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秦皇 >

第15部分

三国秦皇-第15部分

小说: 三国秦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他也想看看究竟是何人有如此魅力。所以,他丢下书,出了门,准备去酒楼看看。

却不想,在酒楼门口遇见了同样想法的荀彧。这个和郭嘉一样厉害的人,不相上下。没想到,他也如此上心。荀彧也是一样,看到陈群,知道这人才华横溢,于是两人相邀一同前去。

书院有此想法者不甚枚举,酒楼一时间爆满,乐得掌柜牙都要笑掉了。

其实,书院里还有一人看着酒楼,抚须而笑。这就是陈寔,那日之后,他对秦峰也很感兴趣。听到这消息,他自然想到这或许就是秦峰所为。

不过,他却是没有干涉。对于郭嘉,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好教的了,今后只能靠自己。此时他才想到郑玄那日的无奈,想着老友,不又笑了。继而转身回屋,留下一身叹息。

酒楼内,秦峰三人还不知道,因为郭嘉的一句话而搅起的风云。

此时,三人皆是跪在地上,面朝窗外,神色严肃。手里每人一支香烛,面前是烧酒烤鸡,对着外边獠崆的天地。三人一起说道:“今有郭嘉,戏忠,秦峰三人志趣道合,向皇天后土祷告,结为刎颈之交,望天鉴之。”

说罢,三人把香烛插入窗口香炉中,倒下第一杯酒,祭皇天;第二杯酒,奠厚土;第三杯酒,三人畅饮。

戏志才最是年长,为大哥,郭嘉次之,秦峰最幼。郭嘉两人皆对着戏志才道:“小弟见过大哥。”

然后郭嘉调笑道:“这小弟弟就是咱的神童吗?哈哈哈”欢笑传出了房门,酒楼里的人皆听得见,这笑声里的肆意欢乐。

戏志才也是笑道:“你这浪子莫要取笑三弟。”

“哦,这这大哥倒是很合格啊,哈哈。”郭嘉现在有点兴奋,逮着谁取笑谁。

戏志才大呼“浪子”。

第二十章 奇怪的小马驹

郭嘉没有在意,笑道:“素闻三弟天才,自创诗风,今日可否作诗一首啊?”

戏志才也是很感兴趣的样子。

秦峰长笑道:“今日必须赋诗一首,为纪念我们兄弟三人。”

说罢想了想,故作沉思,其实是在翻自己的记忆。很快就有了一首,开口道:“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鹡鸰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郭嘉静下来,仔细一想,大叫一声“好”。戏志才也点点头,表示认同。

郭嘉笑道:“这就是三弟自创的诗风,就是不一样啊。”

“二哥过奖了。”秦峰现在也有点飘飘然,能和这两位结交,幸运啊。也就不再谦虚,他知道这两位哥哥不喜那些。

戏志才敬佩道:“果然神童。”

“还不是老三?你们的弟弟。”秦峰笑道。

“是极是极!还不是我弟,哈哈”郭嘉乐道。

戏志才无奈的看了看郭嘉,这家伙就是一个浪子,无所谓的处世态度,却待友人至诚,却是个妙人儿。

秦峰今天可谓是收获巨大,有了这两个靠山,就算自己以后一事无成自己的家族都能得以保全。心里越想就越乐,三人倒是不约而同的大笑啊。

酒楼里的其他人就不像他们了,有些莫名其妙。对这不时传出的笑声,有的人甚至表示了愤怒。有更甚者,准备去和笑声主人理论,好在被身边的人拉住,告知缘由,才作罢。

祁阳这么久以来,从没有看到自家公子这么开心过,心里也是为公子高兴。秦峰三人,礼毕后就继续吃酒,一时间三人无话不谈,倒也乐得自在。

不过这次却没有再像昨日那样,只是点到即止。昨夜有雨,今日几人又起得有些早,现在也不过辰时。

正值春天,是出门踏青的好时间,古代文人骚客无不爱这个活动。秦峰也是对此热衷。看到两位兄长心情不错,便出言建议道;“二位兄长,值此佳日,不如出门踏青如何?”

