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轩辕山。山上多出产铜,山下到处是竹
子。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是一般的猫头鹰却长着白脑袋,名称是黄鸟,发
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妒嫉心。
又北二百里,曰谒(y6)戾(l@)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
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
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氾(f4n)水。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谒戾山,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还蕴藏
着金属矿物和玉石。沁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在这座山的东面有
一片树林,叫做丹林。丹林水便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婴侯水也从这
里发源,向北流入氾水。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q@)水出焉,南流注于
河。
【译文】往东三百里,是座沮洳山,不生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
石。濝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q)n)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
①。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w2n)。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注释】①飞虫:指蠛(mi6)蠓、蚊子之类的小飞虫,成群成堆地乱飞,满天蔽日。
【译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神囷山,山上是带有花纹的漂亮石头,山
下有白蛇,还有飞虫。黄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洹水。滏水也从这
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欧水。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6)木①。有鸟焉,其状如乌,
文首、白喙(hu@)、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ji4o)。是炎帝之少女
②,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堙(y9n)于东海③。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柘木:柘树,是桑树的一种,叶子可以喂养蚕,果实可以吃,树根树皮可作药用。
②炎帝:号称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③堙:堵塞。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
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
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
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
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
流于浊漳之水。
【译文】再往东北一百二十里,是座少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出产铜。清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浊漳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d!)。牛首之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滏水。
【译文】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锡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出产磨
石。牛首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产优良玉石。景水从这座山
发源,向东南流入海泽。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译文】再往北一百里,是座题首山,这里出产玉石,也有许多石头,
但没有水。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x*n)①,其草多芍
(shu¥)药、芎(xi#ng)╭i#ng)②。洧(w7i)水出焉,而东流注于
河,其中有鳠(h))、黾(m!n)③。
【注释】①栒:栒树,古人常用树干部分的木材制做拐杖。②芍药:多年生草本花卉,初夏
开花,与牡丹相似、花朵大而美丽,有白、红等颜色。③鳠:鳠鱼,体态较细,灰褐色,头扁平,背
鳍、胸鳍相对有一硬刺,后缘有踞齿。黾:蛙的一种,形体同虾蟆相似而小一些,皮肤青色。
【译文】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绣山,山上有玉石、青色碧玉,山中的树
木大多是栒树,而草以芍药、芎疃唷d⑺诱庾椒⒃矗缓笙蚨魅搿
黄河,水中有鳠鱼和黾蛙。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译文】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松山。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北流
入黄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su%)水出于
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d!)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
出焉,而东流注泜泽。
【译文】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敦与山,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蕴藏
有金属矿物和玉石。溹水从敦与山的南面山脚流出,然后向东流入泰陆水;
泜水从敦与山的北面山脚流出,然后向东流入彭水;槐水也从这座山发源,
然后向东流入泜泽。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zh6)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
焉,而北流注于洧(w7i)水。
【译文】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阳面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北阴面出产铁。历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洧水。
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
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l7i)石①。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
大泽。
【注释】①礨石:礨的本义是地势突然高出的样子。礨石在这里指河道中的大石头高出水面
许多,显得突兀。
【译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维龙山,山上出产碧玉,山南阳面有金,
山北阴面有铁。肥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皋泽,水中有很多高耸的
大石头。敞铁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大泽。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
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h&)沱(tu¥)。
【译文】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白马山,山南阳面有很多石头和玉石,
山北阴面有丰富的铁,还多出产黄铜。木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
入虖沱水。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
于虖(h&)沱(tu¥)。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空桑山,没有花草树木,冬天夏天都有雪。
空桑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虖沱水。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
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d^ng d^ng),其鸣自訆(ji4o)。虖(h&)
沱(tu¥)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l¥u)水。液(y@)女之水出于其阳,
南流注于沁水。
【译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戏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有金属矿
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一只角一只眼睛,眼
睛在耳朵的背后,名称是■■,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虖沱水
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水。液女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
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hu^hu^)之水出焉,而东流注
于虖(h&)沱(tu¥);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译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濩
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虖沱水;鲜于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
南流入虖沱水。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l¥u)液(y@)
水。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皋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
流入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h&)沱(tu¥)。
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k^u)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滋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
入虖沱水。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草大多是条草。滱水也从这座山发源,
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陆山,有很多优良玉石。■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q0)山。般(p2n)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
黄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①。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婴石:一种像玉一样的带有彩色条纹的漂亮石头。
【译文】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出产很多的婴石。燕水从这座山
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
多橐(tu¥)橐①,其鸟多鹠(li*)②。历虢(gu¥)之水出焉,而东流注
于河,其中有师鱼③,食之杀人。
【注释】①橐駞:就是骆驼。②鹠:即鸺鹠,也叫做横纹小鸮,头和颈侧及翼上覆羽暗褐色,
密布棕白色狭横斑。③师鱼:即鲵鱼,就是前面所说的人鱼。
【译文】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饶山。这座山
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骆驼,而禽
鸟大多是鸺鹠鸟。历虢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师鱼,
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死。
又北四百里,曰乾(g1n)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
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豲](hu2n)其鸣自詨(ji4o)。
【译文】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没有花草树木,山南阳面蕴藏着金
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蕴藏着铁,但没有水流。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
普通的牛却长着三只脚,名称是豲,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
其(川)[州]在尾上①,其名曰罴(p0)[九]。
【注释】①州:古人注“州”为“窍”。上窍谓耳目鼻口,下窍谓前阴后阴。这里的窍是指
后阴而言,就是肛门的意思。
【译文】再往北五百里,是座伦山。伦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
黄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麋鹿,肛门却长在尾巴上面,名称是罴九。
又北五百里,曰碣(ji6)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
蒲夷之鱼①。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注释】①蒲夷之鱼:古人认为就是冉遗鱼,它的形体似蛇,有六只脚,眼睛像马的眼睛,
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做恶梦。
【译文】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
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还有很多青石碧玉。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译文】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