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74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74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儒哲道:“卢先生你放心吧,根据铁路的进度,基本做了科学、统筹的安排。”卢一鸣点点头道:“去包头的人马,动身多久了。”方儒哲道:“两个月前动的身,按你的吩咐,打前站的人马,主要是基建、采矿为主。”
卢一鸣很满意接着道:“估计年底辽源到包头的铁路就能修通,你要做好准备,移师包头。我准备采用大会战的形势。5年之内,增取把包头建成门类齐全的钢铁城市,十年之内,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基地,你要人我给你人,你要钱我给你钱,你就甩开膀子大干吧。”方儒哲忍不住又握住卢一鸣的手,使劲摇着,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待方儒哲情绪平静下去,卢一鸣又说道:“你去包头之前,再办完一件事情,所有销售合同,不管是续签的、还是新签合同,一律截止到年底,明年钢材,我准备涨价。”方儒哲有些吃惊道:“这样恐怕不好吧,这样不把客户得罪了吗?”卢一鸣笑道:“据可靠情报,明年世界市场钢材将极为短缺,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过,你应该对我有信心。”方儒哲见卢一鸣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更加疑惑。
参观完钢厂和其它附属工厂,在鞍山盘横了几日,卢一鸣携夫人坐上南下的列车,前往营口港。
卢一鸣是第一次到营口港,而宝珍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只见她像个孩子似的跑向海边,大声的欢呼着。卢一鸣和夫人一下火车,什么都没去做,卢一鸣带着宝珍,径直奔到海边。他想让宝珍尽情的快乐一下,享受那海天一色的景观。
“轰隆、轰隆,”远处马头传来起重机的声音,一艘靠岸的货轮正在卸货。德国产的装卸机械,正在大显神威,马头货场上人们有序的忙碌着。
也许是受东北大地经济的刺激,眼下在营口港,德国人开了几家工厂,货场、马头被扩充了好几倍。在码头东北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洋楼里,卢一鸣见到了旗下船运公司的经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名字叫郝运来。
卢一鸣听对方报出大号忍不住乐了,郝运来见自己的老板,挺平易近人的,刚才那颗忐忑的心平静下来。卢一鸣笑道:“郝运来。好名字,凭你的名字,混口饭吃没有问题。”郝运来拍马道:“属下愿为老板带来好运。”卢一鸣说道:“你以经给我带来了好运,听说你以购置了两艘500顿货船,很有成绩。”
郝运来见自己的老板很高兴趁机说道:“下一步我想再租赁两艘美国货船,英国人的价钱有些偏贵。”卢一鸣道:“很好,这方面的事情,你自己完全可以自己做主。”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给属下充分发挥的空间,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离码头不远,一座小型炼油厂拔地而起,这年月原油极其便宜,除满足自己用外,外销数量很少。厂长、工程师,是外国人,其余招收的都是本国工人及技术人员。
洋人厂长简略汇报了生产情况,同时抱怨招收的人太多了,开工厂那有这样办的。那些洋人工程师也有意见,说一天不干正事,天天给技术人员上课。实际上卢一鸣的目的很明确,炼油厂的利润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快速培养出自己的人才,这是最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是人才快速成长的法宝。为将来石油工业储备人才,是他的首选。
座上客轮,直达天津,雷兹曼亲自到马头迎接。
“哈哈,卢先生,这么快又见面了,你也许想不到,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犹太老头显得格外高兴。去德国银行的路上,卢一鸣问他:“雷兹曼先生,电报上说犹太复国组织远东区负责人要见我,此人在何处?”雷兹曼回答:“此人一直在上海活动,这次专程赶来,眼下此人就在敝行。”
德国洋行内,一个40多岁的高个子犹太人,被雷兹曼引见给卢一鸣道:“卢先生,这位就是远东区负责人,卢比尼先生。”双方握手就坐。卢一鸣见卢比尼面色微黑,眼光犀利,给人以干练的感觉。
此刻,卢比尼道:“卢先生,首先感谢你对犹太人的真诚信任,情况我以经知道了,为了慎重起见,征得总部同意,我想进一步了解计划的可行性。”
卢一鸣道:“我可以把完整的计划告诉你,首先我们从国际形势谈起……。”卢一鸣深刻阐述了世界的形势,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有利可图,如何加以利用,尤其谈到俄国革命后,所面临的处境及所采取的对策。最后说道:“计划如何成功,这要看你们犹太人准备的是否充分。在军事方面要早动手,重点是海军。可以利用美国的良好环境,秘密训练海军人员,购置舰船,最起码要有近海防御的能力。”
“另外,利用美国各大军校,代培自己的军事人员。我这里也可以代培军官。尤其是航校,可以培养大量的战斗机、轰炸机飞行员。”
卢比尼沉思一会道:“如果战争爆发,你能出动多少部队?”卢一鸣脱口而出:“前期一次出动10万没有问题,后期动员50万我也能做到,当然这要视战争的规模。”卢比尼有沉思了一会儿道:“卢先生,犹太复国总部要详细的讨论这份计划,最后才能拍板定夺。在你我秘密协定没签定之前,我们可以实施第一部计划—移民。”而后双方就移民步骤又策划了一番。
古老的北京从外观看,没有丝毫变化,旧貌换新颜的是人的精神面貌,改朝换代的巨大变迁。