郭嘉最放浪,一听也不说话,直接起身。笑了笑,道:“走也。”显然是个说干就干的人。

戏志才不断笑骂“浪子“,却是对着秦峰说道;”奉孝早有此意,约我了几次,都被我推却,今日正好。”

秦峰笑道,“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合该是兄弟。”

郭嘉接嘴道:“不错,正是如此,子风和我真像是亲兄弟啊。”

秦峰却道:“难道如今不是吗?”

“哈哈哈,你这浪子,着道了吧。”戏志才望着郭嘉幸灾乐祸道。

“我愿意。”郭嘉确实被秦峰的一句话感动了,这兄弟真值。不过转念又想到秦峰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仔细咀嚼,还真是对景。

于是对秦峰说:“子风真是出口便是名句啊,这‘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却是妙用。”戏志才当然也听见了,点头表示赞同。

秦峰没有再多说什么,叫来祁阳在耳边吩咐了几句,就打发走了。郭嘉见状,奸诈道:“子风有什么秘密瞒着二哥啊?莫不是”点到即止,却让秦峰咬牙切齿,这二哥真是其心可诛啊。

戏志才显然已经习惯了郭嘉的胡言乱语,不过却不敢保证秦峰也能接受。正想出口解释,却发现秦峰那副咬牙的脸上换了一副笑容。是诡异的笑。

果然,秦峰没有直接反驳,诡笑道:“二哥,昨晚我们挨得很近啊,是不是啊?”

郭嘉一听立马发现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讪讪不说话了。戏志才看到这一幕,不知说什么好了。这两兄弟真是极品,看来只有自己才是正常人啊。

戏志才看看郭嘉那副样子,笑道:“别装了,现在我们去书院取马,待会就去踏青。”

秦峰两人称“是”,看来这大哥的威严还是有点用的。

可是出了门,这场面就算郭嘉也是被震惊了。酒楼早已被挤满,大家都盯着三人。秦峰还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不自觉的摸了一下。

郭嘉有点皱眉,他向来对这些人不感冒,如今这些家伙还如此无礼,不由得“哼”了一声。戏志才早已满脸阴沉,这些人实在是失礼了,有辱斯文。

环顾四周,只有两人没有这般形状。郭嘉认得出那两人是荀彧和陈群,对着两人笑了笑。他和这两人关系还不错,也是得到了他的认可。周围的人在那一声轻哼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失礼了,纷纷掩面或转身。

郭嘉对着身边的秦峰说:“三弟随我去见见这荀氏的人才,和陈氏的宠儿。”秦峰点了点头,随即跟上郭嘉。

“不知文若和长文在此,没请二位一醉,是嘉的不对。”郭嘉笑嘻嘻的样子,显然和这两人关系不是那么平常。

荀彧和陈群连道不敢,然后两人却是看着秦峰,有点疑惑的示意郭嘉。郭嘉见此笑道:“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三弟,秦峰,字子风。”

“哦?莫不是那秦家的神童?”荀彧有些意外。

“不错,就是我这三弟。”语气有点骄傲。

荀彧仔细看了秦峰几眼,剑眉星目,端的是一位翩翩美郎。又曾听闻家族侄儿荀攸说过,此子不同凡响。现在看来却也是名符其实,否则怎会为郭嘉接纳。

陈群听得却还有一点,这是老三?那老大和老二呢?

这时,戏志才在后边和一些人寒蝉一番后,现在才来。见到荀彧和陈群,见了一礼。这时候,陈群算是知道了,原来这就是结义的三人啊。

荀彧也看到了,笑道:“听闻奉孝在酒楼结义,荀彧来看看那人有此幸,原来是我们颍川书院二杰和名传天下的神童啊。现在怕是得称颍川三杰咯。”

郭嘉最先接嘴:“好你个荀文若,敢取笑我了?”

