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总鉴-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菩萨是释教传播中土的关键人物,肩负重大的使命,当然不能蜗居海岛。本来人间帝王刘庄已经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释教,却因为四圣宫改建一事信念产生了动摇,这件事是当务之急,因此菩萨将普陀山的道场安排妥当即动身前往圣灵宫,与刘庄会晤之前需要与沈平渊沟通一下,这位大神地位特殊,如果他肯出力事情就好办多了。这时候圣灵宫十分热闹,金刚童子和小瑞珠正在炫耀在罗刹海市得到的宝贝,阿修罗已经回到魔界,孔雀自然没什么避讳了,也出现在圣灵宫。沈平渊正在考虑将来的事,释教大行以后玄门必然会受到很大冲击,发生冲突的可能很小,玄门在人间的影响多半会大幅度减弱。教祖的意思是两教融合,任凭下界生灵自择。目前释教只有观音菩萨来到人间,得到玉帝许可之后必然会有其他高人到人间推广释教,自己要多加留心。正在仔细推算,心头忽然一动,意识到观音菩萨即将来到,马上安排出迎。圣灵宫上下都知道了阴阳界感化大冥王的事,对观音菩萨十分尊重,纷纷上前拜见。观音菩萨微笑还礼,态度十分和蔼。沈平渊发觉菩萨这次出现手里多了一个白玉净瓶,身边多了一名龙女,想必普陀山的道场已经安排妥当了。侍女们准备了洁净的素斋,沈平渊请菩萨上座,小瑞珠盯上了玉净瓶,跑过来问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金刚童子马上回答:“我知道,一定是好酒。”孔雀白了一眼:“真是笨,人家又不喝酒。”金刚童子点头:“不是酒就是解渴的水。”小瑞珠马上提出要求:“好喝么?给我尝尝。”观音菩萨缓缓倾出一滴甘露,恰恰落在小瑞珠眉心的红点上,随即融入身体。小瑞珠感觉遍体清凉,一举一动都轻快了许多,心里十分欢喜,拍手欢呼:“真舒服,再来几滴尝尝。”
沈平渊当然明白甘露的作用,小瑞珠有此机缘已经获益匪浅,将女儿唤到身边指点:“那是普济天下苍生的甘露,不要贪多。你得了人家好处拿什么来报答?”小瑞珠马上取出数件珍宝,光华闪闪,沈平渊摇头:“这些东西可比不上甘露,你到金水池去一趟,从池心的柳树上取下一根细枝来。”小瑞珠答应,蹦蹦跳跳跑向后面。金水池乃是圣灵宫的核心所在,也是最紧要的地方,池中的柳树就是财气形成,不得沈平渊允许谁也进不去。很快小瑞珠就跑了回来,将杨柳枝拿到菩萨跟前。观音菩萨自然明白,这根细枝非同小可,上面凝结着人间的财气,对于释教的传播有着非凡的意义。当时谢过收下,就插在净瓶之中。说明来意,沈平渊笑道:“教祖的态度十分明朗,菩萨尽管放手去做。汉明帝产生动摇无非是看到了玄门的神通,菩萨完全可以展现高妙法力。”观音菩萨摇头:“我教不重神通变化,讲究的是打坐参禅,顿悟前生今世,普渡众生。”沈平渊有自己的见解:“释教不是讲因果么,休说人间百姓,就是三界神祗也很感兴趣。”观音菩萨点头:“贫僧就从这里入手。”沈平渊询问:“释教除了菩萨以外还有哪位高僧到人间行道?”观音菩萨微微一笑:“本教佛祖以下十八位尊者,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还有真君初入佛界见到的弥勒尊者都已经进入人间,只不过没有展现真身。”沈平渊有些意外,释教这么多高人到人间行道自己竟然没感觉出来。观音菩萨对玄门十分了解,教祖已经将所有事务赋予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以及通天教主,这三位掌管着玄门中形形色色的万千成员。当时提出与三位教主接洽一下,沈平渊考虑之后劝解道:“既然玉帝已经认可,教祖也有明示,就不用与三位教主会晤了。”