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4部分

三国好孩子-第4部分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陶应还知道,陶谦就算真的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也守不住,周边的曹cāo、吕布和袁术,那一个不是对徐州虎视耽耽?届时不管徐州落到谁的手里,陶应都不会有什么好归宿,好一点是沦落为酱油男,在三国乱世中苟活xing命,惨一点的话,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备守不住徐州,陶应只好自己来守了,升官发财的热血在陶副主任的身上沸腾,不甘人下的雄心壮志,也在陶副主任的胸中燃烧。

陶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劝退曹cāo、保卫徐州的功劳,从刘备手里抢过来,争取徐州的军心民心,建立自己的威信,为自己的雄图壮志奠定基础,争取时间。

刘备不是喜欢演戏吗?那就比演戏吧,公仆学校表演系毕业的学生,那一个不是汲取了三千年表演技术之jing华,那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演技直追奥斯卡影帝?

陶副主任,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艰难骑着没有马镫的战马一路小跑,走了不到三里,一支曹军斥候小队早已迎上前来,举刀端枪拦住陶应道路,为首什长厉声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回将军,小人是信使。”陶应在马上欠身,抱拳行礼,用十分恭敬的意气的说道:“这位将军,小人乃是徐州军民派出的信使,有书信要呈交与镇东将军曹公,烦请将军引小人觐见。”

伸手不打笑脸人,陶应语气如此恭敬,一口一个将军的叫得亲热,那离将军职位还有十万八千里的曹军什长倒也领情,放缓语气说道:“既是信使,下马,搜身。”

陶应温和答应,拽着缰绳抬腿下马,没有马镫又没有从人搀扶,刚真正骑马没多久的陶应动作自然是既笨拙又生疏,不过这么一来倒有另一层好处,那就是经验丰富的曹军斥候一眼可以看出陶应并非武将,近身搏斗的本事也好不到那里,所以这队曹军斥候也没过于刁难陶应,搜身之后便将陶应押向了曹营,还按着接待使者的规矩给予了陶应一点礼遇,展现出了相当优秀的军队纪律。

传说中的曹军大营越来越近,感受到那冲天的杀气,陶应的心脏也越跳越快,身体也情不自禁的微微颤抖,因为陶应非常清楚,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交战双方,虽然有一条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不成文规矩,但真正能做到一个使者不杀的军队,古往今来还真没有几支,曹cāo是否遵守这条规矩,陶应并不知道。

更何况,陶应的陶谦次子身份还放在这里,徐州军队里的叛徒不久前才杀了曹cāo老爸的全家,陶应的身份一旦被识破,再想指望曹cāo不斩来使,难度恐怕就不只一般的高了。

陶应在赌,赌的就是曹营之中,无人能够认识自己,只要身份不被揭穿,顺利把刘备的书信送到曹老大的手里,剩下的,陶应就不用过于担心了。

还好,曹cāo这一次是打着为父报仇来的徐州,没有接受一个徐州文官武将的投降,不用担心被叛徒出卖;同时以前那个老实孩子陶应也是在陶谦的羽翼庇护下深居简出,每天不是读简就是练武,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曹军即便有细作潜入徐州,见过陶应这个不起眼的徐州刺史次子的可能也不大,陶应有很大希望赌赢。

真正走到曹营大门前时,陶应的心脏反而停止了激烈跳动,紧张的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已经来到了这里,再想回头也已经来不及了,曹cāo大军近在眼前,临阵脱逃那是找死,倒不如静下心来按之前打算行事,即便输了,也能亲眼见识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曹cāo大军,也不枉白白穿越一次了。

世间最难事,莫过一死耳!抱定了九死一生的必死之心,曹营中成千上万的骁勇武夫,在陶应的眼中自然成了土鸡瓦犬,而且乘着这个机会,昂首进到了军帐星罗棋布的曹军大营中,将刘备的亲笔书信呈交给了一位不知名的曹军官员后,陶应就开始了欣赏和学习曹军大营的立营之法。

曹cāo到底是三国的中前期最优秀的统帅还没有之一,他亲自坐镇的曹军大营果然非同寻常,营盘虽然不是很大,但安排布置得井井有条,倚靠着山丘河流,各部各曲错落相置,兵力环环相扣,彼此互为掩护,同时兼顾了防守、取水、运粮、补给等需要,衔接和配合毫无破绽,森严而又周密。

相比之下,徐州军队的驻地营寨在有城池可依的情况下,和曹cāo的大营比起来,仍然只能用一个词形容——狗屎!

