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天品青铜时代 >

第42部分

梦天品青铜时代-第42部分

小说: 梦天品青铜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邯郸之围,赵国虽然胜了,元气大伤,秦国连年战争,国力是不是难以为继了呢?白起为什么一直没有参与围攻邯郸呢?

第四季 梦天品终结战争 八、廉颇老矣

秦兵被商鞅改造成敢死队,攻城武器强大而先进,由雇佣兵髦头骑发展而来的骑兵人数上和赵国相当,可单兵作战能力差别不大。商鞅重耕战的制度虽说能调动积极性,但冷兵器时代肉搏战胜败双方的伤亡人数相差不会太悬殊,我们从朝鲜战争中美双方的阵亡人数就能推测出。一将功成万骨枯,战神白起认为长平之战后秦国完全可以乘胜追击,一举亡赵,这是他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综合考量得出的结论,等过个一年半载赵国在内政、外交、宣传上做了相应部署,攻略邯郸的代价就要大很多!邯郸被围三年,亡卒数十万,仅以城免,秦军的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也不可能不加赋了!

王陵损失了五个师长(校尉),战事胶着,秦昭王和范睢都请不动白起出山。后魏楚援赵,秦军退却,秦昭王又去召白起指挥作战。潇水君分析说白起理解不到秦昭王统一天下的决心,我看不然。武将向来讷言敏行,文官大都伶牙俐齿,白起思路敏捷表达清晰,他不是想让秦昭王学五霸,他明明说了“天下可定”,五霸中有哪位有可能定天下呢?作为臣子有些话不能明说,尤其是武将,但我们研究历史的要善于挖掘潜台词。我认为刘备在桃园结义时说成大事年轻气盛,目的也就是匡扶汉室,但当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搬出口号匡扶汉室时我认为他已经在干分裂汉室的勾当了,只不过有些事可做不可说,袁术说了群起而攻之,朱元璋没说最后才被元朝死死盯住。

白起不惜两次抗命说难听点是爱惜羽毛,说好听点是爱惜士卒。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白起认为秦昭王太急功近利了,物极必反,一过胜利的顶点失败就接踵而至了,破国不可复完,死卒不可复生,这样会把秦国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有人认为围攻邯郸秦国是因怒兴师,其实秦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方针是制定好的,因为攻打韩魏赵国肯定会援助,但选择攻赵韩魏两国出兵可能性不大,信陵君窃符救赵谁也料想不到的。再者,秦国战争的决心很大,不惜痛杀白起,逼范睢退休。白起杜邮赐死和袁崇焕下狱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领导人急功近利造成的。白起和岳飞之死不能怪到范睢和秦桧头上,他们俩只不过是替罪羊罢了,国家强盛范睢只不过被人诟病,国家孱弱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到秦桧头上了!

白起死后,虽说秦国体制好,不缺人才,事实上后来蒙骜家族、王翦家族的战斗力仅次于白起,只不过总得有个成长时间,秦国陷入了短暂的低谷。秦国的低谷还没到强弩之末的地步,秦昭王借此余威,终于在公元前256年(这年三岁的秦始皇在邯郸玩拨浪鼓呢,刘邦刚刚出生)亡周室,杀周赧王和西周文公,夺得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周王室名实俱亡,秦昭王完成了两代前任领导人(秦惠文王、秦武王)的梦想,之后韩王来朝拜,魏国彻底服软。秦国人连天下的共主都敢杀,同后来项羽杀义帝楚怀王一样,那就表示他有当天下共主的野心了。周赧王来不及叹息,只给后人留下一个债台高筑的成语,周王室的覆灭宣告了分封制的彻底失败,虽然后世偶有逆流(汉初、明初),但这种政治制度已被绝对边缘化。

秦国势力收缩,五国不思并力西进,也无力西进。秦国远攻邯郸不克,五国联军的给养配合、磨合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也只能自扫门前雪了!扫雪打猎有可能会抢了邻居门前的猎物,春申君北上亡鲁,齐国谁也不合作,继续当缩头乌龟;魏安釐王四面出击,收复部分河东领土并占领飞地陶郡,山寨秦国风格趁会面杀卫怀君,立自个儿女婿怀君之弟为元君,通吃卫国,又找齐国泄愤。不过,据杨宽先生考证,魏惠王就曾扶立亲魏的卫平侯,而且元君也不是怀君的弟弟。

