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悍妾当家(作者:夜初) >

第481部分

悍妾当家(作者:夜初)-第481部分

小说: 悍妾当家(作者:夜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的侍卫闻言便欲奔进来,伍居正竟大声痛哭道:“圣上如此风愎自用,当真是让老臣失望至极啊!人言忠言逆耳啊!真是忠言逆耳啊!老臣今日上殿直谏,原本就没有打算再活下来!先帝来,老臣来侍奉你了!”说罢,他竟重重的朝玉阶撞去。

“砰”的一声世响,鲜血四溅,朝臣一个都瞪大了眼睛,胆子小的,已经掩面侧过身去了。

皇帝看到伍居正的举动,顿时愣在了那里,眸子里满是震惊,他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洛王已经跪下来道:“伍大人只是直言相谏,圣上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逼死了两臣元老,这让臣等这些做臣子的日后如何事主?”

他的话一说完,满臣文武全部跪了下来,皇帝虽然手上沾满了鲜血,却从来没有见人这样死在他的面前,他愣愣的道:“朕没有想过要杀伍御史,只是差人打他三十大板而已。”

“伍御史年过七旬,三十大板这样的弄罚就算是年青力壮的汉子也难以承受,他这样的古稀之人又如何能承受的住。这般拖下去受刑也不过是死路一条!圣上明明就有逼死他之心,此时又何故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怜伍御史一生忠君爱国,没料到却落到这个下场,还请圣上给众臣子们一个说法!”洛王在阶下厉声指责。

洛王的话一落,阶下的百官便集体回应,朝堂文武竟要集体辞官!

皇帝的手微微发抖,知道今日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大了,伍居正死了是不打紧,却不该死在金殿之上。他顿时明白伍居正的事情根本就是洛王精心策划的,先让伍居正用言语来逼他动怒,然后伍居正血洒金殿,让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他心里暴怒无比,一时间却也无可奈何,看着群情激愤的朝臣,他只恨不得那些人全部滚蛋,只是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些人若是离位的话,对整个西凤国都是一个劫难。

他咬了咬牙,决定放下九王之尊的威严,然后缓缓的道:“朕无心逼死伍御史,是朕的错,来人,拟诣,御史伍居正刚正不阿,是朝中栋梁之臣,以国礼葬之!”

皇帝看了一眼跪了一地的朝臣,然后大声道:“退朝!”然后自顾自的从金殿上走了下来。

朝朝文武跪地扣拜,此时却是个个心里都有些不安,明眼人都知道今日是洛王向皇帝宣战了,从今往后西凤国的朝堂只怕都难以太平了。

早有人将伍居正的尸体抬了下去,洛王起身走到门口看了一眼风云四起的天空,淡淡的道:“要变天了!”

他身边的人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由于伍居正的死,皇帝顶不住朝臣的压力,三天后将楚晶蓝和安子迁从皇宫里放了出来,以示他遵重祖宗的法度。

楚晶蓝早前就从安子迁那里知道了伍居正的死,便能猜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洛王安排的,她知道洛王不放心他们呆在宫里,却没有料到他竟用伍居正的死逼皇帝放两人出来!心里知道洛王的计谋,每次皇权的更替必定会流血,而伍居正只怕是在这场皇权更替下死去的第一人,而往后的日子,只会有更多的人投入这一场血腥之中。

在将两人放走之前,皇帝诏见过一次安子迁,询问安府的米粮何时可以进京,安子迁说准备出发以及路上的时间大约要半个月,他在进宫的那一日便发出了消息,他如今进宫已有五日,再过十余日米粮便能进京了。

皇帝看的龙眸甚是威严的看着他,他立马跪在地上道:“圣上若是急着要,草民再派人去摧一摧便是。”

皇帝淡淡的道:“你不用去摧了,朕已派对了三千虎骑营前去杭城取粮,想来会在路上遇到。”

“圣上圣明!”安子迁伏地道。

皇帝的眸光深沉,看着安子迁道:“朕能信得过你吗?”

