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土匪闹民国-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那只好早做准备,和下一届内阁谈判喽。”何应钦沮丧地摇摇头,又问道:“对了,谁会继任日本首相,有消息吗?”
“不知道。”肖林说道:“日本上下对如何侵略中国已经达成共识,有一套完整计划目标。不管谁继任首相,都会受到日本军方的控制,继续推行所谓大陆政策,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嗯,政治形势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问题以后再说。”何应钦对肖林的论断不太感冒,在他看来,日本人的确有占领中国的实力,也有吞并中国的野心,但是,英美列强岂能袖手旁观?只要这两个老牌列强出面干预,怎么也到不了亡国的地步。
“不过未雨绸缪总是对的。”张学良插话道:“肖林兄。你对东北的抗战前景有何预期,学良愿洗耳恭听。”
“东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和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日军早就垂涎三尺,必欲得之而后快。”肖林的语气沉重:“只恨日军势大,长春沈阳守得了一时,守不了一世,纵然我国通过外交努力暂时保留这两地的主权。但是强盗早晚有撕破脸皮下手的一天。也就是说,辽吉黑三省大部沦陷是迟早的事情。”
何应钦和张学良对视一眼,都默默无语。东北抗战初期是打得不错。但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纵然在一场战役中取胜,也很难改变最终的结果。
肖林接着说道:“日本占领东北之后。面临两个选择,一北上,二南下。北上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日本和苏联开战,我们乐得坐观二虎相争,只要做好准备在关键时刻插手进去,有可能一举收复东北,甚至获得更大的利益……”
何应钦立刻插话赞同:“不错,不错,苏俄和整个西方世界对立。日本也早有剿赤之决心,把这股祸水引到北方,能为我们赢得卧薪藏胆的准备时间,这才是老成谋国之策!”
张学良却更关心如何夺回东北,问道:“日本和苏俄开战。谁会赢?我们该怎么做?”
“汉公果然一针见血。”今天张学良表现不错,肖林看他分外顺眼,又对何应钦说道:“日本和苏俄开战当然好,但请何部长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换成日本的角度,是会贸然挑战强大的北极熊。还是会继续侵略孱弱的中国呢?”
“这个……”何应钦一时语塞,好半天才说道:“当年日俄战争,苏俄不过是日本的手下败将,日本人为什么不会两面出击呢?不管怎么说,进攻苏俄会得到列强的支持,侵略中国却会受到列强的干预。”
“当然,以日本人狂妄的性格,可能会考虑疯狂的两面作战。但是日本人也是最擅长见风使舵的投机主义者,他们在发动对苏俄的全面战争之前,必定会挑起一些小规模军事冲突,试探苏联人的实力,如果碰个头破血流,就会放弃北上的努力。”肖林说道:“苏联现在正忙于发展国内经济,还要防备欧洲的形势变化,只要日本人不再挑衅,他们也不会主动开战,所谓坐山观虎斗,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肖林这番话完全是借鉴真实的历史,日军占领东三省后,先后挑起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战役,被苏联红军揍了个鼻青脸肿,这才意识到北极熊今非昔比,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敢再招惹苏联。
不料何应钦却是连连摇头:“怎么会?日本陆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老师德国人,如果战争爆发,苏联人肯定不是对手,西伯利亚有日本急需的石油,日俄之间肯定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
青年时代在日本振武学堂留学,何应钦对日军的战斗力有一种盲目的崇拜。
肖林在心里暗暗摇头,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比改变一个国家还要难。
“好吧,我们不争论日苏两军到底谁会获胜,让将来的事实来说话吧。”肖林说道:“但是必须认识到一个问题,以日本狭小的国土面积,贫瘠的战争资源,不足以支持对苏全面战争,他们如果要和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开战,必须先取得一个大后方,中国,还是日本首选的侵略目标。”
“嗯——”何应钦终于无话可说,老太太吃柿子的时候还知道专拣软的捏,日本人肯定会先向中国开刀,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肖林又说道:“西伯利亚的确有石油,但开采条件非常恶劣,除了石油之外,中国却有日本所需的各种战争物资,比如粮食、钢铁、橡胶、煤炭……,从南方到北方,日本人的目标是要霸占整个中国,这一点请何部长务必明察。”
何应钦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这些年日本步步紧逼,中国节节退让,总以为日本不过是癣疥之疾,只要给些好处就能相安无事,但随着日本军国主义上台。的确需要重新审视对日关系了。
“今日听肖林兄一席话,确有振聋发聩之感。不过,日本如果全面侵华,大江南北处处都是战场,我们又该如何组织抗战呢?”
“自古以来,中国每逢乱世兵争,大都是从北向南实现统一。这里头的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中原地带。”肖林说道:“到了近代随着南方的发展。这个情况出现了改变,比如北伐战争,就是从两广出兵统一全国的。”
突然提到北伐战争。张学良轻轻咳嗽一声,换了个坐姿,肖林这才意识到,自己戳到少帅的痛处了。
“嗯,日军如果发动对华全面战争,必然首先江南富庶地区,上海南京首当其冲,除此之外,京津地区作为北方的中心 ,也是日军重点进攻对象。其次中原各省物产丰富,也是日军必然攫取的目标。换句话说,整个中国东部地区,从南方到北方,日军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将占领区连成一片。以便于有效的使用兵力,调动物资,关东军南下与华北驻屯军会师,打通整个大陆交通线。”
“所以呢?”何应钦听得渐渐入神。
“所以我们唯一之计,就是利用广裘的国土面积与敌周旋,利用纵深换取防御空间。并努力打破日军的整体联系。”肖林具体解说道:“日军凶蛮,但是登陆作战补给困难,我们可以在南方实行坚壁清野,并效仿明末抵抗满清的策略,打造锦州——山海关防线,阻止日军进犯华北。”
在真实的历史上,东三省沦陷对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影响深远,日本扶植了一个满洲国傀儡政权,并通过几年时间,将东北经营成侵华战争的前沿基地,然后挑起“七七事变”,自北向南一举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以中国当前的国力,就算无力守住东北,却一定要守住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为京津乃至整个北中国打造一道坚固的前沿屏障。
“嗯——有理!”
