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马云: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出书版)-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在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的同学中,还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同事中,都有许多条件好、专业好的人。但回头看,有一些人变得越来越平庸,有一些人变得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还有一些人进了监狱,但很少有人仍然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每天为之努力。一样的学校、一样的工作单位、一样的专业能力,为什么人生的状态如此迥异?其根子上的不同,是每个人使命感的强弱和价值观的差异。这两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时时事事决定着人的选择和判断,而这些选择和判断与人生百态发生着极强的关联性。所以,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不是技能、专业、能力、情商,而是人生的使命感和价值观,而企业同理。
第三点,先付出再得到,或者先付出不想回报。这一点其实是马云的好朋友李连杰告诉我的。我在优米网做了一个关于李连杰人生传记性的五个小时的访谈,谈完后我们意犹未尽,又说到了马云。他说马云是他见过的人中,真正能做到先付出后得到的人,其他人都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而马云就是这么做的。李连杰说到这一点时很随意,但我完全记住了,连同他说这段话的表情。其实想想我们周围有太多精于算计的人、情商高的人、爱财如命的人,但最后所得到的财富并不多,人生的结局也未必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先付出再得到这一点做了区分。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他的朋友将遍布各个角落,如果他能说服团队做到这一点,他的团队将是一个不讨价还价、先做再说的团队。
没有使命感,人生会找不到奋斗的意义;没有价值观,奋斗的方式会扭曲。这二者缺一不可,可这两点在社会上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我们看到,人们可以为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努力,但对于寻找人生的意义这件事情则可能不那么较劲。而这,正是优秀的人和优秀的公司,与普通的人和普通的公司之间最大分野!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听了这三点会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其实,这种回应的态度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平凡和平庸的。如果有谁相信这三点,并且身体力行,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跃出水平线,进入优秀者行列。
2014年9月份,马云和他的团队会登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那个舞台,那一刻的马云会想什么呢?那些他受过的难以言说的委屈,那些不期而至的苦难,那些被骂成骗子的尴尬,那些被人打击的伤痛,那些阿里巴巴发展史上生死节点的心悸,那些类似于《东方时空》中拍摄到的被人呵斥、被人拒绝的场景,会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哪怕一秒钟吗?把阿里巴巴做成102年企业的梦想在那一刻还是橙色的吗?那些今天不知在何处的阿里巴巴前员工,马云能在这个时候能想起多少呢?在纽交所的马云还会想起他第一次来纽约,因为穷住在一个四面无窗的房间里的情景吗?因为第一次的体验,纽约成为他不喜欢的城市,而今天的纽约却成了他22年奋斗成果的检阅台,他对纽约的印象是否会有些许改变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很清楚,那个时刻他一定穿着皮鞋,而离开后,但凡有可能,他还会很快换上布鞋。
穿布鞋的马云,是一个可随时打太极的马云,是一个完全不再管身高是多少的人,是一个随性的、还原了本真的马云,是一个脚踏实地、不易随风飘起的马云,是一个不被神化和传奇化的马云。
在这个越来越多的人穿皮鞋的时代,马云喜欢穿布鞋。
当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敲响钟声的那一刻,我庆幸自已认识并熟悉马云,庆幸我的人生受到了他创业的影响,庆幸有机会了解了我们这个时代,发生在我眼前的真实的传奇。纽交所的钟声会和我遥远的祝福一起,祝福那个穿布鞋的马云!祝福阿里巴巴团队!更祝福102年!
喧嚣中上市
阿里巴巴集团上市进程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同香港证券交易所就合伙人制度的隔空辩论、宣布到美国上市之后关于它选择美国上市的利弊分析、提交招股书之后对它的研究、缄默期期间媒体对它的各种深挖。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包括阿里巴巴的27个合伙人、马云是否会成为首富、阿里巴巴的收购战略、马云的私人飞机、上市可能会造就8000个千万富翁……
一些媒体的报道甚至迫使阿里巴巴打破缄默期的静默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其中一篇报道是《纽约时报》关于阿里巴巴投资者的文章。这篇名为《阿里巴巴上市背后的“红二代”赢家》的报道,指向的是阿里巴巴的三个投资机构股东——博裕资本、中信资本和国开金融。阿里巴巴被迫通过微博回复说,这些信息在2012年9月融资时都已公布过,而且三家机构的投资价格同其他投资人都是相同的:“我们曾多次表述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感恩与敬畏。我们在此也再度申明公司的立场:我们唯一的背景只有市场。对于外界强加于公司的各种‘背景’,我们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需要!”
