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校对版)-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知道皇后为什么没发现三岁的孩子换了人,但皇帝知道真相后,仍旧护着皇后,还对失散多年的女儿编了另一个版本的身世,好让青云相信自己虽然是皇女,却跟皇后没有血缘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当年皇后做过的事。保住皇后,是为了不影响太子?如果皇后因为偷龙转凤而获罪,后位是保不住了,身为正宫嫡子的太子肯定也要受牵连。皇帝希望太子能够在无可质疑的前提下继承皇位,所以只能不正式承认青云这个女儿的身份,又向她隐瞒真相,以免她心生不忿,泄露了实情。
青云心中有些难过,虽然早知道皇帝老爹对自己并不是绝对宠溺,但她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是一个牺牲品。她忽然觉得,如果当初还留在锦东,没跟着乔致和到京城来就好了。皇帝不想要她这个女儿,她还不稀罕他这个爹呢!更别说是皇后这样的娘。
“大公主?”冯吉小声唤着她。青云转头望去,见他小心翼翼地捧了块手帕过来,她才忽然惊觉自己脸上发凉,早已泪流满面了。
青云没有接过手帕,只掏出了自己的,非常平静地擦去了泪水。她抬头看向皇帝:“我想回去了。”
皇帝一时有些无言以对,沉默了一会儿,青云见他不说话,只当他是默许了,转身就要走,却被皇后慌忙拉住:“孩子,你要去哪儿?别走。留下来跟母后说说话。”
青云俯视着她,什么也没说,挣开她的手就走了。
皇后愣住了,她有些无措地看看皇帝,又看看谢姑姑,谢姑姑一咬牙,冲到门边拦住青云,跪下道:“大公主受委屈了,今日得知真相,难免对皇后娘娘有怨。只是……皇后娘娘也不容易。她当年实在是不得已,求大公主听奴婢说一说……”
“偷龙转凤而已。”青云冷淡地道,“有什么好不得已的?她要皇子。就要把女儿丢给别人吗?为什么不说是龙凤双胎?”
谢姑姑愣住了,她可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做法,当年也没想到,此时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太医一直在诊脉……若是双胎,是能诊出来的……”
青云撇撇嘴:“太医还能透视肚子里的情形了?就算说他们诊错了又有什么要紧?龙凤胎不是喜事吗?比只生一个皇子吉利多了。”
皇后苦笑:“孩子。你不知道,当年我姐姐……就是楚王妃,她怀了七个月的身孕,是不得已催生的孩子,才与你交换过来的。若是把你留下,楚王妃腹中的胎儿又该如何是好?”
青云不以为然:“那就更容易了!七个月的身孕。又遇到险境,小产也是正常的吧?那种情形下,随便找几块血布冒充小产出来的死婴。随便找个箱子装了埋到山里,过后就说找不到了,不就完事了吗?皇家要验也是验活的,不足月就小产死掉的孩子,谁在乎他在哪儿?!”她盯着皇后:“但你却直接将我交给了楚王妃。就算她把我换走了,你也没发现?那位轻云郡主长得就那么象我吗?”
皇后又哽咽了:“她不象你……可我自打生下你之后。到今日之前,就从来没见过你啊!”说罢又哭起来了。
青云睁大了眼,有些不敢相信,又觉得很讽刺:“是啊,把我丢给别人养就算了,三年都不用看一眼的,是不是?!”
“不是的,不是的。”谢姑姑含泪道,“不是皇后娘娘不想见大公主,娘娘天天想大公主,都想得快发疯了!可是楚王妃不肯抱您进宫来,说您身子弱,万一吹了风就糟了。娘娘想要去王府看您,楚王妃又说,若是让皇上瞧出破绽来就不好了,所以……”
“所以,反正你们是被楚王妃忽悠了吧?!”青云咬牙,“我不管了,反正这些是你们的事,你们是被人利用了也好,做错了事也好,皇上要如何处罚,都与我无关。我走了!”打开了书房的门就要出去。
守在外头的是石明朗与那位打过交道的老侍卫老罗,此时脸色都有些发僵,显然已经听见了屋里的动静。见青云出来,老罗不知该如何反应,倒是石明朗机灵,上前一步拦住了青云:“姑娘,您别急着走。皇上还有话要说呢,您心里再委屈,也要让皇上把话说明白了,别让怨气埋在心底才是。一家子亲骨肉,可别因为误会生出了嫌隙。”
现在哪里来的误会?这不都是明摆着的吗?青云感到最委屈的就是这一点。她回头看向皇帝,见他目光中带着希翼,她不由得心一软,眼圈又红了。
皇帝见状暗暗松了口气,赞许地看了石明朗一眼。当初选中石家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儿子到御前来当差,不过是看在石家护住元后外甥有功的份上,给他家一个恩典,如今看来,这石家小子确实机灵,是个可造之材,往后可得好生重用才是。
石明朗看到了皇帝的眼神,心里也有些兴奋,不过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劝住青云。他与青云相处的时间比在场其他人都长,对她的性情也最了解,便劝她:“姑娘细想想,您从前抱怨过,说因为这身世,好好的日子都没法过了,事事都不得舒心。如今总算能真相大白了,您难道就不想把当年的事问清楚了?哪怕是生气,也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了再生气,要恨什么人,也要先找出仇家是谁呀!”
