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我独 裁 >

第635部分

唯我独 裁-第635部分

小说: 唯我独 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椅背铺有25毫米的钢板。具备强大的防弹能力。两侧也加装了15毫米钢板,保护飞行员的安全。

机舱内安装有各种先进的电设备,包括EZ—42陀螺瞄准具配合CK32光学瞄准镜用于机炮和火箭弹的发射瞄准。

近三角形的尾翼呈十字相交于尾部,两台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短舱直接安装在后掠的下单翼的下方,前三点起落架可收入机舱内。

作为型动力装置,歼十一A采用的是皇家航空公司的陈氏DKIO004型喷气式发动机,海平面静止推力850千克,油耗1650千克每小时,自重720千克,推重比(推力/重量之比)达到1181。翻修寿命70小时。

由于喷气式发动机的工艺较之成熟的螺旋桨发动机略显粗糙,故障率也比较高,但这款喷气式发动机仍不失为航空史上早期空气喷气发动机中成功的型号之一。

尽管歼十一A战斗机同时存在着发动机工作不可靠、空战机动性差,加速度与横滚速率较迟钝。cāo纵复杂等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玉,歼十一的一系列改进型号在后期对抗同盟国的绝对空中优势时,展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能作战的喷气战斗机,歼十一的出现极大震动了世界各国。除了火力凶猛之外,还拥有625Mph(迈)的强悍速度,捍卫了中华帝国空军的绝对空中霸权地位。

歼十一战斗机分为多个型号,歼十一A为单座战斗机,帝国空军内部称号为火雕,长度106米(有雷达天线),翼展125米。空重4000千克,大起飞重量8045千克,大速度625迈(1000公里每小时)实用升限12500米,大航程1450公里,大爬升率为1200米每分,挂载副油箱作战半径为1050公里,主武器为2门30毫米MK38年式机炮(100发每门),副武器为外挂2门30毫米MK35年式机炮或2具127毫米M2重机枪。

歼十一B型战斗机为双座夜间战斗机,代号猫头鹰,整体上跟歼十一A型差不多。只是为了增加一个飞行员座舱而不得不增加飞机重量,这样影响了其大航程。另外,歼十一B型双座战斗机也发展成为中华帝国首款喷气式教练机,即歼十一K型,代号山鹰教练机。

整体而言。歼十一系列空优战斗机放弃了机载火箭弹发射装置,因为中华帝国空军用另外一款A5强击战斗机来代替了其使命。用于支援地面部队的作战。

A5强击战斗机,代号火流星,是在歼十一A基础上开发的专门用来对地对海攻击的强击机。

强击机是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在光华三十七年给作战飞机分类后定义的机种。也是作战飞机的一种,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或浅近战役纵深内的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帝国陆军则称之为近距空中支援飞机。

帝国空军委员会给强击机定义的目标是具有良好的低空cāo纵性、安定性和,良好的下视界,便于搜索地面小型隐蔽目标;有威力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除机炮和炸弹外,还包括无线电引导炸弹、反坦克炸弹、钻地炸弹和空地火箭弹等;飞机要害部位都有装甲保护,以提高飞机在地面炮火攻击下的生存力;起飞着陆性能优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降,以便扩大飞机支援作战的范围。

A5(火流星)攻击机的动力装置采用的是北洋科技动力公司所生产的一台CK52P408A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大推力为4900公斤。

A5攻击机机长1307米,翼展836米,机高462米。由3个主要结构所组成的:前机身、后机身及主翼。主翼有3个翼梁是由一端的翼梢连续到另一端的翼梢,后那对翼梁是直的,去除了歼十一系列战斗机后掠翼上常见的载荷集中点。A5的三角翼设计使得它不需要折叠即可用于中华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上。不致占太大的空间。其前缘有全翼展的前缝翼条导流板。A5机身采用半硬体式结构,分成前、后机身2部分。后机身可拆卸以便于维修发动机,同时两旁均有减速板。

飞机大起飞重量0公斤,大平飞速度(高度10700米,外挂1814公斤)1071公里每小时,大航程(带副油箱)2900公里。作战半径470公里,执行攻击任务时,大作战半径可达600公里,实用升限12500米。机内载油量3028公升。

机翼根部下侧装有两门20毫米MK12航炮,每门备炮弹200发。总计400有5个外挂点,机身下和两翼下各有一个武器挂架,可挂载航空炸弹、钻地炸弹、反坦克炸弹、空地火箭弹和空空火箭弹,大载弹量4150公斤。

A5则在机身中段有一隆起的“驼峰”。以便放置添的航空电设备仪器。由于A5的基本设计着重在减轻重量及复杂性,因此早期型均只能配备简单的任务航空电设备,rì后其缺点渐渐暴露出来,于是后期改进型纷纷加装各式型电设备。A5C装有对地搜索雷达及低空轰炸火控系统,成为A5中首架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型号。

歼十一系列战斗机的一系列升级版本被用于海军航空兵的F6野猫舰载战斗机和F8鱼鹰鱼雷轰炸机。

F6野猫舰载战斗机的综合作战性能较歼十一A强大,因为其体积比歼十一小很多,但是综合战斗机却不逊色歼十一。

野猫舰战长度102米(有雷达天线,折叠式机翼),空重3800千克,大起飞重量7600千克。大速度600迈,实用升限10500米,大航程1350公里,大爬升率为1200米每分,挂载副油箱作战半径为950公里,主武器为2门30毫米MK38年式机炮(100发每门),副武器为外挂2门30毫米MK35年式机炮或2具127毫米M2重机枪。

