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浒-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宿元景也被晁勇先前的沙发果断吓怕了,闻言忙道:“太子误会了,小人只是想为大梁解决钱粮……。”
晁勇挥手止住宿元景解释,笑道:“无妨,无妨,我大梁替天行道,杀贪官、救百姓。我和我父皇也最恨贪官污吏,你想借机除掉一些奸臣,我也乐见其成。你们的名单我随后会让人去查访,如果属实我都会除掉,便是你们借机铲除政敌,我也不反对,只要他是真的贪官便行。”
宿元景听的晁勇这般说,心中倒是也生出不少认同感来,宋朝灭亡已成定局,他们做一个英明皇帝的臣子,也比做昏君的臣子要强很多。
“太子放心,我们一定慎重拟这份名单。”
晁勇冲一边赵佶的贴身太监,道:“你给他们弄笔墨纸砚,再弄一张桌椅来。”
赵佶的贴身太监腿脚却是利索,很快垂拱殿中便摆了桌椅,宿元景等人便开始工作。
文武百官看着宿元景等人在那边奋笔疾书,除去少数几人,都是心中惴惴不安。
晁勇也暗暗把几个看上去丝毫不惧的人记在心中。
第二百九十八章 马军到达
很快,张邦昌三人便从后宫回来。
晁勇也示意武松弄醒赵佶。
武松对赵佶这昏君却是不客气,一脚便踢在赵佶腰肋间。
赵佶只是昨夜一宿未睡,加上被气急才晕过去,被武松一脚便踢的醒了过来,只觉腰肋间痛的厉害,不由叫出声来:“哎呦。”
晁勇看着还躺在地上呼痛的赵佶,笑道:“我想请你写三道圣旨,让张邦昌他们三人去做其他三京留守,你看怎么样啊?”
赵佶也清醒过来,觉得有辱他皇帝威严,爬起身,狠狠的看了张邦昌三人一眼,回道:“休想让朕帮你夺我赵家天下。”
李邦彦却是讨好道:“禀太子,其实此事完全不需要赵佶,梁师成手下有几个人,可以把赵佶的字仿写的真假难辨,往日许多圣旨都是他们写的,只要用了御印便行。”
赵佶闻言,不由怒骂道:“李邦彦你这贼子,朕待你不薄,你便这般报答朕吗?”
李邦彦却是面不改色道:“良禽择木而栖,何况我等逢得明主,自然该肝脑涂地。”
赵佶鄙夷的看着李邦彦道:“你等卖主求荣之辈,便是再换十个主子,也不过是阿谀奉承之辈。”
晁勇看着赵佶,笑道:“蔡京等人便是天生奸臣不成?”
赵佶虽然不愿承认他重用的蔡京是奸臣,但为了打击李邦彦等人,还是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卖主求荣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忠诚。”
晁勇笑道:“也只有你这种孱弱的皇帝才需要担心臣子卖主求荣,我大梁兵强马壮,不日便可一统天下,若是背叛我大梁,这天下之大也无他们容身之处。”
李邦彦等人也感觉到晁勇警告之意,忙道:“我等对太子一定忠心不二。”
晁勇摇头笑道:“至于忠奸我倒是不觉得是天生的,能入朝为官的可说都是聪明之人,皇帝昏庸,他们便会取媚邀宠,乱政害民。而皇帝英明,他们即使做不了干臣,敢做奸臣的也一定不会多。你朝中多是奸臣,难道是你把天下奸臣都收拢来了吗?不是,是大部分人做了你的臣子,都会变成奸臣,这便是上行下效。”
李邦彦等人忙称赞道:“太子英明。”
这一次却不再是寥寥数人阿谀奉承,而是多数人都开口称赞,很多人虽然做了贪赃枉法的事情,但他们并不觉得是他们生性便如此,而是被朝廷形势所迫。
晁勇这番话对百官来说,也可谓是先敲打后收心了,说了一番,便也没兴致再和赵佶讨论这些问题,笑道:“你都是亡国之君了,我再和你说什么也是白费。不知你是要自己写圣旨呢还是让我找其他人呢?错过这次机会,你便再没机会写圣旨了,如果我是你,我就再体会体会这当皇帝的感觉。”
赵佶听的晁勇这般说,也不由犹豫起来,不过考虑了一阵还是道:“朕是不会亲手葬送我赵家江山的。”
