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种危机-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想着,她又忍不住暗骂自己寡廉鲜耻,难道八年前的羞辱,还不足以让她离罗慕桐远一些?难道八年来的心痛,还不足以将她从那个魔咒中超脱出来?罗慕桐,难道全世界的人都该买他的帐么?
柴扉抬起头,看见路雪伦站在她的隔断间旁,盈盈孑立地问:“今天下班你有空么?我跟你对一下Alan Miller来‘托卡’发布会的行程,我好给他做本地IT支持说明书。”
柴扉知道是借口,路雪伦根本不用来问她的,Alan Miller的整个访华行程,现在只有他的助理知道,她所知道的,只是和“托卡”发布会相关的那几个小时。
不过柴扉就是那么善解人意,她立刻猜到路雪伦真正的用意,无非就是和罗慕桐有关。看来不能再回避,毕竟路雪伦这是第二次邀约了,就算她本人再心力交瘁,也不能两次拒绝一个易碎的人。
“好吧,下班咱们到楼下‘俏江南’坐坐。”柴扉故作爽快地答应了。看着路雪伦松弛下来的笑容,柴扉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真有人会没心没肺到自己这个地步?老公号称出差,已经很多天没有消息了,自己却还坐在这里,上班埋头工作,下班替别人答疑解惑,难道为了她自己所谓的“做人的原则和口碑”,就需要硬挺着表演坚强和临危不乱么?
何抑扬之于柴扉,又何尝不是当年倾心邂逅的男主角呢?柴扉想着,眼睛有点湿润,他们爱情故事的开场也曾是浪漫蚀骨的啊!
第N种危机 第40节
那是十年前,柴扉和何抑扬相识于一场在南京举办的展览会。
柴扉刚刚毕业没多久,混进了一家润滑油公司,是市场部的新人,跑前跑后地替公司布置展台、登记访客、散发调查问卷及派发礼品。
何抑扬当时在一家生产汽车轮胎的公司当销售,已经出道三年了,从展会开始,就坐在公司展台里,等着客人上门。
大家都跟汽车沾边,被安排在同一个展馆。两家的展台面对面,何抑扬坐着就正好可以欣赏忙忙碌碌的柴扉。他一眼就喜欢上这小姑娘乌溜溜的大眼睛、小鹿般跳跃的胸和细而有力度的小蛮腰,于是决定和她搭讪。
柴扉当然也注意到了何抑扬,没有一个帅哥能逃过她的眼睛。两个人用眉目来来往往地相互*了两天,上天就安排了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
那年头,人们来看展览会多半是来拿礼品的,在展会上,展商除了比试音响喇叭火爆劲舞,就是散发各式各样的小礼品争着敛人气。每有商家拿出一样小礼品,哪怕是最廉价的圆珠笔或最薄的纸袋子,都会有一堆人下意识地拥过去,奋力拼抢,拿到的沾沾自喜,拿不到的垂头丧气,甚至还有人因此破口大骂乃至大打出手。其实回到家里,这些东西都派不了多大的用场,圆珠笔用了两下扔在那里,纸袋子放久了最后拿来装垃圾。但是下回看见发礼品,有人还是忍不住要去争抢。
多年后柴扉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人,才意识到发小礼品的手段对扩大品牌知名度没有任何帮助。凡是来争抢的人,通常都不是潜在客户,甚至连目标群体都算不上,这些人拿了再多的礼品,也记不住公司的品牌,不过是现场制造些虚假繁荣,对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但那时柴扉刚出校门,不懂这些理论,只知道按照公司资深人士的安排,机械地到点发礼品。没两天,就惹了大麻烦。
那是展会第三天的下午,柴扉公司的小礼品发完了。该发礼品的时间,柴扉公司的展台边排起了长队,礼品却没有了。
碰巧公司那些资深市场人士都不知哪里乘凉去了,柴扉在排队众人的哄抬下,只好从库房里把留给潜在客户的礼品 — 漂亮精致的鼠标垫拿了出来,然后让观众填好调查问卷,合格者再来换取鼠标垫。
柴扉那时毕竟没有经验,显然低估了南京人民的热情。她还没来得及数问卷的数量,就被排队的一抢而空。交回来的问卷超过了库存的鼠标垫数量,后交卷的人却没有礼品领!
