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如玉君子-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是一脸的惊悚。尼玛的,让一个谁家会让寄住在家里的亲戚家的姑娘帮忙管家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这至,二房的安夫人、王熙凤于何地?
幸亏这安夫人娘家被给力,而王熙凤要忙着丈夫孩子的事情,不然就这么一件事情出来,两家的娘家都被贾家得罪了!
要说这王夫人也是没有办法了!
自从她借着建大观园的借口,将二房的账本从贾母那里要回来之后,就各种的窝心。
首先就是关于过年的事情,年礼什么的,其实好说,可以左手换右手,再不济,还有公中的库房呢,稍微一倒腾,也就差不多了。但是,除此之外,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虽说庄上都送来了租还有各类野味什么的,但是,这些寻常的东西,吃个一两次也就是了,总不能过年的时候,桌上还都摆这几样。按照贾家下人采买的惯例,一个年,光花在席面上的钱,起码也得几千两银。另外,还有别的份例,按规矩,要过年了,家里要打上几匣吉祥花样的金银锞,这些又是要上千两银。
不说上下的主下人过年的时候应该有的份例,因为是年底,需要的还是棉衣,这可比单衣贵多了,还有头面首饰什么的……王夫人听着管事的禀报,瞧着账本上往年的例,只感到心烦意乱。
王夫人若论起阴毒心狠来。不知道甩了王熙凤几条街,但是论起管家的手段来,她就差远了,尤其这会儿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时候,她手段不足,又要端出一副宽容大度的佛爷面孔。
手底下的人,都知道王夫人的本事,因此更是趁着她管家的时候,更加拼命往自己口袋里面捞钱的,他们素来油滑惯了的。干起事来一推二五六,贪污起来,那叫一个争先恐后。王夫人被各种乱七八糟的比如说报损的,报涨价的消息,弄得焦头烂额,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钱进去了。看着还没到过年的时候,就已经没钱的公帐,她一阵头疼。
可是当年分家的时候,大房二房说好了,每年每房拿两千两银子给贾母,由着她用。其他的事情,大房二房各不相干。由于贾母偏心二房,因此其实二房的两千两银子并没有给过贾母。若不是这样王夫人还有头疼了!
二房在贾家作威作福多年,讲究的就是一个大排场。瞧瞧贾宝玉的作风就知道,身边四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还有无数的小丫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二房享受了这么多年的排场。就是分家后,这做派也没有改变。因此贾家呈现出两种诡异的局面。二房这边穷奢极恶着,大房这边简朴朴素着……
但是这么一来,王夫人没有王熙凤和琏二奶奶管家的本事,这下人多开销也多,自然就相形见拙了!
于是等着过了年;王夫人忙不迭地将管家的事情给推了出去。
只是,比较古怪的是;协助管家的居然是贾探春和薛宝钗。贾探春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学着管家,也没什么问题,如今贾迎春都出嫁了,贾探春的婚事自然要提上来了!。
有问题是薛宝钗,让一个谁家会让寄住在家里的亲戚家的姑娘帮忙管家呢!贾家再次变成了人们嘴里的谈资,气得贾琏差点要跑到二房去打骂王夫人了!
其实王夫人也有些无奈,当年王夫人曲解了贾元春的话,因此给了薛姨妈准信,说宫里面的贤德妃已经同意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让她们放心,要是没有王夫人这话,薛姨妈也不会那么痛快的给王夫人银子。
本来薛家年前打听到,史家给史湘云看亲的事情后,还以为薛宝钗这宝二奶奶的位置是坐稳了!却没有想到,贾母还有一招了!
史家、王家、林家都没有合适的人选了!这是实情,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贾母真的穷途末路了,不到最后的时候,贾母是不会答应这门婚事的,不然在原著中,贾母也不会问过甄家三小姐的生辰八字,还有薛宝琴的生辰八字。
虽然这两个人是没有机会出现在贾家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贾母没有其他人选。贾母的母亲,可是治国公马魁的女儿,虽然贾家有些嫌贫爱富的,但是这种亲戚还是在走的,即使当年治国公府被齐国侯和忠义亲王的事情连累了,被剥夺了爵位。
恰好,这马家就有一位姑娘,和贾宝玉的年纪相当,于是贾母便打着亲戚的借口,接马姑娘来贾府小住了!如今这马家,爵位被剥夺了,儿孙又不怎么争气,因此贾家这样的人家,竟然入了他们的眼,即使在外面贾家和贾宝玉的名声已经很臭了,可是比起家族的复兴,一个女儿又算得了什么。
一知道马家的姑娘要来贾家小住,薛姨妈和薛宝钗立刻就明白了贾母的态度,无论薛宝钗做的在怎么样,贾母就是看不上她。硬要说起来,马家姑娘如今还比不过薛宝钗了!
毕竟薛宝钗再怎么说,还有一大堆的嫁妆了!而马家姑娘了,家里没有了爵位就是平民百姓了,钱财肯定没有薛家多,自然这嫁妆就比不过薛宝钗了!
就是因为贾母这么一招,将薛家人逼上了绝路,薛姨妈最近简直是快要疯掉了,天天跑过来找王夫人,而且王夫人还不敢不见,只要这边一有推脱的意思,薛姨妈这个在王夫人眼里,一直跟她的跟屁虫一样的角色,就毫不犹豫地开始威胁王夫人。
行啊,你不肯,那好,我这就拿着借据去衙门告你去!哼,我就不信了,拿着几十万两银,别说嫁女儿了,我就算是给女儿招个上门女婿,想要干的人,也能从城南排到城北去!