至于刘备,陶应虽然没有去参观过刘备的营寨,但陶应仍然敢打赌,如果刘备的增援队伍不是选择从于禁的防区突破,而是选择了曹cāo亲自指挥的防区,那么刘备即便有关张赵三大猛男充当打手,也休想突破曹军的阻击抵达徐州城下!

陶应在曹军将士的严密监视下感叹的时候,刘备的亲笔书信已经被送进了曹军的中军帅帐,呈献到了曹军boss、被李傕和郭汜册封为大汉镇东将军的曹cāo曹老大面前,正在为于禁阻击刘备失利大发雷霆的曹老大展信一看,顿时勃然大怒起来,“织席贩履之徒,也敢来书劝我?书信之中,竟然还敢有讥讽之意?”

刘备的这封书信确实是用心良苦,关键节略如下:“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辏Р蝗剩灾卤缓Γ翘展ё嬷镆病D拷窕平硪拍酰怕矣谕猓欢坑嗟常叹嵊谀凇T该鞴瘸⒅保笏匠穑怀沸熘葜跃裙眩涸蛐熘菪疑酰煜滦疑酰 

从字面上看,刘备这封书信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仔细一分析,味道就不对了,而味道最不对这句话,就是‘董卓余党,盘踞于内’!

董老大命犯桃花蹬腿后留下的帮凶很多,称得上盘踞于内的不是别人,正是目前在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李傕和郭汜两位新老大,偏偏一年之前,曹cāo遵从李傕和郭汜的命令,出兵青州镇压了那里的黄巾军,借此从李傕和郭汜手里捞到了镇东将军的官职,是名誉上的李傕、郭汜部下。

如此一来,再结合书信中的上下文意思,刘备讽刺曹老大接受董卓余党册封、给董卓余党为虎作伥的意思,也就暴露无遗了,当年矫诏建立反董联盟的曹老大,自然也就不舒服了。

“来人!”暴跳如雷之下,曹老大马上一拍桌子,大喝道:“将刘备派来的信使推出辕门斩首,首级送往徐州城下示众!大军出营,即刻发起攻城!”

 第五章 暴露

“来人!将刘备派来的信使推出辕门斩首,首级送往徐州城下示众!大军出营,即刻发起攻城!”

“主公,且慢!”曹老大的话音刚落,不等帐下武士唱诺,左列文职官员队伍中忽然站出一人,二十三、四岁的年龄,容貌俊美有如绝代佳人,只可惜面带病sè又身体瘦弱,病怏怏的仿佛一阵风都能把他吹倒,此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郭嘉郭奉孝。

郭嘉先拱手行礼,又咳嗽着开口阻止道:“主……主公,请息雷霆之怒,莫要中了刘备诡计。”

“奉孝,你的病是不是又加重了?”曹cāo看出郭嘉的情况不妙,忙问道:“要不要传郎中?”

“谢主公关心,郭嘉的病情不要紧。”郭嘉咳嗽着说道:“主公,郭嘉虽然没有观看刘备书信,但听主公说刘备信中有讥讽之意,郭嘉已然明白刘备真正用意,还望主公暂息雷霆之怒,慎重三思,勿要中了刘备的反客为主之计。”

“坐下说话,坐下说话。”曹cāo一边招呼郭嘉回列坐下,一边问道:“奉孝此言何意?刘备如何反客为主?”