青云瞥了他一眼,心下已经有些动摇了。虽然皇帝的态度让她有些心灰意冷,但仔细想想,其实她也没指望真能做什么公主,不过是生气皇帝老爹骗她罢了。她还是先把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弄清楚吧,顺便还能探一探,曹玦明的父亲在这件事里头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青云拿定了主意,看了皇帝一眼,又转身走了回来。石明朗立刻关好了门,回到守卫的岗位上。老罗冲他露出个笑脸,翘起一只大拇指。
看到青云回转,皇帝暗暗松了口气,他扶着冯吉走下台阶,来到青云面前,柔声道:“好孩子,你素来聪明,想必是懂得了朕的用意,因此生气了。朕也没什么好辩白的,这件事,是朕对不起你。”
青云扁扁嘴:“算了,我刚知道自己是皇女时,也曾高兴过,觉得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了。不过等我真正到了京城,我就明白自己想得太天真。跟一个国家的稳定相比,我个人的身份地位又算得了什么?我从来就没做过公主,也没什么好委屈的。不过……以后还请您不要再骗我了。”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这回的身世总是真的了吧?不会再变了吧?要是将来有人说我其实不是您的女儿,您可别说我欺君,我都是听旁人说的。”她已不知听了多少个版本的身世,早被骗得怕了。
皇帝听得又是心酸,又是好笑:“傻孩子,自然不可能再变了,你确确实实是朕与皇后的亲生女儿,是太子的亲姐姐。”
青云暗暗松了口气,看着被谢姑姑扶起的皇后:“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七十五章 当年
要说起当年所发生的事,那就话长了。
当日废后罗氏派了人来追杀还是淑妃的皇后姜氏,楚王妃姜凤卿只能算是个附带的,但谁叫她们是姐妹呢?而且当时的楚王在朝中并没有什么权势地位,他后来之所以势力大涨,那是接连两三次藩王作乱,他都站在皇帝这边,成为最忠君的藩王才换来的,曾经他不过是个寻常宗室,罗家权势滔天,废后罗氏压根儿就没把他放在眼里。楚王妃与淑妃姜氏商量过——主要是前者自己的想法——认为目前皇帝只有大皇子一个儿子,若淑妃生不出儿子,那皇帝就有可能为了保住这仅有的皇位继承人而继续容忍罗氏,相应的,她们姐妹俩自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在妹妹生下了公主后,楚王妃便逼太医为自己催生,并伙同其与在场的稳婆,实施了偷龙转凤的计策。
说到这里,皇帝很是不满:“罗氏跋扈狠毒,她在正宫皇后位上一日,后宫除她之外就再没别人能平安诞下皇子皇女,罗家又日渐坐大,长此以往,只怕他们会生出弑君之念,大皇子年纪尚幼,资质又平庸,只会沦为罗家傀儡。朕当时膝下虽然只有一名皇子,却也知道江山为重,不会因为大皇子便纵容罗氏与罗家继续为恶。你们姐妹竟会生出这等荒唐念头,不惜调换皇室血脉,真真可恶!若不是祚云早夭,日后岂不是要让楚王之子登上皇位?!”
皇后一脸无地自容,跪在地上含泪道:“都是臣妾的错。”
青云在旁则将注意力放在那“太医”二字上,直觉这名为楚王妃催生的太医极有可能就是曹玦明的父亲。楚王世子曾经说过,曹玦明之父是导致她这名皇女流落在外的罪魁祸首,若是指他催生楚王妃之子,又协助楚王妃偷龙换凤,那也是说得通的。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青云不认为他要承担多大的罪责,被楚王妃那种人逼着,不答应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还能怎么办?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楚王妃才对!楚王世子的说法不过是为母亲洗白罢了。
青云想明白了这一点,心情轻松了许多。至少,曹玦明算不上是她的仇人了。
她其实很想向皇后确认,那个太医是不是姓曹,但当着皇帝的面,她又不敢开这个口。皇帝正在气头上呢,万一他迁怒曹玦明怎么办?而皇后之前误认那个轻云为女儿,就对她一再纵容。想必对自己这个真正的女儿也是同样的态度吧?那一定比较好说话。青云决定另外找个机会,避过皇帝单独向皇后打听。
那边厢,皇后的叙述仍在继续着。
成功交换了孩子后,姜氏姐妹也平安离开了紫光山,回到了京城。为了避免有人猜疑两个孩子的真实身份。她们与同行的侍从与姜锋等人对好了口供,声称淑妃是在山上生的孩子,而楚王妃则是下山后,才在附近的村子里早产生下了女儿。他们曾在山上几次遭遇追兵,身边的知情人有不少死的死,伤的伤。加上楚王妃下山时与淑妃并非同行,接应姜淑妃的人没看到还有一个女婴在,就没有起疑心。过后几年。剩下的知情人也被楚王妃灭得差不多了,更是无人对这个说法提出异议,旁人顶多是觉得这两孩子出生的时间相近而已。而得到消息的皇帝只听说自己的爱妃生了个皇子,隔天才听说楚王妃也生了,也没想过这两个孩子有什么猫腻。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对付罗家上头。
接下来就是清算的时间了,由于紫光山上的追兵被御卫部队抓了个正着。经人辨认都是罗家私兵,带队的还是罗氏一个兄弟,因此罪证确凿,罗家覆灭得很顺利。那段时间,楚王妃因为催生孩子,伤了元气,一直在王府里休养,谢绝探望,青云也被以楚王嫡女的身份养在她身边,皇帝和宫里的人都没见过孩子,连有意探病的宗室贵妇们也被挡了,因此没人知道楚王府嫡出的“郡主”,居然长着她“父亲”楚王与“母亲”楚王妃都没有的美人尖。
楚王妃痊愈之后,就把青云丢给了乳母与丫环,天天往皇宫跑,照顾“二皇子”祚云的饮食起居,连这个名字,也是她窜唆着楚王向皇帝进言的,觉得是个大吉大利的名字。皇帝也觉得不错,就给二皇子用了,只是觉得楚王妃老进宫实在太奇怪,曾经暗示过楚王,让他劝楚王妃多留在王府里照看自己的孩子。但楚王妃没听,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