老实人一旦发起狠来,没几个人招架得住。
何况,薛姨妈毕竟是王家出来的姑娘,哪怕平常看着有些愚钝的样,其实也是个有心眼的,她手里捏着她这个姐姐王夫人的不少把柄呢,这些把柄要是透出去,哪怕王夫人的女儿是娘娘呢,贾家整个宗族也是未必容得下她的。
比如说,王夫人当年管家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捞私房钱,借着什么天灾之类的名义,将金陵那边的祖产给卖了,其实就是廉价卖给了薛姨妈,姐妹两个从中一折腾,公产便变成了姐妹两个的私产了,而且,王夫人也颇有些强占良田,包揽诉讼的事情,有些发生在金陵那边,也是她们姐妹两个合伙干的。
类似的事情实在是不少,这些事情有些被大房捅出来,但是还有一些不是没有不是吗?
而且曾经薛姨妈还给王夫人提供过非常隐蔽的绝药,王夫人就是用这个,将家里曾经很得宠,差点抢在她前头生了儿的周姨娘给废掉了,变成了一个木头人。
有着这么多的把柄在,王夫人如今对薛王氏那是没有半点办法,只得在一边顺着薛王氏的意思,一边绞尽脑汁,想办法先将那些借据之类的东西,从薛姨妈那里弄回来。
王夫人虽然恨不得薛家立马消失不见,但是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贾家没了林家贡献的那一大笔横财,二房差点没用光了压库的银,卖了不少祖产,又借了薛家好几十万两银。甚至,建园用的砖木土石,很多也是拿的薛家的,一直还没付钱,这些都是有字据的,哪怕签的是王夫人的名字,但是贾家多数人都是知道的,就算是一些下人对此心里也有数。
用着人家的银,却想把人家甩在一边去,这实在有些不好听。
于是王夫人再有一次看到账本的时候,才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其实最初王夫人是准备将账本给王熙凤的,但是贾母说了王熙凤还有照顾贾珠和贾桂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就算是王夫人在心里面已经放弃了贾珠,也不能明着表现出来,不然第一个不会饶过她的就是贾政。
不过贾母却提议交给贾探春,看着贾迎春出嫁女婿还不错的样子,贾母也有些心动,要是能将贾探春嫁到一个好地方去,对二房也是一个助力。
但是王夫人却不会像贾母这么想,她只会想到这贾探春的生母是赵姨娘,继母是安夫人,都是王夫人的敌人。要是贾探春出头了,还不帮助这两人撑腰,打压自己。王夫人又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于是才有了,薛宝钗管着二房账本的事情发生。
一来是推出薛宝钗和贾探春打擂台,二来是为了给薛姨妈一个说法,瞧瞧我都将二房的账本让薛宝钗管了,你还有什么意见。
PS:
感谢【书友110214122725413】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
正文 第371章 拖字诀
贾家发生这等大事,怎么可能不被人注意,这马家姑娘也一个聪明的,一看着这架势,就知道自己不能嫁进来了!就是靠着贾母的支持嫁到贾家来又如何,贾母如今都老了,肯定会死在王夫人的前面的,到时候自己没有了保护伞,还不被王夫人这个恶婆婆给活活的折磨死呀!
马姑娘如何肯了,在贾家住了几天,她也看出不少的事情来了!比如贾家大房和二房的不合,还有王夫人对她的敌视。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贾母给她准备的丈夫的人选贾宝玉,这马姑娘实在是看不上眼。马家的子弟是有些不成材,倒是却没有一个像贾宝玉这样做宅男的。
这段时间,马姑娘也瞧见了贾宝玉是什么一个性子,真心的看不起他。
贾宝玉这些天一直不读书,就窝在屋里面调弄胭脂,说着等着回头送给她和史湘云,马姑娘被气得差点没当场失态,心里不知道骂了贾宝玉多少遍,她还是未出阁的清白女子,怎么可能收其他男子的东西,尤其还是这样的私密东西。
若是她已经和贾宝玉订亲了,这倒没有什么,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她还没有和贾宝玉订婚了,这要是传出去了,岂不是败坏了自己的名声。
贾宝玉如此的做派,吓的马姑娘都不敢去贾母那里了,住了几天后,就找了一个借口,急匆匆的走了!从此再也没有踏入过贾家的大门一步。
王夫人知道这个事情后,心里不知道骂了贾母和马姑娘多少遍,明明知道自己喜欢薛宝钗,贾母却还要来给自己添堵。正巧薛宝钗过来了,难免在薛宝钗面前狠狠贬低了一下马姑娘,说她如何如何狐媚可恨。又夸赞了薛宝钗一番,什么贤良大方,要她好好规劝贾宝玉读书。
薛宝钗低眉顺眼地答应了下来,王夫人对薛宝钗也算得上比较真心,毕竟是亲外甥女,薛宝钗走的时候,又将自己当年陪嫁的一支赤金点凤钗赏了她,以示自己看重的还是她,什么史湘云、林黛玉、马姑娘的,老太太认。她却是不认的。
虽说王夫人一直没个准话,但是毕竟形势比人强,因此。薛宝钗不得不继续忍着,只是心里难免不忿。她一向自视甚高,偏偏在出身上吃了亏,要不然,以她那般会讨巧的本事。贾母也不至于这么多年也捂不热,怎么也看不上她。
很多聪明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些偏执,对薛宝钗而言,王夫人捧着她,压着史湘云跟林黛玉,对她来说就是个绝大的鼓励。这让她几乎是欲罢不能,加上她想要在贾家立足只能靠着王夫人的关系,因此。对王夫人更是奉承不已。
其实薛宝钗应该庆幸,她现在还住在贾家,不然外面的谣言就能要了她的半条命。不过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