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是薛蟠 完BL-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之如饴,亦乐在其中。在这里,他有温暖的家,关心爱护他的亲人,有他想要一辈子守护的人,而知道结局的他,怎能不多做准备,让小小的西伯利亚蝴蝶煽动翅膀。
而薛父薛母亦是高兴薛蟠的变化,刚开始可能是心血来潮,但这么久薛蟠一直都坚持下来,努力地学习,怎能不欣慰呢。
薛父甚至决定提早几年要教薛蟠接触一些生意和家族上的事情。薛父决定要好好培养薛蟠,他从没有这么肯定过,薛家,他这一房将在薛蟠手里发扬光大,这如何不让他激动。
薛家自紫薇舍人开始,凭着祖上的微末功绩,一直荣养到现在,皇商亦是八房平分,但是他不是那些目光短浅之徒,他看到了薛家的危机,也看到了现时。
士农工商,商排末位,就算薛家是皇商,也脱不了这商字。 而随着八房人才的凋零,薛家将面临何等的窘境,他们不可能拖着这荫蔽过上世代,凡是总是有个头的,而薛老爷却隐约看到了头了。俗语说盛极必衰,薛家现在的风光,是否也预示着末日呢,他不得而知,但凡是都做了最坏的打算,才是存活之道。
可是这些也只有他在心里想想而已,又与何人说呢。薛家虽是人丁兴旺,但能担大任的却寥寥无几,而各房之间虽同气连枝,但也是各有心思。况这日子过的好好的,谁还愿听他这微言。
但薛蟠的出现,或者说现代薛蟠的出现,给了薛父希望,他不再徒惹担心,而是开始积极准备起来,如果真如他所遇见一般,薛蟠能够光耀门楣,那么既是自己立刻死了,也可有面目见薛家的列祖列宗,死也瞑目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虽然休沐在家,但薛蟠也没有正直的放松了学业,作息还是和平常一样,不过是多了些和父母妹妹相处的时间罢了。
这一天,闲来无事,薛蟠便约了海正一起去赛马打猎散散心,松快松快,也可增进骑技,一举两得。这几个月来,薛蟠和海正相处的越发好了,亦师亦友,极是融洽。而海正也不止是教薛蟠一个人,这薛家许多的家生子,挑出些条件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和薛蟠一起练习,也使薛蟠不至于寂寞,又培养了薛府的有生力量,还让薛蟠多和他们接触,增加忠诚度,一举多得。薛蟠也正是有这样的打算,才央了薛父,要人陪他一起练。薛父见薛蟠如此勤奋,自不忍扫他兴头,也便答应了。而那些家生子更是无不愿意的,既有一技傍身,更重要的是,可以和他们的主子,未来薛府的接班人一起上课,哪有不愿的道理。薛蟠闲时也教他们习字,虽不要求一定要读多少书,但起码会写得字,略看得懂书方好,而这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的。
薛蟠可不相信自己是那些小说的主角,随随便便出个门或救个人,就遇到个对自己忠诚地不行的人,然后及其信任地把发展大计交给他或她,猛然还发现他或她是个奇才,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云云,那不过只能存在小说里而已。而薛蟠是不相信的,人与人的信任是建立在长期交往上,是礼和利的结合,这世界上,如果他或她背叛了,只能说你给他的利益还不足以赢得他的信任而已。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薛蟠深以为然。