南京观众愤怒了,这不是骗人吗?外国资本家欺骗本分的中国民众?还了得!柴扉顷刻被团团围在中间,有人趁机掀翻了展桌,施行了打砸抢,吓得柴扉花容失色。
何抑扬就是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他推开众人,挡在柴扉前面,衣服也被扯烂了,脸上被吐了许多口水,鞋子更是被踩得歪七扭八,柴扉紧紧地贴在他的身后,才得以保全。
当晚,柴扉满怀歉疚地请何抑扬到自己酒店房间去补缀衣服,清洗被众人弄脏的地方。结果就是,两人早就按捺不住相互撩拨了几天的心火,柴扉直接做了何抑扬的“贴身衣服”,而何抑扬也毫不客气地“清洗”了柴扉,连续三次!
每当想起此事,柴扉和何抑扬都会春心荡漾,忍不住想要再次重温那晚的疯狂。柴扉不解,刚刚过了十年,连这样重彩的故事也能褪尽了铅华,世上若没有永远,她还该相信什么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N种危机 第41节
何抑扬就是不想给柴扉打电话,不为什么,就是不想打。
他说不清为什么最近老是有股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反正自那晚看见柴扉被一个男人架回来,他就陷入了矛盾的纠结,一会儿想:原来被老婆耍了,她早就有外心,就等着拿我的短好做了断呢;一会儿又想:也许是她发现了我的事,故意报复?一会儿劝自己放宽心,老婆不是那样的人;一会儿又疑神疑鬼地觉得自己被人戴了绿帽子,不管哪一种想法,都把何抑扬折磨得够呛。
出差回来后,他一直住在悠悠那里,不想回家,觉得最好抻着,等柴扉最后抻不下去来摊牌,还省得解释了。
男人从上大学开始就离家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结婚生子,才能再次找到家的感觉。何抑扬是结婚了,但不是还没有小孩吗?
没有小孩的男人通常认为自己还是小孩,就得有女人惯着顺着,女人要是顺得不耐烦了,他就得找另一个女人来继续惯着顺着。
现在的何抑扬就被悠悠惯得顺得有点不像话。
才起床,就闻见煎鸡蛋的香味,去到洗手间,就有挤好的牙膏摆放好的牙具。出门的时候,鞋和电脑包都摆好在门口脚凳上;回来的时候,就有一张年轻鲜艳的脸欢快地相迎,桌子上是精制的菜肴,是个男人都会想要这样的生活,鬼才喜欢去看一张“机器”的脸呢。
高薪又怎样,能言善辩又怎样,曾经床上功夫了得又怎样?男人需要的是有人仰视的生活,不是被忽视或被限制的平淡生活。
最得意的就是,他每说一句话,悠悠都想不出来怎么辩驳,屁颠屁颠地就当圣旨去执行了。
要是柴扉,他说得过她么?要是在电话里说两句英语,悠悠那崇拜的眼神直接就能把他送上青云。换成柴扉,她还不得挑他的语病?再来一句:你们销售出身的英文基础就是不灵,中文用词也不严谨,就会满嘴跑火车。
那么喜欢拿事业当回事儿,又那么喜欢和男人一争高下的女人,就让她们自己吃自己的得了,爷不伺候了。一想起柴扉许多天都没有电话追来,何抑扬就更铁了心地住了下去。
冷静的时候,何抑扬也想过自己的初衷并不是要和柴扉闹成这样的,甚至还有点无耻地想,要不是柴扉一直没表现出来有多在乎他,也许他就不会玩这么大,以至于现在骑虎难下。这个柴扉,她就不能稍微示下弱?非要把自己搞成大龄弃妇才高兴?三十多岁的女人了,也不想想还有没有资本重新开始!