安子迁苦笑道:“草民是圣上的臣子,命都是圣上的。”

“很好。”皇帝很满意他的回答,看着他道:“既然如此,朕便再给你安排一个任务,你若是做好了,日后加官进爵不成问题。”

安子迁当即两眼放光,忙问道:“不知圣上有何安排,草民必当肝脑涂地把事做好!”

皇帝看到他的样子,心里满是不屑,商人就是商人,稍微许点小利就动了心,面上却庄重的道:“朕不要肝脑涂地,只要在洛王府里做好内应,将洛王的一切如实向朕禀报便好。”

安子迁却愁了,看着皇帝道:“草民只是洛王的女婿,而那个女人都只是认来的,王府里的事情他们必定不会告诉草民,草民只怕是难以得到消息。”

皇帝的眸光清冷道:“只要你有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安子迁闻言似吓了一大跳,当下忙道:“草民明白了,请圣上放心!只是我得到了消息要如何告诉圣上?”他的眼里满是为难。

皇帝轻轻击了一下手掌,战杀便多幕后走了出来,安子迁一看到战杀顿时吓了一大跳,皇帝却又道:“不用担心,日后他会派人跟你联络。”

安子迁看了一眼满是杀气的战杀咽了咽口水,忙点了点头。

战杀看着他的样子更加不屑,却也朝他点了一下头。

皇帝缓缓的道:“安爱卿,从今往后你就是朕的心腹了,好好做事,朕必定不会亏待于你。”

“草民谢主隆恩。”安子迁满脸笑意的跪在了地上。

皇帝笑了笑后道:“好了,跪安吧!”

安子迁缓缓起身退了出去,走到无人处他冷笑一声,然后几可闻的骂了一句:“蠢货!”

由于伍居正的死,整个西京的官场都变得有引些紧张了起来,六部衙门更加的忙碌了起来。而辽东的灾民久得不到朝庭的赈灾银粮后,情绪是一日比一日高涨,似有暴乱的倾向。赈灾大臣乐辰明已连续上了十二道折子,请求朝庭拔下赈灾的钱粮,而他在折子里历数他在辽东所做之事,不可谓不用心,不可谓不为民着想,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纵然想再多的法子也无事无补!

而南疆那边已经连续上了十八道折子说军情严重,南蛮子凶悍无比,士兵们食不裹腹,若是长此下去,必出大乱!

兵部尚书崔文滔将军情一一向皇帝禀报之后,皇帝实是觉得头疼,命朝臣们想办法捐银钱买米粮,而朝臣一听说皇帝要银,一个个将裤腰带都勒的紧紧的,只推说无钱。皇帝大是震怒,命苏连城为筹钱大使,在京中富商及大臣捐银子。

苏连城在接到圣诣之后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本是文弱书生,在朝中的根基原本就不稳,而京中官员自上次洛王和皇帝叫板之后,便已经站好了各自的阵营。他直到此时才发现洛王的党羽之众都超过了他的想像,京中的官员又一个个都是极为玲珑的主,他就算是奉诣筹钱那些官员也只是做做面上的事情,捐个几两几十几百两,根本就不痛不痒,再这样下去到期限后他断然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他平日里也是个极为敏感之人,自从那一日银面阎罗将玉玺交给他之后,他就明显的感觉到了皇帝对他的不信任,虽然他曾寻机会向皇帝解释那一日的事情,皇帝只是笑道:“朕又岂会上那些奸邪小人的道?苏爱卿尽管放心,朕对你是十二分的信任,如今这满朝的文武官员里,朕文官只信你,武官只信崔文滔。所以你大可放心,好好办事,朕断断不会亏待于你。”

皇帝说完这些话之后,便让他在三个月内筹集三百万两银子,并告诉他:“如今国库空虚,处处都要花钱,朕听闻辽东那边隐有暴乱的倾向,若是真的出事,就难以收拾了,你先想办法筹一百万两先应辽东的急。朕日日想起辽东的百姓衣食无着落就痛心疾首,恨不能与其共甘苦!”

