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用文字已经无法描述那份惊天泣地的精彩了。如果从战果来看,陷阵营八百勇士死一百二十人,伤三百零一人,先登营八百死士死三佰二十一人,伤四百人,主将鞠义战死,这场战斗以陷阵营获胜而告终。但其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魄,艰苦卓绝,则远非结果那么简单。
官渡之战后,周瑜论功评赏,高顺的陷阵营以这一战与张辽、赵云的夜袭黎阳之功绩同获军中最高荣誉。自此,陷阵营名满华夏,凡敌遇之,非降即溃。而先登营自此消失,世间再无此军名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巅峰一战已渐渐成为军旅之中的传说。
一年后,陷阵营如日中天,当日参战的勇士无论行到军中何处,迎来的都是羡慕的目光,里面甚至还夹杂着几丝对天神般的敬仰。每有新兵入营,便会有人在其耳旁提起当日与先登营这一战。说者口沫横飞,听者心向往之。陷阵八百勇士,已成为战神的代名词。
三年后,陷阵营与先登营这一战被编写入册,成为全军的作战操典。在其中,记载有以下文字:“昔先登营乃河北精锐之最,死士八百,强弩千张夹承之,待敌临近,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鞠义,乃袁绍心腹部将,凉州金城人氏,汉平原鞠谭之后,其子避难,改曰麴氏,世为金城著姓。义少好弓马,结羌中豪帅,晓习羌斗,所部宗兵以骁锐闻。”
“官渡一战,事关成败。袁绍叛逆,以下犯上,虽出强兵而失道义,此其必败之因也。事及临战,先登营部众先败于床弩之下,攻寨受阻。鞠义亲率八百死士,披重甲执强弩,锐不可当,伤我军数百健儿,气势嚣张。”
“彼时,陷阵营出营迎战,八百陷阵勇士紧随高顺身后,持圆盾,握厚背砍刀,同仇敌忾,杀气遮天,踏滚滚烟尘,奔先登营而去!”
“义持弩狂笑,激先登死士之斗志,令强弩齐发。须臾,弩箭如疾风骤雨而出。陷阵勇士早有防备,结为长阵,以圆盾护体,缓步而进。然先登死士射术极佳,专射其下肢,片刻之间,脚部受创者数十,阵形有不稳之势。”
“顺骁勇而有智谋,乃高呼以鼓士气,众人皆定,受伤者退于后队,仍顽强前行。顺亲领前队,队中皆为武功高强之勇士,闪转腾挪,相互掩护,避过如雨弩箭。”
“义见之大怒,令集中射击前队。顺突于最前,手中之钢枪,舞若银花,虎虎生风,弩箭纷弹,护住身边数人毫发无损。趁敌不备,顺飞步上前,以一杆钢枪,撕开先登死士的盾墙!”
“义亦沙场老将,急率数十人围攻顺,又令余者皆为数部,自侧射杀吾陷阵勇士。顺虽骁勇,然先登死士毫不畏死,缠斗不休,顺斩杀十余人后渐被其所围,而陷阵勇士为弩箭所阻,无法救援!”
“彼时,顺奋力再毙敌数人,突闻壮语,陷阵之志不可夺,八百勇士皆高呼,声可如云,精神俱振,遂结为无数三人小阵,两人举盾掩护,一人以腰间飞刀杀敌,刀术精准,先登死士猝不及防,伤近百人,声势低落。”
“顺势大振,大展虎威,钢枪神出鬼没,溅血封喉,杀破围攻之先登死士,直面鞠义。”
“义阴险,先以直臂弩偷施冷箭,为顺所避。两部主将对决,义粗勇胜在力大,顺敏捷胜在机智。义弃弩舞刀,势若疯虎,意图先声夺人,斩顺于阵前。顺以钢枪沉静应对,忽似蛟龙,或如鹏鸟,义不能力胜。”
“战五十回合后,二将难分胜负。然陷阵勇士以三人成组,相互援助,灵动非常,切入先登死士阵中。临面厮杀,强弩优势顿失,陷阵勇士之后背砍刀凌厉非常,敌手纷乱倒地,陷阵勇士呼号前行,顿掀腥风血雨!”
