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长孙皇后 >

第16部分

长孙皇后-第16部分

小说: 长孙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徵认为:“狄人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将其驱赶至荒蛮,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晋初胡汉杂居中原,郭钦、江统劝晋武帝逐胡,武帝不听。此后二十余年,伊水、洛水之间,遂为北方戎狄聚居之地,此乃前代的明鉴!””
  惟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突厥降众宜迁居至河套,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则既可充实空虚之地,又可增强北边防务。”又曰:“天子对万物,应天覆地载,无有遗漏。今突厥穷困潦倒归降中华,岂能拒之于外而不受?”
  李世民赞同温彦博,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于是,东起幽州,西至灵州,划分突利可汗原统属地,设置顺、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划分颉利之地为六州,东面设定襄都督府,西边置云中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
  归附酋长,拜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夷狄官员百多人,占朝臣一半,迁居长安者近万家。
  三月,戊辰,以突厥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为右武候大将军。
  三月,戊辰(初三),唐朝任命突厥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为右武候大将军。
  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西北诸蕃亦请上尊号为“天可汗”。
  上曰:“朕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
  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
  上则兼称大唐皇帝天可汗。
  巍巍大唐,四海臣服。
  时至今日,李世民的王国方才打造完成。
  只是,还是如誓言般雪白吗?
  ——我要融化整合这个杂色驳乱的世界,洗炼成我纯白的王国。我的王国要如你的丰韵,圆和谐美,完好无暇。
  当年白衣灿耀的少年啊,拥着心爱的人儿,倾吐凌云之志,不屑肮脏残缺。
  当年白衣灿耀的少年啊,今何在?
  大风起兮,飘扬旗帜,红白相间的旗帜迎风招展。
  年轻的帝皇,身着金黄的龙袍,仰望大唐的旗帜,凝立如玉雕。
  所谓融化,所谓洗炼,所谓完美。
  长孙轻轻斟酒一杯,迎风洒在墓前,芬芳四溢,醇烈如故人。
  不禁热泪滚出,落在风中。
  “肇仁,我和世民看你来了。你当年的预言都实现了。你看到了吗?你高兴吗?”
  刘文静,第一个为了李世民的王国流血的自己人。
  然后,魔咒启动了。
  百无禁忌,血流成河,不论亲仇。
  肇仁,为了给你的血交代,为了给我兄弟的血交代,为了给苍生的血交代,我一定会实现我的誓言,洗炼出纯白的王国。
  李世民手执金樽,斟酒一杯,洒在墓前。
  安息吧,肇仁,瞑目吧。
  附:淮安王李神通争功是武德九年九月己酉(二十四日),是因爵位田邑不如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差点打瞎任城王道宗次的眼睛是贞观八年的事,那时的李世民早就有意打压武将了,所以一开始分封权位和长孙房杜持平的尉迟此时已大大不如了。我把两件事都合到了贞观元年,只是为了集中体现当时的局势。李世民不愿急着改元以免留下不孝恶名,很多大事都是武德九年做的,我写到贞观名下,只是考虑到阅读习惯。
  魏徵也是武德九年降的,一开始封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后又迁尚书左丞。因为魏徵以谏臣闻名,所以我直接就写了谏议大夫。中男之争也是武德九年十二月。
  一些李世民的言论我也归了类,没有全按时间先后写。
  生者和死者,在寂寂的忆念里,可是相同的颜色和光泽?
  死亡,泼墨如乌云;思念,温煦如夕照。柔柔的细细的给漫天的乌云镶上了辉煌的金光,凄美如梦,壮丽如画。
  心尖轻颤,不由阖眼,鲜活的音容梦中的形象栩栩如生,美好永恒,明暖如瑰华亮采。
  生存,斑斓如红尘;回忆,明灭如光影。丝丝的缕缕的将斑驳的片断勾勒成矛盾的神形,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真实梦境,密密交织,深沉的阴虑直觉的暗惮隐隐惕醒,绵绵存续,变幻如弯月流水。
  生命的前行是真实的,所以,生命的演变也是真实的。在生命的真实面前,其他的一切都轻飘无痕。
  所有的风光尊荣都已过去,李靖重新排班上朝,一切依旧,回首沙场血战似乎只是春梦一场。
  可这不是春梦。累累战功,赫赫声名,位高权重。
  初,上命王评论诸宰相。王论及李靖时赞曰:“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怀璧有罪。
  五月丁亥,御史大夫弹劾李靖:破颉利牙帐时,御军无法,突厥珍物,虏掠俱尽,请交付法司推勘审理。上特敕勿劾。及靖入见,上大加责备,靖顿首谢罪。久久,上才曰:“隋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录公之功,赦公之罪。”加李靖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食邑加至五百户。未几,上谓靖曰:“前有人谗公,今朕已醒悟,公勿以为怀。”复赐绢二千匹。
  八月甲寅,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尚书左仆射。