皇帝的话说的客气而又带着点点伤痛,苏连城却知道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做戏罢了,他心里很清楚的知道皇帝这样的信任除了考验之外还有利用。

苏连城知道这件事情后有皇帝盯着,前有洛王拦着,根本就不可能做的好,到时候只怕还得生出一堆的事情来,而在这皇权和权臣的倾轧间,他极有可能被夹死。

他心里极度烦闷,决定先去找崔文滔问问京中官员的情况,他到的时候,崔文滔正在看信,听得门房说他来了,忙将信收了起来,然后起身去迎,两人见面打过哈哈之后就在书房里坐了下来,苏连城有些苦恼的道:“晚辈自进京之后,一直得大人照拂,如今圣上给了晚辈一件差事,晚辈实不知道如何去办,还请大人帮忙想个法子。”

崔文滔自然是知道他是为什么而来,当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后道:“我也说圣上的诣意了,以往这样的事情都是户部的官员在做,只是如今六部多半被洛王掌控,户部尚书也是洛王的人,圣上知道那人不能用,所以才将大任降于苏大人的身上,这一则是圣上对苏大人的信任,再则也是对苏大人的考验。”

苏连城长叹一口气道:“这此晚辈自是知道的,只是这样的差事实是难办,昨夜晚辈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想出好的法子,今日便来向大人请教了。”

崔文滔幽幽的道:“苏大人是少年才俊,圣上不止一次夸苏大人极有应变之才,又足智多谋,又岂会没有好的就对法子?再则我虽然是做了多年的京官,但是说到底也是个武官,又哪里来的你们这些文人的弯弯肠子!”

苏连城苦笑道:“听前辈这样说,便是不愿意帮晚辈呢?”

“不是本官不愿,而是这事太过凶险。”崔文滔长叹一声道:“苏大人可以说学惯古今,古书上不乏智慧,苏大人也许可以善加利用。”

苏连城不解,崔文滔却又笑道:“我之前在国子监玩的时候,曾听学子们念‘擒贼先擒王’,若是能将主位之人拿下,其它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晚辈也想过。”苏连城看着崔文滔道:“只是做这事终是要用一点蛮力,还需要崔大人的支持。”

崔文滔的眼珠子转了转后道:“苏大人真是聪明人,今日里来找本官又岂是来找本官商议的,分明是设了个套子,只待本官钻下去!”

苏连城看着崔文滔道:“晚辈并非有意要设计前辈,而是来请前辈救一救晚辈,这些事情就算是晚辈想的再好,前辈不应也是白搭。”

崔文滔笑了笑,苏连城又道:“放眼满朝文武之中,能让晚辈信服的也只有大人了!还请大人帮晚辈一把!”

崔文滔的眸光浅陌,却长叹一口气道:“你今日找上了门,又知我会说出那样的话来,只怕也早已想到我会帮你。我现在是知道圣上为何去会重用你了,你果然是个人精!”

苏连城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道:“晚辈哪里是什么人精,根本就是被逼得没有法子了,如今不过是向前辈借命罢了,前辈就不要笑话我了!”

第十八章

崔文滔听到苏连城的话眸光一片幽深,却只是浅浅一笑,两人在书房里商议了近一个时辰苏连城才离开。

苏连城轻轻叹了一口气,原本以为高中之后会是锦绣前途,如今看来却不过是水中月雾里花罢了,他只觉得累的很,前所未有的累,让他的心里万般无措。他是读书人,书上不乏有朝政切换时的故事,每个故事基本上都是用血泪和枯骨堆成的。

他也知道在这种事情中站对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只是他的心里也很清楚,对他而言,是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的机会。洛王的拒绝,皇帝的拉拢,让他从一始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崔文滔借给了他两千人马,这两千人马能做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