“先登死士伤亡殆尽,大局乃定。义神思恍惚,左臂中枪,鲜血激射,义不顾,神色沧然顾顺道,吾之英名今扫地,有何面目回河北?先登死士既亡,吾又岂能苟活于时间?言罢,义反转刀柄,奋力一抹,一腔碧血洒于天际。叹义乃当世之豪杰,奈何投错门庭,为袁绍所误,终至败亡!”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汉天佑元年七月初三这日。
被寄予厚望的先登营完败,令袁绍深受打击。昔日无往而不胜的八百先登死士,那些曾经为袁绍攻城陷阵的河北健儿,竟然就被江东军的陷阵营所击败!败就败了,还败得这么惨烈,主将鞠义负伤自尽,八百死士基本无一生还!
袁绍知道,八百先登死士,本就是抱着必死之决心上阵的,因为唯有如此,方能自死地而后生!惨烈战后,八百英魂,就这样飘散于空中。袁绍既感到心痛,又感到无奈。任谁都想不到河北军中最为精锐的先登营惨败如斯,经此一战,河北军之士气将滑落到低谷!而江东军,在击败先登营之后,其士气将达到巅峰!
若是没有了士气,这场战争根本无法持续下去!
让袁绍苦恼的是,原本寄厚望于先登营,以其强悍的攻城实力攻破江东军营寨,再以数万铁骑自缺口处冲击,定可大胜。现先登营已溃败,河北军士气不振,而江东军营寨巍然不动,又该如何继续进攻?
此时的袁绍已有悔意,若早知江东军的防御如此严密,战力如此强悍,不如就紧守冀青幽并四州,凭借着城防大量消耗江东军的实力,今二十万河北大军倾巢而动,不论后方空虚,单是以攻代守,便要多耗费数万河北军的兵力!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之死
第四卷群雄逐鹿)第五百四十六章曹操之死——
第五百四十六章曹操之死
先登营既败,悍勇如鞠义也死于乱战之中,袁绍观察左右,见靡下众将神色皆有几丝震动,士卒则是垂头丧气,士气低迷。 /夹杂着血腥气的热风吹来,河北军旗帜似乎也失去了方才的生气,只是无力地舒展了几下。
袁绍心知此等情势之下,不宜再勉强发动攻击,此刻唯一可指望的,便是以前来助阵的鲜卑、乌桓铁骑列阵挑战,期待以其族中勇士胜个几仗,打击一番江东军的气焰,或可挽回河北军之士气。
“传令于鲜卑右贤王萨坤、上谷乌桓王难楼、辽东乌桓峭王苏仆延,以本部骑兵列阵挑战,无论如何,今日也要胜上一仗!”袁绍下令之后,又唤过几名心腹亲卫,犹豫了片刻,方低声道,“速告知张、蒋、韩各位将军,暗中做好准备,撑到黄昏,闻得鸣金声,便撤军回营!”
江东军大寨中,望楼之上,周瑜依旧一副气定神闲之色,心里却是愉悦之极。陷阵营一番苦战,终于击败了河北军中最精锐之师——先登营,虽损失了两百余陷阵勇士,但此战便是官渡大战的分水岭,河北军士气大落,必然北退。自此,河北军再无胆量、更无实力南渡黄河!
