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记事 云一一-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赵妈妈的食指和中指,莫绮琉愣住:“只有两万两银子?”莫园不缺银子,据她所知,莫园在岳城的十家绣坊每年都有几十万两的银子进账。虽说绣坊的大权仍是握在老太太手里,可黄氏这个主母调用十万八万两银子却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她以为黄氏就是做场面也至少会出五万银子,没想到黄氏竟是如此的吝啬。
“还不是觉得这些年受委屈了,想借此扳回一城?”两万两银子之于平常人家自是想都不敢想的大数,可莫园嫡长女怎么也不该随便两万两银子就打发了。嫡长女不过两万两银子,下面的几位姑娘可怎么给嫁妆?
“母亲可有说别的?”如若只有两万两银子,光是老太太那就过不得关吧!黄氏这一出倒是闹得太过了。
“说了。太太说二姑娘嫁过去,刘家嫡三子定会分出来住。二姑娘带的嫁妆太多,怕会引来麻烦。”转述这些话的时候,赵妈妈是十分不屑的。哪个有家世的姑娘嫁到夫家没点私房钱?贴多少到夫家不过是看夫妻感情如何罢了。有齐家在,还怕那刘家吞了二姑娘的嫁妆?
“麻烦?二姑娘带的嫁妆不够多,才是真正的麻烦吧?母亲的心胸总归还是。。。”莫绮琉摇摇头。太狭隘了啊!莫园早晚会是嫡长子莫洛庭当家,他又怎会让嫡亲妹妹受这等委屈?黄氏想要公然给嫡长女难堪,怕是没那么容易。
“二姑娘那应该也猜到了太太会在嫁妆上大做文章,所以这段日子特别的安静。”赵妈妈想了想又说,“老太太那,二姑娘近日去的更勤了。”
“无碍。母亲会让步的。”除非老太太不管不顾,否则嫡长女的嫁妆绝对不会太过寒碜。
“就是。下面还有好几位姑娘呢!太太若是不给二姑娘撑场面,三姑娘和四姑娘那,老太太也会苛刻的。”三姑娘也有十三了,没几年也该嫁了。
所以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黄氏只图一时的痛快给了嫡长女难堪,她的两个女儿自然会更加的难堪。何必呢?莫绮琉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至于她这个不受待见的女儿,她从不指望黄氏会为她考虑考虑。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啊!这样想着,莫绮琉又开始琢磨起今日在绣坊看到的新绣法。
莫绮琉所想,聪明如三姑娘又怎会想不到?得知此事,三姑娘的冷静再也无法维持:“母亲,您到底是怎么想的?给她难堪有何用?先不说齐家会不满意,老太太那您就无法交代。”
“齐家不满意又怎样?你父亲的升迁已经稳操胜券,再过半月便可上任,咱们无需再看齐家的脸色。至于老太太那,二姑娘嫁的是嫡三子,又不是嫡长子。要说分出来住,养家的怎么也轮不上咱们二姑娘不是?”黄氏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只是这口气她必须要出。失了这个机会,她再也无法动嫡长女一分一毫。这么多年受的委屈,再也不得发泄。
“母亲,你真是。。。”三姑娘气得一时无言。如今的朝堂上,齐太师为权大势大。父亲就算是当上了总督,还不是要巴着太师门下过活?更何况,齐家还有位静安公主。与皇家息息相关的齐家又哪是区区一个官位就能撇开的?就是单单只说这刘家嫡三子,不是还未分出来住吗?母亲怎么就这般笃定刘家会分家?
“我不管。此次我一定要让高高在上的莫园嫡长女下不了台。”说出这句话时,黄氏分外的洋洋得意,终于可以一吐她忍让多年的恶气了。
“那女儿和四妹妹呢?母亲打算随便给个几千两银子就打发掉?”三姑娘神情冷漠的望着黄氏。她到底有没有做娘的自觉?就是四姨娘,如此大费周章的借着嫡长女出嫁再次巴上齐家,何尝不是为六公子和九姑娘谋得更多的筹码?
