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如玉君子 >

第252部分

红楼如玉君子-第252部分

小说: 红楼如玉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贾母又舔着脸说道:“还请太医再指点一二。”

这太医对于贾母的蹬鼻子上脸倒是没有生气,只是以为这贾母担心白发人送黑发人,因此开口道:“在下这里还有个食谱,平时的时候,可以让厨房做给贵公子吃。

淮山药枸杞炖猪脑:猪脑一个,淮山药、枸杞子加水及作料炖服。

菖蒲猪肾粥:菖蒲、五味子先煎,去渣留汁,再将葱白、米适量;猪腰一副同煮熟,加作料食之。

川断猪尾汤:川断、杜仲、猪尾一条,煮熟去渣留汁,加作料吃猪尾,喝汤。”

见太医又说出来了一些好东西,贾母连忙道谢,然后让人给了太医一个大大的红包,才让人送走了太医。

等着太医走后,很显然贾母要来秋后算账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两个王夫人塞给贾珠的丫鬟,别看着她们背后是王夫人,但是贾母处理起来,一点也没有心软,直接让人拖出去打了一个半死,然后卖到窑子了!

看着神色还没有缓过来的王熙凤,贾母慈祥的说道:“凤丫头,我可是将珠儿交给你了,你要是再看到有心大的丫鬟敢勾引珠儿做那事,也不必回我和太太了,直接打发了!你可不要心软,这可是关系到珠儿性命的事情。”

王熙凤要的就是贾母的这句话,可是现在这样的要到了,王熙凤真的不想要!她情愿贾珠一生平平安安的,可是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王熙凤也只能认了,想到贾珠一年内都不能行房,她的孩子还不知道何时来到这世上。

这么一想,王熙凤简直是悲从心中来,再是女强人又能这么样,王熙凤她也是一个女人呀!而且还是一个古代的女人,丈夫和儿子就是她的天,可是今天差一点,这天就会永远的消失了,这如何不让王熙凤害怕。

王熙凤的神情恍恍惚惚的,只看见贾母好像在和自己说话,只是为什么她听不到一点声音了!怎么突然这屋子变成了黑白两色了,怎么突然感觉这屋子在转了!

终于王熙凤停止了思考,眼皮一闭,晕了过去。

王熙凤这不晕不要紧,一晕将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平儿连忙扶住王熙凤的身子,贾母一边叫人去将太医追回来,一边叫人将王熙凤扶到床上去。

这下子好了,二房的长子长媳都昏迷不醒,这下子可愁坏了贾母。

一想到这样的局面,都是王夫人给贾珠塞了两个丫鬟所引起了,贾母就恨不得吃了王夫人,只是这个时候在众人面前,她不能失态,她不能让这些丫鬟觉得二房的天要垮了!

很快的太医再一次的被请了进来,这太医也不恼,直接给王熙凤号脉去了!手一搭上王熙凤的脉,这太医心里就有数了!

笑着对贾母等人说道:“恭喜老封君了,这位奶奶是喜脉,已经有两个多月大了!”

贾母生怕这太医又说出什么不好的消息来,却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天大的喜色,顿时脸色挂起了笑容,连忙说道:“同喜同喜,有劳太医了!”

贾母刚刚才在为二房的血脉担心了,却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惊喜在后面等着她,的确是有惊有喜呀!

等着贾母一脸喜色的吩咐好王熙凤房间里的众人后,才走出了贾珠的院子,然后立马的翻脸,脸上有几分厉色的对着王夫人说道:“你跟我来!”

贾母不在乎,王夫人针对大房所做的事情,也不在乎王夫人在王熙凤的面前摆什么婆婆谱,但是对于二房的子嗣,她却是异常的看重的。

王夫人给贾珠塞人的事情,贾母也是知道的。但是这在贾母心里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那个男人不三妻四妾呀,就是贾代善在世,也有几房小妾的。

而且贾母心里也多少清楚王夫人的想法,无非是看见大房的下一代都出来,王熙凤的肚子还没有什么动静,她着急了!因此在王夫人塞人的时候,贾母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但是就是这么一件,贾母根本不在乎的事情,却差一点要了贾珠的小命,这却让贾母不得不在乎起来,尤其是在现在王熙凤怀有身孕的时候,贾母必须要做出一个表态,不然王熙凤的这一胎很有可能不稳,严重的甚至流产。

贾母阴沉着一张脸在前面走着,心里暗自的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整治王夫人一番,不然按照她这样的事情做下去,给大房下有碍子嗣的药,给贾政下断子绝孙的药,给贾珠塞丫鬟,差点要了贾珠的小命。在这么下去,贾家迟早要被她弄得断子绝孙。

PS:

感谢【雨巷丁香123】童鞋的粉红票,摸摸哒!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344章 当出头鸟的林海

没有人知道贾母对王夫人说了什么话,反正从那天之后,王夫人又被变相的软禁了起来。

倒是林海从贾家的钉子中知道了这事了,当场一口茶喷了出来。

话说,他真的不是什么圣父之类的人呀!身上也没有什么圣父光环,为什么事情总是要发生的超出他的想象了!

虽然说改变原著,对于一个有命中注定的命运的人来说,的确不错,但是过分的改变,就不是林海想要的了,他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超出了他的掌控之外。

不过仔细的想想左右也不关他的事。

贾府的败落,除了子孙不肖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后继无人。官场上讲究官官相护,可是四大家族,除了一个王子腾,在朝堂上再无一个能够说话的。如此一来,出了事情人家凭什么卖你情面?

