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之我是薛蟠 完BL >

第52部分

红楼之我是薛蟠 完BL-第52部分

小说: 红楼之我是薛蟠 完B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莫要打趣学生才好,老师神机妙算,又十分了解学生,怎么会不知道学生的忧在何处啊。况在这种时候,圣上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居然给学生这样一个小小的官员指婚,又是这样高贵的门第,岂不是把学生置于风口之中。学生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妥,可惜又不能抗旨,真正是烦恼,才来老师处讨个主意。”
  张笃庆看着薛蟠眉间都要皱成一个川字了,也不再装傻,说道:“既然圣上下旨,就是已成定局之事,蟠儿与其在此烦恼,不如细细地理清楚此中利弊,以及要如何行事才好。”
  薛蟠听了此言,茅塞顿开,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正是,学生光顾着烦恼,脑中一片杂乱,竟是走进了误区,钻了牛角尖了。谢老师提醒。”
  张笃庆笑了笑,说道:“为师看来,此事到是利大于弊。”见薛蟠疑惑,又说道:“此事虽让你进入了各方势力的眼中,但你毕竟是福王的东床快婿,看在福王的面子上,他们也不敢轻易动你,以后你做事固然要更加谨慎,但也方便许多。”
  见着薛蟠眼中已不似初来时的愁苦焦急之色,张笃庆捋着胡子,说道:“当今圣上虽在盛年,可是毕竟未立东宫,各王子中,也已经有了羽翼渐丰之人,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势力也已经开始形成。你之事,比起立太子之事,真正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是石头投入了海里,一个小浪花而已。”
  薛蟠听了此言,心思又放下了些,又听老师说道:“你与我提过,你和那曾今的吴贵妃胞弟吴有良有所过节,那你也定听说过,这吴家以前不过是睿安亲王府的门人罢了。不过是她的女儿,早年入了太子宫中侍奉,又被现在的圣上,当时的太子宠幸了,才有了如今的地位。”顿了顿,方说道:“这睿安亲王暗中支持的就是周嫔娘娘所生的大皇子水炆,为师虽不知今次之事是谁出的手,但大小也躲不过那些个去。说白了,不过就是各势力之间为太子之位的角逐下的绊子罢了。”
  “而当今福亲王据为师所知,却是个少有的闲王,向来是八风不倒,各事不沾的主,真正是个水晶老滑头。不过可不要以为他如此,就没些能耐,那些小看他的人,向来也没有几个好下场的。而他性格豪爽,但却粗中有细。此次赐婚,如果没有他点头,就是陛下说了也不算。而选中了你,可见你也是被他认可的人,外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敢轻易动了你,打你的心思。”
  “福亲王共有三位郡主,其中稍大的两位郡主娘娘都已经远嫁,只这一个小女儿留在身边,也是疼宠异常。”薛蟠听到此,眉头又皱了起来,一听这些娇女,必也不是好相与之辈。张笃庆看了他如此,哈哈笑起来,说道:“蟠儿莫急,听为师把话说完在下结论也不迟。”
  薛蟠一听老师正猜中了他的心思,脸不由地红了起来。
  “我晌午就到大嫂子那打听过了。嫂子在宫中的宴会中见过这位小郡主,也在亲王府中见过,据她所说,这位小郡主却是位少有的贤惠之人,性情也好,又极懂得礼数,反正大嫂子是一个劲的夸奖。为师看来,没有十分准,七分还是有的,这德瑞郡主也必是个得以匹配你的良妇。”
  薛蟠虽也不是全信,但心里总算稍微好受了一点。毕竟他早有了觉悟,要先有感情再结婚的,恐怕他这一辈子都要做和尚了。但事到临头,心里也总会有些别扭,他现在就是一头强按着头逼着喝水的牛。
  “老师之言,学生记下了。”
  张笃庆也知道,薛蟠从小就是个有心思主意的孩子,但毕竟他现在还不满十八,再成熟也有孩子的一面,还是需要细细的去开导的。
  “虽是如此,但蟠儿你定是要紧记,从此以后,你做事定要更加谨慎才好。随着这些王子的长大,这太子之争将会更加的激烈。那时候,以你福亲王女婿的身份,难保不被人盯上,可知只要有福亲王支持,那比旁的更加管用。福亲王虽不掌实权,但当今圣上向来尊重他,待之比别的要更加深厚。”
  “学生记下了,谢老师教诲,学生定小心谨慎。”薛蟠亦是知道这皇帝的宝座有多吸引人,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帝位底下不知道埋了多少枯骨。在现代看清朝的“九龙夺嫡”之争就知道,面对帝位的诱惑,亲兄弟尚且刀剑相向,何况别人。
  又在老师处待了一会,薛蟠方出了来。与来时的忐忑混乱,愁绪满怀想比,出来时,薛蟠却轻松许多,脸上也有了笑意,毕竟人找着了方向,也就不会觉得前路特别迷茫了。
  三儿看着薛蟠现在心情好了许多,笑着说道:“这张先生真是大爷的妙药,一剂下去准保管用。”
  薛蟠听着笑了笑,打马回了府。
  只见王忠满脸笑意地迎了出来,“大爷回来了,今日好些个亲戚送了贺礼来,太太及姑娘接待各亲戚家的就忙到现在呢。”
  薛蟠想到,真是大家只喜欢往喜处去凑,倒了霉,这些亲戚也就都消失掉了。虽如此感叹,但这毕竟是人之常情,又能如何呢,也就释然了。
  