现在他培养这些家生子,主要是他们世代是归薛家所有,老子娘都在薛家,对于薛家更有归属感,如果背叛了,是不会被这时代容许的,这是其一。而和他们一起学习,也可建立一种恰似同窗的情谊,虽然这种情谊是有等级的,但这不影响在他们心里播下种子,也可让薛蟠更加了解每个人的性情,这是其二。而在薛家,他是被重点培养的,以后更有体面的工作,再加上足够的利益,和绝对的强权,让他们绝对忠诚地为薛家,为薛蟠办事就不成问题,当然,在某些细节处理方面,端看薛蟠的本事,就不得而知了。
这也是薛蟠计划中走出的又一步,步子不跨的大,但一定要稳,万丈高楼平地起,薛蟠很清楚。
言归正传,薛蟠约了海正,带着一干小厮,就是上面说的这些一起学习骑射的人,骑着马浩浩荡荡地出了门,想是因为快要新年的缘故,街上很多人忙着置办年货,薛蟠他们也不敢骑得太快,只是匀速随着人流而动,不久也出得城来。
今天,只见薛蟠身穿一件青绢箭袖,外头罩着大红猩猩毡披风,头上戴着紫貂皮暖帽,脚下蹬着鹿皮快靴,身上背着一张小雕漆拓木弓,虽年龄稚嫩,到仍显出了英武之姿,神气非常。而身后一溜小厮年龄不一,但都精神十足,也刹是威风。
说来好笑,本来他们这一溜人哪有这么快就出城的,这全都要拖薛蟠之前呆霸王的福了。薛蟠虽有半年没有出过府,但他的恶行可是满满当当,虽还没有后世小说中写的那样,毕竟年纪有限,但也令邻里印象深刻,所以大家一看他们这一行人,都不自觉地让道,深怕撞上这小刹星。
出得城来,可就没有城里的憋屈,放开了速度,薛蟠转头对海正说道“师傅,我们再赛赛可好,以前头那棵大树为终点,谁输了,今天的猎物都归赢的所有”说完也不见回答,回头喊道“小子们,走咯”,也不管海正反应,撒开了马绳跑了起来,端地是狡诈狡诈。
海正看着前头的薛蟠,哈哈大笑,也一剂马鞭,跑了起来。
除夕前(二)
贾府 荣庆堂
贾家老太君,史老夫人逗着才三岁的贾宝玉,越看越是喜欢,越看越是疼爱,真正是“心肝儿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处不是好的。而宝玉在贾母怀里,撒娇躲懒,好是快活。如果这被贾政看到,恐又要摆脸子了。你倒是为哪般,原这宝玉出生之时,衔玉而生,又生的粉粉雕玉琢的,自贾珠死后,又是贾政现在唯一的嫡子,哪有不喜欢的,盼他能有一番事业,也好全了贾府的荣华。可曾想到在抓周礼上,这宝玉旁的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把玩,那政老爷便不喜欢,想是长大了也只是个混迹在脂粉堆里的浪荡公子。
年关将近,这贾府自比往日更热闹一番,如今家大业大,走亲访友,既是不去,年礼都要预备齐全,阖府上下,赏银年货等,还有这上门拜访的,自要全了亲戚朋友的礼数,再加上最为关键的祭祀祖宗这般等同朝廷大事的,是万万不可马虎。这般忙活下来,贾府的婆子丫头,管事小厮,俱是脚不沾地,可就算如此,哪个不是精神抖擞,贾府的兴盛岂不是他们的体面。
贾母正和王夫人、邢夫人等在贾母房里说说笑笑,便见一个管事的婆子打了帘子进来,笑道“老太太,太太,大姑奶奶及林姑爷的年礼到了。”
一听是自己最爱的女儿和女婿的年礼来了,贾母岂有不高兴的,忙说道“还不抬来我看”。
那管事婆子应道“是”,躬身退了出去。
没过多会,见几个健壮的婆子抬了几箱子进了来,跟在后头的两个穿着松花棉袄裙卦,着棕褐色绣花底裙的婆子进了来,跪下,道“给老太太,太太,奶奶,请安”。
原来这两个体面婆子就是跟着贾敏陪嫁过去的嬷嬷之一,现奉了贾敏及林如海之命来给贾母请安。
见是女儿的陪嫁嬷嬷来了,忙叫了起,待俩个婆子站定,方问道“敏儿还好,姑爷还好,我的黛玉可好?”