晁勇原本还想看看这位大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闻言略显失望的道:“那就找能代笔的人来写吧。”
很快,三份圣旨便都拟成。
晁勇看着三人道:“明日我大军入城后,我会让人给你们三家各送一万贯,你们也可免去后顾之忧,若是成功,到时会另有封赏。”
李邦彦三人又是一番称赞,他们也知道晁勇这笔钱是给他们安家,万一他们被识破丢了性命,这一万光贯便是卖命钱了。不过他们却是不担心被识破,他们都是朝中大员,又有圣旨在身,只要赶在东京消息外传前到的三京,三京留守也不敢怀疑他们。
晁勇又道:“如今外面兵荒马乱的,路途只怕也不太平,我便每人给你们派十个亲兵做护卫吧。”
三人也知道晁勇派的人是监视他们,但也不敢拒绝晁勇,一个个装作感激涕零的道:“谢太子体恤。”
晁勇点头道:“你们三人出宫后,便直奔三京,不得在城中停留,路上日夜兼程,免得消息走漏。”
当下三个十人队亲兵便护送三人往三京而去。
晁勇站在大殿外,眺望着远处的城门。
看看日落西山,也不由有些着急了,昨日便让亲兵传递消息回去。马军一日间足以赶到东京,现在却迟迟没有消息,难不成是被中途拦截了。若是被宋军拦截,大梁大军无法及时赶来,皇宫之事再外泄,便不好应对了。
晁勇正思索间,却听得后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扭头看正是一个亲兵带着风尘仆仆的花荣,不由大喜道:“你终于来了。”
花荣抱拳道:“让太子久等了,我和董平带了两千人来,进入东京范围后,不好全力奔驰,因此来的慢了一些。”
先前对阵十节度,董平被项元镇射伤手臂,马军便一直由花荣率领。
晁勇听得董平也来了,不由问道:“董平的箭伤好了?”
花荣摇头道:“还未大好,不过他一直在营中养伤,并未回青州,因此听得夺取东京,便执意要带兵前来。”
晁勇笑道:“大伙谁都不想错过这一仗啊,不是只有一千马军吗?”
花荣点头道:“众将军担心太子安危,便把手下马军都集中起来,让我和董平先行带来了。诸位将军率领大队兵马最迟明日晚间便可到达。”
晁勇点头道:“好,现在两千骑兵在哪里?”
花荣禀道:“我和董平怕惊动了城中宋军,在离城十里的地方驻扎。我先入城,到了樊楼李师师那里,从地道入得宫。”
晁勇点头道:“我让段常先带你们入城,你们先到城中大营歇息,等天黑后再分批入宫,免得惹人怀疑。”
文武百官此时已在垂拱殿呆了一日,看到晁勇和一个风尘仆仆的将军走到大殿门口,不由都看了过来。
晁勇在大殿门口叫道:“段常。”
段常赶忙小跑着到的大殿门口,道:“太子有何吩咐。”
晁勇道:“我大梁兵马已到了,你去把他们调入城中。”
段常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闻言忙道:“太子放心。”
文武百官没想到大梁兵马真的这般神速,心中有些别的想法的人也都纷纷打消了念头。
晁勇看着突然安静下来的大殿,也安心不少。
虽然已经有了两千五百人,但都是疲惫之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让他们少折腾便少折腾吧。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全城戒严
当晚两千马军便分批入宫,皇宫被严密封锁起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晁勇再不用担心消息被传递出去。
次日,便不断有快马传递消息进宫,梁山大军逼近京城。
所有报信之人一进皇宫,便被拿下。
晁勇正考虑是否要封城时,却见燕青从地道入宫来。
晁勇道:“小乙怎么入宫了?”