自己的分兵之计,此时还未显出威力,仅仅是堂堂正正地两军对垒,便大败河北军,这对于江东军将士来说,是何等地荣耀!相信过不了多久,二弟便会有好消息传来,而陈宫、王越两部,在袁绍北退之后,也将会趁势而攻,尽可能多地占领更广大的地域,削弱袁绍的实力。
视界中,鲜卑、乌桓两部骑兵正在急匆匆地列阵,天边云团翻卷,阳光照射下,镀上了道道金边,周瑜的思绪也随风扩散得更远了。
最新消息传来,曹操血战晋阳,被河东太守郭援所诱,差点中计,虽领军急退,却也折损了近半人马,曹操也被追杀得狼狈不堪,单骑狂奔,幸有荀彧安排了夏侯惇领三千人马在后策应,方安全返回营寨。
是夜,大雨如注,曹营突遭赶来救援的匈奴骑兵袭击,曹营虽有防备,却敌不过匈奴骑兵的凶悍,加之高干领城中精锐趁势杀出,终使曹军大败。
暗夜之中,视野受限,头顶又是瓢泼大雨不停砸下,两路强兵的攻势之下,曹军顿时炸营,乱作一团,呼喊乱窜,死于相互践踏者倍于敌军刀下者。
曹操年岁已大,白日里被郭援一番追杀,正是惊魂未定,夜半被袭营更令他心惊。眼见无力回天,曹操只得在夏侯渊的护卫下,死命突围。一番血战之后,曹操仅领数百人逃出生天,逃到远处一座山梁处,回首相望,远处的营寨之中依然是一片喊杀声,显然,曹军将士们正陆续倒于匈奴骑兵的马刀和并州锐士的长矛之下。
曹操疲惫之极,见后无追兵,遂无力地坐于一块巨石之上,双目只是死死地看着远处的营寨,那里承载着他重兴大业的梦想,关系着曹氏家族的命运,此刻,已然烟消云散。
数万将士的性命,就这样葬送在这场大雨之中。一同葬送的,还有曹操的雄心壮志!曹操性坚韧,为达目标可百折不回,但当他真正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时,他才发觉自己同普通人一样,难以承受这个败局。
曹操的目光慢慢回转,在他的身旁,只有夏侯渊及数百自己的亲卫,人人身上带伤,刀头滴血。在黑夜中,他们静默着,这是一群极为忠心的部下。曹操知道,只要自己不倒下,他们便会追随自己继续四处转战、厮杀,直至体力耗尽,直至死于沙场。
但是,曹操累了,真的累了,身心俱疲。他知道,自己一世功名的背后,是累累白骨,是践踏生命之后的疯狂,是孤儿寡母们无声的抽泣……
荀彧、荀攸、夏侯惇、于禁……此刻他们还未出现,想来已是死于乱军之中,匈奴人的马急刀快,又是乘己军不备偷袭而来,营寨之中早就混乱不堪,如何能护得住他们几人?
这几人,可是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历经苦难,立下汗马功劳,自己兵败遁于太行山中,他们也是不离不弃,帮助自己重整旗鼓。可是今夜……曹操只觉得心潮难抑,脸色突然潮红,猛地吐出了几口鲜血!
“主公~~”夏侯渊就侍卫在曹操近旁,见状忙抢前几步,伸手欲扶,曹操脚下一个踉跄,随即站稳了身形,摆摆手,低声道:“莫要管我,自是无碍……你且派人去接应一下,看看荀大人他们可曾逃出生天?”
夏侯渊虎目中隐隐含泪,此刻,曹操的身形显得是那么地无助和孤单,而自己却没有能力为他分忧!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主公撤到安全的地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夏侯渊紧要牙关,转身去吩咐几名心腹返程去接应可能逃出营寨的荀彧等人。
暗夜中的等待,显得是那么的漫长,天色微明之际,陆陆续续地等来了数十溃兵,曹操望眼欲穿的荀彧等人,却是毫无踪迹。曹操斜倚在一棵大树下,几次坚决地回绝了夏侯渊的退兵之议,在疲惫的神色之下,是他焦灼期盼的心情。
无论如何,也要等到他们几人的消息!
噩耗终于传来,派出去的斥候传回消息,高干在大破曹营之后,劝降荀彧、荀攸等人不成,为儆效尤,干脆下令将其斩首,悬其头于城门之上,放置在一起的,还有勇猛战死的夏侯惇和于禁二将。
一直担忧的事情终于成为了现实,这样的现实,却令曹操难以承受。都是自己犯了大错,方有今日之败!曹操悲呼数声,“吾有何面目见其于九泉之下?”,身体突然一僵,直挺挺地倒于地上。
曹操的倒下,令本也沉浸于悲痛之中的夏侯渊振作起来,他慌忙带人扶起曹操,待他清醒后,方下令全军撤退,寻到一处僻静的山谷扎下营寨。
曹操就这样迷迷糊糊地随军而退,始终未能完全清醒。躺在担架之上的他,思绪却是异常活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