在阿里巴巴发布的另外一则公开回复中,它称自己“正在遭遇有组织的舆论敲诈”,公开抱怨说,有机构要求公司出30万美元来买断一份针对阿里巴巴的研究报告。
这一切都让人想起2004年8月19日谷歌上市之前的情景。
美国作家理查德·勃兰特说:“这已经成为记忆中最受嘲弄的募股行为……上市之前数月,媒体对谷歌公司报道的转变之大是我从未见过的。”
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则说:“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前的4个月里,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最糟糕的新闻报道。”
谷歌遭遇的指责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 违反缄默期不得发布信息的规定。原因是,在启动上市之前的几个月,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接受了《花花公子》杂志的采访。证券交易委员会就他们是否违反了上市前的缄默期展开了一项调查。最后,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同意:“为确保对其股票感兴趣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同样的信息,将《花花公子》的采访纳入招股说明书送给潜在的投资者。”
2。 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不够充分。理查德·勃兰特说:“他们对谈论为这个世界所做的伟大事情更感兴趣,而不是解释公司的财务前景。他们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财务报告中包含有题为‘不作恶’和‘让世界更美好’的章节,这让他们看起来比较业余。”
3。 谷歌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一些职业投资人在媒体上说,相比谷歌,雅虎是更好的投资项目。谷歌的收入来源依靠单一的广告,而雅虎的收入来源要广泛得多。
4。 谷歌的两级股票体制属于不良的公司治理——对于重大问题,AB股的设置,使得普通股东们每股可获得1票表决权,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和埃里克·施密特则可获得10票表决权。它可能会使公司管理层漠视甚至侵害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虽然在招股说明书中谷歌解释了他们这么做,是想要“保护谷歌的创新能力,并保持其最独特性质的公司架构”。
当然,到今天没有人会再重复这些批评。今天谷歌已经是一家市值逼近4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也被公认为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阿里巴巴的上市遭遇了类似的指责:从信息披露、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到公司治理。我们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见识了这一点。
接下来,它需要用自己的表现来证明这个判断:它同样会是最为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附录 马云演讲:与年轻人面对面
我最早是在前年的一次会议上,后来是连续不断地听见这个社会对80后、90后的担忧、抱怨、埋怨,觉得他们没有希望,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阿里巴巴的人、淘宝的人、支付宝的人、腾讯的人、百度的人都是80后,是他们建设起来这些公司的。我坚信不疑地认为,我们80后要比70后、60后、50后的人更加成熟、更加成长、更有希望。
最早我爷爷那一代是通过报纸来了解世界的;我父亲那一代相信耳听为实,他们通过收音机来了解世界;我这一代,我们相信眼见为实,我们通过电视机来了解这个世界;而你们这一代,和你们后面的几代,是通过互联网。你们告诉我们:“我们不希望听见别人告诉我们,我们想参与。”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我爷爷认为我父亲不如他,我父亲一直认为我不如他,但是我们一代胜过了一代。
80后,90后,我觉得是我们的产品,我们没有理由、权利和责任去批判我们的产品,我们唯一有的权利和责任是完善我们的产品。所有的社会都在埋怨,都在抱怨,都说没有机会,都说政府不行,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今天,大家去看一下社会,你承认不承认,真正拿数据来看,今天的官员比十年以前更加廉政、更加能干。今天的企业家比十年前更能干、更能承担责任。今天的大学老师比十年前更加勤奋、更加具备专业知识。今天的医院也比十年前更好。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抓出来都是贪官,企业家抓出来是像黄光裕这样的,发现的教授是剽窃的,我们发现的医院是不负责任的。但是社会在进步,我们永远要积极乐观地看待未来。在我这一代,我20岁、30岁的时候我也抱怨过,我父亲为什么没有地位,为什么不是局长;我舅舅为什么不是银行里的;我为什么去应聘了30几份工作,没有一个录取我的。
我也抱怨过,但是停在原地抱怨有什么用?我后来变成我那个时代没有抱怨的人。我相信那个时代,在我20岁的时候、在我30岁的时候,那个时代不是我的。我相信40岁以后这个时代是我们的,为了40岁这个时代,我从20岁开始,积极地寻找社会进步的东西,寻找未来,完善自己,而不是埋怨别人,找借口谁都不缺。
我感谢大家今天晚上来交流,因为你们来,意味着每个人都关心未来。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很正常。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30岁的时候也不知道,我创业做阿里巴巴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梦想,只是个理想。到今天为止,我越来越清楚我要干吗,所以,我想不知道没关系,但是要心存理想,说我会找到的。我们不断地在思考这些问题,大家说社会到底怎么了,看到的全是坏的。但是我相信在座的以及今天在网上的人,加入看到社会积极的正面的一面,你看到的永远是乐观的一面,去改变自己的一面,你才会成功。我前面10年,我唯一没有放弃的是对未来的理想,对别人的关注,但我放弃了自己很多的习惯,人就是这样,内和外。
所以,包括刚才问的所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都没有解答,这个答案一定是你的人生去证明它,你觉得对的就去做。创业永远挑选最容易做、最乐意做的事情。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你喜欢它,你喜欢这个工作,你喜欢做这件事情,那是最大的激情,最大的动力所在。如果你为了挣钱,永远有比你想的更挣钱的东西。你选择是因为你喜欢,你喜欢就不要抱怨。我们可以批判这个世界,但是我讨厌那几种,中国社会不能再这样、那样。你们一定会替我们找到未来。今天中国的问题,所有的问题,60年以前中国有过,50年以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