而F8鱼鹰舰载轰炸机考虑到低空突防力量,集中了火雕战斗机和火流星强击机的特点,采用单座轰炸机模式,高速度470迈(755千米每小时)。主武器为2门30毫米MK35式机炮(100发/门),2门30毫米MK33式机炮(80发/门),副武器为四枚250千克航空炸弹(轰炸时)或者一枚21英寸红头鱼雷(鱼雷攻击时),亦或者是24枚R4M火箭弹(拦截时)。

同样,中华帝国的海军航空兵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可以在夜间进行战斗的力量。因此F8B型舰载轰炸机是一个双座夜战舰载轰炸机,主武器为2门30毫米MK36机炮(100发毫米MK33机炮(80发/门),副武器为在驾驶员座舱后加装2门30毫米MK37机炮,在机头下加装SG500穿甲机炮(12发高强度穿甲弹)或一门50毫米MK38式机炮或48枚R4M火箭弹。

当然,-强击机也可以部署在海军航空母舰上,中华帝国海军自峨眉山级航母以后,所有航母的升降机都可以用来移动-强击机。不过,-强击机上没有鱼雷挂点,因此不可以执行鱼雷轰炸任务。但可以作为中华帝国海军部署在海岸地区,用来阻止敌人抢滩登陆作战还是非常有效的。

由于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对于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大为重视,因此除了战斗机方面进行了喷气式的换外,很也提出了对轰炸机的喷气式改进方案。

不过,此时中华帝国的H空中堡垒系列战略轰炸机远远领先世界各国的战略空军,帝国空军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淘汰,因为换战略轰炸机的成本非常高昂,国会也不会批准的。

因此,对于战略轰炸机而言,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责令淞沪重工对现有的轰六轰炸机进行升级即可。

淞沪重工也感觉到了喷气时代来临给公司的压力,因此很拿出对轰六的改进升级方案。

升级后的轰六被授予轰七(H-7),代号依然是空中堡垒。H-7机长23米,高6米,翼展32米,全重29吨,有效载荷增加为吨,升级了发动机,改为4台00马力的阿德尔BTMX100十二缸液冷涡轮发动机,在满载燃油的情况下,升级后的H-7轰炸机航程可达600公里,巡航速度达到40公里/小时,大速度4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可达1667米。

H-7的标准成员没有变化,依然是22人,武备升级了,原来的2挺127毫米的M2重机枪裁掉了一半,换装了门0毫米机关炮,火力大幅度提升。任何方向的敌机都要面对至少两个火力点和至少一门毫米机关炮的交叉火力打击。加上厚达毫米的机身防弹装甲,H-7轰炸机得到全方位的保护,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堡垒”。

同样,随着中华帝国电技术和制造能力的进步,庞大的空中堡垒,有足够的空间安装雷达系统。

淞沪重工在H-7上面安装了比轰六的机载雷达还先进的雷达探测系统,搜索距离提升公里达到180公里,精度提升大,能够探测到区域内的飞机目标,误差降至米,能够为H-7轰炸机提供十几分钟的预jǐng时间。

同时,H-7战略轰炸机大的电优势是安装了人类历史上首个雷达敌我识别系统——R-4,使得机组人员能够迅速判断附近的友军和敌军,从而进行必要的战术安排。

R-4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是用以识别雷达发现目标敌我属性的电设备。由装在雷达上的询问机和装在各种飞机、舰艇上的应答机组成。当雷达发现目标时,控制询问机发出信号,如系己方目标,目标上的应答机自动发出回答信号,询问机接受信号并解码后,输出标志给雷达显示器从而判定目标的敌我属性。

有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中华帝**就可以及时判明敌我,不会发生中美大西洋海战期间我方战舰击落了我方战斗机的误判事件了。当然,中华帝国的雷达敌我识别系统还不甚完善,有待改进。但对于当前世界军事发展来说,中华帝国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另外,H-7战略轰炸机大的改进之处是将投弹舱重进行了布局,使其能够安装一个专门用来搭载原弹。因为之前的轰六轰炸机在载重量方面虽然可以用来搭载原弹,但是原弹在运输途中和投弹过程中需要特殊保护和处理,轰六的投弹舱室布局不适合投放原弹。

改装升级后的H-7战略轰炸机可以搭载两枚原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也成为体现中华帝国核威慑能力的重要载具。

自轰六问世以来,至轰七,中华帝国空军一直主导着万米高空的远程轰炸霸权地位。其他国家的远程轰炸机不是航程不如轰七,就是实用升限达不到万米。

而对于轰五战术轰炸机而言,原来的轰五战术轰炸机的速度已经很落后了,对于欧美各国rì渐强大的防空能力而言,轰五战术轰炸机的突防能力遭到帝国空军委员会的质疑,于是轰五战术轰炸机被拖入退役出口的行列当中,而取代它的则是B-2喷气式战术轰炸机。未完待续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59章虎王重型坦克和巴尔干战争结束

b2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起源要追溯至1935年,当时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已得知德国和英国都开始发展让人生畏的喷气式轰炸机,尽管后来被证明是英德两国的战略性政治欺骗,但是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当时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向帝国航空工业界提出了招标,发展一系列全的喷气式轰炸机,总重从36吨级直至90吨级,大速度800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1609公里,实用升限至少12000米等高性能指标。

这些飞机的引擎将选用北洋电气正在研发中的t1_80或t1_90。光华三十五年,亚洲航空回应帝**部的招标,提交了130的设计。130为传统的上单翼布局,平尾具有上反角,使用4具涡轮喷气式航空发动机,两具为一组并列放置在机翼中段的发动机舱中。

同年9月8rì,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