“怎么可能?你和小四出嫁,母亲定要各自备上十万两银子,让你们姐妹俩嫁的比谁都风光。”黄氏一挥衣袖,说的志得意满。
三姑娘的眼神带上了再也忍不住的讥讽:“母亲觉得可能吗?嫡长女出嫁只得两万两银子,二嫡女和三嫡女却能得十万两银子?母亲莫不是还想说,等小八这个四嫡女出嫁的时候,莫园绣坊都能陪嫁五家?”
黄氏的得意消散在三姑娘的冷言冷语中。呐呐无言中,黄氏终于意识到:她所期望的难堪似乎真的很难以实现。
“母亲,别的女儿也不想多说了,您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老太太那,总归还是要给个说法的。”三姑娘漠然起身离去。该说的她都已经说完了,若是母亲仍然听不进去,她也只能认命了。
要说嫡长女的嫁妆,还真轮不到黄氏来决策。就在三姑娘说服黄氏的同一时刻,莫老太太院子里,莫老爷也插手了此事。
“齐家真准备这样做?”老太太摸着手中的佛珠,脸上却无太大的惊讶。齐家对大公子和二姑娘,都是极其重视的。三年前,御史夫人的到来早已说明一切。
“是。四姨娘收到了御史夫人的来信,上面说齐家私下给二姑娘准备的礼有万余两银子。御史夫人那估计也会添上千余两。”莫老爷忙中抽空,特来和老太太商讨此事。御史夫人的信意思很明确,二姑娘的嫁妆少不得。
“还真是大手笔。”老太太的话听不出喜怒,只是将手中的佛珠放在桌上,“那咱们莫园更得把嫁妆做全。二姑娘是嫡长女,多些嫁妆也是应该的。”
“是。儿子本想着备上六万两的嫁妆,不过御史夫人打探到刘家近几年不打算分家。这样一来,二姑娘的面子更要做足了。同朝为官,二姑娘在刘家代表的是整个莫园,不能被旁人比下去才是。”正因为嫁的不是嫡长子,才更要做足排场。
“十万两吧!大公子现在也在朝堂上,嫡亲妹妹出嫁马虎不得。你也即将升任总督,更要重视。”老太太定了数。若是不分家,单是妯娌之间的攀比就绝对少不了。正因为二姑娘嫁的是嫡三子,才更不能被上面两位嫂嫂压下阵来。
“十万两的排场自是够大的。可是这样一来,下面几位姑娘的排场怕是不好做了。”想到其他五位姑娘,莫老爷颇为感叹。真要论起这些嫁妆,其实一点也不会心疼。混迹官场,彼此之间的联合自然是更为重要。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说道:“既然不好做,今日就一起定下来吧!二姑娘是嫡长女,又是嫡长子的嫡亲妹妹,给十万两绝对应该。三姑娘、四姑娘和八姑娘同是嫡女,一并六万两的嫁妆。七姑娘和九姑娘,备上两万两也算不得亏待。”
第二十三章
“母亲这样安排自是没有错,不过具体情况可能还得届时再说。单说九姑娘,若是齐家也愿为其做排场,两万两就少了。”莫老爷放下手中的茶杯,叹道。四姨娘最近和齐家走的很近,保不准以后会怎样。
“九姑娘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庶女,齐家就是做排场也大不到哪去。”说到九姑娘,老太太却是不担心的。两万少了就三万,想要再多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莫老爷便不再多说什么,一切任老太太决策。于是,嫡长女莫绮衣的嫁妆就此定下,再无更改。
得知此事后,黄氏气得摔了杯子,可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嫡长女风光大嫁。三姑娘则冷着脸静坐一旁,没有出言安慰。意料之中的事,由不得她们质疑,又何必太过在意?