“正该如此!”
何张二人不约而同一起点头,对肖林的提议表示赞同。
何应钦虽然亲日,但本身也是军事将才,一眼就看出肖林的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至于少帅张学良,则自知无力夺回东北,能守住锦州,起码还保留了关外一块地盘,保留了重回沈阳的一线希望,最少也能安心做个华北王。
张学良笑着说道:“以腐朽羸弱的明末,尚能利用关宁锦防线与满清周旋数十年,要不是李闯内乱,八旗兵也进不了北京。咱们也打造一支今日的关宁铁骑,和关东军好好较量一番。”
“是啊,锦州走廊地势狭窄,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尤其是宁远、塔山至锦州一段,一面临海,一面是山,日军的装备优势无法发挥,只要运筹得当,最少可当十万雄兵。”
何应钦的兴致也很高,这是国防大事,正是他这个军政部长职责所在,肖林的提议只需再完善润色一番,就具有实际操作价值,这次来东北果然不虚此行。
不料肖林语出惊人:“何部长说到关键处了,塔山至松山一线正是锦州走廊的薄弱环节。”
“噢?为什么?”何应钦和张学良一时都没反应上来。
肖林却早有深思熟虑,说道:“塔山至松山一线,属于锦州走廊南段,如果被日军切断,锦州就变成一座孤城,在敌人前后夹击之下,很可能陷落。偏偏日本海军强大,可以在辽东湾任意选择登陆作战,从侧后切断宁远至锦州的联系。”
张学良还没什么,何应钦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枉自身居军中高位,却受到明末历史的影响,忽视了日军登陆作战的可能。二百多年前的八旗兵当然玩不出跨海包抄敌后的大手笔,日本海军却是现代化强军,轻轻松松就能把一个师团送上塔山,所谓可当十万雄兵的天险反而成了困住锦州的牢笼。
张学良说道:“是啊,小鬼子的军舰可厉害,随便都能登陆,锦州既不是守不住?”
“也不是没有对应策略,只要我们防患于未然。事先在锦州南部反向设置防线,并建立锦州与热河之间的补给通道,就不怕日军登陆包抄。”肖林说道:“当然,我们还可以将东北江防舰队调至葫芦岛驻防,以卫护塔山一线,然后在沿岸地区设置滩头防御阵地,毕竟大部队登陆会受到地形方面的很大限制。可选择的登陆点有限。”
大海是天然的屏障,登陆作战难度高,风险大。不是随随便便开着军舰把士兵送上岸就行了,最危险的阶段在于登陆后的四十八小时,如果不能站稳脚跟就会被反扑的敌军赶入大海。一个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哪怕强大如美英联军,在发起诺曼底登陆之前也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
肖林没指望用东北江防舰队挡住日军的“大和号”战列舰,但层层设防可以消耗日军的进攻能量。除了菲律宾之战赶走了麦克阿瑟,日军在真实的历史上没打过什么残酷的登陆战,在锦州以南有针对性的设置防线,肖林准备给日军好好补上这一课。
(菲律宾之战其实也不残酷,当时美军防御空虚,日军登陆后几乎摧枯拉朽,麦克阿瑟扔下部队。自己灰溜溜地坐飞机逃走了。)
“嗯,也只能如此了。不管怎么说,总比在长城一线防御强多了。”何应钦点了点头,锦州至山海关防线本身没有问题,是自己忽视了日本海军。把临海当成了地利。
“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当年祖大寿是怎么回事,满清怎么攻克锦州的?”张学良有心以史为鉴,却对这段历史不清不楚。
肖林点头道:“嗯,汉公又说到了第二个关键处。”
何应钦和张学良对视一笑,原来少帅也没拉下。估计也是个黑典型。
肖林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当年锦州失守,还在于外围阵地不断被后金攻克,西平堡、大凌河、广宁等重要城池相继失守,锦州最后变成了一座孤城,祖大寿无奈只好投降。”
“西平堡,在哪里?”张学良对古战场不熟悉。
“就在盘山。”肖林答道:“对应当前战局而言,也就是锦州的东侧防御,我们以3个师顶在营口一线,堵住旅大日军西进侵袭锦州的来路,才保证了沈阳之战的胜利。”
张学良点头道:“嗯,明白,明白,要不是肖林兄派出援兵,王树常几乎抵挡不住。”
“对,营口到盘锦一线维护锦州以东,历史上满清就是从这个方向突破明军防御的,所以我们要利用这里的山势地形,再构筑一道侧翼防线。”
锦州走廊易守难攻,但最怕被敌人拦腰掐断,好在这一带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加以经营足可挡住日军。
“当年明军败于八旗兵原因复杂,其战略思想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