    去福王府
 
  无论如何关注,新的事情总会把旧消息掩盖过去,薛蟠被赐婚一事,热热闹闹的被大家议论一番后,也就失去了新鲜感,渐渐地也就少有提及了,不过如果大家提起他来,总是带着些许的羡慕,倒也是正常之事。
  薛蟠对此也是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像动物在动物园中被人参观一般,日日这样扫射,也觉是难受,就算他见惯了旁人的注视,也是受不了,如今这样,也是好受了不少。
  姑且担忧也好,喜悦也吧,既然圣旨已下,那么薛蟠的婚事就被薛母等提上了议程。本来薛母想要姐姐帮着参考一二,毕竟公侯之府,料理起来也便宜,可是却被薛蟠以姨妈家也是诸事繁杂,况又有省亲别墅在造,娘娘归銮在忙,就不要十分打扰为好,给否绝了。薛母想着也是,就不去打扰王夫人了,只偶尔与之商议一二,看有什么没有想周全的。自带着宝钗准备,亦有张家太太媳妇的帮忙,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好在薛家本就经营买卖,一些东西薛母也是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媳妇的门第如此高贵,这规格自也是要厚上几分,但采买也是方便。
  因贾薛两家都有要事在忙,这个年节倒也过得不是很热络,这倒是合了薛蟠的意思,正该是离远些方好。不过他也知道,以薛家和贾家的关系,母亲和姨妈的亲厚,当真离的远,也是不现实,但只要不十分牵扯就已经是进步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三月十九(农历)这一日,这也是薛家向福王府下“小定”的日子。在古时,婚娶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而小定亦称纳吉,大定亦称纳征。在京城中,小定就是要男族中的“全福太太”到女方家中送如意首饰与糕点,算是定亲,但不定婚期。而大定则是送聘礼与商定婚期,按照习俗,一般是在成婚的两三个月前。
  这些礼俗,薛蟠倒不十分在意,也不是他能帮得上忙的,他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反倒是薛母等人,兴头要比往日更加好些。想来也是,这些贵妇人,在家也是无甚事忙,如今有如此的喜事,又能凑在一处说笑,更是觉得好了,也好打发时光。  
  这一日,薛母及宝钗应邀前往福亲王府赴宴,倒也是个了解亲家及媳妇的好时候,薛母自怀着忐忑的心情并宝钗等登轿去了。
  走了大概两炷香的时辰,轿夫就停下了轿来,顾嬷嬷等忙扶着薛母及宝钗下了轿。薛母抬头一看,金光灿灿的匾额,上写“福亲王府”几个字,下面亦是某年月御赐于福亲王水荃,并盖着玉玺。看着门脸,自不是贾府等可比,与薛府更是辉煌。
  待刚走进了大门,就见着几个打扮异常华丽的贵妇正相迎而出,其中一个年岁较大的更是端庄高贵,袅袅的走来,待到了近前,薛母旁来接的嬷嬷笑着说道:“薛夫人,这就是福王妃娘娘,旁边的是几位侧妃娘娘。”
  薛母及宝钗忙跪下行礼道:“给王妃娘娘请安。”