其中一个略显富态的婆子微福了福,笑道“回老太太的话,太太姑爷都好,姑娘也好,这是太太姑爷让捎来的信”,说着奉到贾母的面前。
贾母命人接了信,拿过方看到信封上写到“不孝女贾敏遥拜慈母安康”,忙展开来,看到敏儿熟悉的字迹,心中不由地微酸起来。贾敏在家时,就是她最爱的女儿,承欢膝下,好不和乐,如今随了林如海到了扬州,虽知道她过的好,夫妻亦是恩爱异常,但天各一方,相见亦不知何期,怎不让她想落泪。
信中亦不过是齐家都好,问安之类的云云,贾母看罢,问道,“上回听说府上的小妾怀了姑爷的孩子,生了没有,是男是女?”贾敏多年不孕,后好不容易怀了,生的却是个女孩儿,对于贾母来说,贾敏生男生女都是她的骨肉,但想到林如海五代单传,现子息亦是微薄,怎不让她担心,况亦怕如若生了男丁,这姨娘怕要爬到贾敏的头上了。
这嬷嬷早年亦是在贾家贾母身边伺候,怎会不知道贾母说的是什么意思,笑道“回老太太,明年四月的产期。顿了顿,又道“这顾姨娘是小门小户出生,人也温柔端庄,对我们太太亦是恭敬有加。姑爷太太夫妻恩爱,说句让您见笑的话,要不是太太以死相逼,姑爷也不会去顾姨娘那,就是这么着,自知道怀了孩子,就再也没去过那里了,可见太太是有福的。”
贾母听得这话,心里倒是略放了些心,只是敏儿膝下只有这一女,想到这“我记得没错的话,黛玉过了年也要三岁了吧?”
“正是的,姑娘过了年整三岁了,模样亦是好看,和太太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姑爷亦是爱的紧。说来可巧的,姑娘出生在农历二月十二,正好是百花生日。”
想到自己未及谋面的外孙女,想到长的和贾敏小时候一个模样的,眼里也多了些慈爱的笑意,“不是我夸自儿家的好,可敏儿从小就是长的好的。”
一边的王夫人笑着说道“姑奶奶是随老太太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艳冠群芳,现在也是风华不减当年,这侄女自也是长的好的”,王夫人说着这话,心里却不已为然。贾敏在家时,王夫人就看不惯贾敏的猖狂样,自以为得了老太太的喜欢,把谁也不放在眼里,清高地很,王夫人也是侯门大户出生,平日里,哪个不围着她,和她亲厚,对她另眼相看,单只这贾敏,端得小姐姑子的架子。好不容易贾敏嫁了人,还嫁的老远的,王夫人是巴不得贾敏这辈子也别回来方是好了。
贾母当然不知道王夫人心里的想法,以为她也是在夸自己的外孙女,自是高兴异常。看了婆子带来的贾敏的年礼,无不精巧,见之望俗。想到敏儿的体贴,亦是心里温暖。别看这贾府,人人尊她为老太君,无人敢违逆她的意思,两个儿子也对她孝敬异常,但是总是隔的远了些,这敏儿年礼之丰厚,也是壮了贾母的面子,可见女儿既是在千里之遥,亦孝顺的很,而丰富的年礼,也让他们看到了林家家底的丰厚,钟鸣鼎食之家,气派非凡。
“敏儿也真是的,什么好的东西都只拿来孝敬我这老婆子”,可眼里的笑意却也瞒不了人。
“这是姑奶奶的孝心,老太太虽吃的穿的俱是好的,但哪比的上女儿亲手准备的。这也是老太太,姑奶奶的福气大,想这林家,袭了四代的列侯,何等的人家,又怎会在乎这些”,邢夫人笑说道。
“哈哈,林家到林姑爷父亲这代,是圣上的恩典,方多袭了一代,林姑爷却是科举出生,品貌俱是好的,否则,我怎会把敏儿许给他。我们这样的人家,已经是极盛的了,还在乎的这些。”贾母想到敏儿过的如意,也是欣慰自己当年的选择。
方说到此,听到廊上又有人进来,“老太太,太太,是金陵薛家,薛姨太太家送年礼来了。”
王夫人忙吩咐人抬了来,见礼物除各土仪外,还有好些精巧之物,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