在皇上那里,府上子孙惹出事来,若是家族在朝堂上有那得力的,有祖上的功劳,皇帝念着干将的能干,就算对家族再怎么不满,只要没有大的政治问题,也未必会到了阖府抄家,身陷牢狱的地步。可是阖家一个顶用的都没有,白领朝廷的俸禄不干活不说,而且净惹事。

一开始皇帝或许还念着祖上的功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但是放过一次两次,你这边还不改,时间长了皇帝也烦了。老本被吃光了,灾祸也就不请自来。

作为玉字辈中目前唯一出息的贾珠,在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他学问不错,虽然这科落榜,但是努力三年,下一科得中的希望非常大。

可是这又怎么样,因为贾政的名字的原因。别说贾珠只是有希望考中,就算他是三元及第,也是白搭。一个不能出仕做官的人,就算是他再有才华,再有头脑,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虽然如此,林海还是没有让钉子撤出贾家,按照一贯的小说定律,无论是他还是林菖顶替了原主,都已经逃脱了原著中已定的命运。但是难道这样他们就会一辈子相安无事了吗?

这事不可能的。别的不说,这朝廷之上就是一盘棋,落子需谨慎。有时候一步错步步错。

不过现在林海却没有这么多的心思放在这上面,他正拿着皇上的令箭在朝廷之上追张了!林海借用了想到银行分期付款的方式,因此朝廷之上虽然反对的声音不小,但是也没有人敢摆满了说。

毕竟这些人都借的国库的钱,而这些银子都是皇上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朝廷上的这些大臣,总不能嚷嚷道‘国库里的钱可以随便拿不回吧!’,一些精明之辈,看着太上皇并没有出声,也是知道太上皇必然是同意的,有些老人再一想到当年太上皇让人还钱的作风。心里有底了!老老实实的在林海去追账后,还钱了!

不过有老实的,自然就有不老实的。不过林海也不急,反正缺银子的又不是林海。

他虽然是一个出头鸟,但是前面不回还有户部尚书顶着吗,反正他就天天去上门拜访一下,然后就拍拍屁股闪人了!还与不还都他们的事情。

外人看来。或许以为这几家在针对林海。但是却不想想,林海身后的人。是谁?

户部尚书崔大人?

不是。

是皇上。

就是太上皇对于皇上追债的事情,都是保持沉默的,还不能看出什么来吗?

林海表面上看着吃力不讨好,天天的上门追债,将位高权重的好几位都得罪了,但是又有谁知道,林海就是愿意吃力不讨好了!

户部尚书崔大人,林老爷曾经告诉过林海的,这位是皇上的心腹。皇上目前心腹不多,自然是不愿意崔大人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于是林海这个坐户部第二把交椅的人,不是应该主动的积极的顶上吗?

再说,林海虽然天天上门去催帐,但是一没有骂人,二没有胁迫。无非就是天天多沏一壶茶的事罢了!被要债的人,就是恼怒也恼怒不到哪里去。而且跟着皇上对着干的人,都是人精,都是知道崔大人底细的。

无非就在心里嗤笑林海,为他人做衣裳罢了!

有功是户部尚书的,有过却是他的。

跑了几次后,林海敏锐的感觉到了这样的现象,因此才特意的天天上门要债。

别的不说,就是林海的这份认真劲,也让皇上另眼相待,别的不说,就是林烨在翰林院被皇上召见的次数多了起来。

这天林海得了圣上的宣召,他便将几家府邸的还款情况一一禀明了。

皇帝听得缮国公、皇后娘家侄子、修国公、梅太师家都毫无推脱,爽快还款后,心中很是快慰。

“若是其余欠款者也同这四家一样,朕何愁国库空虚?可有那些奸猾狡诈者,在朕面前应了,却在林卿家等户部官员面前百般推脱的?”

林海神色一沉,便跪下奏道:“回皇上,的确有这样的人。吏部侍郎吴亮,忠靖侯史鼎,这两人,户部已经上门三次,不仅一两银子都没有收回,且两次没有见到其面。”

“忠靖候史鼎?吏部侍郎吴亮?”皇帝冷笑一声,半晌才道:“林卿平身。”

“是!”林海恭敬的站了起来,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溜了进来“禀皇上,太上皇听说户部侍郎林大人进宫了,让您带着林大人过去一趟,说是有事相商。”

皇上嘴角一弯“既然如此,那林卿,就跟朕走一趟吧!”

其实太上皇也没有多大的事情,也就是听说林海进宫来了,知道他是要债的先行官,因此特意的召他过去问问成效如何,但是又不想让皇上有所顾忌,因此才将皇上也一起叫了过来。

太上皇登基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的他可是心狠手辣果断之极。但是这人老了,上了年纪,心就有些软起来了,因此对于十皇子和十一皇子这两个幼子各位的宠爱。

但是太上皇从来都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说过,包括皇上和他的心腹。他是老了心软了,但是他也容不得别人在他们的江山上为非作歹,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在国库里面的银子,能支撑起一场战争的时候,就立刻的发动的战争,骨子里,太上皇也是一个不喜欢别人忤逆自己的人。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明白,太上皇是清醒着让位了,无论他日后存不存在后悔的事情,他是不可能废了皇上。除非有人能强行的逼宫成功,不然皇上的皇位是永远不会因为太上皇的原因所动摇的。太上皇是天子,作为天子,他的话就是圣旨。

若是他率先违背了自己的话,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而且有了这么一次之后,日后整个凤朝的皇上,说出来的话,都会给人一种可以随时改变的感觉,哪怕这些只是别人心里最下意识的下意识,但是这也不是太上皇说愿意看到的。

每一个皇上,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一世一世的传承下去,最好永远的不被灭国。虽然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能多一世是一世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