如果仅从战略上考虑可能好多人都觉得春申君和魏安釐王只会搞窝里斗,问题是当时的六国是一窝子么?真正讨论国家大势走向不能光从军事上考虑,也不能斤斤计较城池土地的得失,外部表现只不过是内部力量的一种外延,韩非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的败亡在于吏治腐败(《韩非子有度》),同样割地赂秦也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古今中外每一个灭亡的朝代或帝国,其根本原因都是吏治腐败、民怨四起,不能光把板子打在签订辱国条约的外交大使身上,外交大使暴得大名或遗臭万年都是国家衰亡的表征。

六国之间小打小闹倒也有情可原,比如楚国的消极怠工,齐国的中立政策,但战国末期六国大规模作战发生在燕赵两国。燕国虽然在今天的京津一带,可当时是个文化沙漠,人才极度匮乏,几百年来也就燕昭王有点出息,燕王喜喜欢玩过家家,可能他以为战争不就打群架嘛,赵国经过两次淮海战役,防守空虚,可以南下打秋风了,遂发起鄗代之战。军事会议上,乐闲(乐毅的儿子)觉得燕国战斗力不如赵国(赵国骑兵是和三胡的硬仗中历练出来的,而燕国是靠秦开欺骗战术打败东胡的),将渠说你刚援助了赵国五百金(约合125公斤,按现在黄金价格要值3375万人民币),说打就打,师出无名啊!燕王喜的意见通不过,臣子还没生气呢他反倒发脾气了,好像乐闲、将渠闲着没事专门和他这个领导唱反调似的。燕王喜发动战车两千乘、兵卒六十万准备出征了,还不好好统一下内部舆论,将渠拉着他不让走,燕王轻松一脚踹开就去玩他的战争游戏去了。在三国志游戏里,如果临时攻打诸侯自己的将军都会晕一阵子呢,而现实中那可是在拿国运当赌注啊!

赵国仓促应战,廉颇、乐乘(乐毅的另一个儿子)率领二十五万少年军大破燕军,北上五百里围困燕国,燕王喜很不喜欢地割让了五座城池给赵国,这个游戏代价也太大了,一点都不好玩。此时乐闲跟着兄弟乐乘到了赵国,燕王喜写信劝乐闲回国,说是劝有点牵强,此前燕惠王劝乐毅回国好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别管心里是不是那么想的,而燕王喜却在为自己做辩护,说自己虽然笨,但不是桀纣,还知道乐闲是个人才,迟早会提拔的,再说家丑不可外扬,一点说服力都没有,连我都忽悠不住,聪明乐闲会上当么?乐毅是燕赵两国的和平大使,但他儿子辈却见证了燕赵两国的反目成仇、大动干戈。秦国借机攻取赵国榆次三十七城,燕王喜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催化剂啊,至少让赵国提前十年灭亡。

鄗代之战,赵国声威大震,廉颇也达到了事业的巅峰,被封为信平君,代理首相,他与赵奢、乐乘同为赵孝成王的三驾马车。赵奢死的早,廉颇、乐乘这两架马车几年内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公元前245年,廉颇攻打魏国繁阳,赵国中兴有望,赵孝成王却不合时宜地挂了。继任的赵悼襄王怕廉颇功高震主,想让乐乘代替他当国防部部长,廉颇为了生存含泪和部将乐乘自相残杀,乐乘跑路,廉颇流亡魏国。两架马车全没了,赵悼襄王可真能折腾,多年后赵国兵灾不断,他又想到老将廉颇,派特使去请,廉颇为了能报效祖国不惜以吃汉堡比赛的速度往胃里填了十斤(合今五斤)肉,一斗米,可惜奸臣郭开谗言,只能活活等死。有一退休县文化局局长连春锦为了出名竟然把廉颇捧为“德圣”,真验证了现在“先造谣,后造庙”的搞旅游方针啊!