莫绮琉刚从绣坊回来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了然的笑笑后便不再理会。有些事情不能摆在明面上说,放在心里便可。嫡长女近段日子的低调,不仅是做给黄氏看,更是做给老太太看。黄氏得意之下以为拿捏住了嫡长女,老太太那却只会觉得嫡长女受了委屈。十万两,老太太居然下了如此大的手笔?看来,刘家是暂时不会分家了。从一个牢笼跳到另一个更大的牢笼,冷暖也就只有嫡长女自己知道了。
一个月后,莫园嫡长女莫绮衣带着丰厚的嫁妆风光嫁往上京。看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渐行渐远,莫老太太含泪哽咽,黄氏冷眼以对,四姨娘微笑相送,二姨娘沉默而立,五姨娘眼红不已。
七姑娘和九姑娘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艳羡,四姑娘则悄悄的拉了拉三姑娘的衣袖,小声嘀咕道:“三姐姐,咱们以后也会这样吗?”
“会,一定会。”三姑娘眼神坚定,双手握拳。或许不会如嫡长女这般风光,但也一定会凌驾于岳城其他人家的姑娘之上。
眼观莫园众人的神色,莫绮琉淡然处之。莫园嫡女的身份摆在这,亲娘又是莫园的当家主母,三姑娘和四姑娘的嫁妆又岂会少?更何况父亲的官职越做越高,联姻的官家定然也会越来越大,由不得莫园不做排场。
嫡长女的出嫁让莫园短暂的沉默了几日。老太太再次免了八姑娘的请安,只道要八姑娘将心思全部放在刺绣上。听着老太太的决定,青芸颇有微词,就是紫芸这次也没有阻拦青芸的愤然。
“姑娘,老太太实在是太过分了。二姑娘出嫁关咱们院子何事?怎能凭白免了咱们姑娘的请安?”这不是摆明了让八姑娘的地位更加尴尬吗?就是打回原形,也不带这般毫无理由的。
“江妈妈呢?”没有接青芸的话,莫绮琉轻声问道。怎能不恼怒?好不容易得下的保障就因为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轰然崩塌。老太太舍不得嫡长女出嫁在明,不想她成为第二个嫡长女为实。说到底不过是老太太认定莫园只有一个嫡长女,她甭想超越过去。不管她做的多好,总归还是比不上呢!这三年日日陪同礼佛的下跪,非但抵不上嫡长女寥寥几句的请安,甚至没有在老太太的心中占得半点位置吗?
“去老太太那了。”紫芸顿了一下,如实相告。江妈妈是老太太院子里出来的人,时常回去虽然说不过去,可她们也质疑不得。
莫绮琉眼神沉了沉,神情严肃:“江妈妈那你们两个能讨好就讨好,将情分养出来。”
“可是她。。。”青芸本想辩驳,随即想起江妈妈在老太太那说得上话,遂改口,“行,姑娘放心。”
“姑娘不必担忧这个。赵妈妈和江妈妈一并入的莫园,几十年的情分做不得假。”望了望院子里忙碌的粗使婆子,紫芸又道,“就是吴妈妈,听说曾经和江妈妈是一个院子的,感情很是不错。”
紫芸这一说,有些微妙就明朗了。怪不得江妈妈到了她们院子,不曾质疑过任何事情,也不曾刁难过任何人。除了她们院子的份例越来越多,其他的并无太大的变化,原来是赵妈妈和吴妈妈这两位老妈妈的熟人带来的方便。莫绮琉心中的阴霾随之散去一些,顿时轻松了不少。只要不是存着异心,她的日子会安生很多。
“对对。江妈妈经常和赵妈妈闲话家常,一说就是一两个时辰。吴妈妈有时也会插上几句,三个人的关系好的不得了。”青芸也跟着说道。
三位妈妈聊家常的事莫绮琉也知道。不过她一直以为是赵妈妈和吴妈妈在拉拢江妈妈,没想到居然是老相识在叙旧情。她一直不曾约束赵妈妈和吴妈妈的行为,不过是想着有朝一日能让江妈妈对她们院子生出些许情分。她不轻易信人,也做不出虚假拉拢江妈妈的事情。她心中比谁都清楚,带着假意的拉拢早晚会让江妈妈心生间隙。与其将来被倒打一耙,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