  刘王妃笑着扶起了薛母,说道:“亲家太太万不可如此,这不是折杀了我等。如今我们已是儿女亲家,这些虚礼就免了吧。”旁边小刘侧妃看着薛夫人旁边俏生生地站在一位佳人,当真是雍容华贵,仪态万方,更是多看了几眼。
  宝钗感觉到有人在打量自己,悄悄打眼过去,只见一个模样俊俏的贵妇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忙扶了扶身子,微微含笑。
  “姐姐你看,好俊俏的姑娘。”
  被小刘侧妃这么一说,大家都转眼看着宝钗,更是赞叹不已。宝钗虽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但是帮着母亲管理内宅,也不是旁的小姐可比,倒也很是大方得体,毫不露怯色。
  薛母忙道:“王妃们见笑了,这是小女,乳名宝钗。”又对宝钗说道:“还不向各位王妃行礼。”
  小刘侧妃忙笑着扶了宝钗,一手牵着说道:“亲家太太不可如此,才姐姐就说过,虚礼就免了。”又看着宝钗,“令爱当真是好模样,可曾读过书?”
  “跟着他哥哥学过些,姑娘家的,也不用特意学这些,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罢了。”
  旁边的陈侧妃自死了儿子,就再也没有诞下一子半女,也就不如早年般争强好胜,性格倒平和了许多。看见大家都在外面叙话,忙说道:“王妃还是和亲家进去说话吧,我们也好讨杯茶喝。”
  刘王妃笑着点了点头,携着薛夫人,小刘侧妃携着宝钗入得内堂而去。一路上当真是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其中更显大气雍容。
  待到了内院正堂,各人方依次坐好。刘王妃方说道:“我常听王爷提起薛大人,言语中更是赏识非常,如今我们成了亲家,以后也该多亲近才好。亲家太太若得空,也常带着姑娘来府中走走逛逛,我们一处作伴,岂不是热闹。”
  薛母笑着说道:“蒙王爷和王妃厚爱,小儿能得贵府千金为妻,亦是他的造化。以后自是亲家,王妃不嫌臣妾粗鄙,臣妾就常带着女儿来叨扰一二。”
  刘王妃更是笑意满脸,“正该如此才好。”
  而此时小刘侧妃却有另一番心思,从家人亦可看出女婿的秉性。她毕竟是小郡主的亲母,更比旁人要想的多。如今见着宝钗的模样举止,又听说常伴着哥哥,想来这女婿的品性定也不会差,到也满意。但又听人说起,这探花郎是个难得的好相貌,这又让小刘侧妃担心起来。虽她看女儿,是顶好的,谁也比不上,但要真正说来,她也清楚,女儿的相貌却没有袭了她的温婉,反倒更像王爷多些,不过是普通而已。如今听了女婿相貌好,又见了这国色天香的小姑子,更是肯定了此前的听闻。这怎么能不让她担心,自古当是女子貌美些,而夫婿次之,双方才更和谐,女儿才好抓住夫婿的心。如今却反了过来,看来以后她得多花点心思教导她,如何拴住女婿了。
  刘王妃看着薛母,自也是知道,亲家此来,定也是想见一下未来的儿媳,笑着向边上的女官说道:“你去把郡主请来,就说来拜见亲家太太和姑娘。”
  女官忙应了,而去。
  水婕儿在自己的闺阁之中,也是忐忑。今日母亲说起,未来的婆婆要来府中作客,水婕儿就寝食难安起来,旁边的丫头们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