观音菩萨有未卜先知的法力,沈平渊到灵山不仅仅代表玉帝,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玄门教祖,他的话自然很有分量,于是表示认可。玄门中三位教主以下最关键的人物就是赵公明与沈平渊这一对师徒了,泰山封神以后赵公明已经很少公开露面,一切全由沈平渊处置,所以观音菩萨十分关注圣灵宫。阐截两教门人遍布三界,推广释教免不了接触,观音菩萨特意了解一下。沈平渊自然心里有数,接受教祖考验的这些门人必然会与释教有所关联,所以着重介绍一番。巨无霸,金刚童子,月池娘娘以及凝香就在跟前,由他们自己介绍。阐教门人中沈平渊最看重的就是杨戬与凌烟,这两位胸怀宽广,前程未可限量。观音菩萨牢记在心,将来很可能互相借重。
一百四十八高僧渡世
离开圣灵宫,观音菩萨直接来到洛阳白马寺,化身为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僧,龙女变成一名沙弥,进寺以后发觉香火稀少,汉明帝重建四圣宫以后百姓们都到那边上香,白马寺冷清了许多。菩萨就在寺中一株大树下打坐,一连三日不言不动。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注意,两日后就有人发觉异常,都觉得奇怪,普通人不可能有如此定力。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有一班看热闹的人聚拢到白马寺,大家都想知道这位老僧能够打坐多久。接连七日,菩萨始终如一,洛阳城里百姓都听说了这件事,免不了议论纷纷,猜不出老僧的用意。七日后老僧终于睁开了眼,小沙弥对众言讲,师徒两个到这里来为的是弘扬佛法,为此方百姓宣讲三世因果。大家都知道老僧不同凡响,不敢怠慢,纷纷上前请教。菩萨首先阐述因果通三世的道理,然后一一为众人指点,富贵者乃是前世行善积福种下的因,如果贪图享乐,一旦福运到头下世必然穷困。如果欺压良善,伤生害命,下世很可能堕入畜牲道。至于穷困者多半是前世享用太过,只要站稳脚跟,一心向善,就算今生不报来世也可以享受富贵。如果摒弃善心,为偷为盗,下世免不了一一偿还,就再难有出头之日了。当然,仅仅讲述道理很难让人信服,菩萨一眼就能看出众人的身份地位以及目前的状况,从而阐述因果,无一差错,众人惊叹不已,纷纷礼拜。消息传开,全城都轰动了,很多人慕名前来,菩萨一一为众人解说。有达官显贵得知此事半信半疑,特意换上普通装束前去试探。菩萨慧眼如炬,一眼就指出真正身份,官职府第都说得清清楚楚,这下子官场都轰动了,有官员上奏此事,惊动了当今天子。
重建四圣宫以后汉明帝确实对释教产生了动摇,比较起来还是玄门的神通更加实在。圣旨已出不能更改,推行释教的心思却逐渐淡下来。朝上有官员上奏此事,汉明帝颇为震惊,马上安排一文一武两位大臣,再加上一名宦官,一名内廷侍卫打扮成普通百姓到白马寺试探一番。半日后四人回奏,白马寺的老僧果然神奇,非但看出四人的身份,还知道是皇帝授意。汉明帝十分震惊,马上派人礼请老僧进宫,菩萨不肯离开白马寺,汉明帝准备亲自到白马寺上香,目的自然是为了会见高僧。动身之前特意与母亲商量一下,沈三姐十分支持,沈平渊说得明白,三教并行,相辅相成,没有任何冲突。这时候朝政平稳,百姓丰衣足食,到处是安乐祥和景象。汉明帝决定便服出宫,兴师动众难免惊扰百姓。在一名侍卫陪伴下,汉明帝离开皇宫,步行前往白马寺。这时候全城都在议论白马寺的高僧,有不少人成为释教的忠实信徒。也有一部分人执著于四圣宫,财神的诱惑力实在很难拒绝。还有一部分人两边都不拉下,这边礼拜高僧,那边拜神烧香。汉明帝不反对百姓信教,释教,玄门的宗旨都是导人向善,对朝廷的统治十分有利。进入白马寺,很快发现了菩萨化身的高僧,有不少人在询问因果,汉明帝仔细聆听,很快感觉到这位高僧的不凡。菩萨早知汉明帝到来,若无其事,继续为跟前的人解说因果。汉明帝自然不能久候,且听一听这个老僧所讲的道理。观音菩萨精通佛法,字字珠玑,口吐莲花,汉明帝不知不觉听入了谜。