  李靖每与诸宰相参议,恂恂如不能言,以深沉忠厚著称。
  这个男人,瞬息乱局中机变如狐;机不容失时狠厉如豹;人微言轻时一身是胆;位高权重时大智若愚。
  李靖,最为人称道的是李萧一战。
  萧铣盘踞江陵。李渊诏令李靖同河间王李孝恭率部征讨。
  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江水高涨,波涛汹涌。萧铣认为李靖断不会此时进兵,未设防。唐将也请求江水平息后再东进。李靖却说:“兵事以速为神。如今军队刚集结,萧铣来不及知道,若乘水涨之际挺进江陵,迅雷不及掩耳,萧铣仓卒聚兵,不堪抵挡,必手到擒来。”李孝恭同意。于是率战舰二千余艘东下,势如破竹,顺道攻占了荆门、宜都,迅速挺进夷陵。
  萧铣已罢兵务农,仅留警卫数千人。闻唐兵至,匆忙征兵,皆在江陵之外,道途阻远,不能骤集,不得不率警卫迎战。李萧恭准备出击,李靖阻止道:“彼救败之师,应急之策,势不能久。不如我军且驻南岸,缓一日,彼必分其兵:部分挡拒我军,部分回撤自守。兵分势弱,我乘其懈而击之,岂能不胜。今若急攻,彼必并力死战,楚兵剽锐,不易挡也。”李孝恭不听,留李靖守营,自率精锐出战,果败,逃至南岸。
  萧铣兵众弃舟追击,抢掠军资,人皆负重。李靖见其乱,纵兵奋击,大破之,乘胜直抵江陵,攻占外城,大获舟舰。
  李靖劝说李孝恭散舰江中。诸将皆曰:“破敌所获,当尽其用,奈何弃以资敌?”李靖曰:“萧铣领地,南达岭外,东抵洞庭。吾孤军深入,若攻城未克,彼援军四集,吾腹背受敌,进退两难,虽有舟舰,又有何用?今弃舟舰,使其沿江而下,彼援兵见之,必以为江陵已破,不敢轻进。往来窥伺,至少旬月。如此,吾必能取之也。”萧铣援兵见舟舰,果疑不进。
  风华正茂,意气奋发,谈笑用兵,若等闲耳;举重若轻,火中取栗,翻手云雨,雍容风流;玄鉴深远,临机果断,审时度势,鬼神莫测。
  一战经典。
  而如今,所有的惊才绝艳都已小心翼翼的收起;所有的风华绝代早在无声无息中失佚。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谓丈夫。
  还有那个刀锋般雪锐丝缎般柔媚的美人啊,青衣掩去了红裳。厅堂上正襟危坐的一品夫人,依稀还见当年一舞倾城的风姿。
  湛透的美人啊,一双眼看尽红尘。秋水明眸澄澈清润,波澜不惊。
  富贵中的凶险,寒伧里的屈折,都曾经历,都曾容忍,都曾战胜,早入不了眼。
  只是青衣掩去红裳,重门敛去清华。深居简出,修心养性。
  长孙的智慧,红拂的阅历,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风声鹤唳,如履薄冰。
  八年三月上幸九成宫,宫御先行宿湋川宫中。仆射李靖、侍中王珪继至,官吏改让宫御另宿,以接待李靖、王珪。上闻,怒曰:“竟敢如此作威作福!何以轻我宫人?”下诏并按印。魏徵曰:“李靖、王珪皆陛下腹心大臣,宫人仅后宫扫除奴仆耳。所以大臣出行,官吏谘朝廷法式;归来,陛下问人间疾苦。夫官舍,固来李靖等见官吏之所,官吏不可不谒也。至于宫人则不然,供馈之余无所参承。以此诏吏,且骇天下耳目。”帝悟,安寝不问。
  大气的生命中凶厄不断,卑贱的生命里病灾延绵,天地不全,命运不善。幸好,时事是流动的,不会纠结于一点永远。时事变化,势态也就变化,所以祸福相依,悲欢无常。
  五月,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后又请婚毁婚,兵寇兰、廓二州,数犯边疆,扣留唐使。
  六月,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统帅边境兵士及契、党项之兵众进攻吐谷浑
  十一月辛未,右仆射、代国公李靖以疾请辞,言甚恳切。
  上遣中书侍郎曰:“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成全公雅志,乃是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下优诏,加授特进,听其在府第摄养。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封爵如故,俸禄、吏卒等依旧给,疾若好转,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丁亥,吐谷浑寇凉州。
  己丑,下诏大举讨伐吐谷浑。
  上欲得李靖为将,惟恐其年老,不能重劳之。靖闻之,请行;上大悦。
  十二月,辛丑,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通、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契之兵众征讨吐谷浑。
  九年正月,上赐李靖灵寿杖,助足疾也。
  癸巳,大总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道宗破吐谷浑于牛心堆。
  五月乙未,又破之于乌海,追奔至柏海。副总管薛万均、薛万彻又破之于赤水源,获其名王二十人。
  壬子,军至伏俟城,吐谷浑火烧草原,以饿我战马,退保大非川。诸将议,春草未发芽,马弱不可战。唯李靖决计进兵,深入敌境,遂越积石山。前后大战数十回合,杀伤甚众,大破其国。吐谷浑之众遂杀其可汗来降,李靖封其子大宁王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得胜还朝。
  当初,岷州都督、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延误军期,李靖弹劾之。高甑生怀恨在心,诬告李靖谋反,查无此事。八月庚辰,高甑生免死徙边。有人说情:“高甑生,秦府功臣,请恕其罪。”上曰:“高甑生违抗李靖节度,又诬其反,如此尚可宽,法将安在!且国家自起晋阳,功臣多矣,若高甑生获免,则人人犯法,安可复禁乎!我对旧勋,未曾忘也,正为此不敢赦耳。”李靖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见也。
  进退合时,物我两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文武全才,武能开疆,文能明势,始得善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