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法则-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话接通:“冯警官,有空吗,我想和你商量一点学校的事。”
“杨一民,你出去旅游了?”
听口气,冯警官应该是一个人,说话可以随便一些,“冯警官,我还没吃饭,你能过来吗?”
对方稍作迟疑就说道:“行,你在哪里?”
杨一民开的房间刚好是有休息厅的房间,他打电话定了几个菜,让老板叫服务员送上来,并且让拿一瓶酒。
十分钟不到,冯警官就到了,过了一会,服务员也把酒菜送上来,上好后说道:“菜上齐了,有啥需要按一下按钮。”她指着房间门口的提醒器说道。
杨一民点点头,待她出了门,坏笑着坐在冯警察旁边,说道:“我的警官美女,陪我喝点花酒。”
冯警官看着他,说道:“杨一民,你是不是被关起来了,怎么看起来像从劳教所里出来的一样。”
“是啊,所以找你报仇来了。”杨一民将冯警官抱住,手伸向衣服内。
“滚,手拿开,在吃饭呢。”
杨一民笑了笑,说道:“给我倒酒啊。”
冯警官白了他一眼,但还是打开酒瓶,给他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半杯,说道:“倒好了,出了啥情况,给我说说。”
冯警官的神情,的确是担心他出了啥事,杨一民不好再开玩笑,两人边喝酒杨一民将几天的经历讲了个大概。
冯警官倒也是重情的人,听杨一民说得动容,从杨一民的对面过来挨着他,杨一民见有机可趁,毫不客气地将手伸进她的衣服内,她稍作挣扎就不再动,杨一民一手握着她的丰满,一手端着酒杯,说着自己的所见所想。
杨一民说完,叹了口气,“我这次收获太大了,不是亲眼所见,很多问题平常也只是一笑而过,哪会想到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如此之近。”
“一民,你能够这样深入地了解学生,太难得了,其实还有很多情况,我们在派出所里了解得更多,在石门这样的山区,这样的落后地方,社会矛盾不突出,但有些社会问题却相当严重。”
“比如说女人、儿童安全问题,老人赡养问题、孩子读书问题,太多了,就说你没去的这家,他家的情况我了解一些,这家人离镇上不远,男人原来跟着周三娃做事,后来出了一次事故腿被压断了,周三娃只给了三万元补助,当时以为钱多,但这家人从此断了经济来源,很快钱就用光了,只得靠女人做点事挣钱。”
“这家女人有点姿色,周三娃想让女人去卖肉,女人坚决不干,但又无法离开家外出打工,所以就在街上帮忙,但工资很低,她的婆婆也是病秧子,公公帮着做点农活,一家人的确相当困难。”
杨一民问:“你怎么知道?”
冯警官迟疑了一会,说道:“这事你千万别说出去,不然事情可就大了,去年所里有一个送温暖的活动,所里打算资助这家,还是我去通知这家人的,有五仟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那家的女人来了,主要是所里得让她准备一下,到时好拍照。但当时的情况很奇怪,她在朱所长办公室呆了一会,两人突然吵了起来,女人愤怒离开,一句话也不说,后来这份资助被朱所长取消了。听所里的人说朱所长想让那女人陪他一晚上,女人没同意,骂了朱所长。”
【190】家访(六)
“冯警官,说真的,我对你们警察真的没好感,当然对你不一样哈,你们朱所长也太过黑了,连这家人都不放过,喂,你应该没被潜规则吧。”
杨一民使劲捏了一下,冯警官打了他一下说道:“潜你个头,我姐夫是镇长,他敢吗,我倒是被你潜规则了。”
杨一民笑了笑,说道:“我们可是两厢情意哈,又没有利益关系,哪有潜不潜的问题。”
“一民,我正想和你说件事,可能下个月我就会调走了。”
“调到哪里去?”
“现在还不明确,应该在县城附近或者就在城里吧,得看情况了。”
“这该不是被潜出来的吧。”
冯警官用手掐了他一下,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不是潜出来的,是用钱找出来的机会。”
“你姐夫不是镇长吗?打个招呼不就行了?”
“可能吗?有了关系,不花钱别人会帮你忙吗?有机会,可全县那么多人等着呢,要排队,不知道要排到哪年才轮得上我,或许就一辈子在石门了。”
杨一民端起酒杯,“冯碧华,能进城,一定要想法去,这杯酒祝贺你。”
“一民,到时我在城里等你。”
“谁要你等我,我到时就有老婆了,我老婆等我就行了。”杨一民笑道。
冯警官倒真的思考了一会,说道:“也是啊,到时或许你就结婚了,一民,没结婚你总还是自由的吧,到时到了城里就给我电话。”
两人很难得有一次在一起的机会,杨一民让服务员将盘碗收拾后急不可待地和冯碧华上了床,他本想两人住一晚上的,但后来想想不合适,这毕竟是在外面,虽然女老板和自己关系很不错,也知道保密,但石门毕竟太小,越谨慎越好。
杨一民将脏衣服用一个塑料口袋装了回到学校,经过教导处办公室,李小萍正在里面,她见杨一民经过,跑了出来,看了看杨一民,说道:“杨校长,你出去旅游了,都晒黑了。”
“是出去旅游了,李主任,帮我把衣服洗一下行不,主要是太多了。”
“行啊,是我去拿还是你送下来。”李小萍在试探杨一民的态度。
“我等会去拿吧,不过可能汗臭味重,别骂我哈。”
除了手上的,杨一民寝室还有一口袋,他拿下来放在一起后,泡了一杯茶,开始拿出相机,打开电脑,将照片复制到计算机,掏出笔记本,将当时的记录找到。
他让电脑以幻灯片方式播放着相片,回忆着当时的情境,思索着这些东西能给自己带来的思考。
不知道过了多久,敲门声响起,杨一民说道:“请进。”
是马永明,他笑嘻嘻地问道:“杨校长,一个人啊。”
杨一民说道:“马校长,坐。”
“杨校,以前你晚上总要出来走几圈,我看你今天没出来,所以来看看,你去旅游了?晒黑了。”
“是啊,我去旅游了一趟,收获还真不少,你看看,这是我拍的照片。”杨一民将电脑反转方向,以便马永明能看见。
马永明看着看着脸变得严肃,过了很久,“杨校长,你去家访了?”