“回主公,刘备致书主公,名为先礼后兵,实为反客为主,但刘备所图之人,并非主公,而是陶谦。”郭嘉答道:“主公已将陶谦主力歼灭,兵临徐州城下,陶谦只剩六七千残兵败将困守孤城,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徐州城破,指ri可待。”

“现刘备率军入城,所率之众不过两三千人,杯水车薪,难济大事,倘若刘备出城决战,以我军之力,将刘备击败易如反掌。而刘备的唯一取胜之法,就是与陶谦联手守城,凭借徐州坚城抗衡我军。但刘备借口救援陶谦入驻徐州,如果不与我军厮杀,无法向陶谦与徐州军民交代;直接提出与陶谦联手守城,又会让人耻笑他胆小怯战,于他声名不利……。”

“所以刘备就借口先礼后兵,故意激怒于吾。”曹cāo迅速醒悟过来,拍额道:“好个jiān诈匹夫!倘若吾中他的诡计,即刻斩使攻城,既落了道义下风,又让刘备小儿躲过了出城决战之险,刘备小儿,也就可以乘机以平等身份与陶谦老儿联手守城,胜则刘备独吞救援徐州首功,败也可以保存军力,从容突围,留下陶谦老儿独当吾的怒火!”

“正是如此,但某认为,刘备此举,还有一层深意。”郭嘉点头,又说道:“刘备,枭雄也,早怀天下之心,此番名为救援徐州,实为徐州土地而来。之前陶谦连战连败,陶军十亡仈jiu,元气已然大伤,倘若刘备能与陶谦联手击退主公,那么陶谦必然以上宾礼接待刘备,又为了借助刘备之力保住徐州,防范我军去而复返,陶谦必定极力挽留刘备,对刘备周与钱粮,许与土地,刘备也乘机可以在徐州立足。”

“算盘打得不错,不过刘备小儿,有击退吾的本事吗?”曹cāo冷笑起来。

“击不退也无妨,有关羽、张飞两员猛将左右护持,刘备在乱军之中突围不难。”郭嘉微笑说道:“但如果能逼退我军,刘备的收获,可能就大了。我军细作早有探报,陶谦老贼重病缠身,时ri不长,陶谦的两个儿子又是出了名的懦弱忠厚,无能至极,倘若刘备借助孔融、田楷之力侥幸逼退我军,拿下了徐州解围的首功,然后陶谦老贼又忽然亡故,刘备岂不是……?”

“好大的胃口。”曹cāo再次冷笑,问道:“刘备小儿如此jiān诈,那依奉孝之见,我当如何破之?”

“破刘备不难。”郭嘉轻松说道:“刘备乘我军不备,侥幸杀入徐州城中与陶谦会合,士气正盛,即刻攻城,我军即便得手,也必然伤亡惨重。不如将计就计,先善待刘备信使,以好言答复刘备,以慢备心,乘其松懈再突然攻城,徐州一战可破矣。”

“妙!”曹cāo鼓掌笑道:“且先让刘备得意片刻,容后再将他与陶谦老儿一起诛杀!来人,将刘备信使送往后帐,以酒食好生款待,待吾写好答书,再让他送回徐州城中。”帐下曹军文官唱诺,领命而去。

………………

托病弱美青年郭嘉郭帅哥的福,咱们的陶副主任总算是勉强躲过了一次大劫,曹军官员邀请陶副主任到后帐用饭时,陶副主任也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这一把赌对了,只要躲过了曹cāo的第一波滔天怒火,自己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安全了,接下来,就是看那件事会不会发生,还有考虑怎么尽可能的多抢一些徐州解围的功劳了。

曹cāo屯田主要种的是粟米(小米),所以曹军款待陶应的主食也是粟米,菜很简单,一盘瓜一盘肉,另外还有一壶浊酒,比起富足繁华的徐州城中的饮食来远远不如,但菜虽简单,陶应却吃得津津有味,心情好,吃东西自然香。

“在这里!徐州来的信使在这里!”

忽然传来的吼叫声打断了陶应的进餐,紧接着,一队如狼似虎的曹军士卒冲进了陶应所在的军帐,为首一名彪形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