别看何抑扬在生活上心智不全,在工作上可是出名的狠角色。打单子从来不手软,有些大项目,只要中标单位不是思考网络,何抑扬都能不惜把项目折腾得连续废标,把N个不合作的项目负责人折腾“双规”,最终让思考网络一举中的。
这样的狠角色,若是认真和柴扉斗,她怎么是对手呢?不过幸好,何抑扬遇到生活,心智就变得普通了,尤其是面对柴扉,心智几乎降到了十岁,他只能被动地等着柴扉首先发难。
但是悠悠决不肯善罢甘休,认为这事关自己下半生的幸福,每晚除了在床上使出千娇百媚来牵制何抑扬,心里也在盘算着怎么尽快把柴扉逼出局。她总是反复强调自己跟何抑扬的时候才19岁,从四川老家出来坐台刚刚第3天,还没有跟客人出过台,第一次就给了何抑扬。
她老是不停地追问何抑扬,柴扉是不是把第一次给了他,她认为男人都是在乎这个的。
何抑扬只记得柴扉跟了他十年,那时候她应该是二十二岁,自己也就二十五,大家年少轻狂,就记得历史最高纪录是一夜五次了,完全没去考究什么第一次的问题,而且好像他们第一晚碰撞,就创造了连续三次的纪录,人完全HIGH掉了,一门心思就想扣下这个小妖精当全日制老婆,哪儿想过这么老套的问题!
何抑扬不回答,他认为这跟悠悠没关系。家事就是家事,他和悠悠还没到那个层面!
第N种危机 第42节
离“托卡”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康臣的感觉越来越不好,虽然市场部下属各个部门都竭尽全力,各显身手,形势却并不乐观。何况他统管着大中华区,要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之间飞来飞去,头绪难免繁杂,康臣强迫自己必须要理清一个思路,把有限的时间做个合理调配。
康臣把手里的三个辖区做了一个重点排序,不用说,中国大陆是全球乃至亚太的重点,分配60%的时间;再次就是台湾,那里也是IT业的集散地,OEM/ODM的比重也很大,分配30%的时间;香港近些年业务量萎缩,重心向大陆转移,有10%的时间关注它就好了。
MSG公司是少有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康臣主管的市场部下设五个分部门:广告部、品牌推广部、渠道市场部、市场拓展部和市场策略部。
其中只有品牌推广部和渠道市场部是康臣最看重的,大中华区的市场业绩主要就出在这两个部门。
渠道市场部是专门配合销售的市场部门,负责和OEM、经销商打交道,冲到渠道的店面里,把MSG公司的各式宣传品——吊旗、海报、挂幅、易拉宝、打上Logo的气球,布置得到处都是,还砸钱给渠道一起搞展会搞促销,活动期间的所有MSG平台产品的销量数字,就是展示市场部业绩的最好证明。
品推部玩的就是亮点了,该部门职能最为庞杂,有品牌推广、品牌监管、市场调研、区域市场和互联网推广五大职能,其中,以品牌推广最受康臣的青睐,品推经理们在媒体上为MSG树碑立传、根据产品来策划和执行后续的市场推广活动,而且是全盘本地化,项目结案报告配上漂亮的现场照片、厚厚的新闻剪报,还有推广期间相关的销售数字,甚至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都是康臣需要的本地化亮点,值得他投入最大的关注。
思路理清,康臣永远选择把最多的关注留给中国区,留给品牌推广部。
这真是有史以来下得最别扭的一盘棋!
尽管理清了思路,康臣也还是不能放心,虽然品推部有本事让绝大多数媒体把召回“波尔多”的新闻放在不显眼的版位,发成“小豆腐块” ,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正是“托卡”未来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 “托卡”很难创造辉煌,最后难免落得和“波尔多”一个下场。市场部很可能费了半天劲,打造出一个热闹登场却最后销声匿迹的产品,而总部,也会忘记是他们给“托卡”定的高调子,反过来说中国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