歇
后来在官司结束一年多以后,一名微软公关部 门离职的人给我描述了当时的真相:在那段时问里,

公司有一间专门的小屋子,里面挤满了策划撰写与
我相关新闻的员工。她就是具体执行者,主要是逼 迫这个团队找来各路写手和记者,向他们灌输微软 是受害者,李开复是不诚信的。当时在这个团队里, 有许多人曾经跟随过我到大学里演讲,和我并肩工 作过,也曾看到我为微软出面道歉,安抚客户,协 调与政府的关系。现在执行这种指令,对他们来说 非常痛苦。曾经有一个女孩觉得完成那样的工作违 背了自己的价值观,在听到指令后哭着跑出了办公
室。
当时,微软的声音主要有:我曾经负责过搜索 业务部门,因此掌握微软的搜索机密,还常在搜索 方面指导比尔·盖茨,甚至声称最近 l2 个月就和他
开过 3~5 次一对一的搜索技术探讨会议。另外,微 软声称因为我曾经在微软中国工作过,并且蓄意将 我的职责夸大为负责后来微软中国的全面业务、政 府关系和研发集团,所以掌握了微软中国的机密。 甚至提出由于我在微软中国进行过招聘,所以连在 Google 的招聘工作我也不能做。
另外,微软还在媒体上大肆渲染一件事,那就
是他们在我休假之前问我是否打算回来,我说的是 “Yes”但我最终离职了。微软自称内部有规定, 员工休长假的时候,一定要承诺自己会回来工作。 可是为什么我在微软的七年中从未听说过这个规定? 是为了栽赃我刚刚制定的吗?
显然,这些指控都是莫须有
对于我有关搜索技术的指控,更是丝毫没有根
据。
我离职以后,一位搜索部门的员工发出了这样 的电子邮件,“李开复根本和我们的技术无关,但是 我们要把他卷进来,这样诉讼才有戏。到时候他就 知道,他被栽赃了。”而这封内部邮件后来被提交成 为法律上的证据。
对于微软说我“和盖茨讨论搜索引擎并且多次 开会”的指控,真的是子虚乌有。事实上,自从我 寄出一封邮件表示我对微软搜索完全失望以后,我 再也没有参与过任何有关搜索的讨论。盖茨的会议 记录里也证实 2004 年以后,我和他从来没有开过一

次会议谈搜索。
微软甚至指责我掌握微软的招聘机密。但是后 来,当我的律师问起“李开复到底掌握什么招聘机 密”时,微软的“专家”资深副总裁也只能说出: “Hire Peoplesome experienced,some less experienced(雇用一些有经验的人,雇用一些没有
经验的人),Hire tens,hundreds,or thousands of people(雇用数十个、数百个、数千个人),Hire them from universities(可以雇用大学毕 业生),Hire themfrom within Microsoft(在微软内部进行招聘), Hire them based on referrals(在推荐的基础上进
行招聘).”
招聘了几百个人就成了机密了?太匪夷所思了 吧因此,当微软指控我知道招聘的机密时,我绞尽 脑汁也想不出,我究竟知道哪些机密。
刚开始的几天,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 是打开电脑,然后看着负面新闻充斥着屏幕。当满 心的委屈倾诉无门时,我变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的体重迅速下降,面容十分

憔悴。
我不敢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我不希望年事已 高的她还为儿子操心。但就算家里人都瞒着她,也 不可能瞒得住。台湾电视也在天天炒作这件抢眼的 大新闻,母亲打开电视后,总是能看见儿子的照片 和影子满天飞。
有一天,妈妈终于按捺不住了,从台湾打电话 给我。对于官司,她一句都没有提,只是简单地对 我说,“儿子,妈妈相信你,要按时吃饭,保重身体 啊”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电话这一边,我 已经无法抑制地泪流满面。
在面对质疑和困难时,唯有家人的支持能成为 我迎接挑战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
我终于意识到,失去勇气就意味着丧失了面对 挑战的机会,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我悔恨终生。 我今生的座右铭就是:“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 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内心的声音开始告诉我, “不能这样,我要振作起来”

某一天早上醒来之后,我作出了决定,我不能
浪费一秒钟在我不能改变的事情上。我要专注在我 可以改变的事情上,为打赢官司而全力以赴。
于是,从那一天开始,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 矩。把订阅的报纸停掉,不再上网看有关诉讼的任 何新闻。因为这些都是我“不能改变的事情”,需要 用胸怀接受,在这些新闻上浪费时间,除了给我增 加痛苦以外,什么正面作用也没有。
我静下心来,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