燕青禀道:“太子入宫后,我便让人注意市井间动静,现在百姓们已经传开我大梁兵马逼近京城的消息了。”
晁勇马上对一旁段常道:“以赵佶的名义传令你的人关闭城门,同时全城戒严,百姓严禁上街,便说梁山贼寇来攻城。再传令城中禁军全部在军营待命,没有军令,不得出营一步。”
段常也知道他立功的时候到了,忙道:“是。”
段常领命出去,晁勇便和燕青往宣德楼而来。
宣德楼是皇宫南门的城楼,修建的十分壮丽。
登上宣德楼,皇宫前面宽阔的御街和远处的几条街道便都一览无余。
“咚咚咚”
很快,东京城便警钟大作,所有城门应声关闭,一队队禁军也出现在街上。
“梁山贼寇攻城,全城戒严,禁止走动。”
随着禁军的大喊,街上顿时变得鸡飞狗跳,商户关门,百姓们争抢着往家里跑。
足足半个时辰,城中的骚动才停止下来,刚刚还人潮涌动的街市上也没了人影,只剩下一队队禁军沿街巡逻。
晁勇在宣德楼上看着城内平静下来,并没有禁军向皇宫而来,也放心下来,只要城中这般戒备半日,晚间这东京便也插上大梁的旗帜了。
晁勇和燕青刚刚下的宣德楼,便看一个亲兵跑来,报道:“郓王府那边有人来了。”
“前面带路”
很快,晁勇便跟着亲兵到的一处飞桥边。
郓王赵楷是赵佶的第三子,自小聪明伶俐,长大以后跟赵佶一般,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因此深得赵佶宠爱。
赵楷也是有史以来参加科举名次最高的皇子,他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过关斩将,一直到了殿试。赵佶自然是喜欢他的儿子,便要点赵楷为状元,但是朝中清流劝他避嫌,赵佶这才把王昂点为状元,赵楷点为榜眼。
前两年被封为郓王后,又提举皇城司,名义上掌管皇宫守卫。实际皇宫守卫并不由他负责,而是另有武将负责。
虽然没有实权,但是郓王担任这个职事时,也很是被其他皇子嫉妒了一番。因为提举皇城司后,便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而别的成年皇子没有皇帝传召,是无法进入皇宫的。
赵楷恩宠却不仅于此,为了方便赵楷进出宫,赵佶还恩准赵楷在他的府邸和皇宫之间造了一个飞桥,这样赵楷便可以从他的府邸直达皇宫。
赵佶的这些举动都向众人暗示着他有废立之心,善于逢迎的王黼出相后,看出赵佶的心意,便开始密奏太子赵桓的一些过失,以讨好赵佶。
太子赵桓是赵佶的元配皇后王氏所生,王皇后性格恭谨节俭,当时贵妃郑氏和王氏争宠,威胁到了她的后位,但是王皇后并不曾打压她们。不想却有人指使宦官诬陷她行为不检,赵佶派人去查证一番,自然是没有实据。
虽然最终还了王氏清白,但是身为皇后,却被这般查证,王氏从此便郁郁寡欢。没过多长时间,王氏便去世了,那时赵桓不过九岁。
可以说赵桓从小便体会了皇宫中的无情争斗,加上母亲早逝,无人照料,可以说从小便生的懦弱。加上赵佶宠爱赵楷,赵桓知道他只是占了个长子的名分,才被封为太子,除此之外,他和赵楷的竞争一点优势都没有,因此一直小心翼翼。
前些日子赵佶整顿朝纲,下令选用贤才。王黼也趁机上奏天下形势紧张,该立有才德的皇子,而不是以长幼排序。
赵桓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散朝回去后便病了,这几日都在家休养。
赵楷虽然极得赵佶宠爱,但是他不是太子,平日也不能上朝。
而且赵楷比赵佶更加痴迷作画,加上他并没政务需要处理,常常是一画便是一整日,下人也不敢打扰。
昨日他便是又做了一日画,直画到晚间方才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