“是啊,我找了初三重点班十多个困难学生去家访,结果大出意外,我应该到了近三十个家庭,见到七八十个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的情况比我们想像的具体得多。”
“杨校长,石门这个地方穷,很多学生家庭情况很糟糕,我有一些亲戚也是村上的,五六十岁的年龄大点的人可能一辈子想进城看一看都不可能,学生倒想出去,但出去哪有那么容易,初中毕业年龄小,高中,有些学生是读不起,更多的是不愿读。”
门又敲响,李小萍进来了,见两人在说话,想退出去,杨一民说道:“李主任,快进来,我们在聊天。”
李小萍注意到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她问:“这是哪里?”
“你仔细看看。”
多看几张,李小萍也看出是学校的学生,说道:“杨校长,你这几天家访去了。”
杨一民点了点头,“我以前觉得自己家穷,现在看来,比我家穷的人还多啊。”
两人都不好答话,看着图片,杨一民给他们说最重要的相片的位置和当时的情况。
过了十多分钟,杨一民见李小萍一直站着,于是说道:“行了,后一步你们想看我传给你们,我打算好好思考一下这些学生的前途,我们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做些什么。”
之后的几天,杨一民一直忙着初三学生会考工作,因为只有一周了,他被任命为石门片区初三会考组组长,到时会和县上派来的工作人员一起组织三个学校的学生会考工作,其他两个乡的学生将全部来到石门参加考试。
不参加中考的学生,在会考之后只需要参加学校的劳技培训后就可以不再参加学习,或者不再读书,或者报名职中,等待职中的开学,所以杨一民抓紧时间整理这次家访的资料,分别找了马永明、李小萍和学校部分老师,而且还找了家长会员会的陆婷婷等人一起针对自己所考虑的事情进行咨询。
每天晚上杨一民都在十点半登上qq,李艳似乎这段时间也忙,李艳说过,她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知识水平,这不得不承认,她仅仅高中毕业,而其他人基本上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除了纯粹混文凭的,她要想学好还真得努力。
两人也形成了默契,只要一个人没在网上,表示有事,另外一个人就不去打扰,如此一来,两人竟很多天没有聊上几句话,都是一个人有空在上面向对方说了自己的事,让对方好好爱护自己,想你爱你之类的话,然后就没在线了。
这周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初三学生报名,学生报名分三类,一类是普高国重学校报名,一类是省重学校报名,还有一类就是职高类学校报名。
按学校要求,杨一名将重点放在了县中学、县一中和县职中三个学校的报名上,最难处理的是县中学和县一中,因为这两个学校是二选一的报名,按县上规定,二者只能选一个。
【191】志愿平衡
杨一民让李小萍先统计一个初报的信息,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居然报的是一中,这个比例悬殊实在太大,因为报县中学的居然不到百分之四十,杨一民对两个重点班的学生情况是比较了解的,迅速召集班主任和马永明、李小萍及相关人员商量对策。
虽然杨一民召集了大家商量对策,但商量的议题却是学生报名工作,并不是特指这两个学校的报名情况。
班主任老师和参会的人并不完全能理解这个会议的主要意思,大家都认为杨一民是一中出来的,自然让学生报一中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中报少了,杨一民肯定会责怪,所以在宣传上更多的偏重报一中。
杨一民让马永明主持会议,这是学生报名工作,负责教学的副校长主持合情合理,只是其他人觉得别扭,杨一民没有说话,他不想左右这种局面,因为他已逐渐了解,在学校老师中,很多人和一中或者县中的老师还是有关系的。
如果自己在这种敏感时期去谈自己的想法,必然会对班主任在进一步宣传中起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的效果会起显著效果,但结果可能实现了,两个学校却得罪了。
马永明说道:“今天我们对学生报名摸了个底,初步情况还是令人满意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有继续学习的意愿,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特别是县职中的报名情况很不错,今天需要大家商量的,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职中的生源稳定工作,大家知道,招生劳务费得从职中招生中来;第二个就是普通高中报名情况,今年学生报名也特别好,我们要商量的是学生报名是不是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对于职高招生,大家其实是没有意见的,杨一民也很满意,班主任也看出来了,无论是县教育局还是杨一民,都希望学生报本县的职中,而至少班主任知道,徐曼丽是杨一民要帮的人,这种心里暗示已对学生的报名起了决定性作用。
对于普通高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家都不好表态,因为老师的考虑就是给杨一民面子,两所学样县中要好一些,但两所学校特别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