从正阳门进入北京,宝珍的眼睛简直不够用了,由衷赞道:“不愧是皇城呀,多有气派。”卢一鸣笑着说:“夫人,北京建都好几百年了,古建筑数不胜数,有你看的。”宝珍挽住他的胳膊道:“这回你要陪我好好逛逛,我要看看皇宫是什么样子?”卢一鸣笑道:“你真天真,皇宫是不让随便进的。”
棋牌街比三年前,不知热闹多少倍。进入五月人们大都换上了夏装。京城里服装的变迁,兴隆百货商店的作用功不可没,倍受年轻人推崇的时髦服装和传统的观念较量中,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人们追求美的欲望以经势不可挡。
大清门以经换了招牌,改成中华门,如此这般大可不必,古建筑带着久远的历史恒迹,是历史的见证,他告诉人们许多历尽沧桑的故事。
站在总统府门前,卢一鸣有些踌躇,这次面见大总统,对于这个狡猾的老狐狸,要时刻提高警惕,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利用他下好中国这盘大棋,使中国政治格局向好的方面转化,是他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横古不变的道理。袁世凯也不例外,他不是缺钱吗?在商业利益上入手是最佳选择。但这肯定会出现另外一种现象,经济活动的东西,势必影响政治层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民国走向将发生重大变化,东亚的政治格局也要发生变化,卢一鸣将要面对一个陌生的局面,但是不管怎样,肩负历史使命的他,必须要走下去。





第二部华夏风云 第72章袁世凯的野望
 

糟糕的财政,仍然困扰着袁世凯政府。但是政治格局更是让他烦恼。自从架空了参议院后,原以为能好一些,结果与他想象的截然不同。黄兴组建的gmd,作为民国政府第一大党,处处与自己作对,郁闷之时,今年三月又发生了宋教仁枪杀案,立即引起了舆论的攻击,说宋教仁被杀,完全是自己在背后操纵的,这这是哪跟哪呀
前几天,财政总长熊希龄报来了财政收益情况,没想到东北的税收,竟然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这利好消息,给袁世凯干渴的心田,带来了少许的雨露。不由把眼光再一次瞄向东北大地,他又一次想不明白,这块神奇的土地,自己的管辖力度少之又少,为何有这么大的回报,他的魔力到底在哪里?
号称“智多星”的杨度又被找了来。现在袁世凯无论是高兴、还是郁闷的时候,都会把杨度找来排解和分享,这以形成惯例。今天又给他送来了好消息,承德大西沟金矿、葫芦岛金沙矿以经开始出金,虽然数量不多,但毕竟看到了希望。随着开采力度的增加,一定会带来丰厚的收获。心情大好的袁世凯,自然把杨度找来一起分享。
“哈哈,皙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那两处金矿开始出金了。”此刻,袁世凯高兴的像个孩子。杨度闻之也很高兴道:“大总统,太好了,以后财政会逐步缓解的,对于政府的声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这一点可以看出,那个性卢的忠心可嘉。”
袁世凯心情大畅道:“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而这个卢某人把天大的礼包送给我,说明什么呢?他所求什么呢?什么东西比金子还有诱惑力呢?”
杨度狡黠道:“是权力,他向你示好的目的,是在谋取权利,否则常理是无法解释通的。”不能说杨度说的不对,卢一鸣是在谋取权利,但是他真正的想法,杨度包括袁世凯在内是无法猜到的。
袁世凯笑道:“商人谋取权利,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老夫唯一疑惑的是,他想要什么样的权利。”
杨度道:“也许是人的本性在做崇,当金钱拥有到一定时候时,开始追求名望,甚至不折手段,放眼望去,世上有几人能逃过此劫。”
袁世凯悠悠道:“皙子的话真是一针见血,你我皆是如此。”杨度吓了一跳,突然感觉自己说的太多了,口无遮拦,岂不犯了大忌。眼下袁世凯以经坐在高位,即使是朋友,又能如何?见袁世凯似乎拿他的话没当回事,心里平静不少。
接着袁世凯说道:“如果卢某人能给我带来好处,我准备满足他的要求,皙子你看如何?”
杨度揣摩一下袁世凯的心思,斟酌道:“大总统,我看不忙,看看这个性卢的到底是何方神仙,再定夺也不迟。”
这时,属下进来禀报,东三省商会会长卢一鸣携夫人求见,袁世凯哈哈笑道:“怎么样皙子,说曹操,曹操就来了。”随后吩咐马上召见。
接见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凡俗礼节进行完,宝珍被下人领着去觐见女眷。这边分宾主坐定,袁世凯见卢一鸣挺拔的身材,飘逸俊朗的面容,毫不矫揉造作的神态,立即有了十分好感道:“卢会长,乃一表人才,年纪轻轻,竟有这般造就,令老夫佩服。纵观天下,芸芸众生之中,能有几人?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呀。”
卢一鸣望着袁世凯那面鼓鼓的脸,滑稽的胡须。说实在的袁世凯长的太一般了。但是那双眼睛却与众不同,显得异常明亮,闪烁着智慧的狡黠。而杨度却是四方大脸,细长的眼睛,有些深邃,微笑注视着他一言不发。
卢一鸣站起来回答:“大总统过讲了,卢某不才,乃机遇降临,运气使然,幸运幸运。”
杨度发话:“卢会长数载之间,成就斐然,并且见识不凡,如无有心中的韬略,何以做到今天的地步?”卢一鸣心里非常明镜,杨度在试探他。况且杨度其人,前世的记忆中有所耳闻,是一个怪才,此人不得不防。
卢一鸣道:“实不相瞒,我在美国十年,期间发了一笔横财,回国后再加上家族的优势以及在国外的人脉。另外我抱着实业救国的目的,获得有识之人的帮助,买卖做大起来。当年徐总督就帮助过我。”他的慌撒的很圆润。
杨度又问:“某有一疑,请你解惑,当年你铺设鞍山到营口的铁路时,与朝廷签了十年合同。那时候你就知道清廷会垮台吗。”
卢一鸣笑道:“我哪有那两下子,坦率说十年美国生活,使我有了美国人的理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