菩萨向大众解说因果之后整衣起身,身边的人颇为吃惊,这位高僧一直在这里打坐,这个时候起身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汉明帝身边的侍从提醒,高僧已经起身了,汉明帝这才明白过来,缓步上前,侍从开口询问:“高僧知我主人身份否?”菩萨面色没有任何变化,合十回答:“当今天子而已。”旁边的人大吃一惊,这位高僧从没有看错过一个人,难道皇帝真的来到白马寺?汉明帝微笑点头:“果然高僧。”大家连忙下拜施礼,汉明帝和颜悦色道:“朕听闻白马寺来了高僧,特意前来请教,并无他意。”皇帝驾临,百姓们自然不敢久留,纷纷告辞退去。汉明帝不想惊动寺中僧人,就在树下当面请教。菩萨坦言,在光武帝多方努力之下东汉政权已经扎好了根基,目前形势极好,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机会。汉明帝颇为欢喜,不过有盛必有衰,接着问到汉朝的结果。菩萨直言不讳,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初多亏了三位能臣,齐王韩信,大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三贤为了大汉朝立下大功无数,本应裂土分疆,享受富贵。却不明不白送了性命,这一桩公案了结的时候就是大汉朝终结之期。史官记述这一段的时候比较朦胧,汉明帝心里很清楚,朝廷确实愧对三贤。接着询问,菩萨简略讲明,三贤早晚会投生人世索债,汉朝天下将被一分为三,直到旧账了结的时候才能恢复一统,不过已经改朝换代了。
朝代更迭自有定数,汉明帝知道了结果也就安心了,后辈的事自己管不了。可以确定的是,眼前这位高僧非同小可,当时提出,延请高僧到皇宫供养。菩萨自然不肯,汉明帝转而请教玄门道法与佛门神通的区别,菩萨仔细阐明,玄门与释教各有千秋,宗旨都是导人向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泾渭分明就落了下乘了。经过一番攀谈,汉明帝确定了今后的态度,三教并行,朝廷用不着旗帜鲜明地支持哪一教。菩萨完成了使命,有意留些神迹,合十念诵大悲咒,半空中仙乐飘飘,花雨缤纷落下,诸天神圣的影像若隐若现。全城百姓都轰动了,望天礼拜不止,菩萨显出真身,飘然远去。汉明帝颇为惊诧,想不到这位老僧竟然具备这等神通。连忙向寺中僧人探询来历,僧人解释,这位菩萨名号观自在,遍观世间悲苦之音。汉明帝颇有感触,当即下旨,在白马寺设立观世音神像供养。神像建成之后白马寺的香火猛增,求神祷告者络绎不绝,城外的四圣宫就冷清下来了。沈平渊自然不在意,其他神祗也很理解,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金刚童子。四圣宫也有他的神像,倒不是争香火,就是觉得人少了不够热闹,与孔雀商量一下就开始准备,在四圣宫设立一个五尺高的大铜钱,中心挂一个小巧的铃铛,如果有人在十五步之外以铜钱投掷,击中铃铛的话铜钱就会变成金钱。看守四圣宫的道人晚间做梦得知此事,也不知真假。天明时果然发现了大铜钱,于是将消息传开,很快就聚集了数十人。大家的心思差不多,丢不中把铜钱捡回来就是了,反正没什么损失。大家依次投掷,半日过去没有一个打中铃铛,大家都有些气馁。忽然有一个童子拿着一把铜钱全力撒出,其中一枚击中了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大家都围过来,看一看铜钱是不是真的变成了金钱。童子将铜钱一一拣拾起来,果然发现一枚金钱,欢呼不止。
自古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铜钱变金钱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