看到郭嘉站出来,荀彧连道不敢,斗嘴可不是他擅长的。尤其是和这浪子,估计整个书院也没谁能胜得了他。

陈群解围道:“尝闻秦公子天才之名,如今一见,名不虚传啊。”

秦峰看到火烧到自己了,连忙出来笑道:“不敢不敢,陈氏有长文,亦是天纵奇才啊。”

两人相互恭维,看得郭嘉不高兴了。他不喜欢这样,索性说道:“这不是说话的地儿,我兄弟三人准备出去踏青,二位可愿一同前往?”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两人相视一眼,同时说道。

“那好,现在就走,这地方呆着都不舒服。”郭嘉早就想走了,率先出门,走向书院。

大家都是熟识之人,了解郭嘉的性子,也不计较一同前往书院。

颍川书院,名闻天下。这里的学生,走出去都是有些才能的。学生在这里也学了很多,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在这里自然会有马,大小不一,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准备。

五人一起来到书院马厩,做好记录,就准备取马。由于年龄限制,他们除荀彧外,都是选的小马驹。

在马厩里,秦峰看了又看,感觉没有一匹马看得上眼。郭嘉几人都在自己选,秦峰只能四处打量。这是,他看见了一匹小马驹。

那匹小马驹好像很不合群,身上也脏兮兮的,还受了伤。秦峰有些怜悯,自己前世不也这样吗?出于好奇就走到那马驹旁边,蹲了下来。

小马驹好像脾气很大,鼻子里喷着气儿,想要起来但是怎奈四肢受不了。只能喷气警告秦峰,不要靠近自己。秦峰眼里有些泪光,何其相像啊?前世自己小时候被人打的时候不是一样这样吗?

这时,戏志才走了过来,身边还有一匹健壮小马驹。看着秦峰,不由问道:“子风,怎么了?”

秦峰回答没什么,只说自己找不到好的马驹。看着匹小马驹可怜,才来看看。

怎料戏志才道:“子风,这小马驹可不可怜我不知道,它一来就已经咬伤了好几只小马驹了,后来和大马关在一起,它是和大马相较才这样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秦峰一听来了兴致,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匹小马驹也不知道怎么来的,不过在过几天就要把它杀点了。

秦峰急忙问道怎么回事,看着秦峰这样子。戏志才解释说:“因为它的嘴太挑了,又不合群,不好养。”

“好了,子风,快去选马吧,要走了。”戏志才说罢,牵着小马驹走了。

秦峰有点舍不得这小马驹,跑过去问戏志才,说:“我可不可以把它买了?”戏志才有点疑惑,不知道为什么秦峰对小马驹那么上心。不过也没多问,就让他去问问管马厩的人。

秦峰也不多说,跑向登记的地方,询问那人。那人也很疑惑,不过那匹小马驹显然没多少用,答应卖给他。

回到小马驹旁边,秦峰轻轻抚摸小马驹的鬃毛。开始它还很抗拒,但没有多久也就不再那样了。

此时传来郭嘉的声音“子风,快点。”

秦峰回了一句来了,随便牵了一匹小马驹走了。路过登记的地方时,他叫那人注意别再伤了小马驹,他回来就带走。

随即在那人不解中走了,那人笑了笑,暗道估计是小孩子不忍心的吧。却也记了下来,这位公子打扮可不像一般人家,不能怠慢了。反正那匹小马驹也是单独在一边,也不怕被其他马咬伤。

第二十一章 出游

正所谓阳春三月,踏青佳节,风流少年,挥斥方遒。春雨过后的天地,就像刚刚出浴的美人,清丽悦目。有少年五人流连于高山流水间,谈笑风生,怡然自得。

少年五人纵马行至山涧。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左右。

溪水的弯曲水道旁,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而且少年心性,没有那般老成,只有一片赤子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