廉颇奔魏醒君是无奈之举,他要不走肯定和李牧一样的下场,杨国忠逼死哥舒翰还有点技术含量,郭开害死李牧、司马尚,让廉颇报国无门活做得也忒不细致了!如果说哥舒翰杀杜乾运和袁崇焕杀毛文龙均属严重侵犯君权,明显给皇帝留下杀他们的把柄;宋高宗杀岳飞也有迎回二圣这个说不出的理由,至少那是他们趋利避害的唯一选择;崇祯虽说也杀了不少人,但至少动机是为了国家;可赵王迁这个婊子养的杀李牧、司马尚自己平日里歌舞升平,不关心国事,佞臣说杀便杀你难道只是个提线木偶么?要我当法官,愚笨的赵王迁打四十大板就可以了,可郭开得打六十大板,还得狠狠地打。

第四季 梦天品终结战争 九、吕氏春秋

公元前251年,叱咤风云半个多世纪的秦昭王(统治时间等于孝公、惠王、武王三人总和)斗弱了楚国,斗残了齐国,又斗垮了赵国,终于死在了工作岗位上,韩惠王披麻戴孝去吊唁。权力虽然诱人,但没有退休制度也太不人道了,君主好比被判了无期徒刑,治理国家那是分内事,每时每刻还得防着臣子们来夺权,要是我这种逍遥散人肯定会崩溃的。

安国君料理完老爹的后事,逼迫赵国引渡儿媳妇赵姬母子归国,开过年正式即位三天就挂了,比明光宗福气还好,能当一辈子不操心的太子。子楚即位,吕不韦为丞相,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吕不韦早年的经历就不用赘述了,古装戏已经普及得人人皆知了,他和白圭同样都是商而优则仕,只不过白圭的相位是一把手魏惠王任命的,而吕不韦有着“奇货可居”的犀利商业眼光,用一流的炒期货手法投资并包装了子楚,把一个落难王孙扶上王位,把自己炒成了丞相。司马迁一会说赵姬是舞娘,一会说他是豪家女,一个人的出身都有不同说法,这点郭沫若的论点比较有建设性,认为极有可能是吕后当权时的产物。

吕不韦和邯郸舞娘赵姬之前私通过,后来也私通过,但秦始皇是不是他儿子倒是个两难官司。本来人家关起门来玩二人游戏就那么一会会,古代又不能拍艳照传到网上,况且怀孕与否当事人可能都无法确定,在技术角度来说难度太大,只不过让大家知道读书要有怀疑精神,没想到王立群教授啰里吧嗦揪住妊娠、羊水、胎盘这些医学术语不放,还想着用DNA来验真伪,万一赵姬是女版陈冠希你有那么多千年尸骨挖么?万一人家赵姬、子楚和吕不韦喜欢玩3P或者4P彼此都无所谓呢?研究历史的不要过多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不能见小失大,虽然八卦的东西好炒作,但只有炒作永远成不了大师,王立群看来并没有用行动来实践自己“名毁于透支”的理念啊!钱穆的考辨看似东一榔头西一锤的,啰嗦而无中心,但都是重量级的史料,可以当工具书查阅,为将来真正的大师提供了方便之门。

吕不韦贵为相国,干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虽然以往他平生干过无数次大事,比如包养女星啊,破家为子异啊等等,但这件事却是最伟大的。吕不韦门客三千人,四公子的门客文武齐全,黑白两道都有,主要为他们专权服务,而秦国军事强盛,吕不韦没有也不需要插手军方,而是召集文士修编了《吕氏春秋》。可以说这本书是吕不韦理论的产物,而他主张宽政修秦法,试图弥补商鞅思想的漏洞。秦国历任丞相只有商鞅和吕不韦从路线方针上为统一大业做了大贡献,其他诸公只不过是执行者罢了!郭沫若预测,如果秦始皇能坚决执行吕不韦理论,秦国断不会“仅仅十五年便迅速地彻底崩溃”。

大家都知道秦国的崛起源于商鞅变法,而变法首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确定了秦国以耕战为本,但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